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胃竇隆起,有必要做超聲胃鏡嗎?

2021-01-18 健康中國—上海站

問:我18年12月胃鏡診斷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 胃竇隆起 胃底黏膜下隆起 腸化(十) 請問莊主仼我有必要做超聲胃鏡嗎?還問主任如果葉酸高的人能吃葉酸片嗎?如果沒有胃酸能吃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胃腸外科莊彪副主任醫師回答:

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淺表性萎縮性胃炎、胃竇隆起、胃底黏膜下隆起、腸化生一個+,我的理解,你的胃鏡已經做了,你要問的問題是有沒有必要做超聲胃鏡,是這樣嗎?我給你簡單科普一下超聲內鏡是一個什麼樣的檢查手段。

超聲內鏡我們一般是用於檢查什麼?用於檢查胃間質瘤、胃黏膜下病變這些手段,因為你在胃鏡下無法肉眼看到。對於你的胃鏡來講,淺表性胃炎、胃竇隆起、胃底下黏膜下隆起,是兩個問題。一個問題叫淺表性萎縮性胃炎,這個在胃鏡下已經看到了,胃竇隆起、胃底黏膜下隆起,是否表現?當時給你做胃鏡的醫生,他懷疑你黏膜下是不是有隆起性的疾病。這個我不是很清楚。假如是這樣的話,我認為你是有必要做超聲胃鏡的。

葉酸高的人能否吃葉酸片?這個我建議你諮詢一下血液科的醫生或者內分泌科的醫生。沒有胃酸,能吃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是叫H2受體阻滯劑,它主要是阻滯胃酸的分泌,我不理解你問題裡面沒有胃酸是一個什麼意思。是指你沒有胃酸,還是一個什麼意思。一般來講,哪怕在吃奧美拉唑的病人,胃酸總歸是有的。

相關焦點

  • 指尖醫生|萎縮性胃炎=胃癌嗎?
    醫護介紹施劉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 病理科技術員萎縮性胃炎=胃癌嗎?最近,我的胃一直不舒服,今天來醫院檢查,醫生讓我做個胃鏡,竟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那豈不是要癌變了?我就要「掛」掉了!別緊張,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會直接發展成癌變的。專家解讀慢性萎縮性胃炎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它是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或者伴有一些腸化生的消化系統疾病。通常在病理診斷中,慢性萎縮性胃炎有極少的比例可能會發展成胃癌。
  • 北平說|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我的胃就小了?
    林先生檢查完畢,看到胃鏡報告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以為自己的胃變小了,難怪平時沒吃幾口就容易胃脹。當天晚上,朋友請他吃飯的時候,林先生也是才吃了一點,就放下了筷子,說吃飽了。見此,朋友非常疑惑,「這不像你當年的風格呀?」
  • 沒有症狀的萎縮性胃炎、腸化生要不要治療?
    症狀嚴重不一定胃病嚴重,有可能是功能性疾病,有症狀當然要治療;沒有症狀不代表胃病輕,是否治療要看胃鏡檢查和病理結果。 萎縮腸化是胃黏膜長期炎症的結果,胃黏膜炎症不控制萎縮腸化必定逐步加重,因此,萎縮腸化患者不論有無症狀無論輕重,都必須控制胃黏膜炎症,使之成為輕度慢炎非活動性炎症,以最大程度穩定病情。
  • 慢性萎縮性胃炎怎麼治?不妨試試摩羅丹濃縮丸
    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公認的胃癌前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易導致胃癌的發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較高,且逐漸呈年輕化趨勢。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公認的胃癌前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易導致胃癌的發生。目前,西醫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多數醫生更建議中藥治療,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是摩羅丹濃縮丸。
  • 萎縮性胃炎,是胃縮小了麼?一定會癌變嗎?能治好嗎?
    ,是近年來檢出率很高的慢性胃病,有數據顯示,在55歲以後人群中,檢出率超過半數。引起萎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齡、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因素、遺傳等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本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病變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變,是一種「半生理」現象。
  • 胃部一直不舒服,做了胃鏡說是糜爛性胃炎,嚴重嗎?
    糜爛性胃炎是胃部疾病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有的患者看到胃鏡單上有糜爛二字之後,就覺得自己的胃是不是「爛了」; 變得非常的焦慮和恐懼,其實糜爛性胃炎並不是說胃爛了,而是一種病理的表現。
  • 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萎縮了 ?
    我的胃還能恢復到從前嗎?發給他們看看吧!在消化科門診常可以見到一些憂心忡忡的患者拿著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胃鏡檢查報告諮詢專家:「教授我這胃是不是變小了啊,我說最近怎麼吃得少了呢,這病危險嗎,我都沒有胃了,我可咋整啊以後」。但是真實的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變小了嗎?
  • 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年,久病不愈擔心癌變?
    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年,經中西藥治療時輕時重,刻下胃脘刺痛,痛有定處,持續不已,拒按,面色晦滯,納差,乏力,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胃鏡檢查,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此乃久病不愈,瘀血入絡,瘀久生毒,戕害胃體所致。擬活血化瘀,健脾理氣。用失笑散合黃芪建中湯加減。
  • 萎縮性胃炎離我們很近,我建議你看一看這篇文章
    我在公眾號的後臺留言中發現,很多朋友長期被慢性萎縮性胃炎困擾著,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二十多歲的青年。確實,我告訴大家,慢性萎縮性胃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2014年,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牽頭開展了一項橫斷面調查[1],結果顯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慢性萎縮性胃炎比例為 17.7%。
  • PG和胃泌素17聯合檢測對胃癌高危人群萎縮性胃炎的預測價值
    方法 於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選擇居住在上海市中心城區的無症狀胃癌高危人群377名,根據內鏡檢查和病理組織學表現分為無萎縮性胃炎(NAG)組、輕至中度萎縮性胃炎(MAG)組和重度萎縮性胃炎(SAG)組,採用ELISA法測定血清PGⅠ、PGⅡ、胃泌素17水平。
  • 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萎縮性胃炎」
    患者劉醫生,我這萎縮性胃炎什麼意思?我該怎麼辦?這說明大家對萎縮性胃炎不甚了解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萎縮性胃炎什麼是萎縮性胃炎?為什麼會患有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都有什麼表現?如何診斷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會惡變嗎?
  • 查出萎縮性胃炎,得胃癌的概率有多大?醫生不隱瞞,仔細做出分析
    最近好友老張找到我說,胃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通過胃鏡觀測出了萎縮性胃炎,自己比較緊張,在等待醫生診察的時候偷偷上網搜了一下,萎縮性胃炎被稱為癌前病變,有報導還說萎縮性胃炎基本上等於胃癌。看到這些說法,老張更是焦慮不已,那麼查出萎縮性胃炎,得胃癌的概率有多大?
  • 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縮小」了嗎?能逆轉嗎?
    那麼,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變小了嗎?或者像下面這隻蘋果?、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2、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繼續: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長期淺表性炎症損傷會導致黏膜腺體萎縮,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
  • 幽門螺桿菌檢測、胃鏡檢查……一文掌握最全胃病相關檢查
    胃大致分為賁門、胃體、胃底、胃竇和幽門幾個部分,胃炎可根據部位分為胃竇炎、胃體炎、全胃炎。胃鏡檢查取活組織做病理後,也可根據病理結果分為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其中萎縮性胃炎又可分為A型和B型胃炎……這麼多種胃病是不是做一個胃鏡就可以明確診斷,進而開始治療了呢?事實並非如此。那麼,有胃病,我們具體該做哪些檢查呢?01幽門螺桿菌檢測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呢?
  • 腸胃不舒服都必須做胃鏡腸鏡?醫生:這三類高危人群,有必要做
    很多人反應當感覺胃腸道不舒服去看醫院看病時,醫生都會要求做胃鏡或者腸鏡。大家都在糾結要不要做。因為在做電子胃鏡或者腸鏡時,會有各種擔心。不做無痛的又怕難受,怕承受不了。選擇無痛,又怕全麻帶來的風險。而且對於是否真得有必要做,也是好糾結。選擇不做,心裡也會堵得慌,畢竟有一些疾病確實需要電子腸胃鏡才能確定。
  • 古今醫案研讀:蘇州市中醫院何煥榮治萎縮性胃炎並慢性腸炎案
    擅治呼吸系統疾病,另外對消化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婦科月經病及疑難雜症等都有深入的研究。【醫案】何煥榮治萎縮性胃炎並慢性腸炎案黃某,女,32歲,工人。1986年5月20日初診。病史:慢性腹瀉持續兩年,日行二三次,五更必洩,大便呈稀薄狀,挾有黏液,腹鳴但不痛,曾服中西藥無效,形容憔悴,體重減輕10多千克,飲食不振,肢體倦怠。診時情緒悲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心肺正常,肝肋下1.5cm,劍突下3.5cm,質軟無觸痛。脾未及,呈舟狀腹,未扣及包塊。舌苔前半稍,脈細軟。
  • 糜爛性胃炎嚴重,還是胃潰瘍嚴重?糜爛性胃炎是怎麼回事?
    「糜爛性胃炎啊!是不是我胃爛了?是不是很嚴重啊?」 「是糜爛性胃炎嚴重,還是胃潰瘍嚴重啊?」 「為什麼胃鏡報告是糜爛性胃炎,病理報告卻是淺表性胃炎啊?」
  • 慢性萎縮性胃炎「元兇」已指出,若想遠離,這3件事要牢記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病,很多胃腫瘤患者會有這種現象,特別是伴有不典型增生或腸上皮化生的患者,發生惡性病變的風險極高。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緩慢且治癒起來困難,那麼這種疾病是如何引起的?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 做一次胃鏡到底有多大傷害?聽聽專業的內科醫生怎麼說
    做胃鏡難受嗎?做胃鏡有什麼傷害嗎?胃鏡做多了,本來沒事的,會不會把胃搞壞?……這些關於胃鏡的疑問、憂慮,擔心,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就把胃鏡的問題,一次性跟大家說清楚。所以,做胃鏡檢查,既可以對我們的胃進行觀察,還可以觀察我們的食管、十二指腸,尤其是當我們體檢發現有可能是癌症時候,對於整個胃鏡檢查的觀察過程都是有統一一個順序的,而且哪怕是在胃內的觀察,也不是我們醫生想怎麼看,就怎麼看的,一般是從我們的胃竇開始,然後接著是觀察我們的胃角、胃體下部、胃體中部、胃體上部,最後到達我們的胃穹隆部
  • 萎縮性胃炎,複查必須注意的6個問題!
    萎縮性胃炎癌變的機率非常小胃癌的發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從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發展到慢性萎縮性胃炎,再發生腸化和/或上皮內瘤變,最終演變為胃癌這樣一個慢性過程。當萎縮性胃炎出現中重度萎縮和腸化生、低級別內瘤變時應當引起重視,因為出現這些病變時發生癌變的機率會較普通人群為高,應當採取一些必要措施來預防癌變的發生。但是也不必要對萎縮和腸化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因為萎縮性胃炎發生癌變的機率還是比較低的,約為0.5%-1%,即使是低級別內瘤變大部分可以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