>>>> 轉自 藝甸artvoi(微信號artvoi ),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藝甸artvoi。
「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
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印度詩人泰戈爾優美詩句所描繪的
就是今天要講的建築——泰姬瑪哈陵
可能很多人質疑,為什麼不好好叫「泰姬陵」,偏要叫「泰姬瑪哈陵」,裝逼嗎?當然不是!所謂泰姬陵,來源於Taj Mahal,而Taj Mahal則由Mumtaz Mahal(穆塔茲·瑪哈兒)的封號而來,什麼意思?"The Chosen One of The Palace",宮裡的頭牌。所以,Mahal並不是陵墓的意思,憑什麼譯成泰姬陵,而省略了完整封號裡的Mahal。希望今天以後,大家用中文表達的時候儘量使用」泰姬瑪哈陵「這個詞彙。
—丨賣糖果的灰姑娘丨—
大家都知道安臥於泰姬瑪哈陵裡的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位君主沙·賈汗的第三位妻子穆塔茲·瑪哈兒。上文說過,穆塔茲·瑪哈兒只是一個封號,這位1593年出生的女子名叫姬曼·芭奴,本名更複雜,叫亞珠曼德·貝儂·比古姆(Arjumand Banu Begum),如果你對波斯文化稍微有點了解的話,也許能從這個本名裡看出端倪。是的,這是一位波斯女子,原本是在市集賣糖果的美女,傳說貌美無比,皮膚如玻璃一樣透明。
▲ 穆塔茲·瑪哈兒像
姬蔓·芭奴其實也是皇親國戚:她的姑姑正是沙·賈汗的父親賈汗·吉爾的第20個妻子。一個統治印度的宮廷為什麼頻頻迎娶波斯女子?這裡又要給大家普及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莫臥兒王朝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自今中亞南下攻入印度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莫臥兒帝國上層建築是穆斯林的,而基礎則是印度教的。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卻是波斯語。
▲ 沙·賈汗像
1612年,姬蔓·芭奴與當時還是庫拉穆王子的沙·賈汗結婚。入宮19年,她與庫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隨,足跡遍布疆場。然而在追隨沙·賈汗南徵的1631年,穆塔茲·瑪哈兒因為分娩不幸感染產褥熱,死於軍營中。臨終前向皇上提出了4個遺願,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建造一座美麗的陵墓。
—丨漫長而昂貴的建造丨—
穆塔茲·瑪哈兒死後,沙·賈汗極度傷心,據說一夜間白了頭髮。1632年,泰姬瑪哈陵在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大花園內開始動工興建,這項工程的首要工作是種植樹木,由於樹的成長極為緩慢,因此至少要有10年的時間讓樹來成長。當時極負盛名的建築師拉何利以德裡的胡馬雍陵為藍圖,動員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和書法家,融合中亞、波斯和印度的本土風格,用了22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座純白色及以大理石興建的藝術建築,總費用估計為3,200萬盧比。
▲ 胡馬雍陵建於1556年
是莫臥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
也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
▲ 走出泰姬瑪哈陵的舞女
埃德溫·勞德·威克斯(Edwin Lord Weeks)
美國著名的東方題材畫家
泰姬瑪哈陵建築的材料是從印度各地和亞洲,以逾1千頭大象運送這些建築材料,綠松石、玉和水晶來自中國,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碧玉來自旁遮普邦,而藍寶石來自斯裡蘭卡,瑪瑙來自阿拉伯。共有28種寶石和半寶石被鑲嵌入白色大理石。
▲ 這紅紅綠綠的藤蔓(wàn,讀màn的都面壁去吧)花朵
都是用寶石鑲嵌的
—丨完美的對稱建築群丨—
泰姬瑪哈陵的成就首先在於建築群總體布局的完美。布局很單純,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象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
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兩旁種植成列的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水池盡頭則是陵墓。
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圓柱形高達40米的宣禮塔一座,每座宣禮塔均向外傾斜12度,是為確保遇到地震時,宣禮塔向外倒塌而不壓到主殿,內有50級階梯。這四座宣禮塔向外傾斜的最重要原因實為美學上的需求。因為人類的眼睛在遠方挑望此四座垂直建築物及中央主殿時,受距離影響,將產生高塔向內傾斜的感覺。將此四座宣禮塔刻意建造成向外傾斜,反而可讓人於遠處眺望時,感覺其為完全垂直。
知道宣禮塔的童鞋一定要問了,為什麼這裡會出現宣禮塔(你可以理解為清真寺建築的配套設施)?因為在陵墓兩側各有一座清真寺(東側)和一座答辯廳(西側),以紅砂巖建築而成,頂部是典型的白色圓頂,而興建這兩座建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整座泰姬瑪哈陵建築的視覺平衡效果,以達到對稱之美。
▲ 看到兩邊隱約露出的建築了嗎?
—丨裝飾精美的陵寢丨—
主體建築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上下總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置於4扇拱門的門框上。寢宮內有一扇據說由中國巧匠雕刻得極為精美的門扉窗欞。
陵寢共分宮室5間,宮牆上有構思奇巧的用珠寶鑲成的繁花佳卉,使宮室更顯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廳是陵墓的中心,在牆上鑲嵌著淺浮雕和精美的寶石。中心線上安放著穆塔茲·瑪哈兒的墓碑,沙·賈汗的墓碑則位於其旁邊。
—丨讓我隨你去丨—
1657年沙·賈汗的兒子奧朗則布篡位,沙·賈汗被囚禁於阿格拉堡,城堡四圍有護城河,長達2.5公裡,牆高20餘米。
▲ 紅色的阿格拉堡
沙·賈汗晚年由最小的女兒照顧飲食,每天透過八角房的小窗,遠眺河裡浮動的泰姬瑪哈陵倒影。
▲ 從阿格拉堡的窗口眺望泰姬瑪哈陵
後來視力惡化,只能借著鑽石「光之山」的折射來觀看泰姬瑪哈陵。
▲ 一顆由原石793克拉切割而來的105.6克拉歷史名鑽
1849年被英國掠奪,現為英國王室收藏
7年後沙·賈汗抑鬱而終,葬於愛妻身旁。
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
總是讓世人流傳讚嘆
一句愛的誓言
加上兩萬人民的血汗
再經過二十餘年的等待
泰姬瑪哈陵
成為印度最美麗的白色珍珠
長按二維碼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即可關注凡晨君
猛戳「 閱讀原文 」在線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