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名醫李壽山用四君子合黃芪建中、枳術丸加減治萎縮性胃炎醫案

2020-12-25 騰訊網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李壽山,出身中醫世家,五幾年,進入大連市中醫醫院工作。先後任大連市第一醫院、中蘇友誼醫院中醫科主任。1961年調入大連市中醫醫院任院長,大連市中醫研究所所長,1979年任中醫主任醫師。兼任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全國中醫脾胃病專業委員會顧問,東北地區腎病研究副主委,遼寧中醫學會副會長、遼寧仲景學說研究會主任委員、遼寧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會顧問,《遼寧中醫雜誌》編委,大連市政府科技顧問、大連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大連市第1到10屆人民代表。199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政府津貼,被列為大連市科技精英。2005年,在中國首屆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上,被評為全國500名老中醫。2006年獲中國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7年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聘為博士生導師。

【案例】

李壽山用四君子合黃芪建中、枳術丸加減健脾溫中理氣化瘀治萎縮性胃炎案

遲某,男,66歲,退休工人。

1986年11月2日就診。

主訴:

胃脘痞滿10餘年,近日加重。

病史:

胃病史10餘年,經常胃脘部痞滿不舒,似痛似脹,空腹尤甚,得食稍緩,旋又不適,納呆不飢,日進主食150~200克,大便溏薄,噫氣矢氣,倦怠乏力,日漸消瘦。經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上皮化生,屢經中西醫治療不愈,曾服猴頭菌片、維酶素1年多,未見顯效。

檢查:

神清,消疲,面色菱黃不華。舌質淡紅,有瘀點,苔白滑,舌下脈淡紫粗長,周圍有若干小結節,脈象沉弦。腹軟無包塊,中脘有壓痛。血常規檢查,紅細胞3.5×10^9/L,血紅蛋白90g/L,體重55kg。

診斷:

胃痞(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脾胃中虛,氣滯血瘀。

治療:

補中消痞,理氣化瘀。

處方:

黃芪,黨參,丹參,白朮,廣木香,砂仁,雞內金,姜半夏,陳皮,桂枝,白芍,香櫞皮,炙甘草,水煎服。

11月9日二診:

藥後食納略增,痞滿減輕,大便成形,舌脈同前,效不更方,原方繼服。

11月23日三診:

諸症明顯好轉。舌質紅潤,苔薄白,脈象沉緩,藥已對症,原方增減。

處方:

黃芪,太子參,丹參,白朮,雞內金,白花蛇舌草,廣木香,砂仁,枳實,桂枝,茯苓,香櫞皮,炙甘草,水煎服

上方加減服2個月餘,痞滿消失,食慾恢復,二便自調,體重增加7千克,面色紅潤。舌紅苔白薄,舌下脈淡紅細短,脈象弱滑。先後治療3個月,複查胃鏡及病理,已轉淺表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消失,血常規檢查均轉正常,停藥觀察,隨訪2年一切良好。

本案引自(《中國當代名醫醫案醫話選》)

【評析】

萎縮性胃炎,病位在胃,臨床表現以胃脘痞滿與胃脘痛為主症,故以胃痞定名較為妥貼。其病因病機與胃、脾、肝三髒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肝失疏洩,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因而升降失調,導致中虛氣滯、溼阻、血瘀、化火、傷陰等病理變化。然本病以脾胃中虛為本,具有本虛標實惡性循環的病理特點,這與由虛致實,由實轉虛存在胃痞的全過程有關。因此,辨證施治過程中須詳察標本主次,始終本著扶正與祛邪兼顧的原則。本案乃癌前病變之胃痞,證型屬脾胃中虛,氣滯血瘀,對其治法應「寓補於消,標本兼顧」,故採用加味枳術丸化裁,以補中消痞,理氣消滯化瘀。值得指出的是,李氏治胃痞,均察舌下脈絡,認為凡淡紫而長,周圍或有小結節者,多伴有腸腺增生。用藥必加雞內金、丹參、白花蛇舌草等,由於理法嚴謹,藥證相符,沉痾終獲良效。

【痞滿簡介】

痞滿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症,以胃脘痞塞,滿悶不痛,按之軟而無物,外無脹形為主要表現。發於胃脘,責之肝脾,形成原因有食、氣、痰、溼、熱、虛等方面,病理改變為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常。初病多為實證,久病不愈則耗氣傷陰而為虛證,但臨床上常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寒熱夾雜之證。臨證治療以調和脾胃、行氣消痞為基本法則,遵照「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祛邪扶正,平調寒熱。儘管本病病情遷延反覆,但只要堅持治療,注意飲食、情志的調攝以及體育鍛鍊,一般預後較好。根據痞滿的臨床表現,西醫學的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若以上腹脹滿不舒為主症時,可參照痞滿辨證論治.

【作者寄語】

相關焦點

  • 301名醫趙冠英用四逆散合四君子、左金丸加減清肝健脾和胃治胃痞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趙冠英(1926~),男,畢業於白求恩醫大,後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為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一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名老中醫。
  • 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年,久病不愈擔心癌變?
    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年,經中西藥治療時輕時重,刻下胃脘刺痛,痛有定處,持續不已,拒按,面色晦滯,納差,乏力,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胃鏡檢查,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此乃久病不愈,瘀血入絡,瘀久生毒,戕害胃體所致。擬活血化瘀,健脾理氣。用失笑散合黃芪建中湯加減。
  • 古今醫案研讀:蘇州市中醫院何煥榮治萎縮性胃炎並慢性腸炎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生於1940年,蘇州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蘇州市中醫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中醫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醫案】何煥榮治萎縮性胃炎並慢性腸炎案黃某,女,32歲,工人。1986年5月20日初診。
  • 北平說|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我的胃就小了?
    林先生解釋道:「因為最近做個了胃鏡,報告提示我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萎縮變小了,一吃東西就胃脹, 所以現在我吃兩口飯就飽了」。胃脹真的是因為胃變小了麼?後來林先生看門診時提及此事,醫生給他解釋道,其實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是單純的胃體積萎縮了。
  • 5位擅用一貫煎的臨床大夫談談自己的使用心得
    一些醫家介紹了加減經驗,有將川楝子改為白薇,以加強清虛熱作用;有些加白芍、阿膠、龜板、天花粉、玉竹、五味子、川貝、百合等,以加強養陰作用;也有加太子參、生黃芪以達氣陰雙補的目的;或加丹皮、山梔、連翹等清熱瀉火藥。方中各藥的用量情況:生地黃(或熟地黃)12~30g,沙參10~30g,當歸10~15g,枸杞子12~20g,麥冬12~30g,川楝子9~10g。
  • 古今醫案研讀:趙冠英四君子合良附丸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案
    【醫案】趙冠英四君子合良附丸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案黃某,男,47歲,教師。1998年6月14日初診。病史:自1995年秋,反覆出現間斷性上腹部疼痛,無規律性,呈隱痛,每次持續約20餘分鐘至半小時,進食不能緩解,伴噯氣、反酸,進食減少,食後腹脹。本單位門診部考慮為慢性胃炎,給予維酶素、胃速樂、猴頭菌片等藥治療,症狀未能減輕,時好時壞。1998年6月初天氣炎熱,因進冷飲食引起疼痛復發,伴食後脹滿,燒心反酸,食慾不佳。
  • 慢性萎縮性胃炎怎麼治?不妨試試摩羅丹濃縮丸
    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公認的胃癌前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易導致胃癌的發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較高,且逐漸呈年輕化趨勢。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公認的胃癌前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易導致胃癌的發生。目前,西醫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多數醫生更建議中藥治療,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是摩羅丹濃縮丸。
  • 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萎縮了 ?
    首先大致了解一下胃內炎症的分類:根據病變程度及特點主要可以分為: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一般認為,淺表性胃炎通常不會惡變,而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關係最為密切。不過,單純的萎縮性胃炎只是胃癌的背景性疾病,當其進一步發展出現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時,就被視為癌前病變。
  • 萎縮性胃炎離我們很近,我建議你看一看這篇文章
    我在公眾號的後臺留言中發現,很多朋友長期被慢性萎縮性胃炎困擾著,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二十多歲的青年。確實,我告訴大家,慢性萎縮性胃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2014年,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牽頭開展了一項橫斷面調查[1],結果顯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慢性萎縮性胃炎比例為 17.7%。
  • 萎縮性胃炎,是胃縮小了麼?一定會癌變嗎?能治好嗎?
    ,是近年來檢出率很高的慢性胃病,有數據顯示,在55歲以後人群中,檢出率超過半數。對於普通大眾,很多人就是認為,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胃黏膜變皺了,離胃癌只有一步之遙了等等,造成了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既浪費了醫療資源,也加重了患者病情。那麼,事實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什麼是萎縮性胃炎?簡單說,萎縮性胃炎並不是胃的容積變小了,也不是胃壁變的皺巴巴的,是胃黏膜皺壁變得平滑,黏膜層變薄了,上面長的分泌消化液的腺體減少了。
  • 指尖醫生|萎縮性胃炎=胃癌嗎?
    醫護介紹施劉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 病理科技術員萎縮性胃炎=胃癌嗎?最近,我的胃一直不舒服,今天來醫院檢查,醫生讓我做個胃鏡,竟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那豈不是要癌變了?我就要「掛」掉了!別緊張,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會直接發展成癌變的。專家解讀慢性萎縮性胃炎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它是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或者伴有一些腸化生的消化系統疾病。通常在病理診斷中,慢性萎縮性胃炎有極少的比例可能會發展成胃癌。
  • 古今醫案研讀:蒲輔周用四逆散合左金丸、良附丸治十二指腸潰瘍案
    1960年任中醫研究院內科研究所內科主任,196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65年任中醫研究院副院長,並曾任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常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科委中醫專題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等職務。其治病主張靈活辨證,反對泥古不化。其著作有《蒲輔周醫案》《蒲輔周醫療經驗》《流行性乙型腦炎》《中醫對幾種婦女病的治療法》《中醫對幾種傳染病的辨證論治》等多種醫籍。
  • 傷寒名醫驗案精選---梔子柏皮湯
    方用梔子柏皮湯合茵陳五苓散加減:茵陳18克,梔子12克,黃柏9克,澤瀉9克,豬、茯苓各12克,生麥芽15克,甘草4.5克。上方隨證出入服10餘劑後,黃疸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後以原法更小其制,並配入運脾和胃之品,調理月餘,身體康復。
  • 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萎縮性胃炎」
    患者劉醫生,我這萎縮性胃炎什麼意思?我該怎麼辦?這說明大家對萎縮性胃炎不甚了解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萎縮性胃炎什麼是萎縮性胃炎?為什麼會患有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都有什麼表現?如何診斷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會惡變嗎?
  • 我在臨床重用生黃芪的點滴經驗
    民國大醫張錫純擅長應用黃芪,而且,用量甚大。他有一篇黃芪解:「性溫,味微甘。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大氣下陷。《神農本草經》謂主大風者,以其與發表藥同用,能祛外風,與養陰清熱藥同用,更能熄內風也。謂主癰疽、久敗瘡者,以其補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潰膿自排出也。表虛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氣虛。小便不利而腫脹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婦女氣虛下陷而崩帶者,可用之以固崩帶。
  • 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縮小」了嗎?能逆轉嗎?
    、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所謂炎癌轉化並不專指胃中的炎症與腫瘤的轉化,身體其他器官如宮頸慢性炎症與宮頸癌、慢性肝炎與肝癌等也有類似的轉化。「炎癌轉化」在胃內體現大多表現為由胃炎、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到胃癌,特別是萎縮性胃炎伴有中度以上腸化生及異型增生更具有癌變的危險性。但是所有的炎症都會轉化成癌症嗎?
  • 萎縮性胃炎,複查必須注意的6個問題!
    萎縮性胃炎癌變的機率非常小胃癌的發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從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發展到慢性萎縮性胃炎,再發生腸化和/或上皮內瘤變,最終演變為胃癌這樣一個慢性過程。當萎縮性胃炎出現中重度萎縮和腸化生、低級別內瘤變時應當引起重視,因為出現這些病變時發生癌變的機率會較普通人群為高,應當採取一些必要措施來預防癌變的發生。但是也不必要對萎縮和腸化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因為萎縮性胃炎發生癌變的機率還是比較低的,約為0.5%-1%,即使是低級別內瘤變大部分可以逆轉的。
  • 古今醫案研讀:患拉肚子8年了,每天數次,吃到涼的就拉得不行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這是一篇梁乃津治療腹瀉8年的醫案,每天拉肚子幾次,吃冷的東西拉得更明顯。姜某,女,39歲,幹部。1991年5月9日初診。其實症狀來講不厲害,就是每天有點拉肚子,寒性的,給她溫中散寒止瀉就好了。飴糖,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炙甘草,吳茱萸,補骨脂,小茴香,防風。其中小建中湯溫中散寒,緩急止痛,吳茱萸,補骨脂溫中,補肝腎,小茴香理氣散寒,防風提氣祛溼。接下去看。
  • 《金匱要略》建中湯
    小建中湯由桂枝湯倍用芍藥加飴糖組成。雖以甘溫補脾,建立中焦為主,但酸甘可以化陰,甘溫可以助陽,故能調和陰陽。《金匱要略心典》云:「是方甘與辛和而生陽,酸得甘助而生陰,陰陽相生,中氣自立,是故求陰陽之合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必以建中也。」桂枝辛溫通陽,芍藥酸甘斂陰,調和營衛。生薑辛溫發散,大棗甘溫補虛,宣通營衛。甘草、膠飴甘以緩急,補和營衛。營衛調和,陰平陽秘,臟腑功能正常,則諸虛恢復也。
  • 近代名醫吳佩衡獨創大回陽飲加減治百病
    善辨陰陽證,善用姜附桂。獨創大回陽飲,隨症加減,救人無數。依據《吳佩衡醫案》所載,主要有如下十幾種加減法:(1)慢性咳喘:四逆湯合二陳湯、麻辛附子湯,名為四逆二陳麻辛湯,治一切新老咳嗽、哮喘咳嗽、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其效頗宏。(2)聲音嘶啞:三陰寒證者,常用大回陽飲加麻辛附子湯,或合上二陳湯,藥簡效捷,功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