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無障礙環境的建設水平和「通暢」程度,反映著一座城市的氣質,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溫度,無障礙環境建設是老、弱、病、婦幼殘等弱勢群體的共同需求。
為加速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高質量推進,今天(12月22日)上午,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介紹今年以來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成效。
今年以來杭州市針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針對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跟蹤監督的130項負面清單問題整改,現已完成125項,完成率為96%,累計整改問題903件;檢察機關108項無障礙環境公益訴訟問題整改以全面完成;市殘聯委託第三方排查的5.7萬個問題整改目前已完成40%的年度工作目標;開展「地毯式大排查」,再發現存量問題1.7萬餘個。
此外,2020年度杭州城管目標考核要求全市完成城市道路無障礙環境問題整改8776處,並積極開展「重要區域、重要道路、重要節點」周邊市政設施無障礙問題擴面普查,共普查城市道路969條、人行道面積860餘萬平方米,共排摸問題總數24129個,按照40%的考核目標整改數為9652個。
截至12月15日,杭州全市共已完成城市道路無障礙環境問題整改12467處。
據了解,以在遵循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杭州實際,以打造無障礙環境建設「杭州標準」為目標,市無障礙辦會同市直相關部門對規章、規劃、地標、行標等頂層設計深入研究、仔細推敲,不斷完善。
一是突出「無障礙設施」向無障礙環境轉變,針對我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現存問題,進一步充實完善,對《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辦法》進行了重新修訂。
二是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為契機,結合「重要窗口」的城市定位和環境變化,印發實施《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規劃》。
三是認真學習國內外城市的先進經驗,積極推動各行業、各領域管理標準編制。市文廣旅遊局發布了全國首個《飯店無障礙基本設施與服務規範》;市建委發布了《杭州市無障礙環境融合設計指南》;市地鐵集團完成《杭州地鐵無障礙設計規程(草案)》編制;亞組委完成《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第4屆亞殘運會——場館運行轉換設計導則》編制;市無障礙辦(市城管局)制定了《杭州市無障礙環境改造標準指導意見》。
此外,在增量問題把控方面,市建委針對新建項目,通過完善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著力強化「審批關」、「設計關」、「施工關」、「體驗關」、「驗收關」,努力提升管控水平,確保新增項目障礙問題「零增長」。
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基礎上,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還存在著哪些短板?
據介紹,信息無障礙是下一步「補短板」的重點。「信息無障礙是一項新生事物,有一個探索、學習的過程。2020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市無障礙辦認真研究,與相關部門充分對接,並由數據資源局牽頭,制定了《杭州市信息交流無障礙工作方案》,明確了杭州市政府、13個區、縣(市)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錢塘新區管委會和32個市級部門的門戶信息交流無障礙改造任務;制定了信息交流無障礙公共服務平臺搭建、辦事服務大廳改造、公眾號無障礙改造等工作計劃。」
會上,杭州市無障礙辦常務副主任、市城管局局長李磊表示,對「補短板」這一目標,制定了計劃表,分步實施:2020年下半年主要是調研製定方案;2021年1月-6月,為啟動改造、督促落實階段;2021年6月-12月,為驗收評估、查漏補缺階段。
未來,杭州將通過機制創新,促進長效管理,確保無障礙環境安全、規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