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今天繼續分享初中物理知識點中關於力學的知識點。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這就是物理學中講到的槓桿原理。也就是兩個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大家都玩過蹺蹺板,假設玩蹺蹺板的兩人的重量一樣,那麼坐在越靠近中心支點的人就會被撬起來。阿基米德的的這句話,用誇張的口吻來說明如果有一個足夠長的槓桿和一個支點,他對地球的力就會放大無數倍,所以地球會被撬起。
其實槓桿原理也是槓桿平衡條件,在說明槓桿平衡條件之前,先來回憶一下什麼是槓桿。
槓桿
槓桿定義很簡單,但是要記住它的五個要素。
1)支點:槓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2)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動力點。
3)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在 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槓桿的分類
槓桿有分省力槓桿,費力槓桿還有等臂槓桿。
第一類槓桿:是省力的槓桿,即動力臂大於阻力臂。例如,羊角錘、木工鉗、獨輪車、汽水扳子、鍘刀等等。
第二類槓桿:是費力的槓桿,即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如鑷子、釣魚竿、理髮用的剪刀。
第三類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槓桿,即平衡槓桿.即動力臂等於阻力臂。其機械利益等於1。如天平、定滑輪等。
記住槓桿的這幾個分類,會判斷哪些是省力槓桿,哪些是費力槓桿,哪些又是等臂槓桿。
例題
這道題很容易選吧。真的是很簡單,一看就是選B的。
再來道題一起看看。
這道題就要稍微分析一下。根據槓桿的分類依據。選定支點,選定動力點和阻力點來區分。如下圖所示:
以上就是槓桿的分類判斷了。接下來就是要說明槓桿原理,也就是槓桿平衡的條件了。
槓桿原理
槓桿平衡條件,大家理解一下,會使用公式,其實也不是太難。來看到例題。
槓桿原理例
分析一下,根據槓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甲圖和乙圖中的都挑著同一物體趕路,阻力都是一樣大的。都是物體的重力,但是乙圖中的阻力臂要比甲圖中的阻力臂長,且兩者動力臂一樣,那麼甲圖中肩受到的壓力要小於乙圖中受到壓力。同理,甲圖中手施加的動力也是小於乙圖中手施加的動力的。
以上就是槓桿的知識點和槓桿原理的應用。物理這門知識點和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繫的十分緊密。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仔細觀察,將書本上的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將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書本上的知識點聯繫起來,這樣才能物理學好。要有探究的精神。凡事多問為什麼。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關注,收藏,分享,後期會有更多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