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這位老人叫郭紅勳,今年67歲,是豫西山區人。老人家去年種了一些玉米,今年賣給了收購糧食的人,和收糧食的人對帳時,他不用計算器,卻用著老式算法——算盤。只見他一隻手在撥來撥去,只聽到算盤子噼裡啪啦直響,而他有時間連看也不看,可是算出來的數據一字不差,令人叫絕。
過完秤後,收購玉米的人還在拿著計算器,一字一字地在按,可是老人卻站在一邊,心中顯得十分有數,一邊看著手糧食的人在按著計算器,那種胸有成竹的感覺仿佛告訴大家:看著你拿個計算器,還沒有我的算盤算得快。
收購玉米的時候使用一袋子、一袋子稱出來的重量,收玉米的人害怕數據不準確,算了一遍出錯了,又一遍又出錯了,連算了好幾遍,終於把數據對正確了,計算器看來也不是什麼計算「神器」,關鍵時刻也會點鏈子啊。
我們再看看老人所用的計算「神器」,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東西還有沒有印象?在很早的時候,我們國家就使用算盤,算盤的歷史也算有著很久的歷史了。現在有了計算器,所以算盤也就退役了,除了像老人家這樣的人以外,現在已經很少人使用了,人們更多的使用手機等計算器來進行算帳。
看著老人算帳那麼熟練,一字不差,在場的人員就想給他出點難題,讓他算一算,大家紛紛說了好多數字,多位數的乘法及混合運算。為了檢驗老人算的數據是否正確,考驗的人還拿著計算器,當考驗的人計算器的數字還沒有按完時,老人家已經把數字算出來了,兩種結果比對時,竟然發現老人的數字準確無誤。
收購玉米的商販在和老人一筆一筆的對帳,可是老人站在一邊,一聲不吭。因為剛才使用算盤時他已經默記在心裡,他的心裡已經相當有數,只看別人算的結果,用來對帳。
說起來老人打算盤的水平,大家都非常佩服,老人算帳式的一分一釐都沒有出錯,這使得收購糧食的人也十分佩服。據老人說,學會打算盤,在他們那個時代才叫文化人。圖為對過帳後老人在收自己的玉米款。
老人一邊數錢,一邊告訴大家,學會算盤有許多口訣,還有兩句諺語叫「學會九遍九,天下走一走」、「學會獅子滾繡球,天下無對頭」,後者說的就是算盤的最高級別,也就是說他已經掌握。常說「高手在民間」,通過本次採風,就遇到了這位高手。大家覺得這位老人水平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