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將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42歲的林先生是一名海鮮酒樓老闆,別看林先生年紀不大,但已有胃病病史10多年。林先生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人忙、事多、吃飯不規律」,經常被朋友調侃說「年紀不老,胃卻很老」。他平時飲食不注意,胃就會疼得難受,痛的時候伴還有脹氣、打嗝。每發作一次,當天基本上是沒什麼食慾了。
有一次同學聚會時,大夥太久沒見面,「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明天」,杯酒下肚,一高興喝多了,當晚胃就開始上下翻騰,疼得受不了,後來實在忍不住了,林先生來到了廣東省中醫院消化門診就診。
醫生結合林先生病史、症狀及查體結果,醫生建議他先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和胃鏡檢查後再來開藥治療。
林先生檢查完畢,看到胃鏡報告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以為自己的胃變小了,難怪平時沒吃幾口就容易胃脹。
當天晚上,朋友請他吃飯的時候,林先生也是才吃了一點,就放下了筷子,說吃飽了。見此,朋友非常疑惑,「這不像你當年的風格呀?」林先生解釋道:「因為最近做個了胃鏡,報告提示我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萎縮變小了,一吃東西就胃脹, 所以現在我吃兩口飯就飽了」。
胃脹真的是因為胃變小了麼?
後來林先生看門診時提及此事,醫生給他解釋道,其實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是單純的胃體積萎縮了。
醫生舉例子說明:胃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原來種的是莊稼(正常胃細胞),由於過度開發(年齡增加、不良飲食習慣等)造成水土流失(腺體萎縮),水土流失后庄稼就不生了(正常胃黏膜逐步喪失),再後來便被瘋狂生長的野草侵略(異型增生),當野草把養分都汲取了,整片土地的結局就是沙漠化了(癌症死亡)。
此時,林先生才恍然大悟,原來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是胃體積變小了。他胃脹不適症狀,原來是因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引起的。
於是,醫生給林先生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並通過望聞問切,給林先生開了中藥方煎服,一周為一個療程。
初服1個療程後林先生症狀有所緩解,遂定期來複診。於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8個療程的中藥。3個月後複查胃鏡:報告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有逆轉。現在林先生症狀緩解了,飯量也增多了,「胃不再小了!」
【北平說】
1. 什麼是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胃黏膜上皮內固有腺體的減少,伴或不伴纖維替代、腸腺化生和(或)假幽門腺化生的一種慢性胃部疾病,胃的整體體積是沒有明顯變化的。
如果把胃黏膜比喻為土壤,把幽門螺桿菌感染、膽汁反流、年齡、遺傳、吸菸、酗酒、高鹽及低維生素飲食等因素比喻成破壞土地的因素,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胃就像水土流失,胃黏膜變薄,胃的消化能力下降,所以容易出現上腹部疼痛、脹滿、暖氣、食欲不振、乏力,甚至消瘦、貧血等症狀。
2.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怎麼辦?
針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現代醫學目前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患者可行根除治療,以及保護胃黏膜及促進胃動力等藥物治療。
日常護理方面,飲食宜選用富營養、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菸、酗酒、咖啡、濃茶以及對胃有刺激的藥物,消除患者疑慮,調整精神情緒,保持心情樂觀、舒暢、平和,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但很多患者擔心的是,若不進行有效幹預,萬一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更嚴重了怎麼辦?真的拿萎縮性胃炎沒辦法了嗎?!!
寶寶們別著急,中醫hold住全場帶你來逆襲!
3.中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哪些優勢?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歸屬中醫「胃痞」「虛痞」「痞滿」「胃痛」「嘈雜」等病範疇。多篇文獻報導,中醫藥可以截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惡化,甚至逆轉胃黏膜的萎縮!
從中醫的角度看,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與脾胃肝(膽)關係最為密切, 以脾胃運化失常、脾胃虛弱為本, 脾胃虛弱又以脾氣虛、胃陰虧為多;而氣滯血瘀則貫穿病程始終。
「脾居中土,易留溼邪,欲除邪氣,首當健運脾胃」。臨床辨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可分實痞、虛痞及虛實夾雜三型論治。因此以補虛固本、標本同治為治則,以健脾益氣、理氣消脹、活血祛瘀、和胃止痛為基本治法。用藥常以黨參、白朮、黃芪健脾益氣,茯苓健脾祛溼,木香、陳皮行氣化痞。
張北平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大科行政副主任,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吉良晨教授學術繼承人,日本北裡大學病院研修醫,第六批國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養對象,廣東省首批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第二批優秀中醫人才。入選第8批第9批嶺南名醫錄。2017首批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保健協會脾胃健康分會主任委員。
擅長:
胃腸、食管早期腫瘤及癌前病變、膽胰疾病的內鏡下診斷與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消化道梗阻的內鏡下治療;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廣東省中醫院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
防治團隊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項目分中心、國家膠囊內鏡研究中心臨床培訓基地、國家幽門螺桿菌分子診斷中心廣州分中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大腸早癌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廣東省胃早癌防治聯盟副主委單位、嶺南中醫消化內鏡醫療聯盟主委單位。
在學術帶頭人餘紹源、羅雲堅及黃穗平三位教授指導下,在學科帶頭人、脾胃病暨消化內鏡中心大科行政副主任張北平引領下,總院脾胃病科科室主任劉添文繼往開來,攜團隊銳意進取,始終堅持一手中醫,一手內鏡,醫鏡融合,致力於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轉化疾病如炎症性腸病,膽胰疾病等,尤擅長消化內鏡下3E技術(ESD、ERCP、EUS)等各種手術治療及術後中醫藥促進康復,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深受患者歡迎。
團隊成員出診時間
更多脾胃疾病、消化內鏡專科資訊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脾胃病科
編輯:何明坤 莊映格 責編:宋莉萍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