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西遊記》中
孫悟空咬著金箍棒
鑽進鐵扇公主肚子的畫面
一直是我童年的陰影
就好比吞下了一個孫悟空,普通胃鏡要插管、打麻藥,這酸爽讓許多飽受胃病的患者望而卻步。
那如果可以不插管、不打麻藥,整個過程毫無不舒適感呢?一顆膠囊就可以輕鬆查胃,你還會有顧慮嗎?
今天,晚報君特意到武漢本土企業安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體驗了醫療黑科技「磁控膠囊胃鏡」。
為了檢查更為準確,晚報君聽從相關工作人員囑咐提前一天晚八點後沒有進食。
今天檢查一早,飢餓感加上第一次做胃鏡的緣故讓晚報君感到十分緊張。工作人員為了緩解記者不安的情緒,解釋操作原理,展示需要吞服的膠囊。
一個「大圓球」操控著這個小小的膠囊,360度無死角翻轉給胃部拍攝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
在這期間工作人員為晚報君準備了一杯帶著淡淡香蕉味的去泡水和三到四杯白水。根據每個人胃大小的不同,只要喝到胃有飽腹感即可,這是為了胃部撐開更仔細的拍攝保證檢查準確性。
接下來,再等待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可以進行檢查了。
體驗開始,工作人員將屬於晚報君的膠囊打開,每一顆膠囊擁有自己的「身份證」只供一人使用,保證安全、衛生。
吞咽前,為保證磁控膠囊靈活穩定,會先隨機拍攝幾組照片,等待十幾秒讓膠囊處於穩定狀態。
隨後晚報君穿上檢查服側躺在機器上,喝一點點水把膠囊咽下,雖然磁控膠囊胃鏡的大小是一般膠囊的兩倍,但是咽的時候非常順滑,沒有什麼不適。
工作人員解釋磁控膠囊的表面是一種特殊的材質,與普通膠囊表面材質並不相同,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晚報君慢慢將磁控膠囊胃鏡咽下去,從食道拍到胃,期間側躺到平躺,晚報君頭上的大圓球就跟著操作來回動,偶爾會感覺膠囊在胃裡翻個,很神奇的感覺。
隨著檢查的推進,操作屏幕上已經逐漸出現了記者胃部的畫面,一旁的晚報君同事不禁感嘆「太清晰了!」。
大約15分鐘後,整個檢查就結束了,一點不適感都沒有。一秒鐘兩張照片,140度廣角鏡頭。在3000多張成像裡,滑鼠可來回切換畫面無死角觀察胃部情況,這給醫生準確判斷病情提供了良好的數據支持。
整個檢查完畢後,晚報君就可以隨時進食了。根據檢查需要,膠囊機器人會在進入腸道後,隨著腸道的蠕動而前進,並在沿途繼續勤奮地拍攝,每一處細節都不會遺漏!三到五天膠囊會排出體外。
整個體驗過程讓晚報君對胃鏡這項技術有了新的認識,全程無痛、無創、無麻醉,讓剛開始緊張的心平靜了不少。
1. 無痛無創 無麻醉
膠囊體積小,進入體內無異物感、不適感;檢查無需麻醉,無創傷,無不良反應。
2. 無交叉感染
膠囊採用無菌耐腐蝕醫用高分子材料真空獨立包裝,無毒無刺激,一次性使用。
3. 全方位無死角
膠囊可在體內全方位各角度的進行控制拍攝,不遺漏任何可疑病灶。
4. 檢查快捷
只需隨水吞服一粒小小的膠囊,15分鐘左右胃部檢查即可完成。
5. 操作簡便
採用控制杆遙控,直觀易上手,操作方便簡單。
6. 圖像清晰
高清攝像頭配合自動曝光控制,可提供清晰明亮的大視野臨床圖像。
配圖,圖文無關
日本和中國,是世界上被發現胃癌最多的國家了,特別是中國,有著全球近一半的胃癌患者。但這兩個國家的治癒率卻相差甚遠。
在中國,胃癌5年生存率不足20%,但在日本,卻高達80%,也遠高於美國,主要就得益於早篩查早發現。
可惜的是,中國應該做胃鏡檢查的人群大概有一個億,但全國一年都只有2000萬例的人做胃鏡,剩下的8000萬人,是當了「逃兵」嗎?當然不是!
在不久前的武漢協和國際消化病大會上,武漢協和醫院消化科內科主任侯曉華教授說:「我國胃病患者對插入式胃鏡有著較強的抵抗情緒,胃鏡檢查的普及率較低,查出胃癌的患者大多為中晚期。」
近年,該院引進了磁控膠囊後,查出病因準確率達93.4%。「經過多年的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及磁控膠囊新技術的引進,武漢協和醫院胃癌早期診斷率超過30%,遠遠高於城區平均水平的15%,但相較於國際上胃癌早期診斷率來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來源:武漢晚報
採寫:記者汪文琪 攝影 郭昌芳
編輯 | 張劍 視覺 | 胡肖 校讀 | 胡肖 值班主編 | 陳馨
推廣合作 | 胡女士 1592768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