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就是錢脈,社交的圈子決定著你的水平!
無論酒局,還是飯局,總有人會想盡辦法去結識實力比自己強的人,拓寬自己的人脈圈,走出更寬的路。
成年人的結識是因為志趣相投,利益相關,能力相匹配最終成為朋友,若實力懸殊,即使硬湊,也不過是邊緣化,點頭之交。
想往更高的圈子走,必須先提升自己的實力!與其等著別人的照顧,不如努力達到他的高度!
想玩轉圈子,就必須要學會識別小人,如果不懂得識人,與合適的人結交,即使混進再高的圈子,也會遭遇小人的坑害。
在今年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混太太圈,以為憑著自己的能力與見識,藉助太太圈的實力能為自己家的生意拉來大單。
然而,最終太太圈卻騙她籤下一個破產的茶園,一接手就虧損幾百萬。
當你努力想混進一個圈子時,等來的往往是一個騙子。
心學大師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就曾在小人身上吃了兩次大虧。
王陽明以他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遠離身邊2種「小人」,比積累人脈更重要。
王陽明的父親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出生在書香世家的王陽明從小就有文學天賦,大家給王華面子,也都吹捧王陽明將來一定是棟梁之材。
王華是京城高官,弘治五年,王陽明參加浙江鄉試,輕鬆上榜,大家都認為他第二年肯定能中狀元,而意外的是王陽明卻落榜了。
王華的同事見王陽明落榜,免不了要來巴結式的安慰一番,而首輔李東陽卻從中使壞,慫恿王陽明寫下《來科狀元賦》,年齡尚淺,人世不深的王陽明不懂其中的深淺,見有人誇他,也認為自己下一次一定能中狀元,寫一篇文章來立志未嘗不可。
年輕人不謙虛是常事,但過於狂妄就會壞事,這篇才華橫溢的狀元賦不僅沒有贏得他人的佩服,反而讓大家覺得這個年輕人還沒有中狀元就如此驕傲,一定是一個目中無人之徒,即使將來入仕,也並不是好相處之人。
果然,25歲的王陽明再次參加科舉時,落榜了,直接28歲才中了二甲進士。
很多時候慫恿你出頭的朋友,可以並不是鼓勵,而是挖坑,李東陽表面上是安慰王陽明,其實是讓他落下一個狂妄的臭名!
很多人身邊都會有一些朋友,動不動就鼓勵你:「我覺得你很厲害,這件事你做一定行,你應該去試試,我支持你!
都說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櫞子先爛,這些看似鼓舞人的話,可能暗藏殺心。
王陽明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慫恿你強出頭的朋友。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一定要遠離,這類人的鼓勵往往是不懷好意!
識別一個人是不是好人容易,但識別一個人是壞人卻不易,毒藥的外面往往包裹著一層糖衣,不待糖化時,永遠不知道裡面到底是酒心巧克力,還是害人的砒霜!
正德14年,寧王朱宸濠以朱厚照荒淫無道為由,集結10萬兵造反。
朝中很多大臣都認為王陽明是一介書生,沒有帶兵經驗,不足以平定此次叛亂,而此時,他的好朋友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陽明在江西,肯定能夠擒獲叛賊。」
事實證明,王陽明絕對是個軍事天才,僅用35天就平亂了,而此時,朝中的小人卻見不得王陽明有如此大功,在明武宗的耳邊煽風,讓王陽明放了寧王,由皇帝自己帶兵去平定,而明武宗又是一個十分喜歡打仗的皇帝,此言一出正中他的下懷。
王陽明雖然立下大功,並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反而因為這件事而捲入了政治漩渦之中,最終王陽明選擇了急流勇退!
朋友間同難患容易,共富貴卻很難!普通人不會去羨慕馬雲有錢,但卻很難平靜地對待身邊的朋友變得富有。
錢、權是橫亙在普通人身邊的那道鴻溝,這容易讓許多人生出嫉妒之心,甚至故意設計挖坑!
人在落難時,或許能有幾個朋友真誠地為你送炭,但在富貴時,卻容易遭遇朋友的背叛,人心的不平衡,容易使人性變得扭曲。
能共患難未必能共富貴,別相信那些只能看見我們吃苦,卻不能看見我們成功的朋友。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一定要遠離!
尼採說:那些殺不死你的人,終將使你強大。
做人不可以有害人之心,但更不可以沒有防人之心,王陽明認為對付小人有三種辦法:
保持適距離,不與之為敵,想辦法遠離,並感化。恩威並施,給以顏色,展現自己的實力,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好欺負的,讓他們有忌憚之心。利用小人之間的矛盾,激化他們內部爭鬥,讓小人與小人內耗。遭遇小人時,先反問自己:
有良知嗎,是否能感化他?小人之間的矛盾點是什麼,如何利用他們的矛盾,讓他們內部爭鬥呢?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最大程度的遠離小人,最好的辦法就懂得人性。
遇見小人,如果我們能夠按照陽明先生的這三個對策去處理,再棘手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很多,生活也會越來越順。
王陽明並不是一個喜歡陰謀理論的人,在龍場悟道後,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觀點,修什麼樣的人,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意味著你會遇見什麼樣的人,喜歡陰謀的人就容易遇見小人。
而修煉內心,心中光明的人容易遇見正能量的人,很多人都說「富貴由天」,但其實讀一讀王陽明的心學,就會明白,決定未來的,是自己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修什麼樣的心,自己的人生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王陽明將自己的畢生所悟都寫成了書,他的心學影響了無數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稱「五百年來以來,儒家的源頭活水來自王陽明」。
曾國藩每當夜深人靜時,便細心閱讀,他說:「明代論學,每尚空談,惟陽明能發為事功。」
就連南懷瑾、郭沫若、餘秋雨等人也稱讚王陽明是最了不起,一本好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而為人父母者,給孩子再多都不如給他一本有用的書有價值。所以本期便給大家推薦這本書王陽明的代表作《王陽明心學》。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除了《王陽明心學》還有《鬼谷子》、《道德經》,厚厚的三大本只要48元,每本不到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