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海豐阿東:人生似過眼雲煙,來時一絲不掛,離開一縷青煙
人生其實是一個生活經驗積累的過程,到了老年,積累的經驗豐富了,看到的事情多了,回頭想想許多事情都是互相矛盾的,就是人生本身也是這樣。
你看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心想著哪天我們長成了大人,就好了,為什么,因為大人可以做許多我們小孩子不允許做的事情,他們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有當我們長大了,長成了大人,我們就能像大人那樣行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像小孩子是那樣受約束,讓大人呼來換去的,好像沒有自己的自由,等到自己成人了,反又會羨慕小孩子那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是可以沒有生活上的負擔,一切都由別人給你照料者,你只要活著就行,活的每天開開心心的,就能讓父母們高興,你慢慢的成長,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是心裡感到更加的高興。
編輯
你看這事情是不是很矛盾的?
當我們成為成人之後,才知道做大人也是有許多約束的,也有許多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並不是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的?許多事情還需要自己努力才能夠達到目標。大人們為了生活需要去工作,為了房子車子老婆孩子還要去多多的賺錢,有的時候為了賺錢,連自己的身體都慢慢地奉獻了出去,這就是所謂的用健康換金錢。
當我們一天天老去,到了某一天,錢是夠用了,可是身體不行了,不行的身體怎麼辦?只能夠把賺來的錢一點一點的花出去來,把那健康重新一點一點地買回來,這兩樣東西:金錢和健康。你是不能同時能得到的,是不是挺矛盾的?
你活著可能身上還帶著某些疾病,很痛苦,但倒過來想想,比起那些離開這個世界上的人,你這些痛苦就不算痛苦了,所以經常有人這樣說:痛並快樂著,是的,刺痛的,這是真真切切的痛,但是你活著是不是挺快樂的?你是挺幸福的,從還活著這點上說,這句話說得挺準確的。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所謂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所謂要對得起生命的等,其實都是在告訴人們如何懂得活著的意義,都想說如何如何才能夠活得更好,這反應人們內心的糾結,那些嘴巴上在微信上叫喊著,活在當下的人們,其實都是在享受著當下,當然了,享受也是一種人生,但他絕對不是活著,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享受,肯定還有許多值得你去做的事情。
回顧已經走過的路,大多數人都會對自己的生活愛恨交加,許多事情很難說得明白,所以難得糊塗,也是退休老人生活中獲得一種平和心態的途徑。
生活中的選擇都是這樣,充滿這矛盾,只要善待每一天,珍惜每一天,過好每一天,張開眼把這一天當作是這一輩子的最後一天,不用花時間花精力去憂慮,去嘆息,有這樣的好心情,多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