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就有消息洩露,然而當CD Projekt RED在今年微軟E3發布會公布《昆特牌》(以下「《昆特牌》」特指昆特牌的獨立遊戲)時,在現場的我還是忍不出歡呼了起來。雖然遊戲的beta測試要等到9月,但在E3現場我們有機會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了關於遊戲的更多內容,並且還親身試玩了兩盤《昆特牌》遊戲。
E3 CD Projekt RED活動區的巨大昆特牌桌
昆特牌是RPG遊戲《巫師3》中的集換式卡牌遊戲,在遊戲當中你可以通過購買、做任務或者在牌局中戰勝對手獲得卡牌。用你的獲得的卡牌組成牌組就可以與別人對戰。
每盤昆特牌每個人都只有十張牌,除非你能使用技能,否則再正常回合中你就只能利用自己手裡的十張牌。每張牌上都有一個數值,算是攻擊力,而且牌上還會註明兵種。昆特牌一共有三個兵種,分別是:近戰、遠程和攻城。每回合需要將自己手裡的牌放到對應的兵種位置上。和其他很多卡牌遊戲不一樣的是,你的卡牌並不能攻擊對手,昆特牌中判定勝負的辦法是:是大家出完了牌之後比桌上自己一方攻擊力的總和,大的一方獲勝。
既然是這樣,那是不是誰的10張手牌好,誰就能贏了呢?
並不是的。昆特牌設計巧妙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個三局兩勝的卡牌遊戲。三局比賽中你可以利用的所有資源就只有這10張牌,牌好的一方的確可以通過壓制對手取得最終的勝利,然而手牌較差的一方也可以利用演技唬住對手,讓對方在一局中過分消耗,最終取得田忌賽馬式的勝利。
而除此之外,昆特牌還有帶著豐富技能的卡牌,合理利用這些技能,你就能夠讓自己本來數值可憐的牌面數字瞬間翻倍,而讓對方強力卡牌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而且有的時候,收集昆特牌本身要比對戰還要有意思。
我們在現場瘋狂的收集工作人員名片的背面就是新版昆特牌
昆特牌就是有著一種魔性的魅力。很多玩家下班放學回到家裡,打開《巫師3》是準備做完一兩個主線人物的,然而在和NPC對話時,一不小心瞄到「來幾盤昆特牌吧?」的選項,不自覺的就選了這一項,然後等他反應過來,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而且他也根本不記得什麼主線任務了。
了解到很多玩家不滿足於只是在《巫師3》裡和NPC對戰昆特牌,於是CD Projekt RED在《巫師3》的兩個擴展包「石之心」和「血與酒」的實體版上,名曰賣擴展包,實則是在賣昆特牌。
還有高端玩家為了實現在線與他人對戰,利用Steam遊戲《桌遊模擬器》製作了昆特牌的mod。
大量的玩家還是選擇給CD Projekt RED瘋狂發郵件,請求他們製作出一個獨立版的《昆特牌》。「這就是我們做這一款遊戲的唯一原因。」《昆特牌》的公關負責人對我們這麼說。
從微軟發布會上的《昆特牌》預告片你就能夠知道,《昆特牌》和《巫師3》中的牌面的設計完全不同了。
全新的UI,去「實體卡牌化「(去掉卡牌中的文字描述部分)的設計,使《昆特牌》更加貼近如今流行的在線卡牌遊戲。而且遊戲中的一些特殊技能卡牌如天氣牌等,加入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特效效果。除了這些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區別,《昆特牌》還增加了全新的能力、全新卡牌派系、全新的遊戲機制,當然也增加了一些從前沒有見過的卡牌。其中有些卡牌是稀有卡,會有類似於《爐石傳說》中金卡的動畫特效。
升級版的特效
CD Projekt RED並不只是把《巫師3》中的卡牌遊戲照搬到了《昆特牌》,因為這次還會增加一個全新的故事模式。這個單人模式將會為玩家們講述《巫師》系列遊戲中沒有涉及的一些故事。
在故事模式中,玩家可以不用繼續只扮演傑洛特,而是可以扮演《巫師》故事中的多名角色。而且就如同《巫師》遊戲中的那樣,玩家在《昆特牌》的故事模式中要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後果。
在故事模式的演示中,我們首先看到了傑洛特與其他角色進行了一些對話,畫面的呈現方式比較接近文字冒險遊戲,屏幕上會主要顯示角色們的頭像以及他們的對話。正當我以為這個模式主要就是對話和打牌的時候,畫面突然轉到了大地圖上,你可以像RPG遊戲一樣控制角色在地圖上行走並調查地圖上的地標。調查地標之后角色會進入到新的場景當中,而且這可能會讓你獲得新的卡牌。
在故事模式中,如果劇情發生戰鬥,你就會見到:戰雙方開始對峙,摩拳擦掌,你準備放魔法,我準備出劍……然而在下一刻大家選擇做下來一把昆特牌定勝負。雖然之前就有玩家做出了讓昆特牌代替戰鬥的《巫師3》mod,但這次看到官方逼死同人的做法,怎麼還是覺得有點出戲。
在正式版當中,故事模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充當昆特牌教程,能夠幫助新手玩家更快地掌握昆特牌,另一方面《巫師》系列粉絲能夠了解關於這個遊戲世界的更多故事。而對於我這種更在意對戰體驗的玩家來說,故事模式能夠給我提供新的卡牌。
在短暫的演示之後,終於我們可以上手試玩《昆特牌》了,而我的對手就是坐在我對面的小哥。
他看起來很有自信,問我:「你之前玩過嗎?」,我表現得比較謙虛:「玩過一點」。然而心中卻是:「玩過嗎?今天就讓你知道什麼是昆特大師!」
試玩現場 「聽說波蘭啤酒與昆特牌更配」
Demo中有四個默認的牌組,分別代表遊戲中的四個派系,分別為北方王國、史凱利傑、松鼠黨以及怪物。
對「北方王國間諜流」稔熟於心的我自然選擇了最熟悉的北方王國,而對方則選擇了本次新加入的史凱利傑,我對這個派系是怎樣的風格則很是期待。
在開始牌局之後我就首先發現了遊戲一個明顯的改變——間諜不是那麼逆天了。在原先的昆特牌中你可以將一個間諜放到對方的陣營中,然後可以摸兩張牌。而如今,間諜牌只能從摸到的兩張牌中獲得一張,而且一張牌是亮著的另一張則是蓋著的。這樣通過反覆使用間諜牌獲得巨大牌差戰略優勢的效果就不存在了,如今你只能儘量通過消耗一張間諜牌,去獲得儘量更好的手牌。
間諜技能被大幅削弱,遊戲走向平衡
第一局對方明顯很強勢,在數值上迅速拉開了差距。我一看這就是不會玩,於是果斷棄了第一局。在第二局上通過強力的攻城牌以及號角贏下了第二局。而在第三局,我逐漸發現了新派系史凱利傑的風格,對方有很多牌都是可以從墓地復活單位的牌。然而我這邊在前兩局之後也留了後手,留了幾張攻擊力超高的英雄牌在手裡。在幾個回合之後雙方的牌面數值沒有拉卡差距。在最後一個回合,我比對手落後一些分數,然而我手中還有一張手牌,而且這是一張英雄牌,而對手卻沒有了。我知道,在我打出這張牌之後,我會反超對手1分,獲得最終的勝利。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我打出這張牌之後,對手莫名其妙地從牌堆裡打出了一張「蘿蔔」的牌,它的攻擊力是4,對手在比分瞬間反壓我一頭。最終我遺憾告負。
蘿蔔是本次新加入的一張卡牌,它的能力是場上有一方打出英雄牌的時候,蘿蔔會從手牌、墓地或者牌堆中被打出,隨機出現在一個隊列中。無論是它的能力還是,牌面蘿蔔站在房頂上的繪圖,你都能看出CD Projekt RED在對《巫師3》中出現的bug進行戲謔的自嘲。
關鍵時刻可能逆轉牌局的蘿蔔
輸給這樣一張設計巧妙又讓人忍俊不禁的一張牌,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不過通過這場牌也能看出對方的實力不俗,自己也確實輕敵了。對手小哥也是有點驚訝:「我也沒想到最後出來的那個蘿蔔!」然後我們決定再戰一盤,這次我們居然不約而同地同時選擇了怪物的牌組。在怪物牌的對面的小哥比我理解得好,我雖然取得了一局勝利,但最後還是完敗。
不過從這場比賽中,我卻發現CD Projekt RED對怪物勢力進行了大調整。以往比較害怕天氣牌(讓一行隊列中的所有牌的攻擊力變成1)的怪物勢力,如今卻可以藉助天氣牌獲得優勢:如小霧妖能夠在大霧中獲得攻擊力的翻倍。惡劣天氣能夠對人類單位的作戰造成影響,然而怪物卻能夠在惡劣天氣中取得優勢,確實合情合理。
而且讓我有點驚喜的是,在對方打出天氣牌之後,我方的指揮官會對應的說出一段語音,大意就是說怎麼會突然天降大霧,我們要趕緊採取措施之類的。這也算是本次試玩中體會到的一個亮點。
在當初得知CD Projekt RED要做《昆特牌》獨立版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一個能夠做出《巫師3》的團隊再次贏了。不過經過這次試玩,我們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昆特牌》是款很優秀的卡牌遊戲。
《昆特牌》完全延續了《巫師3》中卡牌遊戲的玩法,而且還在機制、能力以及卡牌上進行了改良,讓它更具備平衡性,更適合競技對戰,加上CD Projekt RED在遊戲中加入的一些小心思和小細節。無論你此前是否曾經接觸過《巫師3》,你都很容易沉迷在昆特牌中不能自拔。難以想像,在今年9月《昆特牌》公測時,會有多少玩家會跳入這個設計精妙華麗無比的深坑。但無論如何,我先跳為敬,再見吧人生!
想看更多遊戲資訊與趣聞?點擊閱讀原文,獲取遊戲時光App,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