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4月12日《復仇者聯盟4》開啟預售之後,票價就一路水漲船高,截止4月14日,復聯4的預售票房已突破兩億。
有網友笑言:這次復聯4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論是漫威影業還是各大影院,都充滿「幹完這一票就跑」的氣息。
然而,對比以往中國內地都比美國晚上映的情況,這一次,中國定檔竟比北美還要早兩天的消息可算是讓漫威迷「揚眉吐氣」了一把。
甚至,連中國版的海報也獲得了外國漫威迷充滿檸檬味的羨慕
同時,一個自定檔日期公布時就一直被廣大網友強調的重點——禁止劇透,也成了國內漫威粉的共同約定。
畢竟,作為全球最早,留給劇透黨的時間可真是不要太充裕
這不,某些影城的劇透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近日,有網友發現,廣州某影城在微信公眾號的推文裡號召看完首映的同學一定要去外網給外國影迷瘋狂劇透
via@霸道大錘愛上我
原因是復聯3時我們被劇透的太慘了,所以這一次正是報仇的好機會
然而,該影城此舉卻不被影迷所認同,大家認為,劇透不是什麼值得號召參與的行為,作為官方影城,這樣做有些無聊,何況,自己都說了劇透之仇不共戴天,這又是什麼幼稚的弟弟行為?
但該影城給出的解釋是玩梗而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懂。
正是因為有過被劇透的不爽經歷,就更該堅定自己不要成為那個劇透的人啊。
作為一個影院官方帳號,公然號召大家去外網「己所不欲反施於人」,這操作是不是有些太迷幻了?
即使是開玩笑,似乎也有些有不合時宜吧。
當然了,有很多對劇透無感的小夥伴可能會說:不就是洩露一個劇情發展而已,用得著這麼上綱上線?有時候看不懂的劇情不還得自己主動搜索解析嗎?
但其實,關鍵的區別點在於,我們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
就好比當你正極其熱衷於一件事情,同時它又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等待你去挖掘的時候,你會充滿期待和動力,在此過程中,自己主動發現的任何一個小線索都將推進整體的觀感和體驗,但如果此時有人炫耀的以過來者的姿態直接點破結局……
我比你早通關,我告訴你,這沒什麼意思,密道其實就在他家裡
這本書我看完了,那個人就是他殺的
這部劇你才追?那你肯定不知道最後他們沒在一起
那麼請問,你會選擇將這個人打一頓還是扔出去?
喜歡被劇透的,可以主動選擇搜索劇情資訊,而反感被劇透的人,卻常常要被動接受那些無孔不入的重要線索,被澆滅一腔熱情。
所以,大家討厭的,並不是劇透本身,而是那些為了毀壞別人的美好憧憬、或是乾脆為了凸顯自己比別人知道的早,而做出的惡意劇透行為。
畢竟,你也許真的無法想像,這些劇透者到底能多無聊
(以下內容對星戰、金田一、哈利波特存在部分劇透,慎入)
早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星球大戰》上映的時候,就有人在電影院前舉著牌子來告訴每一個觀影的人:「黑勳爵是盧克的爸爸,他後來死了。」
1993年,有人蹲在租漫畫店門口,告訴手裡捧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幸福少年們說:「悲戀湖殺人事件的兇手是遠野英治,他沒死,後來在《黑死蝶》裡又出現了。」
更有甚者,在2005年拿到首發的《哈裡波特與混血王子》以後,先翻開目錄頁,然後打電話給等待中文版的朋友:「鄧不利多死了。」
或是乾脆將自己的MSN名字改成「鄧不利多死了」,然後不停地上線和下線。於是所有人,包括那些完全不願被劇透的人,只能悲哀地看著屏幕上MSN提示窗口反覆提示「您的朋友『鄧不利多死了』已上線……」
而相比於幾十年前,現在劇透成本更低,只需要拿起手機、編輯幾個字、點擊發送,就可以搞定了
所以,彈幕可以變成一個大型劇透現場
開集就指認出兇手
↓
演員剛上場就告知他的劇情走向
↓
角色還沒分清就暴露他的秘密身份
↓
而朋友圈更是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劇透陣地,一場首映分分鐘被實時直播個徹底
也許這其中部分人的劇透行為是出於無意的分享
但不排除有些人是樂於看見別人被劇透時錯愕的表情,或是非常享受自己比別人更早掌握關鍵信息的優越心理,他們大多數都覺得:我就開個玩笑啊。
但恕我直言,這玩笑真不怎麼好笑。
所以,為了保證最好的觀影體驗、防止劇透,製作方也需要絞盡腦汁。
就拿防劇透先鋒——漫威來說,對劇本的保密程度高到讓每一位超級英雄都自帶劇透反偵查技能,嚴防死守,堅不可摧,最好別問,反正啥都不知道
- 全員一問三不知 -
@痞影人科萊昂
大家裝聾賣傻,努力把記者話題帶偏,逼瘋記者的同時,自己也都快要得劇透恐慌症了
@神奇動物小隻豬
別問,問就是複讀機,看得出來,貓科動物的警惕性真的都很高
看吧,明明是做電影的宣傳,但是關於這部電影的任何信息都不聊,夠不夠嚴防死守!
但即使如此,有時還是無法避免一些非主觀的劇透,孩子太單純了,套路兩句就露陷了,你拿他也沒辦法啊
所以就只能辛苦孩子一下了
據復聯繫列的導演羅素兄弟透露,荷蘭弟繼《復聯3》對著空氣演戲後,《復聯4》的劇本到現在都還沒給他看過!拍攝的時候只告訴他臺詞,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和誰演對手戲,「我們只能給他描述模糊的場景,因為他真的很難保守秘密」
@深度電影圈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防劇透硬核操作,還有很多
- 拍假戲 -
很多劇集因為太火,都會出現片場照洩露的情況,所以劇組就會讓演員專門為狗仔和偷拍者演幾場假戲來混淆視聽
比如,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播出前,流出的囧雪和小惡魔握手言和的劇場照,就是專門為狗仔拍的備用假戲。
據悉,《神探夏洛克》和《行屍走肉》的劇組也都採用過類似的方法來騙狗仔和記者。
- 改劇組名 -
在權遊第八季拍攝時,劇組甚至乾脆改名為「生命之樹」(Tree of Life)來防止粉絲來拍攝地圍觀,還動用了無人機殺手來防止劇組上空出現無人機偷拍。
- 反劇透插件 -
15年《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初,為了幫助觀眾防止劇透,Product Hunt特意發布了一個Chrome瀏覽器插件,直接屏蔽有星戰劇透的網頁,一旦檢測到電影名或《星戰》中的任何一部系列作品名,整個網站會瞬間被插件黑屏,然後隨機出現各種反劇透的吶喊。
- 拍攝多個結局 -
1978年,美國電視劇《朱門恩怨》高潮戲暗殺JR傑(JR Ewing)的兇手揭曉一集播出前,全美社會都為「誰殺了傑」而議論紛紛,所以,為了防止劇透,美國CBS電視臺就給「誰殺死了JR」拍攝了多個結局。
同樣的還有2011年火遍全國的步步驚心,因為結局被爆,官方也一度聲稱要再剪一版結局。
可是,這一切依然無法澆滅劇透黨的熱情,只要劇情播出,劇透就不會停止。
比如說,某部熱播劇出現人物死亡之後,推特上至少會湧現一半類似「誰誰在什麼地方死了」的新帳號,然後給別的用戶發送「你好嗎」等無傷大雅的信息,只是為了讓對方通過帳號暱稱被劇透
甚至還有人因為知道好友是某部劇的死忠粉,或是得知了好友正在追某部劇,就馬不停蹄的率先趕在他之前刷完全劇……
他們有的,或許根本就不是因為喜歡而看劇,而純粹是想要比別人先看完,然後利用劇透警告來開玩笑而已
在別人有機會欣賞之前,率先透露出故事中令人驚訝的轉折點和大結局的,真的這麼好玩嗎?
對害怕被劇透的人來說,這些不合時宜出現的劇情提要只會像是團戰打boss主力輸出到最後幾秒卻被別人搶了mvp,做了好久的猜謎遊戲卻在答案就要脫口而出的時候被官方給了一個重要提示
從它出現的那一秒鐘起,就已經給接下來的一切驚喜打上了索然無味的標籤。
不論是主動享受劇透,還是反感厭惡被劇透,我們都該明白,觀影首先是一種視覺的藝術享受。有的人習慣於了解清楚事件發展的整體趨勢,再去一步步體會事件發展的過程,但有的人就是喜歡在觀影的過程中探索未知的樂趣,體會那種完整演繹劇情的緊張感和參與感。
如果喜歡討論劇情,大可以圈地自萌,即使要在公眾平臺上劇透,也可以在開頭註明劇透預警的字樣,以免誤傷。
而那些曾經被劇透「傷害」過的,就更應該明白當自己變成了最先知道劇情的人時該怎麼做。
畢竟,保護別人的體驗感和期待感,這是對同好們最起碼的尊重,也是對曾經被劇透過的自己最好的尊重。
……
點在看,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