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2015年是視頻拍攝產品集體跨入4K時代的一年,因為在產品的選擇上,不僅有更加小巧輕便的索尼FS5攝影機等,數位相機領域也在松下GH4、FZ1000支持4K內錄之後,索尼A7系列二代、新RX系列等全面跟上,其RX系列甚至支持最高1200fps幀率的全高清拍攝。那麼,在「大塊頭」視頻拍攝的年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SD卡——這個應用最廣也是當下最流行、最受關注的存儲卡?
4K文件究竟有多大?
在目前的數位相機、攝像機和入門級攝影機中,4K解析度即3840×2160的像素解析度,它是2K投影機和高畫質電視解析度的4倍,屬於超高清解析度,其文件相應的要比全高清的大。不管是拍攝的MOV、AVCHD、MP4還是XAVC S、XAVC格式,前述的這些拍攝裝備常規幀率的全高清視頻拍攝的最高碼流一般不超過30Mbps,即便支持1000fps高幀率的索尼RX100 Ⅳ和RX10 Ⅱ,其全高清視頻碼流最高也只有50Mbps。而在這些產品的規格表中,我們會發現拍攝的4K視頻最高為100Mbps——或許是考慮到目前的SDXC高速存儲卡支持的緣故,這個數據是統一的,包括索尼FS5攝影機採用高級 XAVC (Long GOP) 錄製系統拍攝的4K文件也同樣如此。
松下GX8
MP4格式:[4K]3840×2160:4K/25p 100Mbps、4K/24p 100Mbps
索尼A7R Ⅱ/A7S Ⅱ
XAVC S 4K:3840×2160(25p/100Mbps,25p/60Mbps)
索尼FS5
XAVC QFHD:(3840×2160) @29.97p,25p,23.98p 100Mbps/60Mbps
索尼RX10 Ⅱ
XAVC S 4K:25p 100M(3840×2160,25p)/25p60M(3840×2160,25p)
佳能XC10
MPEG-4 AVC/H.264 4K:3840×2160,305Mbps
註:參照百度「Mbps與MB/s換算」,可知100Mbps=100×0.119=11.9MB/s,305Mbps≈36.3MB/s
看懂SD卡的那些信息
目前的主流拍攝裝備支持的存儲卡主要是CF卡和SD卡,前者主要出現在中高端單眼相機中,SD卡則普遍支持。早期的存儲卡標識很簡單,但隨著拍攝文件的體積越來越大,存儲卡的讀寫速度隨之提升,SD卡協會對其也有相應的等級劃分。但目前各存儲卡品牌在產品的包裝上比較亂,大多數品牌以MB/s為讀寫速度單位,雷克沙則引入「×」(倍速);有的只標出更耀眼的讀取速度,卻隱瞞實際的寫入速度;有些新標識甚至讓人如墮雲霧……那麼,就讓我們來搞明白這一切吧。
SD協會官方展示的SDXC卡標識信息
1.倍速是怎麼回事?
1MB=1024KB(字節),1×(倍速)=150KB/s。現在雖然都知道倍速是怎麼回事,但大家最熟悉的還是「MB」這個單位,畢竟是表示文件大小最常用的。那麼300×≈44MB,600×≈88MB,700×≈103MB,1000×=150MB,2000×=300MB。
2.從SD、SDHC到SDXC
其實它們都統稱SD卡,只是SDHC(即SD High Capacity的縮寫)採用FAT32文件格式,能夠實現4GB~32GB的高容量。而SDXC(SD eXtendedCapacity的縮寫,即容量擴大化的SD卡)採用exFAT文件格式,通過將過去的總線頻率與計時提高,達到提高傳輸速度的SD卡物理介面規格,這也是SDXC卡出現的緣故。目前SDXC卡最大容量可達512GB,理論上最高容量能達到2TB。
SD、SDHC和SDXC卡之間的關係
3.從Class 10到UHS-Ⅰ、UHS-Ⅱ
UHS全稱Ultra High Speed(超高速),是與SDXC同時推出的SD卡讀寫速度標準,適用於SDHC和SDXC。UHS與Class10採用的高速總線不同,分別表示不同傳輸標準的最低速度,因此現在的SD卡同時有UHS與Class標識。只是作為針對高清視頻拍攝的存儲卡,已經沒有低於Class 10的等級了。
速度等級劃分及各自適應的視頻對象
UHS-I採用UHS-Ⅰ總線,觸點與SDHC卡一樣,相應的存儲卡上通常會顯現(即U1)標識,代表保證最低傳輸速度為10MB/s,與Class 10相同。但這個標識意義不大,因為現在市售UHS規格SDXC卡傳輸速度早就超過了10MB/s。要查看存儲卡的性能,還得看包裝上標示的讀寫速度數據。目前,市售SD(包括MicroSD)卡中,也有SDHCUHS-Ⅰ、SDHC UHS-Ⅱ類別,其和SDXC UHS-Ⅰ、SDXCUHS-Ⅱ分別擁有相當的速度等級定位,只是容量最大限度不同。
這兩種標識的卡擁有相同的UHS-Ⅰ速度等級定位,只是容量最大限度不同
Class 10最大數據傳輸速度一般約20MB/s,而UHS-I最大可達104MB/s、UHS-II約312MB/s,能夠更好地滿足4K拍攝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說,SDXC卡上標註Class10已沒什麼意義。
從這裡可以看出UHS-Ⅰ數據傳輸速度在25MB/s~104MB/s之間,而UHS-Ⅱ則在104MB/s~300MB/s
UHS-II速度的卡已經出現,為與之前產品兼容,觸點採用2段配置,類似現在USB3.0的解決方案。MicroSD卡觸點結構與SD卡相似,多用於智慧型手機、運動攝像機等
需要專門的讀卡器,才能完美實現UHS-II的高速數據讀寫性能
Tips:為何沒有U2?
但大家如果留意的話,會奇怪地發現SDXC卡上只有U1或U3標識,而從未見過U2。事實上,在SD協會的官方網站上,我們也只能看到U1和U3,且沒有相關解釋。但在「SDXC2」網站上,出現了U2的稱謂,卻與SDXC UHS-Ⅱ合在一起。從這個角度,我們或許可以把U2等同於UHS-Ⅱ,而U3隻是最低30MB/s傳輸速度的標識。不過,現在出現U3標識的存儲卡基本上都能實現接近100MB/s的數據讀取能力,也是眾多入門級4K拍攝裝備要求UHS-I U3或以上存儲卡支持的重要原因。
4.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
同一張SD卡,寫入速度一般要低於讀取速度,對於4K拍攝裝備來說,SD卡的寫入速度顯然更重要。但在目前的產品包裝上,只有東芝、金士頓等少量品牌同時標明了讀取速度和寫入速度,索尼、Sandisk等只有讀取速度——在前面展示的SD協會關於SD卡速度劃分(縱軸)的數據,也是讀取速度。因此大家在選擇SD卡的時候,儘量應選擇UHS-I U3或以上的存儲卡。即便沒有U3標識,其讀取速度也要達到近100MB/s,這種卡的寫入速度也不會太差,至少60MB/s以上,參考前面所展示的拍攝裝備4K碼流,可以發現它已能很好地滿足4K拍攝需求。如果寫入速度跟不上,則可能出現「重建視頻文件」的情形。
寫入速度和讀取速度會越來越高,但要拍4K,首先要保證寫入速度足夠快
4K時代已經來臨
目前,支持4K拍攝的品牌主要有索尼、松下、佳能等(尼康1 J5雖然也支持,但幀率只有15fps,還不夠完整),但從今年索尼全面4K產業化及佳能、松下的4K擴張,可以預見,明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4K產品出現。同時,4K視頻碼流將不會僅限於此,支持SDXC UHS-Ⅱ就成為了必然之舉——事實上,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看到豐富的市售SDXCUHS-Ⅱ卡。因此,2016年無疑將會是SDXC UHS-Ⅱ的普及之年。
目前市場上的部分64GB高速卡參考:
品牌
產品型號(64GB)
讀/寫速度
價格
閃迪
至尊超極速UHS-I U3
95MB/s、90MB/s
326元
索尼
SF-64UX2
90MB/s、70MB/s
309元
索尼
SF-64UZ
95MB/s、90MB/s
599元
金士頓
UHS-I Class10
90MB/s、40MB/s
179元
金士頓
UHS-I U3 Class10
90MB/s、80MB/s
399元
創見
UHS-II U3
285MB/s、180MB/s
699元
PNY
UHS-I U1 Class 10
90MB/s,寫速不詳
135元
雷克沙
2000× UHS-II
300MB/s、260MB/s
1350元(加讀卡器)
雷克沙
1000× UHS-II
150MB/s、95MB/s
459元
雷克沙
633× UHS-I U3
95MB/s、60MB/s
358元
東芝
EXCERIA U3
95MB/s、60MB/s
239元
東芝
EXCERIA PRO UHS-II
260MB/s、240MB/s
1799元
三星
Pro Plus
95MB/s、90MB/s
519元
三星
Pro
90MB/s、寫速不詳
399元
(註: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