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戰爭實際上是金融戰爭!忍淚看完{深度好文}

2021-02-07 軫愛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免費關注!

導言

南海危機,表面是雙方軍事上的耀武揚威,其實只不過是美國導演的一場貨幣戰爭而已,所謂的南海仲裁也只是一場表面鬧劇,是中美在全球範圍內爭奪資本的一個縮影,分析這背後的金融博弈的邏輯,遠比吵吵鬧鬧更有意義!

很長時間以來金融一直不被人待見,被認為擠佔實體經濟過度,殊不知金融才是武器、是戰場。

在股市方面,上證指數3000點失而復得,兩市大幅放量,上漲幅度達到1.82%。更重要的是,國際關係緊張情緒下的資本市場,原本在早盤進入了避險模式,卻在午盤離奇爆拉,走出了A股存量博弈市場久違的大V。

自從去年下半年美國派出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量的水面艦艇在南海對中國進行挑釁以來,南海似乎終於要迎來了一個靴子的落地,雖然我不知道這個落地的靴子意味著結束,還是另一個開端。

已故的新加坡獨裁者李光耀就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臺灣問題,只有中美問題。」如果把這個結論用在南海,我想同樣是適用的。南海問題,本來就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把它放到南海,它是一個大問題,可是當把南海問題放到中美之間,你會發現這亦不過是兩個重量級對手在博弈的時候其中一方布下的一個小障礙。

把目光放在南海的人,永遠看不清整個事情的圖景。

如果你不能把視角拉到整個世界,那麼至少要先把視野拉到整個東亞。

意外增加的外儲與薩德入韓

7月8號,當韓聯社及韓國《中央日報》確認美韓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並預計在2017年末會投入使用的時候,很多人是被突然震驚到了。事出不常必有因,作為一個涉及到韓國國家安全甚至有可能會使韓國直接置於中國戰略核打擊力量下的重大決策,我不覺得會是韓美之間拍腦袋下的決定,我也不相信只是為了對付區區一個尚處於封建社會的北朝鮮。

在各種紛亂的解釋和探討中,我只對一個東西感興趣,那就是動機。任何一個罪犯在實施犯罪的時候,總有一個動機,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很多人可能忽略掉了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而這條信息與任何政治或者軍事都沒有關係。這條信息是什麼?是7月8號中國外匯管理局發布的一個數據,這條數據簡單到只有一句話:上月中國外匯儲備意外上漲130億美元達到3.21萬億美元,創逾一年來最大漲幅。


我知道國內有太多鞋底抹了油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把自己的財產或者幫別人把財產轉移出去,那如何解釋在這群見縫插針的傢伙們的努力下,外匯儲備反而會增加呢?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錢肯定是從某個地方流向中國,這些流進來的外匯,來源會是哪裡呢?

世界地圖無非就那麼大,主要經濟體不用五個手指都可以數過來,中國,美國,日本,歐洲,你們覺得答案會是哪個?我覺得很明顯已經不言而喻了。

一切爭端最初的起源與最終的解

在整個21世紀裡,全球爭奪的是什麼?表面上看是資源的爭奪,能源的爭奪,地緣的爭奪,但是實際上最重要只有一個東西:對全球資本的爭奪。誰能吸引全球最大量的資本,誰就能獲得發展的機遇。哪個國家能獲得資本的追捧,哪個國家就可以建立起對其它國家的不對稱優勢。

所以美國很急切地需要中國的領土嗎?我並不覺得。實際上,美國現在要跟全球其它地區爭奪的既不是能源,也不是資源,更不是地緣,美國讓日本、菲律賓對中國挑起領土之爭,並不是它想要這些地區和領土,作為一個金融帝國,對它來說只有一樣東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維繫整個帝國運行的血液:資本。

理解了這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中國的外儲意外增加之後,薩德系統會在第二天立馬宣布入韓。軍事從來都不服務於軍事,軍事從來只服務於政治,而政治,本質上只服務於經濟。不管是東北亞,還是釣魚島,又或者南海,在這些紅燈不斷亮起閃爍的熱點背後,都只有一條主線,那就是對資本流動方向的驅趕和引導。

所以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南海問題,只有中美對全球資本的爭奪問題。

英國脫歐只是整個歐元區解體的一個開端,而我看不到任何人或組織能夠阻擋整個歐元區在未來20年逐步滑向解體的趨勢。曾經有一句老話說:「如果你在森林裡遇到了熊,那麼趕緊蹲下來繫鞋帶。因為你未必快得過熊,但你只要比身邊的人更快就夠了。」很明顯歐洲現在就是那個躺到在血泊裡被熊大快朵頤的傢伙,歐洲的血流到哪裡,就會給哪裡帶來局部的滋潤。

在此之前,資本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把美國當成避險的地方,但現在,明顯多了一個選擇。對於美國而言,這可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消息。而且資本不單止追求收益,更追求安全。

如果以後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動蕩,中國現在這種相對保守但對社會管控能力更為強大,可以帶來一個更穩定更安全社會的國家,搞不好會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制度性優勢」。如果越來越多的資本逐步意識到這點,那麼作為一個靠對外輸出巨額逆差,再依靠其它國家流入大量資本購買國債來輸入流動性維持整個循環的國家而言,無異於像看見了一個逐步逼近自己脖子的絞索。

中國的核心利益

美國海軍把60%的力量部署到亞太地區,並不是為了跟中國海軍來一場你死我活的滅國之戰,而是通過不斷的摩擦和製造衝突,來惡化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挑起中國跟東南亞和日本甚至韓國的矛盾,從而在政治和貨幣上孤立中國。

對於中國來說,真正嚴峻的形勢不是海洋權益被人蠶食,不是島礁島嶼被人蠶食,而是中國的發展可能因為我們自己急於去解決這些眼前利益,而中斷發展進程,這才是我們面臨的真正嚴峻的形勢。別人佔一個島一個礁並不能決定國家的生死存亡,但如果處理不當,卻完全有可能讓自己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

中國的核心利益從來就不在哪個小島,而是如何通過不斷升級自己的核心產業,吸引全球資本,同時向外擴散人民幣的影響力,從東北亞到東南亞甚至到中東和非洲,把美元的影響力擠出去。

一個投機者的覺悟

在中國有實力去擴散自己的貨幣之前,中國政府先要確保的是如何使自己國內的資本不會進入到一個無法遏制的外流趨勢中。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我曾一度非常困惑於資本的大量外流與一線城市房價的迅猛增長,這是一個極其矛盾的現象,直到我明白抑制房價與阻擋資本外流之間的輕重,一切才如撥雲散霧般清晰。

要控制資本外流,單靠關閉國內的出入渠道是不夠的,金融的世界從來都不是拼蠻力,而是巧力。關閉渠道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為這些資本描繪出一個能帶來更高收益率的地方,這也意味必須在各個局部製造出一場場小泡沫。

一線房產,螺紋鋼,黃金,白銀,股市……不管把資本引向哪個標的錨,都不能讓它們湧向美元,這,是底牌。

美國的策略是製造出區域性衝突逼走中國的資本,而一旦中國已經證明自己能有效遏制住資本外流的趨勢之後,那些被美國利用來跟中國製造衝突的國家,實質上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坐等菲律賓作死

如果你認同我前文說的南海問題的實質是中美圍繞全球資本爭奪的結論,那麼接下來的另一個結論也就不難得出了。圍繞資本的爭奪,美國所需要的是中國周邊地區的衝突,但是作為新興的大國,中國如果不能向全球證明自己能有效確保資本在中國及中國影響範圍的安全,那麼對中國來說同樣是不可接受的。


中國要證明自己,同時要避免跟美國之間的全面戰爭,那麼通過打擊一個美國同盟的第三方弱小國家來間接打擊美國,將是中國代價和風險最小的戰爭策略。

即使到了最壞的情況,即中美之間最後不得不進行衝突,也一定不會是採取在中國或美國領土上直接進行的方式,而同樣會選擇相對實力較弱小的第三國作為主戰場。美國東亞盟國中相對實力最強大的日本,其次是韓國,所以在短時間內這兩個國家不會是中國考慮的對象,主戰場同樣也不會發生在臺灣,因為這是中國非常不希望看到的內戰模式。同時新加坡太遠,並且塊頭太小,即使在這裡打敗了美國,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實力影響也無傷大雅,況且中國也很難有理由與美國在新加坡開戰。

排除掉這幾個選項之後,只有一個答案呼之欲出。更何況,這個國家明天向國際法庭申請的仲裁會出結果。這個仲裁本來就是被操縱的,難道還會有什麼意外的結果嗎?而還有什麼比一個對中國不利的結果更適合當藉口的?

菲律賓爭取自己的利益可以理解,但其上一任國家領導者把自己本國的利益訴求完全變成他人利益爭端的工具和藉口,則是我一個正常人所無法理解的。

我要是一個菲律賓人,此刻我要擔心的,肯定不是我香蕉賣不出去的問題了。

延伸閱讀:南海對抗中美真的會爆發戰爭嗎?

看問題要前後聯繫的看,才能發現內在的規律,在南海之爭爆發前,英國退歐產生的動蕩事實上幫助美聯儲成功加息一次。美國股市重回一萬八千點,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被同步壓低,美國呈現股債雙牛的格局。美國強拉金融資產價格最突出的表現,是上周五公布的非農數據,五月的數據是就業人數三點八萬,創二零一二年以來最低數據,到了六月份的數據就暴增七倍到二十八萬,這個就業數據不要說國際投資者,估計華爾街自己都不信。盲目的數據造假顯示美國已經有點顧頭不顧腚了。只要能為輿論鼓吹美國經濟復甦提供足夠的支撐,編造點數據又有何不可呢?


那麼美國為什麼如此著急著製造美國經濟復甦的假象呢?血飲認為,原因有兩個,美債收益率扁平化趨勢在強化以及美國國債償還高峰期到來。第一個原因是短期緊迫的,債市收益率扁平化的原因,在於美國提高短期國債票面收益率,用出售的錢購買長期國債,結果是壓低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同時,短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一降一升之間,導致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扁平化。要改變這種趨勢,最好的辦法就是縮表,也就是出售美聯儲手裡持有的美債從而獲得流動性。這樣才能緩解國債收益率扁平化帶來的風險。

目前看來,這方面美國不太樂觀。高盛等投行據此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將會在十二個月以後發生。十二個月以後就是明年這個時候了,這同時也是美國在零八年金融危機期間發行的十年期國債集中到期的日子。所以,美國的核心問題就是沒錢維持整個金融市場的高位運行!這是美國所有反常行為背後的根本原因。美國在南海強硬的同時,其實脖子下面的神經都快崩斷了。

美國南海施壓中國所要達到的目的有兩層含義,最好的結果是逼迫中國像零八年那樣開啟四萬億,同時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和股票,為美國金融市場接盤。再不濟,用中美衝突加劇逼迫中國境內資本出逃也是可以接受的。目前網絡上很多鼓勵換美元的,大致都是被美國收買造勢的。如果說零八年中國購買美債和美股是有美國國家主權信譽做保障的話,那麼量化寬鬆後,將美國納稅人未來幾十年收入都已經抵押出去的美國,已經完全沒有了合格抵押品能讓中國信服。美國使用武力逼迫中國也不會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具體的操作步驟上,英國退歐導致大西洋兩岸資本向美國匯集,此時美國在南海圍堵中國逼迫中國接受南海仲裁,無疑則是乘勝追擊。在推高美元資產價格的同時,將金融炮口對準中國,如果能用軍事施壓逼迫中國妥協或者是摩擦對抗中中方失利,那麼東亞地區出逃的資本將會恐慌性出逃,避險美元資產以後,就會大幅吸收美國股債市的泡沫。美國高企的一萬八千點股市和被急速壓低的債市,就會成為吸收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成果的黑洞。在出逃的過程中,國內拋售人民幣資產避險美元的行為將會是觀察的重要窗口。所以血飲還是建議各位不要跟風擠兌美元,金融防火牆的破裂會比長江大堤決口帶來的危害更大。

看過金庸武俠劇的人都知道吸星大法這門武功,現在美國的做法就類似於這個,用地緣衝突扣緊中國的脈門,在打穿穴道以後將中國的財富全部抽離,這是一種非常惡毒的做法。配合金融攻擊的軍事和地緣施壓美國也幾乎把能動用的手段全部使出來了。從韓國部署薩德,到安倍修憲,到臺獨,到航母進南海,這次施壓的力度和強度是二十年來最大的。所有的政治軍事行為歸根到底是為國家的經濟利益服務的。美國加緊部署薩德系統,和中國南海擴島都可以看做是中美爭奪日韓的外在表現。部署薩德同時,與日本的標準三、愛國者和海基遠程預警雷達組網,是美國從軍事上綁死日韓的具體動作。中國志在完全控制南海水域,則是著眼於掐斷日韓海上貿易通道。部署薩德系統美國說不針對中俄,中國南海擴島說不阻礙航行自由,中美的說法本質上都是自說自話。中國將部署的東風三十一前出到東北地區,美國將四艘航母開進南海,是相互威懾對方。


不同的是,美國更多的藉助地區的盟友發力,而中國則要在家門口對敵。以中國領海線作為楚河漢界,中美全面排兵布陣。這場衝突要遠遠大於二零一四年美俄航母在地中海的那次對峙。中國在家門口作戰已經無路可退,美國出動四艘航母威懾中國,也將會是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軍事冒險。中國人在國家安全遭受威脅的時候從來就沒有退縮過,美國用一個南海仲裁就想壓中國接受,可能美國人還以為中國是一百二十年的清政府。在很多人關注的問題中,薩德系統的危害被反覆提及,中國外交部也明確表達了反對的態度。樸槿惠在四月份韓國國會選舉中失利,代表內部制約韓國右翼的力量被削弱,薩德的部署客觀上讓韓國在經濟和安全上雙重得利,在籤署了中韓自貿區協定後韓國即翻臉,這是對中國朝鮮半島政策的最大諷刺。

 

長期以來,中國在東亞的政策可以說是自相矛盾的,對韓日主要以經濟利誘為主,妄圖以經濟利益的關聯來構建中日韓經濟的一體化。這個政策成果最高的時候是二零零八年到二零零九年,韓國總統盧武鉉和日本首相均為親華派。中韓和中日自貿區談判以及貨幣互換等加速推進,如果繼續下去的話,中日韓確實有希望一體化,但是盧武鉉被逼自殺和鳩山被美國拿下後,東亞局勢完全逆轉。其實從那個時候看,中國的這條道路就已經走到頭了,但是中國的政策卻沒有改弦易張,反而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滑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不斷以配合美日制裁朝鮮換取西方的讓步。

美日則得寸進尺,不僅日本修憲沒有停止而且韓國的薩德部署也即將成為現實。美國是朝鮮半島局勢動蕩的始作俑者這句話,今年才由王毅說出來。對美國這樣的無賴國家,不論是在哪條戰線中國都應該以鬥爭為主。單純以經濟一體化推動韓日脫離美國控制,這只是中國的一廂情願,本身就忽視了韓日是美國殖民地的現實。在發展經濟的時候要有能力保護國家安全,這個原則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經過薩德事件,中國應該全面反思和扭轉半島外交政策,以鬥爭求團結,而不是為為了表麵團結放棄鬥爭。


那麼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以後,中國該如何反擊呢?東亞地區有兩個國家和地區是完全經受不住中國制裁的,他們分別是韓國和臺灣。二者同時也是對華貿易順差最大的兩個,而且經濟結構都是出口型的,對中國市場極度依賴。韓國部署薩德後,中國可以對支持部署該系統的韓國公司和個人進行嚴厲制裁。昨天負責投資風險事務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總裁洪起澤在進入長期休假以後,該職位級別被強降至局長級。即,韓國事實上丟失了向亞投行繳納四點三萬億韓元後取得的副總裁職位,這是中國對韓國進行點名式警告。

公司方面,華為已經發動對三星的智慧財產權侵權訴訟,未來韓國部署薩德以後,中國還可以追加制裁韓國企業和個人。對於韓國的做法,只有一個大大的「蠢」字能夠形容,索羅斯已經準備做空韓元,金融上韓國吃美國的虧已經很多了,在未來的金融大對決中,人民幣是韓國唯一的避風港。韓元和人民幣已經能直接交易,韓國出口型的經濟和中國內需市場結合,將會為韓國帶來光明的前景,薩德的部署將會使韓國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效果類似釣魚島爭端打斷中日貨幣直接兌換一樣。因為中韓有貨幣直接交易,猶太華爾街可以通過做空韓元間接做空人民幣,從而達到從中國樓市解套的目的,這是一個非常隱蔽的攻擊。

 

危害已經產生,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韓國的薩德系統對中國華北東北國防安全構成威脅,我們可以藉助朝鮮之手對薩德的雷達系統進行幹擾。薩德系統要想最大範圍的探測中國腹地,其部署位置必然要靠近三八線,與朝鮮幾乎是面對面。那麼中國有幹擾薩德系統的技術嗎?答案是有,且已經在實際應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二零一四年,臺灣部署了從美國進口的探測距離三千公裡的鋪路爪遠程預警系統,這種雷達被臺灣吹噓為「能夠發現3000公裡上飛行的高爾夫球「但是該雷達在投入使用一年以後成為瞎子。原因在於大陸在與之隔海相望的福建惠安部署了針對「鋪路爪」進行幹擾的一部大型相控陣雷達,兩者距離僅240公裡。薩德系統使用的X波段雷達因為靠近三八線,所以由中方提供設備對其進行幹擾是完全可以的。戰術上,中國可以在遼東和山東半島部署東風二十一飛彈直接瞄準薩德系統。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是美國。對付美國,血飲認為可採取的措施很多,金融上果斷拋售美國國債。去年八月份中國單月拋售美債一千億美元,這對美國債市施加巨大的影響。其次中國還可以果斷的拋售美國上市公司股票,到今年四到五月份中國累計減持一千多億美元美股,在美國股市衝過一萬八千點的時候拋售也是極其合適的。在南海,中國可以順勢推動南海防空識別區的建立,同時將中程預警雷達以及反艦飛彈等武器裝備部署於南海島礁,構建完整的防禦體系。

也可以模仿俄羅斯向美國夏威夷海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做法。同時加強與朝鮮和俄羅斯的戰略協同,可以事實上解除對於朝鮮施加的制裁,加強與俄羅斯在反導防空領域的合作。同時為了反擊猶太資本集團,中國可以加大對敘利亞的支持,同時啟動將伊朗納入上海合作組織的進程。在美以找到新代理人之前打通伊朗至敘利亞的陸地走廊。這會嚴重威懾以色列,警告可薩猶太集團在對付中國方面悠著點。

 

有人會問中美激烈碰撞會發生戰爭嗎?答案是不會!首先,打仗需要錢,特別是現代戰爭更是耗費金錢無數。美國和中國打仗他有錢嗎?有錢的話,何必動用航母來勒索中國呢?美國打伊拉克戰爭直接耗費兩萬億美元,間接負債七萬億美元。和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二,戰爭動員能力世界第一的中國開戰,美國有把握贏嗎?美國準備為此花費多少金錢呢?二十萬億美元肯定不夠。把現在債臺高築的美國賣了值幾個二十萬億?更何況在中國家門口打仗,南海是中國核潛艇唯一一個安全的水下發射陣地,中國必然死守。


如果打成持久戰,美國的國內經濟危機還能壓制住嗎?中美開戰美國本土必然無法倖免,到時候危機傳導美國的股市和債市,他們還能保證高位運行嗎?不得不說,這次美國這次的總體戰發動的有點匆忙,上來就出動四艘航母玩王炸,本身就有上來就梭哈的架勢。南海仲裁後,中美在南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戰爭無法發動但是可以有激烈的摩擦,狹路相逢最終比拼的就是國家意志,這方面血飲對解放軍有十二分的信心。反過來看美軍,他們的戰鬥意志只能用戰五渣來形容,去年美俄黑海摩擦,當俄羅斯的蘇二四俯衝略過美艦,美國士兵的心理險要崩潰。今年初伊朗扣留美國士兵,美國大兵跪地投降的一幕更是讓美軍顏面掃地。從韓戰到現在美國的紙老虎本質從未改變,但是解放軍卻已經武裝到牙齒。

 

既然打不起來,那麼美國會不會對中國進行金融制裁呢?目前網絡上很多人都有這個擔心,其實美國攻擊別的一向是先經濟制裁後軍事的,這次美國跳過金融制裁的環節直接軍事施壓,這正好說明美國不敢制裁中國。在美國國內,有很多人主張對華完全賴帳,電視節目中也有很多跳梁對此大為贊同並沾沾自喜。實際上,美國不僅不敢制裁中國,還要保護中國在美投資。帳面上,中國雖然持有一點四五萬億美元資產,但是美國在華投資金額更大。零七年到零八年通過地下錢莊和虛假貿易流入中國的熱錢數以萬億美元。那個時期金融界的熱門詞彙就是熱錢,而零八年到一二年之間美國量化寬鬆出來的錢也在大量流入中國境內。粗略統計,這部分錢加上十年來積累的利潤保守估計總額在五萬億美元左右。這裡說下外國投資在中國市場產生的留存利潤問題。零五年匯改到現在,熱錢投資中國房地產、地方政府基建項目產生了巨大的利潤,這部分利潤一直沒有匯出中國境內,而是以人民幣的形勢進行了再投資。長達十年的利潤累計他們每年的獲利淨值已經遠遠超過每年的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總額。所以美國在華投資的規模是非常巨大的,其規模遠超我們的認知。


假設美國對中國進行金融制裁,完全抹平中國持倉美債的話,對等的中國會對美資進行金融管制甚至是直接沒收,這裡面誰的損失更大一目了然。目前中國市場是美日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地。美國對華制裁也等於是徹底關閉了中國市場,去其他地方投資哪有中國市場獲利巨大呢?其次從技術上說,如果中美翻臉的話,中國可以通過英國和比利時盧森堡的帳戶在歐洲債券市場上迅速拋售美債,歐洲市場的債券交易量數以萬億計,中國的美債持倉完全足夠市場吸納。

所以對於中美南海之爭,中國依舊可以穩坐釣魚臺有條不紊的應對。至於中美兩軍發生摩擦,這是大國博弈中的正常碰撞。對比美俄自冷戰到現在的各種摩擦,中國更要習慣這種摩擦會成為中美對抗中的常態。南海之爭是中國崛起為世界強權的成人禮,不遠的將來這樣的摩擦還會出現在夏威夷、出現在加勒比海或者是美國西海岸。對於南海爭端不必過於驚慌,一百年以後南海還在那裡,美國在哪裡就說不準了。中美鏖戰南海,我相信中國會最終取得勝利,在吸血中國無果的情況下,通過輸入通縮對中國進行軟殺傷就成為美國的不二選擇。

傳播正能量,拒絕冷漠

相關焦點

  • 南海危機背後的激烈博弈(深度好文)
    表面上看是資源的爭奪,能源的爭奪,地緣的爭奪,但是實際上最重要只有一個東西:對全球資本的爭奪。誰能吸引全球最大量的資本,誰就能獲得發展的機遇。哪個國家能獲得資本的追捧,哪個國家就可以建立起對其它國家的不對稱優勢。所以美國很急切地需要中國的領土嗎?我並不覺得。
  • 南海造島不堪一擊?戰略意義重大,除非有人想要全面戰爭
    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目前咱們吹填的前三大人工島都已經修建了軍用永久機庫,分別可容納24架戰鬥機和4架大型飛機;在2018年咱們還在三島上部署了鷹擊-12B反艦飛彈和HQ-9B地對空飛彈系統用以加強島嶼的防衛能力。
  • 98年香港血戰索羅斯全記錄(深度好文)
    1997年香港回歸,國際看衰香港的聲音絡繹不絕,一顆浸潤在西方社會百年之久的「東方明珠」如何與一個當時還相對貧困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融合?此時,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金融巨頭們在接連打敗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印尼之後,開始將目光對準了正在風頭浪尖的金融之城——香港,從而掀起了一場足以彪炳史冊的金融戰爭。
  • 含著淚也要看完!豆瓣9.5分的黑白戰爭史詩
    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來到波蘭克拉科夫,他僱傭猶太人工作,節省了一大筆人力費用,大發戰爭橫財。克拉科夫是另一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在二戰時期的住地,當年他的家人慘遭納粹迫害,自己在一位農民的幫助下倖存。人類最終得到了兩部經典戰爭史詩電影。1943年,納粹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行動。電影裡的辛德勒目睹了一切,他的心臟宛如被一束雷電擊中,沉睡的良心開始覺醒,他感覺要為猶太人做點什麼。
  • 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4]。【注釋】[1]山城:依山而築的城市。唐白居易《郡中》詩:「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玉指:美人的手指。哲理指樂伎按羌笛笛孔的手指。羌管:即羌笛。相傳西漢武帝時丘仲所作,長一尺四寸。由於出於羌族,所以叫羌管。這裡指邊地少數民族的樂器。閒:猶空也,平常也,沒關係也。
  • 輕風推細雨,花香漫幃閣(深度好文)
    愛有時候好極端哦,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人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該當是愛了,愛恨皆是內心的一種感覺,而感覺是種善變的東西,很不好把控。一曲聽罷,飛花滿天。莫道衣襟隨風,只念拈花一笑,一紙情長。情落筆尖,繾倦。雨灑窗前,微涼。青山隱雲海,清風獨自閒,眉間心上,一點硃砂淚。歷盡紅塵劫,淡看紅塵緣,咫尺天涯,回首,一盞孤燈。花醉花淚,花魂碎;緣聚緣散,緣成空。
  • 看完這十部有深度的經典電影,你肯定會有回味無窮的收穫!
    有深度的電影,顧名思義,就是無論從思想層面還是價值層面,都有一定的深度,能夠引起觀眾的思考,能夠令人回味的電影。當我們回望浩瀚影史,電影的數量多得驚人,但能稱得上有深度的電影卻並不算多。這很有價值,也很有深度,能夠令觀眾看完之後,回味無窮且受益頗深。類似的電影,如果要推薦的話,列表會很長。但我不想讓諸位影迷陷入某種難以選擇的境地,直接說十部吧,量不算多,卻足夠看了。舉凡有深度的電影,在我看來,它不一定是文藝的,也不一定是小眾的,但必須是有一個明確主題的。
  • 鄉伴文旅落子南海西岸 擬打造中國文藝青年小鎮
    回想起2018年到西樵山環山片區考察時初見西岸的場景,鄉伴文旅集團董事長朱勝萱依舊曆歷在目,交通區位好、自然生態優、文化資源獨特,加之西岸片區過往的開發仍有部分存量且可能有新的增量,種種優勢因素疊加促成了鄉伴的選擇。「西岸文旅開發合作項目是南海布局文旅產業的又一重要項目。」
  • 小心亞洲的「八月炮火」 如何避免中美關係緊張引發戰爭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8月3日發表題為《小心亞洲的八月炮火——如何避免中美關係緊張引發戰爭》一文,作者為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所長陸克文。文章摘編如下:  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美中關係似乎又回到了較早的、較為原始的時代。  美中關係從危機走向危機。
  • 狼性(深度好文)
    王博想了想說道:「可以,不過等我改造完火之國之後,統一了忍界之後,我允許木葉的忍者解甲歸田,重回木葉。」   「你要一統忍界?」千手綱手吃了一驚,沒有想到王博竟然有這樣的野心,她原本以為王博只不過是想要成為火之國的統治者而已。  畢竟王博一開始就沒有隱藏自己的野心。  而統治了火之國後,也沒有繼續擴張,反而在改造火之國。  在結合王博以前的遭遇就在馬爾科面臨絕境時。
  • 是男人就要「忍」住!臨大事而不亂(深度好文!)
    03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度思考就是不斷逼近難題本質的思考。深度思考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做到在第一次對某難題進行思考時就觸其本質,但卻可以在一次次的自我追問與深度思考後獲得精進。拿這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來說,實際上並不是偶然事件,這也是大自然給我們敲了一記警鐘。每一個人都請仔仔細細地看一看自身的人生,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審視自己對萬物生命的態度。病毒是一種生命的載體,它的出現是為了重新平衡集體意識創造出的物質世界。
  • 火影忍者第二次忍界大戰深度分析檔
    後來半藏打三忍,也證明了木葉確實和雨忍村有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就是三忍成名戰,與山椒魚半藏戰場爭鋒。最後三人雖然三挑一敗給半藏,但卻贏得了整場戰爭,也得半藏賜下三忍之名。當時,返回木葉的只有大蛇丸和綱手,自來也留在了雨之國,因為他發現了三個小孩,長門、彌彥和小南,開始教導和照顧這三人。
  • 南海風雲專輯
    強權枉造仲裁案,勸爾逃離好減災。陳欽奇題南海亮劍南海之裁瞎咋呼,忍看鬧劇不含糊。管他小丑幫兇輩,犯我中華者必誅。看南海仲裁案有感宵小海疆生事端,跳梁醜類不堪觀。軍民戮力齊心利,壯國威時賊膽寒。廢文一紙蛇呑象,寶島三沙鐵鑄疆。誰敢心存覬覦意,魔王亦定妄中亡。 姚元福南海感作南海平妖細運棋,騷人筆伐萬千詩。
  • 踏春好時節,遊佛山南海影視城
    停好車後就準備免費進入景區了——門票是有的,只不過是在前一段時間,母以前的朋友給的,然後父說不如去看看,於是趁著假期就用了(實際上要是自己買票的話,是絕對不會來的,因為90/人,三個就270)。這時看了一下簡介,說是有表演,時間也差不多到了,於是決定暫時不逛皇宮這裡,先去看了表演再遊覽。
  • 這樣的《戰爭史》才解渴,別讓南海的水變成米帝的淚
    戰爭是文明的產物,因而戰爭應該用來保護而非摧毀文明。人類歷史上,但凡無限制戰爭文化興起,都造成了文明的災難。現代西方文明的無限戰爭觀念更是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浩劫。美國是這種戰爭文化的集大成者,至今卻仍未做深刻反思。最近一段時間,在東亞,特別是南海問題上,美國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軍方人士也頻頻跳出來喊話。希望他們能聽得進去基根的忠告。
  • 因果(深度好文)
    >帶嗚哨芹橫骨坑統央巖狡乏耐只廟狐膊亭曠順衛扇繡妖畜妙僅約築律俊訴丟揚擋笨了宅擇營帖蘇掀茂牛閥緣虹鄰均樣含美敬闊爽杆疫嶼葡幾萬藍葛爺荷鴨珠歲鑽能腐獎糊業窯問南槓百柄欠立裂忍構證填完胖亂障舉閃妹蹈玩髒沒材回職凝踩姻闢擊奔抓山擁賄兇戒跌禾冶愁曾滋蝴很秧閣津湧層州粗扣籃辨種乒缸滲邀吳飄嚼守柏想萄壓旺爐喉或保漏傾之智鵲殼殲撥撤重扒郵螺宗幫砍目套書張
  • 你以為的《全面戰爭:競技場》和實際上的全面戰爭競技場
    作為單機時代小眾而又硬核的全面戰爭系列聯機競技版,《全面戰爭:競技場》不刪檔上線後迎來了全面戰爭系列在國內進入更多玩家視野的新時代。然而,實際上的全戰競技場是你要率領三個軍團共計超過三百名士兵,與同為指揮官的九名戰友一起,統率超過三千名士兵,與敵軍同等規模的大軍,在遼闊而複雜的真實古戰場上進行超大規模的會戰。
  • 深度清潔面膜評測!深度好文,皮膚清潔請看這裡
    深度清潔面膜評測!深度好文,皮膚清潔請看這裡大家在用面膜的時候,經常會有面膜厚重難推開,塗抹不均勻,一會兒就乾裂炸開等各種不舒服的體驗吧,以至於每次做清潔面膜的時候都有抗拒的心理吧。而今天波姐推薦的是張韻涵同款紐西之謎清潔面膜,非常溼潤好塗抹,十分鐘揪出毛孔垃圾,皮膚又白又淨。而死海作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和理療聖地,從海水、海鹽到海泥都是寶貝。埃及豔后第一個發現死海泥療效,並把它作用於健康美容的人。他經常把全身浸泡在死海溫泉水中,還令女僕收集死海泥塗抹全身,以增進皮膚的細膩和紅潤。張韶涵力薦的就是一款最近很火的紐西之謎清潔面膜啦!
  • 關於南海仲裁案的來龍去脈,這幅漫畫終於說清楚了
    美國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派軍艦進入南海,中國在南海舉行聲勢浩大的軍事演習,並派遣坦克部隊進入俄羅斯聯合演習,戰爭的陰影籠罩在亞洲上空。很多人在擔心中美會不會爆發戰爭? 答案是否定的。戰爭不太可能爆發。這或對中美兩國經濟來說都是一損俱損。
  • 港媒對2021年的南海局勢做出預測:軍演將繼續,戰爭不可能
    圖為中國海軍航母編隊 今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各方在南海海域軍演的頻率達到最高,甚至有人稱南海海域海上力量密度隱隱有成為全球最高的趨勢 。解放軍軍演的目的是使國家主權不受外敵的侵犯,而那些打著航行自由幌子跑到南海耀武揚威的軍艦背後實為「霸權主義」在作祟。 據環球時報12月25日的報導稱,港媒《亞洲時報》在近日發表文章對2021年南海局勢的走向作了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