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胖揍的武術大師們

2021-02-23 開國際玩笑

按: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號Believerxiaoli

公元2019年6月份,在新疆克拉瑪依上演了一場牽動武林的好戲,格鬥狂人冬瓜對陣詠春點穴大師呂剛,這場對決被看做是一場傳統武術的名譽捍衛戰。

呂剛自稱14歲起在河北滄州學武,21歲畢業於河北武術學院,1999年奪得雙截棍實戰對打冠軍,2000年奪得河北首武術散打比賽冠軍,2005年到河南少林寺學,主修、長拳、洪拳、陽光拳、觀音掌、二指禪、氣功、少林棍、劍、九節鞭……

總之來頭不小。

頭銜雖然響亮,但呂剛在擂臺上的表現令人不敢恭維。在格鬥狂人的重拳面前,他毫無還手之力,一分鐘內被擊倒3次,鼻梁骨折,血流滿面。

雖然場面難看,但呂剛賽後並不服輸,他認為:

呂剛並不是第一個在擂臺上被格鬥選手痛打的傳武大師。在他之前,太極雷雷、「裡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師都已經栽過了跟頭。

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日常,太極、詠春、八卦……各大門派前僕後繼,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

每個大師上臺之前都自信滿滿,聲稱要教訓無知狂徒,為傳統武術正名。一登擂臺,卻又紛紛丟盔棄甲、臉腫鼻青。

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掌門花式挨揍史

史上最快倒地:雷雷

第一個開啟傳武擂臺之旅的是太極傳人雷雷。

雷雷對傳統武術,尤其是自己修習的太極充滿自信,對現代搏擊頗為不屑,自稱能輕鬆破解MMA(綜合格鬥)中公認無解的技術「裸絞」。因此與退役MMA選手結下梁子,約了一架。

在開戰之前,雷雷擺出了白鶴亮翅的抱架:

這個抱架很帥,但是不太實用:三秒鐘過後,雷雷就被擊倒在地,並被按在地上痛毆,在比賽僅進行了10秒鐘的情況下,裁判不得不提前中止比賽,解救雷雷。

在賽後採訪中,雷雷表示摔倒並不是因為對手的拳太重,而是自己腳底打滑;

交手中落入下風則是因為手下留情,沒有使用內力。

被問及為什麼有內力不用,雷雷表示:可能會出人命,「術高莫用」。

史上首位被裁判KO的選手:鄭家寬

鄭家寬身兼詠春、太極兩派弟子身份。一方面,除了自稱習得「失傳已久」的《五枚師太古詠春金雞拳》外,他還拜入太極「大師」馬保國門下成為入室弟子。

去年五月,鄭家寬與跆拳道選手張龍進行了一場跨界對決。

在比賽中,鄭家寬多次使用掐喉嚨等犯規動作,先後被裁判警告三次,最終被張龍使用「十字固」技術制伏。

正常來說,此時比賽勝負已分,雙方應當握手言和。惱羞成怒的鄭家寬卻在起身之後偷襲對手。此時,看不下去的當值裁判出手了,他使用一招「裸絞」從背後再次制伏了鄭家寬。

由於本場比賽,鄭家寬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被對手和裁判先後制伏的男人。

雙拳不敵一手:餘昌華

太極輸了,中國功夫沒輸,畢竟其他門派還沒有出手。很快,兩位詠春高手也站出來向現代搏擊宣戰。

他們是一對師徒,師傅餘昌華是詠春六段,據稱是葉問徒孫,徒弟丁浩年齡26歲,正是拳怕少壯的年紀。

和餘昌華對壘的是業餘拳擊手熊呈呈。據熊呈呈稱,他右臂曾受嚴重傷病,所以右臂背在身後,打拳只用左手。

可能是缺乏對陣獨臂選手的經驗,餘昌華的詠春寸拳、標指等高級技術無從施展,反而很快被讓了一隻手的熊呈呈擊倒在地:

原定三回合的比賽在進行了一回合後,裁判宣布提前結束,因為比賽已經沒有懸念。

賽後,餘昌華總結了比賽失利的部分原因:

首先,自己帶傷上陣,但是很硬漢,沒有對外聲張。

其次,食宿不到位,7個人才兩個菜,沒有吃飽。

再次,比賽場地突然由廣東改到北方,氣候不適應,牙疼、流鼻血,影響競技狀態。

雖然裁判判餘昌華負,但他認為:「熊呈呈在攻擊我的過程中……有效的擊中的話,就一兩拳。」

也就是說自己沒輸。

一場比賽被打倒六次:丁浩

餘昌華的弟子丁浩則主動向年齡比自己大13歲的選手發出挑戰,誓要為師門報仇。

一開場,他就使用詠春「寸拳」連續攻擊對手的頭部,孰料對方被擊中幾下後並未受傷,反而將丁浩摔倒在地。此後丁浩連續被擊倒六次,裁判宣布比賽結束。

除了師傅餘昌華總結的部分原因,如食宿、氣候之外,丁浩還提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場地都是對方的人,贏了可能走不掉。

有媒體採訪了當值裁判,他對丁浩的評價是:「一分鐘後還在堅持……還是挺頑強的。」

對於這場比賽,詠春全國總會表示:二人不能代表詠春。

開局掛彩:田野

接下來粉墨登場的是「裡合腿」高手田野。

田野的看家功夫是腿法,自稱曾打敗俄國80KG級拳王。

他的出場look是貂皮大衣,賽前宣言是:要用「裡合腿」和「鐵牛肘」讓大家知道什麼是中國傳統武術。

比賽開始後,田野開始了狂風驟雨的攻勢,不停用擺拳攻擊對手頭部,攻勢雖猛,對方卻無動於衷。反而是田野挨了一套肘擊 上勾拳之後,馬上血流滿面,緊急包紮。

帶著紗布的田野在第二回合進行1分42秒之後,被一記飛膝擊倒,比賽結束。

賽前豪言要秀出的「裡合腿」和「鐵牛肘」也沒來得及施展。

幾天後,有人在火車站遇到了田野,他獨自一人拎著旅行箱,走路一瘸一拐,顯得頗為落寞。

傳統武術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把自己騙了

太陽底下無新事,挨揍的滋味,田野、雷雷的師父、師叔們早就品嘗過了。

上個世紀,香港武術界曾多次到東南亞交流,次次都是慘敗而回。

1958年,香港太極拳師40秒被泰拳拳手擊昏

1974年,中泰拳師「生死決鬥」,中方0勝4負

早在民國時期,由於實戰能力堪憂,有識之士對於「國術向何處去」這一問題就進行了深入探討,主流意見是:「練國術目的是要積極的來鍛鍊國民的體魄,並不是目的就在于格鬥」,「套路」形同體操,恰好合用。

1955年,國家體委正式取消了對抗形式的武術比賽,以套路表演為主,武術全面體操化,距離實戰就更遠了。

出生於1915年的國家級榮譽武術裁判康紹遠,從民國時期就開始學習「國術」,是中國屈指可數的武術九段之一,親身經歷了傳統武術「套路化」的進程。

他對武術的看法是:「武術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術的形成」。「武術不是起源於技擊,而是起源於舞蹈。不能因為動作跟技擊好像類似、相同,就誤認為武術是為了打人的技擊性練習」。

對於武術的實戰能力,他評價道:「年輕時,我也是堅信武術的技擊性。後來接觸了拳擊、摔跤、擊劍以後,從武術與這些項目的比較中,我才發現,武術就是一個鍛鍊項目和鍛鍊身體的各種姿勢:如果不練習拳擊、摔跤、擊劍等項目,你是不會認清這個問題的。並且,從技擊的角度來看,只練武術在認識上會走上歧路。」

可惜大多數傳武練習者並不具備康紹遠先生的自知之明。

喬治·歐威爾在《1984》中寫道:無知即力量,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雷雷、田野們的自信來源。

在嘗到現代搏擊的鐵拳之前,這些沉浸在個人世界的大師們,既沒有經歷過科學的訓練,又嚴重缺乏實戰經驗,以至於對現代搏擊體系訓練下的對手一無所知。

拳擊手的力量

拳擊手的速度

拳擊手的敏捷性

經過長期的發展,現代搏擊早已成為一門包含理論、裝備、訓練方法、飲食調配、心理輔導在內的精細科學,一項經受全世界十億雙眼睛考驗的成熟項目。

相比之下,傳統武術仍在閉門造車,既不重視訓練,也極少實戰,不強調力量、速度、體能,反而沉迷於玄而又玄的「內力」、「寸勁」。

在某檔尋找武術大師的節目中,雷雷曾展示過自己的獨門神功:向一隻西瓜拍出一掌,然後讓工作人員把西瓜切開,西瓜內部看起來像是腐壞了一般。

雷雷解釋道:這便是內力的作用。

事後有記者透露,雷雷所拍打的西瓜,在表演之前已被工作人員做過手腳。

其實,就算能打壞一個西瓜,又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呢?中國運動員林丹可以用羽毛球輕鬆打穿西瓜,靠的並不是什麼秘不外宣的神功,就是大力出奇蹟而已。

在擂臺上,無論是呂剛的「點穴」還是田野的「裡合腿」亦或詠春的「粘手」、太極的「卸力」,最終都沒有讓傳武大師們逃過被直拳與飛膝KO的命運。

希望這些挨揍的慘痛經歷能讓傳統武術愛好者意識到,作為一項運動,格鬥並沒有什麼反物理規律的神奇竅門,它遵循一切運動項目的普遍規律:更快、更高、更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既然格鬥是一項運動,那麼格鬥家首先應該是優秀的運動員,但任何項目裡的像樣運動員都不會有田野、雷雷這般糟糕的身材管理——在他們身上幾乎看不到任何訓練痕跡。

大腹便便的裡合腿「大師」

他們的實戰表現正與他們的身材相配——與格鬥選手的比試幾乎都是一邊倒的慘敗。

他們的拳頭綿軟無力,對手甚至懶得防守:

田野VS格鬥狂人

丁浩VS熊呈呈

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極差,連簡單的直拳都防守不住:

同樣乏善可陳的還有他們的體能狀況。

6月26日,坐擁近200萬粉絲、號稱精通八極拳、千斤墜、寸勁掌的散手大師劉俊擂臺對陣職業選手薄福凡,結果比賽進行1分鐘後就因體力不支棄權。

開場10秒鐘後,劉俊向裁判表示:累死了

沒有基本的身體素質,一切技術都是空談。

不久前,71歲的施瓦辛格就用親身經歷證實了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當時,施瓦辛格正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出席推廣運動與健身的阿諾德體育節。

現場粉絲火爆如潮,斯瓦辛格背對演講臺侃侃而談。

突然,一個黑影划過圍觀群眾頭頂上空,飛速躍起,合併雙膝用盡全身力氣,對準他的後背猛踹過去。

結果,施瓦辛格只是踉蹌了幾步:

反倒是偷襲者臉朝地面,被一股強大的定力,反彈下去,重重摔倒在地。

涉事男子當場摔個四仰八叉,保安人員立即上前將其按住並制服。

施瓦辛格毫髮無傷,事後他在推特上這樣回復襲擊「我還以為只是被人群擠了一下」。

剛剛做過心臟手術的施瓦辛格如此輕描淡寫,不禁令人感嘆:「施瓦辛格壯得像一堵牆」。

如果站在現場的是雷雷、呂剛等傳武大師,後果恐不堪設想。

身體素質是一切運動項目的基石——不僅僅限于格鬥領域。

由於糟糕的身材,中國男足運動員經常被調侃為「白斬雞」,一種常見的說法是,由於人種差距,中國運動員很難練出健美的身材。

易建聯就是最佳反例。

在登陸NBA以前,他就是一個竹竿身材、對抗能力嚴重不足的球員。

但在美國待了幾年後,他變成了「魔鬼筋肉人」。

撕掉「瘦弱」這個標籤,易建聯個人形象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是自律讓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強健的體魄。

如今,在國際賽場上,能抗衡世界一流運動員的,也只有易建聯。

差距不僅僅來自職業運動員。體育產業是一座金字塔,只有全民體育構築起牢固的塔基,才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優秀的選手。

以中美兩國都很流行的闖關類節目做對比。

中國最流行的「XX向前衝」最大的賣點是衣著清涼的美女,相比之下,美國的同類節目堪稱是極限運動。

在巨石強森主辦的最新闖關節目《泰坦》裡,人氣最高的選手之一克裡斯魯登雖然是一名殘障人士,但身手之矯健,足以讓普通人汗顏。

生來只有兩根手指的他一出場,就敢這樣豪言「沒有我舉不起的重量,沒有我爬不上的牆,沒有我無法跨越的障礙」。

健力扭轉了他的命運。

7次比賽,6次冠軍,打破非官方記錄。

如今的他,愛上「不管什麼情境我能成功「感覺,作為青年勵志演講家,他致力於向那些失去希望的孩子證明,希望是存在的。

同樣通過最嚴苛激烈體能運動節目,挑戰身體極限,解釋生命另一種可能的,還有這位身材最嬌小,年紀最大的單親媽媽選手。

她有兩個女兒,她為女兒而戰。

兩位肌肉女生,徒手拉著綁著鐵球的繩,製造狂暴氣旋,撞向直立的鐵柱子,誰在規定時間,最快將5顆柱子撞倒,誰獲勝。

她咬著牙,憋著勁,巧用力,轉動身體,一口氣連續撞倒4根,大幅度趕超對手。

柱子的每一次傾倒,都是一次勝利,一個新的開始。

巨石強森節目的選手覆蓋美國境內各行各業,這個最先進,最具有開創性舞臺,為無數人運動愛好者搭建了實現夢想的通道。

在這些地獄級別的闖關節目裡,甚至不乏青少年的身影。

小小少年展現出來的速度和力量,足以秒殺一大波成年人

這身手,這敏捷度,絕非一個「強」字了得

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武術界活躍的不是骨瘦如柴的道長、就是大腹便便的和尚。指望他們與訓練有素的職業運動員抗衡,實在是痴人說夢。

我們距離真正的高水平格鬥有多遠

2015年4月12日,在一檔名為《崑崙決》的國內格鬥賽事中,中國選手楊建平對陣日本選手孤山信,爭奪該賽事的「MMA輕量級洲際冠軍金腰帶」。

他的對手日本選手孤山信號稱「日本衝繩最強空手道」,「長期在海外訓練,熟悉空手道、拳擊、自由搏擊、柔道和巴西柔術等多種格鬥項目,多次斬獲格鬥賽事冠軍。」

在比賽中,孤山信本來佔盡上風,已經使用「裸絞」技術控制住了楊建平,卻又突然鬆開手臂,使楊建平得以掙脫,展開反擊。

兩分鐘後,孤山信向裁判表示投降,楊建平獲勝,取得金腰帶及200萬元獎金。

這場揚我國威、痛揍日本拳王的好戲過程實在蹊蹺。

在外網上搜索孤山信的相關信息,只能找到一個沒有照片的網頁,頁面顯示他唯一的戰績就是輸給了楊建平,是一位歷史戰績0勝1負的「最強空手道」。

無獨有偶,去年10月份,一場「六國拳王爭霸賽」在河南登封舉行。據賽事主辦方事先宣傳,當天的重頭戲將在51歲的少林弟子釋延孜和來自坦尚尼亞、15戰14勝1負的30歲的「搏擊悍將」蓋博瑞之間進行。

在這場噱頭十足的比賽中,「搏擊悍將」蓋瑞博毫無進攻欲望,只是象徵性地發動了幾次掃腿進攻,在挨了釋延孜一拳後,便直接癱軟在拳臺,用時43秒便舉手投降。

賽後有人證實,這位非洲拳王實為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生,在中國打了六場比賽,戰績為1勝5負。在該場「金腰帶爭奪戰」中,他的出場費僅為6000元。

在這種競技水平的賽事中,當然不可能出現有實力的選手。

內地第一代散打運動員鄒國俊曾為多檔國內比武節目擔任顧問,但他坦承,由於中國選手的實力水平較弱,70%以上的國際一線拳手他都不敢引進。

中國沒有像樣的搏擊選手嗎?

有。在代表世界綜合格鬥最高水平的UFC聯賽中,就有多位中國選手效力。

UFC聯賽使用標準的MMA(綜合格鬥)規則,對拳擊、泰拳、柔道、摔跤……等各種各樣的格鬥技術都保持開放的態度。在UFC聯賽的中國選手中,有人練散打出身,有人練自由式摔跤出身……但沒有一個是傳統武術門派培養出來的。

這些選手中,名聲最響亮的是綽號「吸血魔」的李景亮。相對於國內格鬥明星一龍、楊建平一場比賽動輒上百萬的出場費,李景亮每場比賽的出場費僅為5萬美元——這已經是中國選手的最高水平。

李景亮在比賽中

被問及為何不參加收入更高的國內賽事,他的回答是:「UFC是最好的,我就要打最好的。最重要的是,UFC做的賽事很乾淨,沒有醜聞。」

在競爭激烈的UFC次中量級中,李景亮的排名位於50名上下,屬於聯賽中遊水平。這個成績不算十分出色,但相比起中國綜合格鬥的先行者張鐵泉、居馬別克等人,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女選手張偉麗,她目前的排名為世界第五,如果能在今年8與31日對陣安德拉德的比賽中取勝,她將成為中國第一個UFC世界冠軍。

承認差距、持續進步,才是處於後發地位的中國搏擊應該採取的態度,而不是像被暴打的掌門們一樣,全身上下,只有嘴硬。

從訓練水平、職業態度的差距來看,中國武術掌門挨打再正常不過了。如果不能正視差距,他們不僅過去曾經挨打、現在正在挨打,將來仍將繼續挨打。

老舍曾經寫過一部小說《斷魂槍》,其中的主人公沙子龍以「五虎斷魂槍」威震江湖,卻在晚年放棄武藝,做回一個開客棧的普通人。因為他清楚地明白:在洋槍洋炮的年代裡,自己的武藝傳下去只會誤人子弟,「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

棍棒不敵槍炮,套路不敵肌肉,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但許多年後,中國的掌門們還是不肯醒——有的是在做夢,有的是在裝睡。

讓掌門們挨幾頓揍對中國搏擊事業來講未必是壞事,既然不願意醒,就打醒好了。不斷慘敗同時又不斷自欺欺人的中國傳統武術,是沒有出路的。

在西方觀眾欣賞世界級格鬥賽事的時候,中文網際網路上最矚目的比賽是打王八拳的掌門被退役業餘選手暴打,這樣的局面是時候改變了。

如果能推動中國搏擊事業的發展、強化全民體育意識,大師們的打也算沒有白挨。

相關焦點

  • 又是一頓胖揍
    昨天冰箱災難的故事,還有續集,我上個圖,感受一下大師的才華橫溢。
  • 武術大師為何不願和踢館者動手?日本一大師不信邪,結局很慘
    翻看中國武術的歷史,從清末民國到如今,大師總是一茬一茬的出,從不缺弟子和市場。但是,成了名的大師有個忌諱:從不親自和踢館者動手。
  • 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喬治·歐威爾在《1984》中寫道:無知即力量,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雷雷、田野們的自信來源。在嘗到現代搏擊的鐵拳之前,這些沉浸在個人世界的大師們,既沒有經歷過科學的訓練,又嚴重缺乏實戰經驗,以至於對現代搏擊體系訓練下的對手一無所知。
  • 中國武術大師為什麼總是挨揍?
    顯然馬保國並沒有為傳統武術正名,他只是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名了一下。馬保國並不是第一個在擂臺上被痛打的傳武大師。在他之前,太極雷雷、「裡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師都已經栽過了跟頭。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日常,太極、詠春、八卦……各大門派前僕後繼,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每個大師上臺之前都自信滿滿,聲稱要教訓無知狂徒,為傳統武術正名。一登擂臺,卻又紛紛丟盔棄甲、臉腫鼻青。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 大師都雷人?八卦掌大師踢館全國搏擊季軍,10秒倒地竟說是欺老
    《大師都雷人?八卦掌大師踢館全國搏擊季軍,10秒倒地竟說是欺老!》「高手在民間」!信此言者眾。有時,連民間那些自認的「武術大師」,久而久之,其耳畔響徹著這句話,他們自己就都習慣成自然地信了——比如,學藝三年,就自創「雷公太極」門派的雷雷大師。
  • 【原因】中國武術大師為什麼總是挨揍?
    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日常,太極、詠春、八卦……各大門派前僕後繼,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每個大師上臺之前都自信滿滿,聲稱要教訓無知狂徒,為傳統武術正名。一登擂臺,卻又紛紛丟盔棄甲、臉腫鼻青。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 對話|「我是諷刺那些假大師」,當武術表演遭遇網紅行為藝術
    何維越表演的「大師」用毛筆擊倒壯漢。當傳統武術遭遇行為藝術,會是怎麼樣的局面?近日,一段「武術大師」用毛筆在十幾秒鐘內打倒四名壯漢的視頻,引發了網絡討論熱潮。許多網友都對這樣表演誇張的「假大師」嗤之以鼻,但按照當事人的說法——這段視頻是一段反諷表演。視頻中的表演者何維越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段「武術表演」其實是為了諷刺那些招搖撞騙的假大師,他自己其實是傳統武術愛好者。此前,他已經做過許多類似的反諷表演。
  • 詠春拳大師慘遭KO,傳統武術以後該怎麼吹?
    大有將詠春拳視為傳統武術最後希望的意味。結果,連這個希望也被一個中年業餘胖拳手給擊碎了。▼| 視頻時長:3分32秒 | 徐曉冬VS丁浩曾在節目中偷襲徐曉冬自稱詠春拳和傳統武術的代表根據百度百科介紹,餘昌華為詠春拳六段,在當地小有名氣,師承葉問大弟子黃淳梁的長子黃匡中先生,但這一說法並未得到詠春拳愛好者們的認可
  • 藥水哥為揍「家暴男」拼了!找來一龍當陪練,卻被一龍揍哭
    去年,藥水哥在拳擊臺上"信誓旦旦"地向國內知名"拳王武僧":一龍大師發起挑戰,在藥水哥比賽期間瘋狂挑釁一龍,找來專業教練為自己上課,誓要為我們LOL的玩家觀眾們"爭得臉面"!結果到了八角籠子裡,藥水哥剛和一龍碰完拳就開始慫了…… 整場比賽打下來是且戰且退,一龍將頭伸到藥水哥面前極盡"侮辱",藥水哥打了幾拳之後,很多網友們都表示:"一龍大師HP-1"!最終,武僧一龍在一通貓戲老鼠之後使出一記迴旋踢直接將藥水哥KO在地!
  • 武術大師田野:假劉強東的出現,讓真的劉強東知道了我
    近日,54歲的武術大師「裡合腿掌門」田野通過社交平臺談到了自己近幾年在武林的風風雨雨,由于田野為人耿直,一向直來直去,因此他的肺腑之言也能夠讓人理解,讓武迷感受到他的真情實感。看完田野寫下的文字後,拳迷們紛紛留下了不同的看法:「把不要臉演繹到極致,是什麼把一個人變成了這樣?」、「田大師,你抗揍能力真的是鋼鋼地啊」、「田老師,您指點江山,激蕩文字,糞土當今武林侯!您的春天就要來了,草根即將逆襲,期待您的輝煌,加油!」、「田野,中國著名武林高手。」、「堅持鍛鍊!希望疫情結束功夫更上一層樓。」
  • 大家都在問,中國傳統武術的大師在哪呢?
    僅有的幾篇反擊文章,說的也無非是某某不能代表傳統武術,傳統武術是有真大師的,神功蓋世,只是淡泊名利,你們不知道罷了。這種說法確實是立於不敗之地了,誰也沒辦法去確認,真的沒有這樣的大師對吧?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就知道,真實的武術名家,小說裡的不算,你一下子能說出名字的,其實主要就在這個時期,比如說黃飛鴻、霍元甲、葉問,關於他們的電影也都很多。2、近代中國武術高手們實戰水平究竟如何?其中,對於這個時期的武術大師刻畫最生動、最深入的電影就是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
  • 被世界級拳王胖揍一頓,是什麼感覺?
    8月份,我們邀請知乎成為了「和聲共創」的新一期客座主編,共同挖掘了那些具有「發現型人格」的人,並和他們一起實現那些天馬行空
  • 霍元甲,黃飛鴻,這些武術大師能打敗散打運動員嗎?
    張安邦來聊聊這個武林中有趣的事,古人打今人,關公戰秦瓊,隨著網絡的普及,武術搏擊賽事的刺激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網友們的超級想像力了,更多是開始八卦,搏擊賽事越來越娛樂化,這是趨勢,也是好事,畢竟沒有那個市場比直接面對老百姓群體更大的了。張安邦今天就從武術從業者的角度,來回答這個網友們提出的奇葩問題。
  • 和外國武術大師比,我們只是裝X的初級階段
    太極大師馬保國的比賽應該都知道了。叫囂了大半輩子,68高齡難得一次出手,被一50歲小夥兒三拳打挺了。這兩天很多人笑話馬大師,都說他常年裝逼,終於被打臉了。但其實,老王我作為一個打小就混跡在武術圈的人,對這類事情見得多了,忍不住想說一句:你們講馬保國師傅啥都行,單說他很裝B,還真的談不上。
  • 十億人曾被騙:武術「假大師」的四種吹牛套路
    當然,這句話有點「打擊一大片」,但是先師吳斌樓的本意是要弟子們別吹牛。吹牛,就是說大話,就是誇大其詞,就是不實事求是。一個練把式的「卦子行」,打打拳,練練功,有什麼可吹的呢?原來,這練武術打功夫是在練本領,練一種超越常人的本領。
  • 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詠春拳「大師」丁浩又被揍了,一時間再次刷爆網絡,無數人吐糟: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武術不能打,武術實戰性受質疑,這個問題已經好多年了。這些年太極雷雷等騙子被暴揍,更讓武術的聲望一落千丈。目前的情況是,似乎在武術前面應該加傳統兩字,以跟國內的現代格鬥以區別。但我要說的是,武術前加傳統兩字是典型的自黑。為什麼這麼說呢?
  • 武術入高考!踢腿、飛腳和套路最高加40分!武術大師生意要紅火
    《武術入高考!踢腿、飛腳和套路最高加40分!武術大師生意要紅火》「分數,學生的命根!」——特別是高考,多半分,都可能命運大有不同。那麼,如果給你高考最高加40分,你會不會山呼萬歲了呢?這還真不是天方夜譚!
  • 敘拉古之惑:武術大師發生學
    說起武術大師,首先得說說「武術大師」存在的溫床,現在我們聽到什麼「武術之鄉」的誇耀之辭,說實話,這多少有點讓人哭笑不得。所謂「武術之鄉」並沒有太多天馬行空的奇幻,從生態上來說,多半是因為這種地方土地貧瘠,種田是吃不飽飯的,要活下去,往往醞釀出全職劫徒和季節性兼職劫徒。
  • 傳統武術氣功大師展現武者風範
    今天,一位傳統武術氣功人士,也前來參加比賽,他的比賽目標與習練的科目,則是充滿了傳武大師的武者風範。朱承香,身高一米六八,體重五十八公斤,年齡28歲,是一位來自貴州甕安的傳統武術氣功大師,習練的科目是易筋八脈法。這門武學有些冷門,是以內氣為本源,易經八脈吐納為基礎,以身法,勁力,技巧,外練為輔助。雖然看起來很平常,但是內走陰陽變換之法。
  • 太極大師一擊就倒,中國什麼武術實戰最強?日本人:這兩種
    文/快哉風「太極大師」馬保國被業餘搏擊愛好者30秒KO三次,國人皆笑罵。笑其不堪,罵其不爭。享譽數百年的太極拳真的不能實戰?當年楊露禪孤身去北京,靠一雙肉拳頭打了那麼多王府的武師,號稱楊無敵,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些武師可都是靠武術混飯吃的,太極拳發軔之初怎麼可能不能打?只不過,後人丟了祖宗的玩意而已。圖:中國武術不能打嗎?說起實戰武術,中國正巧有個好勇鬥狠的日本鄰居,來看看他們眼裡的中國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