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
我們都知道,得了再重的病,只要還能吃的下東西,那就留的一線生機。
相反,如果病得連飯都吃不下去,那就說明危矣。
所以自古中醫裡有句話叫:得胃氣則生,失胃氣則亡。
但如今,中國人的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低齡化。
最近,我就一連遇上好幾個胃病的患者,有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有的是萎縮性胃炎,還有糜爛性胃炎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一個共性,多有裂紋舌,舌面中間有裂紋,舌質偏紅
他們的舌頭中間就像乾裂的大地一樣,缺津少液
這多與胃陰不足,胃陰虛,胃有虛熱有關
什麼叫胃陰虛?胃陰不足?胃有虛熱?
主要指胃中津液虧虛
舉個霜降後de慄子吧
想一下,如果你正在廚房裡燉一鍋慄子紅燒肉。。。。。
怎麼能把慄子和肉煮得肉汁交融,香味四溢?
除了要捨得用好醬油
你還得關心——火候與鍋裡的汁水是不是旗鼓相當?是不是正正好好?不多不少?
這個鍋就是我們的胃
鍋裡的肉汁就是我們的胃陰,胃裡的津液
要把胃裡的東西煮透
不僅需要胃陽(火候 熱能),還需要鍋裡有水,有涼潤的胃陰,胃裡要有津液
但現在我們的飲食生活方式很傷胃陰
麻辣燙,火鍋,燒烤。。。。
飲食上過於溫燥,導致胃陰耗散太過
嗜酒,熬夜,壓力,情志不遂,肝鬱化火,這些都要損耗胃陰。
最簡單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已經越來越低齡化,這與胃陰過耗大大有關。
胃陰不足,胃裡的絡脈失去滋養,胃絡慢慢瘀阻,最後導致胃黏膜腺體血供不足,腺體萎縮,而成CAG之變
這與燉慄子紅燒肉,鍋裡水太少了,鍋燒得滾燙滾燙,上面冒著熱氣,慢慢鍋底燒糊了,一個道理啊
胃陰不足,胃陰虛的人往往會表現出虛熱之象
-有些人很能吃,很容易餓
(因為他胃陰不足,胃裡面總有嘈雜感,下意識就想吃東西去填滿它)
但是,當胃陰虧虛非常嚴重時,又會出現那種光面舌,鏡面舌,完全沒有舌苔的,會表現出現飢不欲食(這個就危證了)
-還有胃會脹滿,有時隱隱灼痛,有一種灼熱感
-口乾舌燥
-大便乾燥
-還容易牙齦腫痛
-舌紅,舌裂,少津
鍋裡水太少,鍋要糊了,就需要往鍋裡加水
人的胃陰不足,同樣也要加水,需要養胃陰,滋陰
去看歷代名醫治胃,不管他是主打脾胃虛弱也好,活血化瘀也好,疏肝洩熱也好,除了特別特別虛寒的,最後的最後的,萬變不離其宗,都會去滋養一下胃陰
這裡補充說一下,有些家長會問我孩子為什麼地圖舌,還有一些孩子發燒後會地圖舌,其實也與胃陰不足有關
中醫認為舌中部的舌苔由胃陰化生的
一個人胃陰充足,舌苔是緊緊貼在舌面上的,如果胃陰不足(像發燒出汗傷陰傷津)舌苔就會剝落
很多胃陰不足的成人也會地圖舌,舌苔剝落
怎麼破?
中醫裡有很多給鍋加水,治胃陰不足的藥,而且還可以做的挺好吃的
一,黨參石斛鴨子湯
黨參20克,石斛20克,鴨肉300克,生薑2-3克。(也可以放點蟲草花或者茶樹菇)慢火煲湯
功效:健脾補肺,益氣養陰。
石斛是最擅長養胃陰,生津液,而且可以明目,強筋骨,尤其是老人腎虛目按,視力減退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能益氣健脾補肺;
鴨子可以養胃生津,補血
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又有胃陰不足的人調養。
二,山藥玉竹豬骨湯
山藥30g,玉竹9g,石斛20g,豬肉300g,佐料適量
山藥是益氣養陰的,補脾肺腎的
豬肉滋陰,潤燥
石斛養胃陰,生津液
玉竹可以生津止咳
這個湯最最適合肺燥胃陰不足,總感到咽幹,口乾舌燥,工作說話較多的人吃
以上兩個我都用了石斛,之前門診上有人問我:同樣養胃陰,能不能用天麥冬,南北沙參等等代替石斛煲湯
拋磚引玉一下,治慢性腰腿病的四神煎為什麼選石斛而不用麥冬天冬?
石斛走的是胃經腎經
南北沙參,天冬麥冬走的是什麼經?
石斛不僅能養胃陰,還可以強筋骨(石斛長得一節一節就很像人的四肢關節)
胃陰不可能一天兩天補回來,建議大家有事沒事吃上一個秋冬,一定會有明顯改善的
好了,
胃陰不是一天兩天耗掉的
脾胃也不是一天兩天搞壞的
人生在世,若想吃好,拉好,睡好
除了靠荷包,說到底還要靠胃
把這個後天之本伺候好,他好,你才能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