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和以往都不同,開始閱讀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試驗。
寫下三個名字:你15歲時最好的朋友、20歲那會兒最好的朋友以及25歲最好的朋友。然後回答自己幾個問題:他/她還在你的通訊錄裡嗎?你們聯繫的頻率是怎樣的?你有多久沒有想到他/她了?
先把答案寄存在心裡,等文章的末尾,我們再揭曉答案。
2
這會兒正是每年的畢業季,校園裡迴蕩的背景聲都是,「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
滿臉膠原蛋白的師弟師妹們在朋友圈裡分享合影留念,是高高拋起的學士帽,是學校的正門學院的名牌和宿舍的輪廓,是勾肩搭背或者打鬧嬉戲時恨不得露出八顆牙齒的笑容。
這番場景,對畢業多年的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到底那麼多年過去,畢業已經是腦海深處某個不常翻檢的部分。可師弟師妹們的這些畫面,這些言語,這些情意,卻恍如昨日。
我們畢業季去唱KTV,也對著「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黯然神傷,也會因為「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說一聲再見,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淚如雨下。我們去喝酒擼串的時候,男男女女也會毫不顧忌地拍著對方的肩膀,說什麼「你可得每年給我滾回來」,或者「等著,我一定有事沒事去看你」。
可是燈亮了,酒醉了,夜深了,夢醒了,誓言與豪情,仿佛就消散在風中。只有時間,在命運的路口等著我們,去追趕通往下一站的列車。
那時說的動情的話,當然字字肺腑句句真心,可回歸日常之後,我們都像是被吸進了各自生活的黑洞裡——那些花兒,也不是不想聯繫,但真的想不起再聯繫。
3
今天的都市人,沒有一個不焦慮。但很少有人拆解過,這種焦慮的根源,是同一個人擁有了不同身份。當我們進入成年人的世界,就讓生活切割成截然不同的身份。
做一個好兒子或者好女兒,就要滿足父母的期待:所謂孝順,小到平日買點東西多去看望,大到要早日成婚儘快生育,萬一父母生病了,還得拿得出不菲的醫藥費,湊得出時間去陪護。
做一個好爸爸或者好媽媽,就要滿足孩子並不自覺的訴求:他們要無微不至的呵護,所以深夜心急火燎地帶娃看急診,實在是家常便飯。他們要無時無刻的陪伴,所以周末去玩海洋球看動畫片,實在是理所應當。如果對孩子的教育有要求,那陪讀陪學陪興趣班,也在所難免。
當然,成年人還要做好丈夫或者好妻子。面對彼此日益寶貴的時間,只有催動內心全部的愛意,極盡體諒,加倍關懷,才能抵消新鮮感的流逝和倦怠感的侵襲。
為這些身份而付出的時間,可長可短。為這些身份犧牲的東西,可大可小。
這還不是全部。在職場,你要做個好員工,把謙恭、上進、負責的一面留給老闆和同事。面對並不確定的客戶,你也沒有任性妄為肆意揮灑的權力。反饋要及時回應,日程要緊密跟隨,甚至連客戶的娛樂和愛好,都要儘可能滿足。
無論白天黑夜,無論家庭公司,生活總在催人改變,我們也習慣性地戴上了各種身份的面具,去扮演一個「理應如此」的稱職優秀的人。但這種理應如此,佔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壓榨了我們無數的空間,卻又別無他法。思來想去,似乎只有一種關係是可以暫時退讓的——朋友,尤其是久疏聯絡的老朋友。
當我們抱怨自己社交圈太小,知心好友和閨蜜兄弟越來越少,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那種單純的情感意義上的老友,已經在多重身份的擠壓之下,躲進了偶爾才能想起的角落。
每逢畢業,總有老師會感慨,你們要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那可能是這輩子最單純的關係。但老師不會告訴我們的是,現代人的多重身份和單純的關係之間,存在著一種天然的敵意,純粹的需求,慢慢地會退居更豐富的人際關係之後。
不是單純的關係不再重要,也不是舊時相知不再珍貴,但是,我們只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或者某件舊物的刺激之下,才來得及停下匆匆的腳步,懷緬一下當年的美好。
4
我讀研究生那會,寢室裡的兄弟來自天南海北,年齡也不盡相同。最大的孩子已經6歲,最小的還沒有接觸過真實的社會。我們一起度過了無話不談的三年。畢業那會兒,礙於家庭落腳、求職艱難,種種主觀客觀的原因,還是要各奔天涯。
回憶這些生動的臉,我也會想起黃偉文給陳奕迅寫的《最佳損友》: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我們都曾酣暢淋漓地痛快過。命運決定了以後再沒法聚頭,但說過去卻那樣厚。只要生死之交當日知道罕有,就不負這一場好時光。
也許,最重要的不是一定要回到過去,而是能在當下喚醒和過去的某種連接,能保留對過去的某種想念。
很多人愛說一句話叫「隨緣」。隨緣或許是順其自然的放手,但隨緣也是對一段關係不再有經營的願望。不去經營的結果就是:說再見的可能再也不見,說常聯繫的後來都已失聯。
這種畢業季的迷思,將頂著「隨緣」這個看上去很美的藉口,周而復始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明知如此,還要放任,是不是有點可惜?
5
回到開頭的試驗。你15歲、20歲時的摯友,現在還聯繫著嗎?
如果青春是註定回不去的歌,至少,與其徒然地感慨時光一去難倒回,不如嘗試去經營一下淡化的關係,關心一下疏遠的老友。去找找兒時的玩伴,青年的摯友,哪怕只是打一通電話,發一條訊息,都是增添記憶的絲縷。
怕就怕,不曾聯繫時渾然未覺,想要尋找的時候,卻已經失聯。
QQ同步助手,通訊錄及時同步,已為4億用戶找回曾經珍視的聯繫人。讓重要的人和珍貴的簡訊不丟失,讓人生,不走散,讓青春,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