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在福建農林大學召開

2021-01-10 澎湃新聞

12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暨「首屆閩臺海洋科學研究生論壇」在福建農林大學金山校區拉開帷幕。出席本次論壇的有海峽兩岸食品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各位企業家代表、教師、學生代表以及因疫情原因通過連線方式參與此次大會的臺灣嘉賓,通過論壇進一步深化兩岸食品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食品科學相關研究的高質量發展。

論壇開幕式由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閩臺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營養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張怡教授主持。

福建農林大學張怡教授主持

臺灣海洋大學產學營運長龔瑞林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希望本次論壇的召開,進一步推動兩岸食品工業合作與發展,引領相關的研究與成果轉化,邁向新的臺階。臺灣海洋大學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合作是促進閩臺人才培養方案交流的重要紐帶和橋梁,成功搭建海峽兩岸健康食品交流平臺。以點觸面,促進了海峽兩岸食品經濟的健康高速發展。

臺灣海洋大學龔瑞林教授致辭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福建省食品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帶頭人、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鄭寶東教授也進行了致辭,他表示福建農林大學依託獨特區位優勢,長期以來與臺灣多所高校在學術交流、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建立了互利共贏、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希望各位專家能夠通過本次大會深入交流、增進了解、共謀發展,為促進海峽兩岸功能食品的研究匯聚智慧,為推動海峽兩岸健康食品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艾連中教授:植物乳桿菌 AR113 的研究

艾連中教授詳細地講述了益生菌作為膳食補充劑能夠有效地緩解炎症、氧化應激等不良狀態,改善機體膽固醇、膽汁酸、脂質代謝等代謝紊亂等。介紹了其研究了植物乳桿菌 AR113 高活性製備技術,發現細胞膜C18:1為凍幹存活率關鍵控制靶點,建立了添加 C18:1、多糖與複合保護劑的凍幹保護策略。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系主任,兼任海洋中心副主任及陸生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吳彰哲教授:藻類多糖於保健食品的開發與應用

吳彰哲教授研究發現海藻多糖可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因子,降低癌細胞增生及轉移;此外,海藻多糖可減少胃幽門螺旋桿菌在胃部定植,減少因幽門螺旋桿菌造成之慢性發炎。從以上的實驗結果證實海藻多糖具有許多生理活性,將可發展成相關保健食品之應用。他表示希望藉由此次的研究分享,共同推動兩岸藻類產業的發展及提升其經濟效益。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吳彰哲教授報告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 武愛波研究員:食品中鐮刀菌、鏈格孢菌等真菌毒素安全性評價與汙染控制

本報告中表明針對小麥、玉米等糧食食品中的主要鐮刀菌、鏈格孢菌等毒素,挖掘相關毒性作用通路與關鍵因子;研究發現與嘔吐毒素、鏈格孢毒素等生物合成相關的新路徑與關鍵基因,闡明相關調控機制;研究基於菌劑、酶製劑等嘔吐毒素、鏈格孢毒素等汙染的安全控制新策略,解析相關識別機制。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武愛波研究員報告

國家「萬人計劃」 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院長,方亞鵬教授:基於食品膠體的減鹽降糖技術研究

本報告回顧了目前主要的食品減鹽降糖理論、技術和實踐,在此基礎上提出基於食品膠體的食品減鹽降糖概念和思路。重點圍繞食品膠體-鹽離子相互作用(比如海藻糖與 Na+/K+互作)以及食品膠體多級結構設計(如殼核結構的構建),開發相應的減鹽降糖技術,評價其在模型食品中的應用及潛在健康功效。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方亞鵬教授報告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陸柏益教授:食用花卉抗衰老功效機制研究及產品開發進展

陸柏益教授團隊對四十多種花卉進行研究,花的主要成分黃酮,花青素等,花的抗衰老研究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主要是降低氧化應激損傷,對氧化酶提升的作用,提高抗氧化水平。利用花卉提取物分別從氧化應激調控、炎症調控、關鍵酶研究、生物大分子損傷、細胞凋亡機制研究及胰島素通路等方面對抗衰老機制進行研究,同時已經與實際生產相結合,生產出目前市場上相關的護膚品、食品等產品。教授指出當前花卉在食品中的應用還非常有限,待開發前景很大。

浙江大學陸柏益教授報告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保健畜產品暨肉品加工研究室,臺灣保健食品學會副秘書長陳億乘教授:減緩認知能力退化的雞蛋系帶水解物開發

陳億乘教授研究團隊近年的研究中發現經蛋白酶水解過後的系帶水解物(CCH-As)中游離態胺基酸(尤其是支鏈、酸性胺基酸)、雙胜肽(肌肽/甲基肽)含量顯著上升,在D-半乳糖誘導認知能力退化的小鼠上,CCH-As 的補充可以縮短水迷宮試驗上 搜尋平臺的時間、並能延長空間性探測試驗中在目標象限之停留時間。表示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另一具減緩氧化壓力導致認知能力退化的保健食品原料(CCH-As),同時也可以增加家禽業副產物的價值。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億乘教授報告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福建農林大學海洋研究院院長,陳新華教授:農用深海微生物篩選、潛力評價與利用

深海微生物具有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功能多樣性。由於深海微生物特殊的生存環境,在適應環境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遺傳代謝機制和化學防禦機制,是新結構或新活性天然產物的重要來源。因此,陳新華教授團隊開展深海農用活性微生物的篩選、潛力評價及應用示範研究,利用深海微生物或其活性產物研製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生物農藥,將為我國農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一條新途徑。

福建農林大學陳新華教授報告

臺灣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主任,蔡宗佑教授:益生菌發酵豆奶應用於改善高血壓及其伴生血管性失智症之探討

蔡宗佑教授以豆奶為發酵基質進行發酵,首次證實另外一個在胚芽乳酸桿菌 TWK10 乳酸菌發酵豆奶中特有的成分-馬雌酚 (equol) 具有調節血壓的效果,並利用 DOCA-salt 誘導之高血壓大鼠模式,證實上述成分具有改善血管性失智症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的效果。本研究透過學理上的驗證開發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保健產品,除了可在學術上達到研究的成效,並期望可做為廠商在產品開發與功效宣稱方面強而有力的學理後盾,讓保健產品更具有功效指針化、產品科學化的理論基礎。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閩臺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營養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張怡教授:蓮子抗性澱粉結構特性及益生作用的研究

蓮子具有特殊的滋補和食療作用,目前已被我國列為藥食同源的食物。張怡教授團隊系統研究了蓮子抗性澱粉的結構特性,在此基礎上,研究了蓮子抗性澱粉的體外益生菌增殖效應,以及蓮子抗性澱粉對小鼠腸道菌群和菌群代謝產物的影響,分析了結構特性與益生作用的相關性,構建「蓮子抗性澱粉—腸道菌群—代謝產物」的營養幾何軸。

福建農林大學張怡教授報告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院長,龐傑教授:魔芋葡甘聚糖網絡結構及其凝膠功能化

龐傑教授提出乙醯基對KGM分子螺旋構象和拓撲凝膠影響規律,構建「氫 鍵網絡→螺旋構象→拓撲纏結→拓撲凝膠」的KGM 穩定凝膠理論體系,解析KGM穩定凝膠形成機理,為魔芋食品深加工利用奠定理論基礎。本成果依託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資助,通過針對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和產業現狀的瓶頸問題開展科技創新攻關和技術應用推廣,以科技支撐中國魔芋產業的崛起和發展。

福建農林大學龐傑教授報告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肉食品安全生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志剛研究員:薑黃素-β-環糊精光動力抗菌膜綜合性能及其在豬肉保鮮中的應用

基於薑黃素-β-環糊精(Cur-β-CD)和 κ-卡拉膠,通過流延法製備光動力抗菌膜,並對抗菌膜的綜合性能及其在豬肉冷藏保鮮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當 Cur-β- CD 含量為 1%時,抗菌膜的機械性能優異,水蒸氣透過率、含水量和膜內各組分相容性良好。此外,當新鮮豬裡脊肉被 Cur-β-CD 含量為 1%的抗菌膜包裹,並用 LED 燈照射 45min 時,豬肉內外微生物的生長被有效抑制,豬肉的品質和色澤維持良好水平,貨架期再延長 4 天。為推動光動力技術在食品保鮮包裝方面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肉食品安全生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志剛研究員報告

最後鄭寶東副校長表示,短短的一個上午讓我們充分感受了海峽兩岸食品科學領域知名專家帶來的知識盛宴。當前,食品健康化和功能化已經成為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特別是新冠肺炎的衝擊更加凸顯了食品功能因子在維護人體健康方面的重要性,為食品功能分子的相關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戰。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交流是海峽兩岸學者的共同期盼。「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辦意義深遠。

相關焦點

  • 2013第三屆海峽兩岸泌尿男科高峰論壇在南昌召開
    「2013第三屆海峽兩岸泌尿男科高峰論壇」在南昌隆重召開  中國江西網訊: 7月20日,「2013第三屆海峽兩岸泌尿男科高峰論壇」在南昌隆重召開。與李勝文教授、陳斌博士、『博愛·名醫館』專家等大陸泌尿男科專家學者共同就泌尿男科學未來發展趨勢、男性功能障礙的科學診療等相關話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確實受益良多。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南昌博愛泌尿專科醫院在泌尿男科診療技術的發展上,已經具備與臺北相提並論的實力,南昌博愛泌尿專科醫院在本次論壇上提出的《3D男性功能障礙診療體系應用新進展》議題,表明大陸在性功障礙診療體系方面,已經走在了臺北的前面。」
  • 「金飛燕」第五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舉行
    11月9日,「金飛燕」第五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在校舉辦。論壇由省臺辦主辦,我校承辦,臺灣聯合報協辦。副校長陳向軍、臺灣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大德出席並致辭。來自海峽兩岸的微電影大咖、青年學子、新聞媒體等300餘人參加。  本屆論壇以為「微電影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為主題,邀請中國微電影協會常務副會長鄭雲、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曉蘇、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教授廖金鳳、臺灣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院長張世熙等兩岸微電影界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和交流發言。
  • 「金飛燕」第五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辦
    長江雲報導 11月9日上午,「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辦。本屆高峰論壇由湖北省臺辦主辦,湖北經濟學院承辦,臺灣聯合報系協辦,來自海峽兩岸的微電影大咖、青年學子、新聞媒體等300餘人參加活動。
  •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2020年12月02日 13: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12月1日至4日,「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 通知-召開第二屆中國高爾夫教育國際高峰論壇
    原標題:通知-召開第二屆中國高爾夫教育國際高峰論壇   新浪體育訊 北京時間5月5日消息,以下是關於召開「第二屆中國高爾夫教育國際高峰論壇暨中國高爾夫教育聯盟成立大會」的通知:  隨著中國高爾夫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高爾夫專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目前已有近百所院校和企業單位開辦了高爾夫相關專業,有公辦也有民辦,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職高專院校
  •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作品徵集通知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臺辦主辦,湖北經濟學院等承辦,旨在以微電影創作為媒介,為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和「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兩個版塊組成,「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作品徵集已於6月中旬啟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和「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將於2017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行。    今年是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本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拍攝主題為「家•記憶」,面向兩岸特別是兩岸高校徵集最近一年內創作的微電影作品。
  •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渝召開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渝召開 2020年12月17日 15: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12月17日,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民進中央宣傳部供圖)12月17日,由西南大學和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論壇議題為「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葉聖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新成出席會議並致辭。
  •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召開 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 舉辦首屆...
    你好臺灣網廈門12月25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12月25日上午,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2020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翔安區拉開帷幕。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2020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暨智慧園區管理論壇在廈舉辦論壇現場廈門市委辦公廳張亞良、廈門市工信局黨組成員許文恭為廈門5G產業聯盟揭牌五個合作項目在本屆論壇上簽約:廈門翔安區政府與浙江永旗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就推進區塊鏈技術海外服務平臺項目建設進行籤約
  • 第四屆海峽兩岸書院論壇在福州舉辦
    人民網福州10月23日電(餘杉芳)10月23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子項目——「第四屆海峽兩岸書院論壇」在福州正誼書院舉辦。
  • 【學術會訊】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12月20日-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在廣東大廈順利召開,受邀來自兩岸三地的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以及全國各地400餘位代表共同參與了本屆學術盛會。
  • 安陽市召開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活動協調會
    9月15日下午,為成功舉辦好「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活動,市委在市黨政綜合樓專門召開了協調會,安排部署論壇活動的各項工作任務。  會上,李春喜首先傳達學習了市委書記李公樂在市委常委會上聽取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活動籌備情況匯報後的講話精神;王志軒宣讀了《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暨第三十一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方案》,並匯報了大會籌備情況。市委統戰部臺灣工作科科長艾紅霞宣讀了「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活動各組任務分工。
  • 祝賀洛陽「牡丹杯」「中華好太太」全國旗袍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洛陽旗袍文化高峰論壇在洛陽召開
    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國際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洛陽體育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洛陽「牡丹杯」「中華好太太」全國旗袍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洛陽旗袍文化高峰論壇在牡丹之鄉洛陽洛邑古城隆重召開2018年4月9日—13日,是舉行洛陽「牡丹杯」「中華好太太」全國旗袍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洛陽旗袍文化高峰論壇的日子。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昨舉行
    昨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在廈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70多位專家學者、慈善組織代表和部分省市關工委代表,以「增進心靈契合基礎,推進家園共育協作」為主題,共商海峽兩岸關心下一代工作大計。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雅芝出席論壇,並宣讀了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的講話。講話指出,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關係到國家前途命運的一件大事。
  •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2014武漢)」論文徵集
    附件一:論文格式要求 附件二: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報名表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2014武漢)」的序幕拉開,熱切期盼大家的支持和參與。 本屆論壇由湖北省臺辦、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倡議和組織,經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籌辦,是2014年海峽兩岸交流的重點項目,旨在以微電影創作為切入點,通過兩岸高校青年學子的交流與學習,砥礪思想,促進視覺傳播的研究;通過臺灣學子、湖北地區以外高校學子在漢的實地考察增進他們對武漢乃至湖北的了解,發掘和傳播荊楚文化;通過專家、學子對微電影這一文化形態的共同探討,推動兩岸微電影事業的發展
  • 聚焦第11屆海峽論壇(三):邁進新十年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於6月15日至21日在福建省廈門市和相關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辦,廈門為主會場。這項兩岸民間交流年度盛會以超過往屆的規模邁入第二個十年。今年的海峽論壇,骨肉天親話同胞情、說心裡話、談大夢想,在兩岸一家親的故事集裡留下新的動人篇章。
  • 第四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15日在廈門開幕
    全省14家影院將展映臺灣電影本報訊(記者 謝丹 陳磊)6月15日16:30,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名影視明星將集中亮相廈門,參加第四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開幕式及紅毯儀式。昨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獲悉,第四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將於6月15日在廈門開幕,屆時全省14家影院將集中展映臺灣電影41場。 作為本屆海峽影視季的重頭戲,開幕式紅毯儀式將於6月15日16:30在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舉行。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婦女論壇舉行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婦女論壇9月29日由全國婦聯主辦,福建省婦聯承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婦女論壇在福州
  • 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論壇在珠海舉行
    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論壇在珠海舉行 2020年11月22日 17: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前衛生部部長高強、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海協會駐澳辦主任王剛參加論壇(中國臺灣網發)
  • 跨海來相會共敘兩岸情——歷屆海峽論壇回眸
    作為海峽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海峽論壇將在福建省再度登場。此次,海峽論壇已是第十二屆。12年來,藉助這個定位於「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平臺,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持續推進融合發展,繪就兩岸同胞最大的同心圓,「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在廈門、福州、泉州、莆田四地舉辦,8000多名臺灣鄉親齊聚福建,共敘鄉情,奏響了兩岸交流的華彩樂章。
  •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開營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在武漢開營  荊楚網消息(記者瞿祥濤、童湛)5月30日,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在武漢開營,4位在兩岸具有影響力的導演和影像大師級人物組成金牌導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