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再見的可能再也不見,說常聯繫的後來都已失聯|畢業季迷思

2021-01-08 傅踢踢

1

今天和以往都不同,開始閱讀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試驗。

寫下三個名字:你15歲時最好的朋友、20歲那會兒最好的朋友以及25歲最好的朋友。然後回答自己幾個問題:他/她還在你的通訊錄裡嗎?你們聯繫的頻率是怎樣的?你有多久沒有想到他/她了?

先把答案寄存在心裡,等文章的末尾,我們再揭曉答案。

2

這會兒正是每年的畢業季,校園裡迴蕩的背景聲都是,「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

滿臉膠原蛋白的師弟師妹們在朋友圈裡分享合影留念,是高高拋起的學士帽,是學校的正門學院的名牌和宿舍的輪廓,是勾肩搭背或者打鬧嬉戲時恨不得露出八顆牙齒的笑容。

這番場景,對畢業多年的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到底那麼多年過去,畢業已經是腦海深處某個不常翻檢的部分。可師弟師妹們的這些畫面,這些言語,這些情意,卻恍如昨日。

我們畢業季去唱KTV,也對著「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黯然神傷,也會因為「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說一聲再見,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淚如雨下。我們去喝酒擼串的時候,男男女女也會毫不顧忌地拍著對方的肩膀,說什麼「你可得每年給我滾回來」,或者「等著,我一定有事沒事去看你」。

可是燈亮了,酒醉了,夜深了,夢醒了,誓言與豪情,仿佛就消散在風中。只有時間,在命運的路口等著我們,去追趕通往下一站的列車。

那時說的動情的話,當然字字肺腑句句真心,可回歸日常之後,我們都像是被吸進了各自生活的黑洞裡——那些花兒,也不是不想聯繫,但真的想不起再聯繫。

3

今天的都市人,沒有一個不焦慮。但很少有人拆解過,這種焦慮的根源,是同一個人擁有了不同身份。當我們進入成年人的世界,就讓生活切割成截然不同的身份。

做一個好兒子或者好女兒,就要滿足父母的期待:所謂孝順,小到平日買點東西多去看望,大到要早日成婚儘快生育,萬一父母生病了,還得拿得出不菲的醫藥費,湊得出時間去陪護。

做一個好爸爸或者好媽媽,就要滿足孩子並不自覺的訴求:他們要無微不至的呵護,所以深夜心急火燎地帶娃看急診,實在是家常便飯。他們要無時無刻的陪伴,所以周末去玩海洋球看動畫片,實在是理所應當。如果對孩子的教育有要求,那陪讀陪學陪興趣班,也在所難免。

當然,成年人還要做好丈夫或者好妻子。面對彼此日益寶貴的時間,只有催動內心全部的愛意,極盡體諒,加倍關懷,才能抵消新鮮感的流逝和倦怠感的侵襲。

為這些身份而付出的時間,可長可短。為這些身份犧牲的東西,可大可小。

這還不是全部。在職場,你要做個好員工,把謙恭、上進、負責的一面留給老闆和同事。面對並不確定的客戶,你也沒有任性妄為肆意揮灑的權力。反饋要及時回應,日程要緊密跟隨,甚至連客戶的娛樂和愛好,都要儘可能滿足。

無論白天黑夜,無論家庭公司,生活總在催人改變,我們也習慣性地戴上了各種身份的面具,去扮演一個「理應如此」的稱職優秀的人。但這種理應如此,佔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壓榨了我們無數的空間,卻又別無他法。思來想去,似乎只有一種關係是可以暫時退讓的——朋友,尤其是久疏聯絡的老朋友。

當我們抱怨自己社交圈太小,知心好友和閨蜜兄弟越來越少,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那種單純的情感意義上的老友,已經在多重身份的擠壓之下,躲進了偶爾才能想起的角落。

每逢畢業,總有老師會感慨,你們要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那可能是這輩子最單純的關係。但老師不會告訴我們的是,現代人的多重身份和單純的關係之間,存在著一種天然的敵意,純粹的需求,慢慢地會退居更豐富的人際關係之後。

不是單純的關係不再重要,也不是舊時相知不再珍貴,但是,我們只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或者某件舊物的刺激之下,才來得及停下匆匆的腳步,懷緬一下當年的美好。

4

我讀研究生那會,寢室裡的兄弟來自天南海北,年齡也不盡相同。最大的孩子已經6歲,最小的還沒有接觸過真實的社會。我們一起度過了無話不談的三年。畢業那會兒,礙於家庭落腳、求職艱難,種種主觀客觀的原因,還是要各奔天涯。

回憶這些生動的臉,我也會想起黃偉文給陳奕迅寫的《最佳損友》: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我們都曾酣暢淋漓地痛快過。命運決定了以後再沒法聚頭,但說過去卻那樣厚。只要生死之交當日知道罕有,就不負這一場好時光。

也許,最重要的不是一定要回到過去,而是能在當下喚醒和過去的某種連接,能保留對過去的某種想念。

很多人愛說一句話叫「隨緣」。隨緣或許是順其自然的放手,但隨緣也是對一段關係不再有經營的願望。不去經營的結果就是:說再見的可能再也不見,說常聯繫的後來都已失聯。

這種畢業季的迷思,將頂著「隨緣」這個看上去很美的藉口,周而復始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明知如此,還要放任,是不是有點可惜?

5

回到開頭的試驗。你15歲、20歲時的摯友,現在還聯繫著嗎?

如果青春是註定回不去的歌,至少,與其徒然地感慨時光一去難倒回,不如嘗試去經營一下淡化的關係,關心一下疏遠的老友。去找找兒時的玩伴,青年的摯友,哪怕只是打一通電話,發一條訊息,都是增添記憶的絲縷。

怕就怕,不曾聯繫時渾然未覺,想要尋找的時候,卻已經失聯。

QQ同步助手,通訊錄及時同步,已為4億用戶找回曾經珍視的聯繫人。讓重要的人和珍貴的簡訊不丟失,讓人生,不走散,讓青春,不失聯。

相關焦點

  • 不想說再見,害怕再也不見
    我們常常說再見,和不同的人再見,會以為再見後依然還能再見,可後來才發現原來很多再見是再也不見。人的一生會與不同的人不斷相遇,也會和那些人陸續告別,相遇時是嫣然一笑或是怦然心動,離別時百般惆悵無限傷感。但是年長了以後,有天重新看到那個場景,突然清清楚楚的明白了,原來這種再也不見的絕望是世間最大的痛苦。三毛的《夢裡花落知多少》,她和荷西說「我要是死了,你一定答應我再娶。」荷西罵三毛:「神經病,你要是死了,我一把火把家燒掉,然後上船飄到老死。」三毛回答他:「放火也可以,只要你再娶。」
  • 有些人說了再見,就再也不見了.
    那些藏在心裡的話有時候是找不到機會說,有時候是自己已經不知該如何說。到後來,在拿起電話,想想不如算了吧。想發一條消息,想來想去除了繼續問一句「你好嗎?」或者「最近好嗎?」還能說什麼更合適的呢?朋友間亦是如此,舊日好友生日給他朋友圈的生日蛋糕點個讚,晚上收到一條他的回覆:「謝謝大家的關心和祝福。」
  • 說再見,卻再也不見
    那天,我過來看望你,一開始,我和老爸都尋不見你。你還是那樣的寬心,屋子沒有上鎖,只是現在沒了可愛的小黑狗,不過,仍然有一隻可愛的小貓咪陪著你。屋子裡整體略顯凌亂,沙發和那些陳舊的農具都是歪歪斜斜的,你老了,再也搬不動它們了,它們陪了你一輩子,也老了,它們已經散盡了忙碌的光芒。
  • 說一句再見,餘生再也不見
    每一句灑脫的再見,包含著太多的傷感,深藏著太多的眼淚。一顆心,受傷了,一句話,太無奈,多少懂得,成了離別,多少再見,成為餘生的碎片。愛情,猶如帶刺的玫瑰,美豔動人,但也會刺傷人心。塵世間的情緣,太多的無奈,說一句再見之後,也許一生再也不見。
  • 《後來遇見他》火了:人生中有些再見,是再也不見
    有沒有發現:有些我們曾經視若珍寶,本以為會廝守一輩子的親人、愛人、朋友,有時候連聲再見都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再也見不到了。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別處》中有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我們總僥倖地以為,歲月漫長,總有機會相見。
  • 人生最怕的是說再見後再也不見
    即便是喪禮都已經過了,即便是他真的真的已經落入塵土,我依然覺得那不是真的。    步入而立之年,其實遇見死亡已經是常態,可是從來沒有像這次這般的無力感。    相識17年,畢業14年。    依稀記得學校的操場上,散步聊天,他把買好的感冒藥塞給我,讓我帶回去給另外一個同學。雖然知道他只是出於友情,但是我還是把他笑話得一臉通紅。
  • 很多人都是來不及說再見,就再也不見了
    有些人,總是來不及說再見,就再也不見了;有些話,總是沒來得及說出口,就再也沒機會說了;有些事,總是沒提起來做,就忘了做了。很多時候,你有想見的人,就去見;有想說的話,就勇敢說出口;有想做的事,就儘快去做。那些沒說出口的再見,那些再也見不到的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你心底最美好的回憶。
  • 離人揮霍著眼淚,才知道那天說的再見,竟然是再也不見
    「離人揮霍著眼淚迴避還在眼前的離別你不敢想明天我不肯說再見有人說一次告別天上就會有顆星又熄滅」——《離人》離人是作為古代文人們常用的一個詞語,常代表傷感,指離別的人。母親去世的第二年,沒有給爸爸打電話,家裡人怕我想起都沒有提,一天都在壓抑自己的感情,在公交車上偶然聽到的,一個男生突然就泣不成聲了。我很好,交了好多朋友,也找到女朋友了,也每天都有好好學習,也拿獎學金了,也給爺爺奶奶買禮物了,這一切我都好想親自跟你說啊 。有時候人突然離開那不是最悲傷的時候,反而是不經意間你突然意識到她已經永遠離開了,不管怎樣,都要好好的。
  • 後來的我們,一聲再見就再也不見
    曾經,我們習慣了在分別的時候,擁抱著說一聲再見,可漸漸地,卻發現很多遇上的人,約好的事,也變成了再也不可能。曾經,我們以為可以相守一輩子的人,也只跟我們相伴了一程,我們能做的就是,淡然告別過去,好好珍惜眼前。
  • 別人對你說再見,就是表示再也不見
    小時候得到一個小電池琴,走到哪帶到哪,後來把它放在一個地方,就再也找不到了。小時候搬家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女孩,和我年紀相仿,後來好幾年的暑假都是在一起玩耍度過的。可是,後來又搬了一次家,就再沒有了聯繫。高中在一個學習不認真的班級,高考過後,很多人選擇了打工,還有部分同學選擇了再考一次。我和幾個同學決定上大學。
  • 那一句再見,是再也不見,我們終究是俗人,敗給了現實
    再見!他們是人人都羨慕的一對情侶,他們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去玩,幾乎每天都形影不離,他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幾乎沒有見過他們吵架,我們都以為他們畢業後會在一起。有人說,畢業是分手季,很多情侶都會心照不宣的分手,很多也會吵得不可開交,我曾問過小情,我說,你們會和別人一樣也分手嗎?小情堅決的說:不會。那一年,我們畢業了。幾個月後,在同學聚會上,沒有看見我們班那對標杆情侶,後來聽人說,他們分手了。我為此感到很詫異,他們還是逃不過畢業分手的魔障。
  • 再見再也不見了吧
    朋友總跟我說「下次,下次一定給你補上!」我回她「不用了。」我並不留戀什麼,也不會渴求什麼,也不會覺得錯過就是一件很不美的事情。其實應該是有了錯過,才會有珍惜的特別之處吧。就像《道德經》裡說的一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再見,其實是再也不見
    再見,其實是再也不見原創文/唯念唯惜那時候,我們都太年輕,以為相守的時光還會很長,誰也沒有說出悲傷。那時候,我們都太天真,以為分別的日子還很遙遠,誰也沒有吐露心聲。不喜歡說再見,害怕再也見不到你,不習慣說再見,只想陪你永遠。
  • 說再見,就再也不見,曾經深愛的人,卻連別離都是悄無聲息的
    沒有嘗試過分別的人,可能無法體驗到其中滋味。再理所應當的分別,都有著舍離的疼痛,因此,讀完這篇文章,你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傷感。說再見,就再也不見,離別總是傷感的,可是我們終歸還是要有希望。前些天,因為要拿一些遺落的東西,她聯繫了他,「我還有一件東西落在房間了,如果方便的話我過來取」,「好」對方簡單的回覆。這是她搬離他們的房子之後第一次回去。
  • 畢業季!後來,再聽已是曲中人...
    畢業季!後來,再聽已是曲中人...——@可愛超A贊這個沒有畢業照,沒有畢業典禮的畢業季,只是風雨兼程的一段人生。遺憾的是這一年的畢業生很特殊,沒有畢業典禮,也沒有全班同學齊齊相聚……更多是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看到身邊很多小夥伴向著想要的方向努力,說自己完全沒有目標是假的,更多的是實行的可行性和方法。希望畢業後的我們,在迷茫與挫折裡涅槃重生。
  • 不用說再見,不必說抱歉,往後餘生,再也不見
    感情都是一點點淡的,人心也都是一點點涼的,不是所有的人,都一直會等待,也不是所有的情,都能失而再來。曾經的牽手相依,曾經的幸福甜蜜,曾經的花前月下,到了最後,竟然在悄無聲息的分手裡消失貽盡。不得不說我的人生充滿了諷刺。再無法走進你的內心,也無法融進你的靈魂,分手或許也是最好的選擇。雖然疼痛,終究也是解脫!看不見的疼痛隱藏於角落,從此以後,你我再也看不見。
  • 有的人說了再見轉身就會再見,有的人說了再見也許再也不見
    有的人說了再見轉身就會再見,有的人說了再見也許再也不見。而有的人,卻連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此生揮手作別,再無交集。那一年開始了我們的故事,那時的我們誰都不知道故事會怎麼寫,而現在,我們不知道的是,故事為什麼會這麼寫。
  • 有的人,道一聲再見,便再也不見了!
    有的人轉身離你而去,就是為了尋求真正的歸宿,你不是良人,再見也只能是最熟習的生疏人。不是一切的遇見,都能換來一個圓滿的結局,半道別離,餘生不見,才是最正常的現象。有的情,一旦閉幕,就不會再重演;有的人,道一聲再見,便再也不見了。世界很小,轉角處就能有驚喜地相遇;世界很大,尋尋覓覓那麼久,相見的人一直見不到。
  • 再見,再也不見,我最愛的人
    前言:故事的最後,我們還是說了再見,這次也許我是真的放下了,拿起了手機刪掉了你所有的聯繫方式,刪掉了所有有關於你的東西,這天晚上,我們聊了幾句,我說那個日期,也許會伴隨你一輩子吧!你說是啊,我說對於我也是。
  • 說了再見就再也不見的星座情侶!
    每個人對待分手的態度都不同,有些人分手後依舊會與前任保持聯繫,而有些人則是選擇斷得一乾二淨,再不相見。雖說破鏡可以重圓,但始終都會有那道裂痕在。就像下面這些星座情侶,說了再見就再也沒見。· 水瓶座 · & · 獅子座 · 你強我不弱水瓶與獅子個性中有相似的部分,那就是兩人都比較固執和自我,在相處中很容易出現各執己見的情況。也是由於兩人性格觀念不同的使然,導致兩人相處時極其容易發生爭吵。雖然熱戀時的兩人顯得很是般配,可一旦選擇分手,兩人都會無比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