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這個節氣意味著炎熱時氣即將離開,秋天悄然而至,吹拂在身上的熱風不知不覺也降低了溫度。古人云:「如今識遍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也許秋天總是容易勾起一些莫名的思緒,關於別離,關於愛情……今天就讓小編與大家一起賞閱一篇關於愛與別離的旅遊美文——
「嗚——」火車進站的汽笛拉響,也將我從美夢中喚醒。阿格拉(Agra),這座被印度人視為羅曼蒂克的代名詞、素有「愛城」之譽的城市,此刻就在我的面前。
坐落在亞穆納河畔(Yamuna)的阿格拉(一說「亞格拉」)是北方邦西南部的歷史名城,離首都新德裡不過200千米距離。這座古城初建於16世紀初,其名字來源於Agrabana森林。它東西分別與恆河平原、旁遮普平原接壤,往南又直通馬爾瓦高原,無論軍事還是經濟方面,都是極重要的衝要,因此為莫臥兒王朝曾兩度在此定都,並留下輝煌的歷史記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筆!
【阿格拉,於莫臥兒王朝時期兩度作為都城】
我還沒有走出月臺,便有人上來詢問:是否需要租車服務。印度的TAXI很有意思,不僅包括一般的出租汽車,也有機動或人力三輪車,前者一般只有大城市才有,後兩者卻隨處可見,是中小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剛踏下車站的臺階,滾滾熱浪撲面,跟著一群小販,不,一群司機就熱情地迎上前來,裡三層、外三層地把我圍了個水洩不通。這幾天我已經充分領教了這種「印度式的熱心服務」,儘管這些服務都不是免費的,但面面俱到、無孔不入,倒也便利。於是我也很爽直地開口:「我要去泰姬陵,誰能載我去?」
話音剛落,我面前的機車司機已經一口應下:「泰姬陵?沒問題,我載你過去。」
「多少錢?」我老早就瞧見他們背後是一水溜的機動三輪車,不是的士,生怕對方欺我是個「老外」而獅子大開口。
「40盧比。」
怎麼這麼便宜?折算下來還不到1美元。我以為自己聽岔了,連忙重申:「OK,等一下,我……」便宜的車費固然令我心動,但如果司機是附近商家的「託兒」,拉著在我大街小巷裡轉悠可不成。
「我直接送你去泰姬陵,中途不停,只要40盧比。」好精明的司機,一眼就看出了我的疑惑與不信任。
其實這價很划算了,我仍然有點猶豫,「你的車有空調嗎?」雖然還沒到中午,我已然覺得有些熱了,瞧那小機動三輪車後面只能坐一個人,想必沒有空調,只怕我到了泰姬陵,汗水就已經把我浸得跟水裡撈出來一樣了。
司機聽了卻是笑了,「空調?怎麼沒有,自然的涼風就是呀!比什麼空調都好!」
還真是善辯啊,我被說服了,「好,我就搭你這車吧!」說完抬腳就坐進後廂。這種機動三輪車是印度城鎮中瀏覽景點最方便、最經濟的交通工具,而且只要你一上車,健談的司機們立刻自覺自愿地充當起了導遊的角度,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用英語向你一一歷數當地的特色景點、歷史傳說——當然,如果聽懂了他們的「印度式英語」,就算賺到了。
【他鄉遇故交——印度「三蹦子」】
我眼前的這位機車的士司機當然也不例外,伴著硿硿的機車聲,他扯開了嗓門,賣力地向我介紹起來:「泰姬陵是沙•賈漢修建的,他曾是我們印度的國王……沙•賈漢的妻子生前曾經對他說,她想要一座美麗的宮殿,以此紀念自己和沙•賈漢。沙•賈漢非常地愛他的妻子,於是如她所願地建造了這座宮殿……」
和我一路行來遇到的印度人一樣,的士司機喜歡使用最簡短易懂的句子來向我這個外來客進行說明,但很明顯這種快速解說卻絲毫沒能詮釋這座象徵「愛的紀念」的宮殿。我抬起頭,前方隱隱可見得那白色的殿頂,泰姬陵,這座在印度詩人泰戈爾筆下被贊作是「一滴愛的淚珠」的宮殿,緩緩映入我的眼帘。
泰姬陵全名泰姬瑪哈陵(Taj Mahal),正如方才那位司機導遊所說的,它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漢為紀念亡妻慕塔芝•瑪哈爾(Mumtaz Mahal)所建。相比它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光環,我更偏愛泰戈爾的說法,它是「一滴愛的淚珠」,是這個世界上最壯觀最奢華的「愛巢」。
步入陵區,迎面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清澈的池水仿如一面寶鏡,將正前方的純白宮殿倒映其中,兩兩輝映,妙不可言。水池兩旁遍植柏樹,一直沿伸到陵前。陵墓主殿四角各立一座高塔,約40米高。細心分辨之下,可以看出每座高塔都以主殿為軸心,微微向外傾斜。據說這是為了確保尖塔如果不堪地震而坍塌,就會一律向外塌倒,而不會損傷主殿。
泰姬陵是那位多情皇帝沙•賈漢親自參與設計的,這裡的一磚一石不僅傾注了他對妻子那深切的愛意,也貫穿了他虔誠的伊斯蘭教信仰,陵墓主體那形如清真寺頂的拱頂就是最好的明證,而這四座尖塔之上都放置有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以備教徒們每日登高朗誦。
走近主殿,可以清楚地看到牆體上只鑲嵌著寶石、飾以簡單的幾何圖案或植物,卻沒有浮雕——這是典型的伊斯蘭建築風格。主殿上部是形如洋蔥的拱頂,下半截卻是標準的正文體,四壁各開有一個三角形的拱門,有點像通常所見的壁龕。墓室裡放置著兩口空棺,而沙•賈漢與愛妻泰姬真正的靈柩安放在墓室下方的土窖中,不供遊客瞻仰。
我隨著人流,繞著泰姬陵緩步而行,回想起那位司機所說的,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宮殿(the most beautiful palace)——古時候,建造安置死者的宮殿是一種傳統,而這種宮殿是不供活人居住使用的,這是東方文明的一大特色。在身為西方人的我看來,稱其為「陵墓」卻是更加準確,因為這裡不僅埋葬著兩個曾經生死相戀的愛人,也埋藏著一段悽美動人的愛情傳說。
相傳泰姬原是一位波斯貴族女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還是王子的沙•賈漢相逢,從此墜入愛河,共結連理。沙•賈漢的稱王之路走得並不順利,他曾遭父王賈漢吉爾放遂外地達七年之久,這期間泰姬一直相伴他左右,與他同甘苦、同患難。為了感激愛妻,沙•賈漢登基之後,特意賜予妻子「慕塔芝•瑪哈爾」的封號,意為「宮廷王冠之上的明珠」。
沙•賈漢對泰姬愛護備至,形影不離,甚至出徵在外也要帶她一起。泰姬與沙•賈漢結髮18年間,共誕育有八男六女,然就在她隨沙•賈漢南徵途中、她誕下第14個孩兒之後(1630年),她不幸感染了產褥熱,未及沙•賈漢將其送回皇宮醫治,便死於軍營之中。
據說泰姬彌留之際,向沙•賈漢懇求說,如果你愛我,請為我修建一座世間最美麗的陵墓。悲慟欲絕的國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愛妻的請求,他本來就是一個建築迷,泰姬的逝世成為刺激他發揮潛能的催化劑——沙•賈漢傾全國之力,動用了2萬餘名能工巧匠,花費了22年時間,終於,這座世間最美麗的陵墓在亞穆納河邊落成了。
純白的宮殿代表了沙•賈漢對妻子純潔的愛情,然這份愛情最終休止在一連串不幸當中:沙•賈漢原打算妻子的陵墓竣工之後就在亞穆納河對岸為自己建築一座純黑的陵墓,與妻子的陵墓遙遙相應。
沒想到泰姬陵剛剛修好,他的兒子奧朗則布就弒兄殺弟、陰謀篡位,將老父囚禁於泰姬陵1.6千米之外的阿格拉堡。可憐的老國王終日被軟禁在房間之中,只能透過窗戶遙遙望著泰姬陵默默流淚,並於8年之後憾然辭世,死後由其女將其安葬於泰姬的墓旁——最終能與愛妻同穴而眠,永遠相伴,對他來說也算是一種安慰。
【阿格拉堡,又名紅堡,沙·賈汗在此囚禁直到去世,有生之年他都只能從這裡遠眺愛妻的陵墓】信奉伊斯蘭教的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約有兩百年,在這段不算太長的時間裡,印度國內的藝術、文學以及建築都十分興盛,而這個時期所修築的宮殿,富麗堂皇又精美細緻,至今令得許多歐洲遊客為之驚嘆。泰姬陵便是其中的代表吧,無論是那獨具匠心的布局,還是陵墓牆上以半寶石鑲嵌出複雜精美的裝飾,無一不在向人們宣示:它不僅是一座愛的宮殿,也是一座建築史上的裡程碑。
夕陽西下,泰姬陵從純白逐漸變成金黃、粉紅、暗紅,最後任夜色在陵體上浮動一層淡淡的青氣。我遠遠地眺望著它,耳畔的微風依稀送來歡快的歌聲,不知是在讚美泰姬陵的完美一如童話,還是感嘆沙•賈漢與泰姬的愛情悲歌。
(節選自《玩轉地球:印度•尼泊爾遊記》,作者Andrew是英國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兼記者,本文摘自他的旅遊記錄片隨筆)
泰姬陵之於印度,正如故宮之於中國,已然成為國家的標誌之一,所以在咱們心韻瑜伽學院開辦的「印度遊學」裡,遊泰姬陵、聆聽愛的呼喚,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來吧,與心韻家人一起前往印度,欣賞這顆美麗的「愛的淚珠」——泰姬陵!
別猶豫啦,快快戳我來報名吧!
心韻瑜伽學院 — 印度遊學(含視頻)
敢不敢
關注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