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一種觀點,認為杭州在政治、文化、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略勝蘇州,總之蘇州綜合實力不如杭州,蘇州:不好意思,杭州,別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還尷尬,今天我要說的是蘇州:不好意思,杭州,不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更尷尬。
這個觀點頗有點葡萄酸的感覺,只有經濟實力拼不出來,綜合實力才會被搬出來,沒有令人信服的數據支持,僅憑一般模糊比較的結果是無法被大家認可的,以深圳為例,如果和文化、教育、醫療、土地相比,深圳領先於廣州,但最厲害的是它優秀的經濟實力,它既不是省會,也不是直轄市,也不是特別行政區,憑藉實力,可以進入一線城市名單,與省會廣州一較高下,你要不服氣,反面的例子是天津,文化底蘊、科教實力、直轄市地位還在,經濟不好,什麼都沒用,想入選一線城市的也有標註,他們是人口眾多、經濟實力雄厚、國際影響力突出、金融產業發達、交通樞紐地位突出、產業集群、跨國公司、大型企業和總部企業實力雄厚。
科技創新能力強、聚集企業家和優秀人才、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生活方式引領潮流、工資水平高、人口結構包容的國家經濟中心,從這個角度來看,交通樞紐的位置與地理位置有關,以上13個因素中的哪一個與經濟實力無關,從這個層面來說,如果不看經濟實力而談綜合實力,相信蘇州不是最尷尬的,深圳排第一,這樣國家綜合實力排名,像深圳蘇州這樣的城市,肯定會排二三十名,光看人家城市的地位就能打臉,深圳還是一線,綜合實力多少人會懷念?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不僅適合人類發展,也適合城市,近日,在中國社科院新一輪綜合競爭力排名中,蘇州位列全國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背後的含義不言而喻,相當於直接被官方蓋章,況且蘇州的綜合實力也比不上杭州,有什麼意義?那麼你對蘇州:不好意思,杭州,不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更尷尬,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