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被別人問到植物多久需要澆一次水?什麼時候需要澆水?長期在外沒時間澆水怎麼辦?其實這些都是有講究有方法噠,這次小編就分享給大家吧!
盆栽需要悉心澆水
植物從根部吸收水分,使土壤中含有水分是關鍵,需要對根部周圍附著的土壤充分澆水,並非花或葉。庭院種植和盆栽的澆水方法有所不同。與能夠對其放任不管的庭院種植相比,盆栽的土壤是有限的,且容易乾燥。感覺到盆栽的土壤乾燥時,需要充分澆水至盆底溢出為止。
澆水的方式有季節性區分。植物發芽生長快速時,大多是春季至夏季的成長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冬季氣溫降低,根部獲取養分遲緩,並不需要太多水分,如果在傍晚澆水,可能會導致根部凍結損傷,所以,冬季應當在清早澆水。
觀察土壤狀態後澆水
澆水也是有些秘訣的。每天在固定時間給植物澆水的人似乎很善待植物,實際並不完全如此。夏季日照持續時,這種澆水方式較為合適。但是,其他季節則不需要習慣性澆水。澆水太多,容易導致根部腐爛的情況。所以,澆水的關鍵在於觀察植物是否需要水。
只需要仔細觀察植物,就能明白什麼時候需要水。植物沒有活力,土壤表面出現乾裂、泛白,這些都是瀕死狀態的徵兆,必須趕緊澆水。此外,播種或植苗等培育最初階段也要大量澆水。
通過水的流動方式了解土壤
給盆栽澆水時,有的會立即從盆底溢出水,有的需要等一會兒才能溢出水,這是由於土壤的狀態有差異。如果是黏性土壤,水會緩慢流動。沙礫較多的土壤,水會瞬間流出。最好的土壤狀態是保水性處於兩者之間,且透氣性良好的土壤。通過給盆栽澆水,逐漸了解花盆內土壤的特性也是很有趣的事哦。
避免長久外出期間盆栽枯萎
因急事外出忘記還種著盆栽,幾天後回家一看,外觀看似健康的草莓苗其實已經不行了。花盆內的土壤有限,容易乾燥,面對即將枯萎的苗,任何方法都是徒勞。如果事先將花盆移動至背陰面,說不定還能挽救。
為了避免4至5天外出期間的植物枯萎,小編有幾種方法推薦。準備發泡箱、臉盆或浴盆,放入較淺的水,再將花盆擺放入內,這是一種方法。或者,將用完的飲料瓶內注滿水,在瓶底開小孔後放在土壤上面。根據瓶蓋的鬆動狀態改變出水量,也是個很棒的主意哦。自己也可以試著想想其他如何緩慢出水的方法。如果外出時間更長,可以考慮購買自動噴淋裝置。
澆水也是一種學問,能將植物種植得健康漂亮,澆水一定要做好。不知道你們今天有沒有學到這些澆水的小知識,或許你有特殊的澆水小秘訣,歡迎在文末留言告訴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