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農村四句處世名言,句句實在!

2021-01-12 歷史有點萌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聽說過很多俗語,這些話都是凝結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雖然看似話語粗糙,但其中道理卻非常實在。有些歷經千年依然傳誦至今,讓後人受用匪淺。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四句俗語,仔細品讀一番,定讓你眼前一亮,原來人生大智如此的樸實自然,句句實在受用。

一、乾淨冬,必是髒年

一個地方到了冬天不下雪,來年的莊家病蟲災害會很多,收成肯定會不好。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春種秋收,夏天莊家生長,冬天就好比莊稼地的空閒期,如果不讓土地遭受點嚴寒滋潤,很難在來年有所作為。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安逸懶惰的生活,容易使人頹廢,久而久之就成了廢人一個,不經歷風雨的磨礪,難成大器。

二、有錢想看窮親戚,窮時不願見親人

這句話描述了人世間金錢現實的老話。如今,人窮就不願意看見親人,一是過的太寒酸怕給親戚丟臉,二是親戚根本就不想見你,怕你給他們找麻煩。反觀有錢人,喜歡炫耀自己的財富,旁人和他們不熟,只有在親戚面前才有成就感吧。

三、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

樸實農村人常言,人窮不可志短。這句話還是很勵志的,但光是嘴巴上努力沒用,關鍵還在於實際行動,腳踏實地方能逆天改命,像螞蟻一樣,力量雖單薄,可自己認定的事情從不輕言放棄,再苦再累也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四、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

這樣的社會風氣古往今來歷歷在目,當人窮了最好別走親戚,人家嫌棄不說還自討嘲笑。更何況世人都很現實,尤其是親戚之間屢見不鮮,窮時親戚走動,看人家臉色,終究不舒服,當你走後,還可能背後說三道四,弄得一身不自在。就像馬一樣,太瘦了就不要去軍隊,因為出不了力氣,難免落得個宰殺的下場。話說回來,這又是何苦呢?

以上充滿農村人智慧的四句俗語,句句實在,字字珠璣,大家都記住了?

相關焦點

  • 馬瘦別走兵,人窮別走親……
    今天看到這句諺語「馬瘦別走兵,人窮別走親」, 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悟。「馬瘦不走兵」意思就是說瘦馬跟著軍隊走,出不起力的瘦馬最終只會落個被宰來吃的下場;而「人窮別走親」這句話好理解,人窮困潦倒的時候,就別想去親戚家走動了,因為沒有人會歡迎你。
  • 「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落魄時,多做三件事,便能絕境逢生
    俗話說:「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意思就是在人生的窮途中,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將自己從生活的泥潭中掙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別人的看重,若是落魄的時候還四處亂竄,那麼就好像是贏瘦的騾馬上了戰場,只能夠被別人所嗤笑。因此如果能夠在落魄中保持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難得的人生智慧。
  • 人窮沒入眾,言輕莫勸人,認真讀一遍,少走許多彎路!
    ——《增廣賢文》孔孟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人的善與惡是可以共存的,這是人性,只要可以抓住人性的規律,就可以避免很多災禍和損失。生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總是很難滿足的,不曾看見已擁有的東西,卻經常為那些未曾擁有的感到煩惱。
  • 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農村四句俗語,道出做人的道理
    之後她一直和我說,讀書沒意思,她們廠裡很多大學文憑的人工資也只和她們差不多之類的話,反正就是想讓我輟學去她那邊。還好我因為窮沒去,因為,這傢伙進傳銷了。我也是一年多之後才知道的,據說當時高中的同伴同學,有好幾個人都被她騙進去了,這些人以前讀書時和她關係比較好。
  • 民間俗語:「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 字字珠璣,古人教你為人處世
    農村俗語充滿智慧和情商,簡單一句話可能就是他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句句在理,還接地氣,很多俗語到了現代社會依然適用!比如,老人家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道盡了世態炎涼,中年人都該看看!中國的文化中有一個荒謬的現象,有錢人人抬,沒錢人人踩。
  • 前人勸告:「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才是精彩,說盡人心
    從古至今,我們都知道人與人的相處方式首先就是要通過說話交談了。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一句溫暖的話兒感動對方,但也有很多人會因為一時嘴快而讓人心生厭惡。所以,老祖宗們經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為我們留下了「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樣一句勸告。前人留下「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的勸告到底意欲為何?首先就來說一下這「人窮別說話」。很多人乍一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 曾國藩的這4句警世名言,熟記於心,句句經典,受益終身
    曾國藩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名氣是非常大的,能夠被後代世人尊稱為「中華千古第一人」不僅僅是他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讓自己不斷前進,他同樣讓自己的家族能夠經久不衰,能夠提拔很多的有才之士,這樣的曾國藩,自然是蘊含著很多的智慧和見識的。
  • 人到四十,想要奮力前行,就必須扔掉這四樣東西
    人過了四十,不應該再有迷茫的心境,不應該再去做白日夢,不應該再去頻頻回頭看過往,人生經歷了歲月風雨的歷煉,體味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慢慢要明白,哪些事情應該堅持,哪些事情應該扔掉,心裡要有數。人過四十,想要人生路越走越寬,要想越走越高,就必須扔掉這四樣東西。狠心扔掉不愛你的人。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硬凹的造型不美。
  • 《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文/飛魚《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 李嘉誠經典10句話,句句都是處世箴言: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李嘉誠經典10句話,句句都是處世箴言李嘉誠的一生,可謂是波瀾起伏。李嘉誠從一個寄居在親戚家裡的窮小子,沒有背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這個地位,可見他的為人處世以及他的智慧。李嘉誠目前已經92歲了的高齡的,回顧其一生,有著許多的良言值得我們學習,今天羅列了他的10句經典語錄,句句都是是為人處世的實用箴言,都是值得我們學習並且受用的。
  • 四大名著中有四句寓意深刻的名言,人一旦明白意義,成就會不一般
    在此四本文學著作中,作者曾為我們留下了不少傳世名言,對後世頗有教育意義。這些名言都有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我國古典四大名著包括《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以及《紅樓夢》,四部小說中的前三部,都成書於明朝,唯獨《紅樓夢》一書成書於清朝。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一句更經典,道出世態炎涼
    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取之不盡,他們留下的那些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直到今日,依舊在我們為人處世的人生道路上,口口相傳。人窮別說話這句話說起來或許會引來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古往今來,窮人的話語權總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是如今倡導平等的時代,想想你跟朋友聚會,大聲說話的,基本都是那幾個有所成就的。
  • 《史記》的四句話名言,雖然很短,卻說透人性
    《史記》不僅是一本史書,而且還是一本揭露人性之書,這裡面除了我們熟知的歷史典故外,還產生了許多經典名言,今天小雨不講歷史故事,而是講講《史記》中那些關於人性的經典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如果將天下比作一個蜂巢,眾生不過都是那整日忙碌的工蜂,為了各自的利益奔波著,卻又樂此不疲。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當你很窮、被人看不起的時候,記住以下四句話
    所以,當你很窮、被人看不起的時候,記住以下這四句話,給自己加油鼓勁。01「樹挪死,人挪活」,敢於折騰的人,總有機會翻身。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不願意走路的人!如果你很窮,還不願意折騰自己,那麼你是沒有機會翻身的。
  • 《烈火如歌》四句經典臺詞,句句直戳人心,我喜歡第三句,你呢?
    《烈火如歌》四句經典臺詞,句句直戳人心,我喜歡第三句,你呢?一起來看一下吧。由周渝民和迪麗熱巴主演的《烈火如歌》火遍大江南北,劇中的臺詞也收到觀眾的喜愛。第一句:我從小就喜歡你,你站著的樣子,走路的樣子,我究竟喜歡你哪一點呢?連我自己都忘了!如歌從小就喜歡戰楓,可是戰楓硬生生把她推開了。
  • 《菜根譚》名言20句,句句處世經典!
    可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版本,卻不那麼好找。很久也沒找著。—— 7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譯文】為人處事,讓別人一步,是明智之舉,因為讓一步就等於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
  • 正能量文案|英文情感語錄,句句溫暖,句句讓人淪陷
    記得這些事的人,當他們看到別人迷茫、虛弱的眼神,他們不會任意嘲笑,而會先詢問這個人的靈魂是否剛從更明亮的生命走出來,因為不適應黑暗而無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剛從黑暗走入光明,因為過多的光芒而目眩。他會認為其中一個人的情況與心境是快樂的,並對另一個人產生憐憫。或是,他可能會有心情嘲笑從幽冥走進光明的靈魂,但這總比嘲笑從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
  • 「人過四十,富不管2人,窮不管2事」,教你看透人性中年人要謹記
    在農村裡,七零後們都大部分在外面打拼,較少有留下農村耕田種地的了,而在城市裡也主要是在一些工地幹一些體力活,可以說如今農民工隊伍中,七零後是主力軍。對這個年齡的人而言,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身為家中的頂梁柱,壓力確實也不少。既要掙錢養家餬口,與此同時身體也開始要走下坡了。若是踏入五十歲的門檻後,找工作也越發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