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2020年6月11日晚在臺中大甲鎮鎮瀾宮的【大甲媽祖繞境】起駕儀式
媽祖婆,媽祖婆!
媽,是媽;
祖,是媽;
婆,也是媽。
所以媽祖是全臺灣人的媽媽!
發起於臺中大甲鎮鎮瀾宮的「大甲媽祖繞境」被譽為世界第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每年的九天八夜聖行,行程累計三四百公裡,吸引上百萬的信眾步步緊跟。2020年的繞境受疫情影響於6月11日深夜從臺中大甲鎮的鎮瀾宮起駕,主持人向媽祖的粉絲們這麼喊道。
在這個地球,媽祖信仰文化在三十幾個國家落地,媽祖宮(天后宮)達6000多家。信奉者最密集的地區,非臺灣莫屬了。
在那裡無論在朝的拜她,在野的也跪她。與紅色很不好的綠色信她,和紅色有點好的藍色也仰她,白色、橙色也都追捧這仙來自大陸的海神。有錢的被託夢,沒錢的也被上身。
我曾經說,媽祖是大陸派往寶島的特首。
當泉州人和莆田人為媽祖文化究竟從哪裡起源爭得喋喋不休的時候,臺灣人說,都靠邊,我們對媽最照起工,的確在臺灣,媽祖是第一大神!土地公二號、觀音三號,耶穌貌似排不上號。
每年元宵節過後,臺灣人就進入了三月所謂的「痟媽祖」季節,媽祖神像被鑾轎抬著,招搖過市,信眾或拜或跪或鑽,對媽祖表現出五體投地的赤誠。
【大甲媽祖繞境】,為臺灣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鎮瀾宮於每年農曆三月間舉行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出巡繞境,終點在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去程行經駐駕廟宇依序為彰化南瑤宮、西螺福興宮;返程行經駐駕廟宇依序為西螺福興宮、北鬥奠安宮、彰化天后宮、清水朝興宮。全程為九天八夜,約340公裡,繞境路線:
去程:
第一天:大甲區→清水區→沙鹿區→龍井區→大肚區→彰化市
第二天:彰化市→花壇鄉→大村鄉→員林市→永靖鄉→北鬥鎮→溪州鄉→西螺鎮
第三天:西螺鎮→二侖鄉→虎尾鎮→土庫鎮→元長鄉→新港鄉(經北港古香路)
第四天:新港奉天宮舉辦祝壽大典(上午八時)
【視頻】卓越兄在彰化西螺鎮迎接【大甲媽祖繞境】的媽祖鑾駕 卓越兄2019年4月親身參與繞境之作:
《這年,我們一起追湄洲女孩》
回程:
第五天:新港鄉→元長鄉→土庫鎮→虎尾鎮→西螺鎮
第六天:西螺鎮→溪州鄉→埤頭鄉→北鬥鎮
第七天:北鬥鎮→田尾鄉→永靖鄉→員林市→大村鄉→花壇鄉→彰化市
第八天:彰化市→大肚區→龍井區→沙鹿區→清水區
第九天:清水區→外埔區→大甲區
【視頻】白沙屯媽祖繞境充滿魔力和傳奇
其實臺灣能與大甲媽祖繞境媲美的是白沙屯媽祖繞境,發起於臺中地區拱天宮的這個活動,每年初春便會展開盛大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活動,已相傳逾160年,來迴路程約400公裡。與大甲媽祖繞境截然不同的是,白沙屯繞境繞境路線無固定,一切隨神意,由媽祖大轎採轎決定,沿途聞聲救苦、拔苦予樂,其因未經人為安排的進香路線,總充滿神秘與驚奇。有時候鑾駕在電線桿前不走了,被解讀是要求供電局移走杆子,以免造成交通事故。有時候,鑾駕被轎裡的神力拐進了池塘,抬轎的說他們壓根控制不了。有時候衝進汽車修理店,原來那裡有工人的家屬病了。有時候故意繞過跪拜人,原來他們做了害人的食品。
信徒緊緊跟隨,顯示信仰凝聚力,更形塑出白沙屯媽祖的信仰特色,每年吸引各地民眾朝聖參加,報名人數逐年倍增。
礙於疫情,今年的大甲媽祖繞境有諸多限制——
1、一次跟駕人數不可以6000人;
2、不可以觸碰鑾駕;
3、不可以鑽轎底。
除了這次疫情,縱觀大甲媽祖繞境史,並非次次一帆風順。
在1959年之前,繞境進香原為七天六夜。
1962年,延長為八天七夜,並新增北鬥奠安宮駐駕。
1975年(民國64年),因蔣中正病逝,全臺停止娛樂、宴會、慶祝等而停辦。
1980年代,媽祖鑾轎曾發生2次被搶到八卦山上,形成「不良習俗」陰影,成為地方勢力搶轎地點,每年去程與迴鑾,行經彰化市民生地下道(俗稱一級戰區)的三民路、民生路口、中正路、永安街、大埔路、英士路、民族路、華山路、永樂街及中山路一、二段等路口,由彰化縣警察局將部署大批警力(大約上百名至上千名警力戒備),往年彰警是扛轎防範搶轎衝突,近年警察不扛轎,並且繃緊神經防範搶轎、鬥歐衝突事件等,延誤繞境行程。[2][3][4]
1984年,《大甲媽祖回娘家》紀錄片放映,因此大甲媽祖國知名度提升,讓一般民眾認為大甲媽祖往北港進香與回娘家畫上等號,因此起爭議,認為不是分靈,因而矮化。
1987年(民國76年)10月,鎮瀾宮組團前往湄洲媽祖祖廟參加媽祖成道一千周年紀念,再前往媽祖誕生地-港裡天后祠(現今賢良港天后祖祠)參拜,迎回祖廟媽祖神像(現今紅色彩球的湄洲媽祖)來臺,從此湄洲謁祖(刈火)進香開始恢復。
1988年起,鎮瀾宮取消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改往新港奉天宮繞境會香,將往年從北港的「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謁祖進香」改為往新港的「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繞境進香」至今,從此北港進香中斷三十幾年。
1993年,開始引進電視臺實況轉播,繞境吸引了全世界目光。
這次大甲媽遶境進香沿途仍經臺中、彰化、雲林及嘉義等地,全程約340公裡,為了防疫,鎮瀾宮要求各宮廟準備的點心、茶水改用餐盒及瓶裝水,各宮廟並定時消毒,起駕日廣場有人員管制措施,以減少群聚。
大甲媽祖上轎儀式6月11日下午登場,剛動完換肝手術的鎮瀾宮掌門人顏清標穿上束腹帶,著西裝出席,親自主持媽祖上轎儀式,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臺中市長盧秀燕、嘉義縣長翁章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臺中市副市長陳子敬出席,並依序參與遶境的正爐媽、副爐媽、湄洲媽、千裡眼、順風耳等神像放進轎中。
去年因為是總統和立法委員的選舉造勢年,包括蔡英文、韓國瑜、馬英九、柯文哲在內的政治人物都在起駕儀式或者繞境途中出現。今年被推遲的起駕儀式少了些大人物。
其實說白了,來拜媽祖的政治人物,都是做給選民看的,政客們怕只怕選民。
不過一個社會有敬畏之心總是好的。信仰,歸根結底就是教人們去敬畏什麼的,敬天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憫人。人的安全隱憂說到底更多的是來自人類本身,而不是天或地。
其實神力原理不難理解,祂就像一個交警,讓你接受了交通規則,秩序就順然了!
鎮瀾宮掌門人顏清標的肝有問題,他的五個兒女爭著把肝切給他。最後一個兒子實現了心願。做手術的父子醒來,都問醫生,對方情況怎樣。
6月11日這天。顏清標說,大家虔誠拜媽祖,追隨媽祖腳步,走出平安、健康,所以每個參與繞境的人,一定要戴口罩。祈求大甲媽祖把疫情去除,照顧臺灣人,也讓全世界一天比一天好。
廟方於媽祖起駕同時施放煙火,絢爛光彩點亮夜空,現場信眾則虔誠跪地合掌,恭送媽祖出巡。
大甲媽祖繞境有十個典禮——
1、筊筶典禮:每年元宵節的下午六點在大殿擲杯請示媽祖,決定該年起駕日期時刻。隨後由頭香、貳香、叄香、贊香等團隊向大甲媽稟告隨駕繞境進香事宜。
2、豎旗典禮:頭旗為九天八夜徒步繞境進香指揮旗。豎頭旗當天敬備香花茶果,由頭旗組、祭典組、報馬仔、誦經團等等單位,在子時誦經,然後豎起頭旗,向三界昭告九天八夜繞境進香各項工作正式啟動。另外鎮瀾宮所屬陣頭團隊開始各自整理旗幟、服裝、器具,並展開訓練,由祭典組、頭旗組前往勘查路線,並貼香條(此香條分為繞境平安與合境平安等兩種)告知民眾及所經過路線的宮廟。
3、祈安典禮:在繞境出發前的時間(起駕日的下午)為15:00舉行,向媽祖稟明繞境事宜,並祈求媽祖庇佑全體參加人員,平安順利。
4、上轎典禮:在繞境出發前的時間(起駕日的下午)為17:00舉行,祈安典禮後恭請正爐媽、湄洲媽及副爐媽等三尊媽祖與千裡眼將軍、順風耳將軍一同登上鑾轎內。
5、起駕典禮:鑾轎在指定時間(起駕日的晚上)「起駕」,出發前往新港繞境進香。
6、駐駕典禮:繞境進香的第三天,媽祖鑾轎傍晚進入新港奉天宮,由鎮瀾宮董監事率領信徒誦經讀疏,感謝媽祖保佑信徒平安抵達新港。
7、祈福典禮:凌晨四點在奉天宮大殿舉行「祈福」典禮,為所有參加光明燈、拜鬥安太歲的信徒舉行,祈求媽祖消災解厄。
8、祝壽典禮:早上八點,由董監事率領所有信徒一起為媽祖祝壽與誦經,三跪九叩祝賀媽祖萬壽無疆。
9、回駕典禮:在祝壽大典後的同一天晚上23:05回駕前夕,由董監事率領所有信徒恭請媽祖登轎,並恭送媽祖與信徒徒步迴鑾大甲鎮瀾宮。
10、安座典禮:在繞境的最後一天晚上回到大甲鎮瀾宮進行安座典禮,叩謝媽祖沿途庇佑民眾平安。
其他儀式還包括:起鬥、貼香榜、淨香條、貼香條、淨物品、調營賞兵、調營、獻香典禮、收營、收頭旗、淨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