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bray 曬書|《爸爸的十六封信》林良

2021-02-08 巴山書院PIA

有新書到啦!拆封新書時的快樂,往往令孩子們會心一笑。


《爸爸的十六封信》,是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十六次親切談話。剛翻開目錄,孩子們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讀一讀了。我問孩子們:「你最想要讀哪一篇呢?」一個孩子立刻回答,「我最想讀第一篇——《為什麼大家不理我?》,因為我也有過這種時候。」


信中的爸爸對女兒講述了自己如何誤會了朋友,與朋友決裂,並相互賭氣的經歷。加之在群體中無法融入,更加感受到深深的孤獨和不滿。最後,誤會自然被化解,但爸爸借著這件事告訴女兒,被人冷落通常是有其原因的,熟悉一個新的環境也需要時間,但不要害怕。即使孤單一人,這個世界上也還有很多愛你的人。不要害怕寂寞,「堅強的人都有不怕寂寞的美質。堅強的人最能吸引人,不怕寂寞,也不會寂寞。」


短短一則故事,令孩子們聽得入迷。結尾處意味深長的教導,不僅是對孩子們說的,也是對成年人說的。


《爸爸的16封信》寫於1971年,獲得了「2006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2014年中國桂冠童書獎」等獎項。如今,這本書不僅在兒童文學圈成為了明星級讀本,也在家庭親子教育領域成為了模範教材。書中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及充滿儀式感的表達,令無數的孩子感受到父愛的溫暖,也引起不少家長的反思。

這本書誕生時,作者的女兒恰逢國中階段,有很多的自己想不明白的人生問題。那時作者因要趕稿而無法和女兒有更多的時間交談。每當歇筆,已是夜深人靜,於是作者便把想對女兒說的話寫成書信,放在女兒的桌子上。第二天,女兒就在爸爸的信札中,讀到爸爸給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最終這本書就是以這些書信為本,經過作者進一步的文學處理而成。


在書中,林良先生常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或以詼諧幽默的敘事,讓原本嚴肅的人生教導不再是生硬的直接說教。如此超級說教大法,通過間接的經驗分享,讓孩子們感到被尊重,從而欣然接受長輩的建議。


林良先生的語言樸實無話,平常而乾淨,卻讓孩子們的心不知不覺地被溫暖、被照亮,獲得安慰和力量。這正是林良所倡導的「淺語藝術」,是孩子能讀得懂的語言。他認為淺語並非是低俗粗野的字句,反而是在晦澀難懂的字句當中抽絲剝繭,如剝筍子般,把最核心幼嫩的地方,留給孩子。


林良,生於1924年,祖籍福建廈門,曾任臺灣國語日報社社長、董事長;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臺灣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林良先生,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六十多年,以臺灣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出版《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等圖畫書作品十餘冊,散文作品《小太陽》、《林良爺爺的30封信》、《爸爸的16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回到童年》多冊,兒童故事《我是一隻狐狸狗》,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另外翻譯有國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林良曾獲臺灣地區文藝最高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楊喚兒童文學獎特別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殊榮。他被譽為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有著「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稱,臺灣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大家長」「長青樹」。


林良先生認為兒童文學作家應該播下善的種子,讓孩子在生活挫敗悲苦時,仍可以微笑樂觀面對,讓生活更好。他知道孩子需要很多的故事滋潤善的種子,於是以父掛心的姿態,筆耕至今。90高齡的林良爺爺,仍然每周寫5個專欄,為兒童創作,與兒童「見面」。

櫻櫻的話 為什麼會有這16 封信? 

第1 封信 為什麼大家不理我? 

第2 封信 專心的人是活神仙 

第3 封信 「樂觀」使你萬事如意 

第4 封信 從從容容 穩穩噹噹 

第5 封信 不敢站起來說話的人 

第6 封信 別人可以跟你「不同」 

第7 封信 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 

第8 封信 最不應該的行為 

第9 封信 誰都怕失敗,但是…… 

第10 封信 也應該替別人想想 

第11 封信 快樂的敵人——發脾氣 

第12 封信 孔雀是不妒忌的 

第13 封信 「一人」對「眾人」 

第14 封信 最受歡迎的人物 

第15 封信 「這是我應盡的責任」 

第16 封信 人人都有自己的難題 

附錄 

我與《爸爸的16封信》 林良

我的爸爸 林櫻 

我所認識的爸爸 林琪 

爸爸這個人 林瑋 

林良與《爸爸的16封信》 林文寶 

林良重要文學作品年表


《爸爸的十六封信》就像是一個好朋友,常常陪伴在孩子左右。這本經典的書信集,值得珍藏與反覆閱讀。每每細細品味和重溫,都會體會一點,進步一點。期待您的閱讀分享!

熱門課程


【幼兒浸入式英文課程】

上午  9:00-12:00

 下午 13:30-16:30



【章魚英文原力覺醒課程】

周一至周五 下午

周六    全天


【幼兒英文線上啟蒙課程】

周一至周五 19:00-19:40



【國際學科同步課程】

周一至周五 下午

周六    全天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景園大道18號金科公園王府正大門3樓(近龍頭寺公園北門)

電話:023-67496579

相關焦點

  • 林良:只有童年是貫穿一生的
    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23日訊: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先生於今日凌晨在睡夢中辭世,享年96歲。林良先生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60餘年。代表作有《小太陽》《爸爸的16封信》《我是一隻狐狸狗》《淺語的藝術》等,翻譯作品兩百多冊。
  • 福建出版界紀念「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逝世一周年
    此後,林良又擔任臺灣《國語日報》董事長、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臺灣小天下出版社為94歲的林良舉辦《動物和我》新書發布會暨慶生會,文友們熱情參與。林良過生日可謂臺灣兒童文學界一大盛事。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供圖 攝林良長期致力於散文、詩歌、小說、兒歌、兒童文學理論等方面的寫作,創作與翻譯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
  • 林良:臺灣兒童文學的導師
    林良先生自《國語日報》退休,將近一甲子的「新聞報業」生涯告一段落。他不同於一般新聞人,他關懷社會,更關懷兒童。他報導兒童,為兒童而寫。林良先生的一支文筆,一寫60 多年。80 歲老翁,不見白髮蒼蒼,只見紅光滿面,他的「赤子之心」驅使他繼續「為兒童而寫」。黃瑞田在《永恆的小太陽》提及:「林良先生22 歲就當了報社記者及副刊編輯,詩、散文、小說、評論無所不寫。
  • 《閱讀·閱美》寇振海夫婦分享《第十六封信》
    閱美》中,演員伉儷寇振海、李婷將為大家分享一封等同於遺書的情書——《第十六封信》,這封信所記載的,便是在九寨溝地震之後,藍天救援隊隊員馬翔和鄭芮晗兩位年輕人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正如文章名稱,這樣的生死情書,芮晗已經收到過16封了。藍天救援隊是一個純公益的民間救援組織。幾年下來,隊員們都遵守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想入隊,要麼帶女友一起來,要麼早點分手。
  • 林良的《我是一隻狐狸狗》,是在為拋棄狗狗的人壯膽吧?
    閒來無事,把她書架上的童書瀏覽了一遍。其中包括林良先生的《我是一隻狐狸狗》。林良先生是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有「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稱,臺灣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大家長」、「常青樹」。曾獲臺灣地區文藝最高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楊喚兒童文學獎特別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殊榮。
  • 大陸童書界告別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詩飛機送小太陽
    中新社福州12月25日電 題:大陸童書界告別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詩飛機」送別「小太陽」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10年前,林良先生的作品還沒有在大陸發行時,我是借來臺版書,一筆一畫地抄寫下來,給孩子們誦讀的。」
  • 給女兒的第十六封信-緊張
    好像許多小眼睛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北鬥星,亮晶晶一閃一閃七顆星……多年以後,在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
  • 《致允熙》兩封信
    媽媽留在了韓國,而我跟著爸爸一起來到了日本。來到日本後爸爸讓我住在我姑姑家,偶爾也會和爸爸通電話,但現在這也變成不可能的事了,因為前不久他去世了。不可笑嗎?平常我不管爸爸發生什麼都會覺得無所謂,但這次多虧了爸爸,才能這樣寫信給你。還記得我的姑姑嗎?就是我常和你提的姑姑雅子。我現在和姑姑一起住在小樽。姑姑和我很像,討厭大聲說話的人,討厭喧鬧的地方,甚至連喜歡萬物沉睡的夜晚這一點都像。
  • 科比生前寫給瓦妮莎的信 科比在封信裡放了一張」諷刺的照片「
    科比生前寫給瓦妮莎的信 科比在封信裡放了一張」諷刺的照片「 2020-05-06 15:09:43 來源:東北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科比生前寫給瓦妮莎的信】
  • 《兩地書》第十六集|陶紅點讚「90後」餐館老闆
    《兩地書》第十六集:陶紅致敬武漢善心餐飲人 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 見信如面丨母女倆的兩封信
    》 母女倆的兩封信 朗讀者:新媛 FM102.4南京交通廣播 《吃喝玩樂走江湖》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FM102.4南京交通廣播的主持人新媛,今天我和殷若然小朋友一起為您朗讀兩封信,一封信是房奕岑小朋友寫給支援黃石戰疫一線的媽媽李娜的信
  • 七封信的愛情
    當然,這個片子中最喜歡的,是音樂,和作為遙遠背景的另一個愛情故事,一段六十年前的愛情隱藏在一個寫著舊地址的郵包裡,七封信和一張照片,同樣是一段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戀情。1945年日軍戰敗後從臺灣撒離,讓這段戀情變成了遠隔重洋無奈心酸的思念,埋藏,老去,卻永在心間。
  • 這幾封孩子寫給疫「線」爸爸媽媽的信 大家來讀一讀
    這幾封孩子寫給疫「線」爸爸媽媽的信 大家來讀一讀掃碼讀信每日甘肅網2月10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雷媛 劉小紅)「爸爸,我知道您在春節前就第一批報名去武漢參加救治工作,您對我說過,一名合格的醫生就應該在危險的時刻衝在最前面,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 「童書爸爸」給孩子的100本書單
    再右腳文/圖:(美)湯米·狄波拉柯倩華3歲以上32風到哪裡去了(美)左羅託夫 編文;(意)維塔 繪;陳丹燕3歲以上3314隻老鼠賞月(日)巖村和朗彭懿3歲以上34團圓餘麗瓊 文,朱成梁 圖3歲以上35小石獅文/圖:(中)熊亮3歲以上36明天有時下肉丸(美)朱迪·巴瑞特/文 (美)羅恩·巴瑞特/圖李耘3歲以上37驢小弟變石頭(美)威廉·史塔克/文、圖張劍鳴3歲以上38森林裡的妖精朋友(
  • 你知道麼,書是要「曬」的,是曬太陽的「曬」!
    但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書要像衣服一樣常曬太陽!!!為孩子屯了眾多書後,花友@孫六環說:如此大規模曬書,究其原因,主要是兒童書多是彩色印刷,又多出廠即封上塑料膜,集中採購的話,很容易造成室內汙染。還有一種兩頭帶夾子的衣架也可以用,把書打開,一頭夾一本。曬襪子的多夾子衣架應該也行,但小書們擠在一起,可能會不開心。以上說的都是最為普通的曬法。曬的多了,還會不時發現新曬法,甚為有趣。上些曬書圖:扇子曬 ...
  • 給兒子的第520封信 爸爸的齷齪想法
    爸爸關鍵詞:早信下備餐食、雲偉晉冬四全、男酒女麻孩動、群待多組活動、遺憾忘留合影、晨醒洗碗地拖、扔功筆記懺悔、讚美終局家統。昨天,咱家邀請,爸爸媽媽的四個朋友家庭,到咱家聚餐。這次聚餐很成功,姥爺和媽媽,為大家準備的飯菜,鹹淡適中、味美量足。姥爺在受邀的四家人來之前,帶上媽媽給姥姥姥爺準備的晚飯,回家了,做了一個幕後英雄。
  • 李敖獄中給女兒的80封信:時刻想著要將女兒培養成一個現代超級少女,無論怎樣艱難都要全力以赴!
    獄中的李敖於1973年1月24日到1975年11月1日兩年間給李文寫過很多書信,出獄後李敖將其集結成《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八十封信》出版。書的序言裡他寫道:「我對李文的最大虧欠是我一生麻煩,使她不能跟我住,不能好好教育她。」他還說:「世之有感於父女之情、憂患之書者,必將啼笑以視斯文。」
  • 讀完這封信,「木頭片警」哭了……
    孩子,所有的錯過,爸爸希望你能夠原諒……」這封信,是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民警沈勝文在疫情期間,給女兒沈穎留下的。在他所管轄的社區,困難家庭視他為親人,空巢獨居老人把他當成兒子。有人親切地喊他「沈戶籍」,也有人愛稱他為「木頭片警」。提到這個稱呼的由來,他憨憨一笑,說:「木頭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