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寄生蟲》效應,韓政府撥款改善1500戶半地下室家庭住房條件

2021-01-13 貓眼娛樂

2月18日,據韓媒報導,韓政府撥款為住在半地下室的1500戶家庭改善住房條件,包括改善供暖系統,更換地板、安裝空調等基礎設施,每戶家庭最多可獲得320萬韓元。

此前,由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獲得多項國際大獎,更是在奧斯卡斬獲包括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實現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上零的突破,韓國窮人居住的半地下室獲得廣泛關注。

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2018年統計,韓國目前有38萬戶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閣樓內,在韓國最繁華的城市首爾,半地下室的住戶比例佔到全國近60%,貧富差距巨大。

在《寄生蟲》獲獎後,韓國總統文在寅發文祝賀,在賀詞中他表示《寄生蟲》相繼在坎城電影節和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大獎,是過去百年裡韓國電影人努力奮鬥的成果。

此外,文在寅同時表示今後韓國政府繼續為電影工作中提供可以盡情揮灑想像力,沒有創作顧慮的製作環境。稱讚了《寄生蟲》創作的各個環節,向世界觀眾顯示出了它的魅力。

電影《寄生蟲》講述了韓國巨大的貧富差距的現實,一邊的富裕家庭,住在身處城市高處的現代豪宅,那是一個體面的、不受洪災與蟲害侵擾的世外桃源。

而一邊的貧困家庭則是如蟑螂般生活在不見天日的環境下的四口之家,貧窮的味道被刻在了身體裡。

這也不是韓國電影第一次推動政府的政策,由孔劉主演的電影《熔爐》,講述了關於性虐待兒童的故事,上映後受到了十分巨大的爭議,也讓韓國政府加快了未成年保護法的修訂。

這樣的電影才是大家需要的好電影,希望我國的電影也可以有更多好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又一部電影改變韓國!因《寄生蟲》,韓國政府撥款改善這些家庭住房...
    《寄生蟲》獲獎後,韓國總統文在寅發文祝賀,在賀詞中他表示《寄生蟲》相繼在坎城電影節和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大獎,是過去百年裡韓國電影人努力奮鬥的成果。去年12月起,首爾市政府還推出了《寄生蟲》旅遊路線。據悉,電影《寄生蟲》展現了韓國巨大的貧富差距,主人公一家住在首爾的半地下室,片中有一情節,下大雨,水倒灌進半地下室,屋裡家具漂浮在水中,兒子和女兒蹲在馬桶邊上尋找手機信號的一幕,成為該片經典畫面。《寄生蟲》劇照隨著《寄生蟲》大熱,也引發了韓國政府對城市貧民居住狀況的關注。
  • 《寄生蟲》獲獎後是非多:身陷抄襲門,半地下家庭得到資助
    自從在奧斯卡斬獲四項大獎之後,韓國電影《寄生蟲》屢屢成為國際娛樂媒體熱議話題,一方面,樹大招風,17日陷入「抄襲風波」,而另一方面,《寄生蟲》中「半地下」家庭引起關注,首爾市表示將撥款改善「半地下」家庭。
  • 從「熔爐法」到改善「半地下家庭」生活,電影的能量有多大?
    前幾天,一條新聞登上了熱搜,韓國首爾市政府宣布撥款為住在地下室的1500戶家庭改善住房條件,每戶最多可獲得320萬韓元(約人民幣1.9萬元)資助。顯然,不久前在奧斯卡斬獲四項大獎,將半地下室和其中居民的生活狀態展現到公眾面前的電影——《寄生蟲》是這個決策中的最大助力。
  • Hulu拿下《寄生蟲》流媒體獨家播放權,4月8日上線
    Hulu與《寄生蟲》的北美發行方Neon籤了協議,買下了本片的美國流媒體平臺獨家播放權,4月8日開始可以在線播放。《寄生蟲》繼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櫚」大獎後,今年還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國際電影」這4項奧斯卡大獎。《寄生蟲》獲獎後,韓國窮人居住的半地下室獲得廣泛關注。韓國首爾市政府2月18日宣布,將撥款為住在半地下室的1500戶家庭改善住房條件,包括改善供暖系統,更換地板、安裝空調等基礎設施,每戶家庭最多可獲得320萬韓元(約合1.9萬元)資助。
  • ——《寄生蟲》
    韓國電影《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拿下了四座小金人,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獎,和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提名。這部電影導演奉俊昊用他一貫的,通過影片隱喻人性的手法,赤裸的展現了韓國底層窮人的生活狀態。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特效解析特輯曝光:豪宅、開車全都是假的
    在狂攔奧斯卡四項大獎後,韓國電影《寄生蟲》一炮而後,而該電影的幕後特效更是備受關注。日前,油管頻道Movie VFX發布了一段《寄生蟲》電影的特效解析特輯,為我們揭示了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特效組成鏡頭。
  • 文在寅宴請《寄生蟲》主創,他感謝導演讓韓國人引以為豪,給人們克服新冠疫情的巨大勇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和夫人金正淑20日邀請《寄生蟲》主創人員到青瓦臺共進午餐。
  • 朝媒首次刊文高度評價《寄生蟲》:犀利揭露現實,是難得的名作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朝鮮媒體首次報導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4項大獎的消息。據韓聯社2月21日報導,在日朝鮮人總聯合會機關報《朝鮮新報》今天刊文報導了電影《寄生蟲》和紀錄片《5·18 Hinzpeter Story》這兩部作品,評價其「赤裸裸地表現出了韓國社會」。
  • 寄生蟲|韓國電影背後的「半地下室生活」
    從電影《寄生蟲》誕生之初到一步步走向全球,直白的主題,緊湊的劇情,善惡交織的形象,幾乎每一幀都在改寫歷史。這部影片隱喻用的相當明顯:片名的寄生蟲、主角家裡的蟑螂和白茫茫的殺蟲劑,主角所代表的窮人正是在地底爬行的蟲子。而主角家還加了一個寄生屬性:半地下室與敞亮的房子,從場景展現貧富差距,還有那顆「能帶來財運」的觀賞石,在之後的劇情中,更像是「貪婪」。
  • 《寄生蟲》揭露3個社會階層真相,引無數人深思,卻讓人溫暖
    但不管怎樣對於韓國電影,乃至亞洲電影來說,《寄生蟲》開創了奧斯卡最佳電影,從未頒給過非英語電影的先河。在影片中,導演奉俊昊細緻的設計了三個不同階層,分別是住別墅的富人階層(樸社長一家),住在半地下室的窮人階層(基澤一家),還有住完全地下室的最底層階級(前女傭一家)。
  • 住地下室的人會有未來嗎?
    《寄生蟲》海報《寄生蟲》展現了住在半地下室的韓國底層階級「畸形」的生活。影片一開始,物理空間上的貧困就被推到了觀眾面前:透過居住者的視角,我們看到了簡陋晾衣架上曬著一家四口的舊襪子;後景的窗戶與外面的街道處於同一水平線上,交代了這是一個半地下的居住空間。這個家庭是沒有希望的避難所。
  • 狂攬四項奧斯卡,電影《寄生蟲》中倒閉的兩家古早味蛋糕店和億萬豪宅
    電影改變世界。據韓媒報導,電影《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多項大獎後,韓國窮人居住的半地下室獲得廣泛關注。
  • 5部「改變」國家的電影,3部改變國家法律,1部為33年前案件翻案
    韓國許多電影都帶有諷刺風格,這些電影敢於戳破社會的黑暗,攻擊當權者的腐敗,揭露人性的陰暗面,正是韓國很多電影敢於表達真實,很多觀眾都喜歡看這一類的電影。其中,也有很多韓國電影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們對於韓國的社會產生了實質性的作用,甚至改變了韓國的法律。 1.
  • 從《寄生蟲》到《梨泰院Class》,韓劇瘋魔起來,連自己的臉都打
    「寄生蟲式」的貧富階級對立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政府將撥款給1500戶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家庭用以改善住房條件。 或許是發黴的半地下室、未乾的汗漬、街道噴灑的消毒水、雨夜裡終於崩潰的城市下水道。 富人們總是能敏銳地察覺,但身在這種味道裡的人自己卻不知道,當然也就無從抹去。 而這種味道的另一個名字,恰恰就是貧窮。
  • 盤點篇|電影中貧富分化,窮人就一定要幹掉有錢人嗎?
    2019年,奉俊昊的《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首次獲得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之後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寄生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這是由非英語片獲得最佳影片獎的第一次。
  • 《寄生蟲》:富人很難想到窮人背後,正在經歷著怎樣的煎熬
    《寄生蟲》,金像獎的評選還是很接地氣的,《小丑》不是誰都能夠看懂的,首先是年代有跨越感,其次是美國文化背景了解的人不多,影片《寄生蟲》它的受眾更廣泛,再來聊聊這部影片的名字《寄生蟲》,因為不懂韓語,所以不能準確的探究影片名字的內容意義,但翻譯過來的「寄生蟲」,這個詞可以肯定是貶義詞,既然是寄生肯定是處在最底層,來依靠別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窮人」這個詞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單從名字來看,影片講述的是最底層窮人的故事。
  • 電影《寄生蟲》1600平豪宅全是搭建,地下室的深度藏著現實的悲歌
    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成為奧斯卡首部獲最佳影片的外語電影,為韓國電影史寫下最光輝的一頁。戲中的豪宅和半地下室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導演提過場景設計暗示著劇情的發展,但原來連豪宅都是他和劇組親自設計出來,他更指拍有錢人的生活時,連一張牆紙、一個垃圾桶都嚇壞他。
  • 解讀《寄生蟲》:這部被封神的電影,黑色喜劇背後的三重思考
    《寄生蟲》海報電影情節一波三折:無業游民基澤一家,住在破敗的半地下室裡,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兒子基宇偶然得到一個在富人樸社長家當家教的機會,沒過多久,妹妹、父親、母親先後如寄生蟲一般擠進了這個富豪家庭,紛紛謀得一席之地。然而好景不長,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基澤一家處心積慮的「騙局」被拆穿,寄生的美夢破碎了,隨之而來的是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