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講堂 | 明清民窯單色釉的漏與坑

2021-03-04 聯拍在線

↗ 點擊關注「今日聯拍」

藝術品全業態交易平臺

單色釉也稱「一道釉」,是明清瓷器收藏中備受推崇的大類之一。單色釉瓷器因其釉色的濃烈、素雅、潤澤、明快,更是師法自然以形色取勝,越來越多的受到收藏家的追捧。與熱烈豔麗的彩瓷相比,單色釉瓷器渾然天成、素雅恬靜,更使人的審美到達了至高境界。

清雍正粉青釉雙龍尊

2017佳士得香港春拍1.4億港元成交

由於釉藥內使用不同的金屬元素作著色劑,運用成熟的還原焰和氧化焰技術,瓷器燒成後會呈現不同的單一顏色,如紅釉、黃釉、綠釉、青釉、藍釉、紫釉、黑釉和白釉幾大色系。

明永樂 翠青釉罐

特別是從明代永宣時期開始,至清代康雍乾三代,單色釉瓷器的工藝水平更是達到了頂峰。據清代御窯廠督陶官唐英於雍正十三年(公曆1735年)所著《陶成紀事碑記》中記載,當時已能燒造五十七種釉彩,其中有三十七條是講當時已經可以燒造成熟的單色釉品種。

明宣德 鮮紅釉盤

單色釉瓷器在明清時期屬於官窯器中的一大類,又因其燒造難度大、產量小而貴重。如法國人如獲至寶的中國白(BLANC DE CHINE)、雪拉同(CELADON)、孔雀藍釉,歐洲人追捧的郎紅釉、綠釉、粉青釉、紫金釉等。

明正德 孔雀綠釉碗

明朝嘉靖時期隨著葡萄牙人到達東方,中國單色釉瓷器已經少量的通過朝貢貿易在運往西方。隨著「隆慶開關」,晚明時期中國的外銷瓷貿易已經極其發達,但單色釉瓷器出口的數量很少,在瓷器貿易中所佔比較很小。

清康熙 豇豆紅釉萊菔尊

至清三代,歐洲各國對中國瓷器的追捧,各國東印度公司在華貿易達到巔峰,但從實際留存數量看,單色釉瓷器出口的絕對數量也並不多。

清光緒 窯變釉杏元瓶

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全面開放,此時單色釉瓷器開始受到西方收藏家的追捧,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國內也開始了大量的仿製,時至建國初期依然在進行單色釉瓷器的大量出口。

 

1、由於單色釉數量所佔比例小,裝飾手法更是「減法」,鑑定時沒有紋飾做參考,需要通過紮實的器物造型、顏色的感受、工藝特徵、胎質釉質的老化程度等進行斷代。

 

2、由於部分單色釉有很強的覆蓋力,要注意老胎掛新釉復燒,老胎掛低溫釉、老底接新胎復釉等情況。對器物的造型、釉色過渡有疑問時必須上手,並使用手電筒觀察釉的轉折處及瓶、罐等立件的內部情況,合理提出質疑,不要盲目看底斷新老。

民國 粉青釉阿拉伯文膽瓶

3、單色釉以年代早或盛世時為尊,應注重收藏明代及清三代的單色釉瓷器。以及清晚期、民國、建國初期仿製的單色釉鑑別。

 

首先要從製造工藝角度入手考慮,然後要熟悉器物的造型、胎質釉色、拉坯修坯、接痕、修足、施釉手法等進行類比鑑別。由於價格差距巨大,必須熟悉各時期各種特徵才能分辨清楚。

清雍正 仿鈞玫瑰紫釉鼓釘三足花盆託

4、單色釉收藏中應側重仿古器物,唐英所著《陶成紀事碑記》原文中多數以「仿」字開頭,如「廠內所造各種釉水、款項甚多,不能備載。茲舉其仿古、採今,宜於大小盤、杯、盅、碟、瓶、罍、罇、彝,歲例貢御者五十七種,開列與後,以志大概。」。文中又載「仿米色宋釉,系從景德鎮東二十裡外,地名湘湖,有故宋窯址,覓得瓦礫,因仿其色澤款式。粉青色宋釉,其款式色澤同米色宋釉,一處覓得。」。

 

以上文字直接說明單色釉中仿古器最為貴重,又因南宋時朝廷以瓷器代替國家祭祀的禮器,明清時無論官窯民窯都以仿唐器宋瓷為尊,收藏時可以側重仿古器型。

景德鎮80年代後期陶瓷款識

5、亦存在部分奸商將回流的落有 CHINA 或 MADE INCHINA 礬紅款的瓷器,用氫氟酸去掉字跡以充清三代的情況,所以熟悉各個時代的造型以及胎釉特徵是當務之急。

 

筆者認為 CHINA 款最早可追溯到清晚期,根據美國貿易協定中必須標註商品原出口國的產地標識所誕生的。MADE IN CHINA 此種款識年代更晚,所見有民國時期華茶公司出口茶葉罐,但最早也應該是民國時期,雖然解放初期、文革期間,乃至今日也沿用此標識。

50年代 輕工部陶研所豇豆紅筆洗

6、對於建國初期瓷器中單色釉收藏各人看法不一,但筆者所見建國初期單色釉底部多有景德鎮制或中國龍泉青花款、暗刻款。由於此類器物年代較近,初學者對此器物的造型、釉色、老化程度等較難把握,而且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仿製品,以充廠貨、文革瓷、567瓷。建議慎重對待此類藏品,該類藏品本身的收藏價值對初學者來說難以把握,並且該類藏品二次變現流通的難度也比較大。

清康熙 霽紅釉筆筒

7、部分單色釉官窯存在不落款的現象,明代永樂時期、康熙早期及至雍正乾隆時期以及明清各時期均存在著部分單色釉官窯不落款的現象,此種現象在臺北和北京故宮的館藏品中均大量存在,在拍賣中更是漏與坑的問題,需要收藏者提高自身的修為與眼力。

 

市場上也存在民窯精品後加款以充官窯的問題,需要收藏者留心觀察。官窯款識的書寫及用法都有相對嚴格的制式,此時需要極高的眼力,應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有側重的學習積累,才有撿漏的可能性。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於一品雅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由聯拍在線整理編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400 608 1178。

相關焦點

  • 細說清代瓷器(三)康熙獨步天下的單色釉
    因此所有的單色釉只依靠水與火的灑脫和顏色裝飾帶來的巨大的藝術美感。單色釉瓷器往往以釉的顏色分類,顧名思義為胎外施一種色彩的器物。大的有青釉、白釉、紅釉、藍釉、黃釉、綠釉、黑釉。小的分得更細一點,青釉中有粉青、天青、豆青;白釉中有甜白、青白;紅釉中有霽紅、牛血紅、豇豆紅等。
  • 斷代|淺談明清官窯中的「珊瑚紅」!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珊瑚紅」《前言》反覆修改多次,於2006/07/17定稿。共文字3843,照片25枚。《正文》「珊瑚紅」是明朝中後期景德鎮御廠制瓷者熟練掌握低溫釉上鐵紅燒制後,在明初礬紅彩製作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彩釉。坦白講,「珊瑚紅」應是「礬紅彩」的一個發展分野,現在幾乎成為礬紅單色釉、色地釉的一個代名詞。
  • 微講堂 | 中國古代釉陶,除了唐三彩你還知道哪些?
    出土這種產品的墓葬有不少釉陶器具有代表性,如山西太原發掘的北齊武平元年(570年)婁睿墓、武平二年徐顯秀墓出土的色澤淺淡的大量黃綠釉器皿模型堪為代表作,其中的龍柄雞頭壺較精美。河南發掘的北齊李雲墓等出土的白胎塗綠條帶四系罐是白胎鉛釉帶彩陶器的代表作。而單色的鉛釉陶,安陽北齊範粹墓出土黃釉模印胡人舞樂扁壺是非常精美的釉陶器,這類釉陶扁壺在北京故宮即有收藏,河北民間也曾面世多種。
  • 「雍乾兩朝御窯」橫掃春拍,單色釉大尊3850萬落錘!(成交結果 全)
    』,香港藝術博物館,1978年•《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8年一代船王趙從衍(1912-1999年)長年專注於搜藏中國藝術精品,並以書畫、瓷器、玉器為重心,1978年曾於香港藝術館展出其珍藏百件明清瓷器。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清早期民窯青花罐
    民窯畫工淳樸,沒有什麼技巧,底部還是「玉堂佳器」款,但是,明顯沒有上一件規整。說明這是景德鎮附近的偏窯口燒制的。圈足上不僅有「火石紅」溢出,還有胎土中的鐵分子溢出,用手磨蹭,能感覺到附著的少量窯沙。這件瓷器特殊在罐體裡面反畫了滿罐子的纏枝蓮花卉紋青花。這非常不符合民窯常理。
  • 耀州窯:民窯中的貢窯,比肩五大名窯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纏枝牡丹紋瓶  — 民窯能生產貢瓷嗎? — ▼一處民窯,居然能燒制皇家瓷器,此事是真是假?金  青釉印花纏枝紋碗貢瓷燒制的款式、品種以及驗收的質量標準都得由朝廷說了算(官方會先給打個樣)。
  • 耀州窯:民窯中的貢窯,比肩五大名窯,成交價格一路狂飆!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纏枝牡丹紋瓶  — 民窯能生產貢瓷嗎? — ▼一處民窯,居然能燒制皇家瓷器,此事是真是假?金  青釉印花纏枝紋碗貢瓷燒制的款式、品種以及驗收的質量標準都得由朝廷說了算(官方會先給打個樣)。
  • 明清哥釉五彩瓷器出現在什麼時候,工藝疊加還是創新,值得收藏嗎
    哥釉五彩出現於明代晚期,即在燒好的哥釉器的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低溫烘烤而成。一直到清代都有哥釉五彩瓷器燒造。其實感覺哥釉五彩瓷器是工藝的疊加,不沒有什麼創新。現在見到的哥釉五彩瓷器傳世的瓷器很少,多是民窯的瓷器,不知道具有收藏價值沒有。
  • 春風十裡不如你—玖天拍賣:單色釉瓷大賞
    單色釉瓷,淡者清秀含蓄、深者豔麗奪目,各具風韻,或顯器形豐斂、或彰雕琢玲瓏,自古為人所慕。 清康熙 豇豆紅釉印泥盒 清康熙 豇豆紅釉印泥盒 《大清康熙年制》款 7.3公分
  • 只知道福建建窯建盞,其他省份都有多少古代窯口競相模仿黑釉瓷?
    黑釉瓷雖在元明清時期一度淡出歷史舞臺,但其歷史的悠久與曾經的輝煌都體現於文獻及傳世出土品。以下將盤點歷史上燒造過釉瓷器的窯口及作品,僅為不完全統計。釉瓷窯盤點·北方篇河北省1.▲金/元磁州窯系黑釉鐵鏽花卉紋小口瓶,紐約佳士得2015年拍品,成交價約 410萬RMB磁州窯釉瓷除了單色釉外,還有各種鐵結晶釉、斑點釉、絲毛釉、玳瑁釉等窯變釉
  • 明清時期的瓷器介紹,醬釉瓷的明顯特點,趕緊來學學!
    中國明清時期的瓷器是非常漂亮的!並且這一時期的瓷器也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在明清時期的瓷器也是有很多釉色,根據釉色的不同分了很多的版本,今天主要講講明清時期的醬釉瓷!明清時期醬釉瓷的明顯特點!到了嘉靖時期釉色純正,較成化時期略淺,釉面均勻乾淨,光澤度非常的高,相較於萬曆時期的官窯醬釉器嘉靖的醬釉瓷更加的厚重,胎質也是比較粗松,釉肥厚,萬曆民窯醬釉瓷器以醬釉白花較為流行!
  • 2021北京保利網拍:清代單色釉瓷器選粹
    單色釉Lot 0119清鹹豐 窯變釉貫耳瓶"大清鹹豐年制「款H:29.8cm起拍價:RMB 300,000此件形制仿自漢代投壺,呈四方倭角形,頸部兩側對稱貼塑貫耳,鼓腹,長方形圈足。通體施窯變釉,釉汁肥厚斑斕,其間融入絲縷藍釉,紅藍相間,斑斕交融,燦若晚霞。足內施醬釉,底心陰刻「大清鹹豐年制」款。整體造型俊秀,挺拔大方,釉汁流淌自然,極富凝重古樸之感。保存良好,殊世罕見。窯變釉為雍正年間仿宋鈞釉所制,是以銅紅釉為主,並添加多種金屬元素燒制而成的高溫釉,其釉汁流淌看似天成,實際其呈色規律已為當時窯工所掌握,從而塑造出豔麗華美的釉色。
  • 清 康熙 灑藍釉開光五彩筆筒(下)
    我始終認為看一件瓷器,胎、釉、彩必不可少。這件筆筒有三處開光。附圖第一個是圓形開光瑞獸獅子;下面兩個分別是倭角方形花鳥和花形博古圖。本來我想把三副圖片並排放,只是系統沒有這樣的造型。這件筆筒的完全名稱應該是——清康熙灑藍釉開光五彩瑞獸花鳥博古圖筆筒。怎麼樣,是不是很高大上啊。
  • 2017年,他花1.4054億拍下雍正單色釉瓷器,卻成了一場笑話
    青瓷和白瓷是中國人最早掌握的瓷器,它們都是單色釉瓷器。此後,中國人一直對這種色彩純粹的瓷器情有獨鍾,此後雖然又出現了釉裡紅、青花瓷、琺瑯、粉彩等不同風格的瓷器,人們對單色釉瓷器的執著依然如故。2017年的佳士得拍賣會上,曾出現過一件清朝雍正年間的粉青釉貼花雙龍盤口瓶。這件瓷器在拍賣會上一登場,就引起了很多收藏家的注意,最終以1.4054億港元成交。
  • 明清瓷器收藏:明代早期瓷器真的是「粗大明」嗎?
    #明代早期瓷器#以往對景德鎮明代青花瓷的研究著重於官窯,對民窯青花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對明代早期的民窯青花更是很少涉及。一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明代早期民窯青花大多製作粗劣;二是明代早期民窯青花有紀年的器物很少,缺乏斷代的標準器。那麼,明初民窯青花瓷碗真的如人們觀念中的那麼粗劣嗎?這些通過明初匠人之手塑造的民用之物,到底有著怎樣的時代風貌?明早期青花碗給人的整體印象是燒造比較粗糙,精細者不多,胎質較粗較厚,尤其是洪武時期的碗,一般碗底厚重。
  • 顏色釉——康熙瓷器最高成就者
    豇豆紅釉菊瓣瓶在清中期以前,一般人還是比較重視單色釉瓷器的生產。因為瓷器上的繪畫,無論怎樣高明,總有幾分「匠氣」,不入士大夫的眼。而康熙顏色釉卻能做到「諸色兼備」。他從宋五大名窯中獲取制瓷的極大靈感和藝術啟迪,並十分注重一道釉的製作,所以單色釉是康熙的招牌瓷器,乃實至名歸。
  • 清中晚期松石綠地釉獅耳四方瓶
    清中晚期松石綠地釉獅耳四方瓶清中晚期松石綠地釉獅耳四方瓶【藏品尺寸】:高40釐米,口徑13x13,底徑10.5x10.5【品相】:全品【藏品說明】:松石綠釉,亦稱"秋葵綠釉",是一種瓷器釉色,是清雍正時期創燒的綠釉新品種。藏品外觀古樸典雅,端莊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