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是人體排洩廢物和代謝垃圾的重要渠道,當腎臟生成尿液之後就會隨著輸尿管進入膀胱內,同時帶走腎臟內多餘的廢物。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正常進食和飲水的情況下,每日小便次數維持在4-6次左右,且尿液呈現出透明或淡黃色。
一旦身體出現了異常,那小便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特別是當泌尿生殖系統出現問題之後,就會有明顯的小便異常,比如小便刺痛就是信號之一,可能和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1、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而引發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主要以化膿性感染為主,屬於性傳播疾病,其發病率居於我國性傳播疾病的第二位。通常急性淋病的潛伏期大約是2~10天左右,平均3~5天。其主要症狀有陰部膿性分泌物、排尿時刺痛、尿道炎症狀等。特別是女性淋病患者,有70%都存在尿道炎症狀。
2、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該疾病指的就是患者由淋球菌以外的病原體感染而引發的尿道炎症狀,這包括了沙眼衣原體、尿素分解支原體等等。該疾病的潛伏期平均在1-3周左右,約50%的患者都伴隨尿痛、尿道瘙癢等症狀。有部分女性患者還會出現陰道及外陰瘙癢、下腹部不適等症狀。
3、膀胱炎
膀胱是人體內儲存尿液的場所,如果長期有憋尿習慣的話,尿液可能在此處產生大量細菌,從而造成膀胱感染,引發膀胱炎症狀。另外,當尿道感染細菌之後,也可能逆行至膀胱處造成感染。當患者在小便時,膀胱內的帶菌尿液就會刺激尿道,從而產生燒灼、排尿疼痛感,在排尿晚之後還會有小腹疼痛等症狀。
4、前列腺炎
前列腺是男性體內最重要的性腺之一,同時它分泌出的前列腺液也是男性精液的重要組成。而當男性出現前列腺炎之後,後尿道的壓力也會驟增,造成前列腺後尿道平滑肌能力增加,尿液可能會逆流至前列腺內,這時鳥業內的尿酸會產生一種化學刺激,從而引發排尿疼痛、腹股溝疼痛等症狀。
5、腎盂腎炎
腎盂腎炎是有致病微生物誘發的腎盂和腎實質性炎症,通常在病發早期會伴隨不同程度的嚇尿路感染。特別是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容易有發熱、小便刺痛、尿頻等表現。而慢性腎盂腎炎患者,則以細菌性尿感染、腎功能改變為主,在嚴重情況下甚至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以上五種疾病,都會導致小便刺痛症狀發生。所以,近期如果經常出現類似表現,應及時對泌尿系統、腎臟、前列腺等器官進行檢查,找到根本原因並進行科學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影響身體健康和預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