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互動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發布了公式照,在一眾男男女女中,翎ling備受矚目。
似乎在動漫中才能看到的獨特眼形昭示著她的特殊,翎ling是一個虛擬人物。
翎ling是魔琺科技和次世文化共同打造的虛擬人物,於5月份正式上線,在當時的媒體報導中,「東方特色、辨識度高」這樣的字眼反覆出現。
36氪的文章
實際上,看到翎ling的第一眼,筆者想到的是花木蘭,迪士尼的動畫版花木蘭。
但翎ling和花木蘭的眼型還是有些不同的,同樣是向眉尾上揚的走勢,翎ling的上眼皮明顯更加平直,和木蘭近似菱形的眼睛不一樣。
如果將花木蘭和翎ling的眼睛形狀概括出來,木蘭的更像是普通的眼睛形狀整個向上旋轉一個角度,而翎ling的眼睛並不太像普通人,過於狹長。
加上翎ling的建模更接近真人,過於狹長的眼睛形狀更顯怪異。
細長甚至吊梢的眼睛更接近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某種程度上的刻板印象。
狹長上揚的眼睛並不是沒有,傳統的丹鳳眼就是這樣。
但是丹鳳眼明顯要比翎ling的眼睛好看得多。
不少網友認為翎ling的建模是在迎合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
同時還有網友指出翎ling這個名字本身也有些歧視的意思。
B站up主KatAndSid曾經做過一期關於歧視性詞語的科普視頻,他們在視頻中提到過,lingling這個詞常常和吃狗聯繫在一起。
上面這張和lingling相關的網絡流行圖也能體現這點。
一些惡意的人將吃狗的人等同於亞洲人,dog eater隱含了「亞洲人都是野蠻的,倒退的人」這樣的思想,因此和吃狗聯繫在一起的lingling同樣有歧視的意思。
當然,lingling的歧視用意是有語境的,如果你就叫lingling,那麼別人叫你lingling是正常的。
但如果你的本名不叫lingling,卻有人故意叫你lingling的話,他可能在找抽。
翎ling這個虛擬人物取了單字翎,又加上了ling,部分網友認為是不是有一些刻板的意思在裡面?
同時,還有一批網友持不同的看法,為什麼要因為lingling在國外有歧視意味就去罵一個國內的虛擬人物呢?
外研社出版的這版教材中,右邊的小女孩就叫lingling,難道要因為外國人的歧視而否認那些被命名為lingling的角色嗎?
關於名字的問題,兩方網友各執一詞,爭辯不休,但在長相上基本達成一致——加深了刻板印象。
虛擬人物翎ling在微博還有不少日常照片,看樣子是很上心的一個項目,只是那雙過於動漫化的眼睛總讓人覺得奇怪。
你覺得翎ling的建模是否加深了刻板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