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軟實力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2021-02-08 人間福報社

【記者曹麗蕙大樹報導】華人圈年度盛事——「第九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暨「第七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頒獎典禮十二月十日在佛陀紀念館登場。三度普立茲獎得主湯馬斯.佛裡曼(Thomas L. Friedman)、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張平宜,以及作家尉天驄分別獲頒最高榮譽——傳播及文學貢獻獎。傳播獎主委、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表示,「新聞和文學是臺灣走向文明社會的兩股重要力量」,面對中國大陸強勢的經濟發展,臺灣應善用文明和軟實力迎接未來挑戰。

圖說:頒獎典禮雲集新聞、傳播、文化、教育、宗教界人士共襄盛舉。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創辦人——星雲大師也親臨會場,向獲獎人鼓勵致意,全場報以熱烈掌聲感謝大師創辦獎項的發心。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時表示,星雲大師洞悉在資訊快速傳播的現代,媒體與文字成為改變社會的因緣,對人類有深遠影響,因而創立兩大獎項鼓勵媒體與文學發揮正向力量,他更期望臺灣的學生、青少年每天都能閱讀好的文章與報導,國家社會就會看見未來希望。

高希均則指出,九年前星雲大師就曾言明:「只有媒體可以救臺灣」,而創立傳播獎,為傳播界注入一股向上提升的動力。「九年來,共有四十位堅持崗位的傑出人士得到貢獻獎殊榮,若再包括社會前進獎、網路原生媒體獎等就有上百位媒體人獲獎」。

今年傳播貢獻獎得主之一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裡曼,是首位獲此殊榮的美籍記者,已於六月先行來臺受獎;另一位得獎者為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張平宜,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十二年,長年關注中國偏鄉麻風村兒童教育問題、紀錄臺灣樂生療養院歷史。

她受獎時表示,她投身兩岸麻風人權服務工作17年,若非曾身為一名鏖戰新聞戰場的記者,無法做到今日的堅持,「記者的工作讓我看到一般人看不見的角落,讓我知道必須要用輿論才能爭取政府關愛的眼神,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堅守正義防線,也讓我有智慧和韌性,從一個報導者轉型成為行動者」,她笑說:「從臺灣到涼山,兩岸公益路一路走來陽光風雨、任重道遠,我會努力認真前行」。

今年「社會前進獎」分為「臺灣真善美感人事跡」、「兩岸與國際視野」兩類,共六組獲獎人。「網路原生媒體獎」則分別由「小鎮文創」何培均,以及「臺灣6.0希望工程」創辦人沈芯菱獲得。

在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方面,文學獎主委、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李瑞騰指出,星雲大師以版稅與一筆字墨寶義賣所得回饋傳播與文學領域,其中文學獎最高榮譽的貢獻獎是為獎勵日夜俯首為文,創造許多優秀、引領社會向上作品的作家;而設立歷史小說、報導文學、人間佛教散文、人間禪詩四組類別是為鼓勵創作和閱讀,其中歷史小說是用現代觀點詮釋歷史;報導文學則是面對當今社會,挖掘不公不義現象,他直陳:「報導文學在臺灣幾乎沒有版圖,只有全球華文星雲獎還能提供豐潤的創作園地」。

今年貢獻獎的文學桂冠頒發給作家、評論家尉天驄,他長期投入臺灣現代文學運動,為臺灣文化評論與歷史記憶領域留下重要論述。前幾年因車禍而行動不便的尉天驄,十二月十日特地南下參加頒獎典禮,他在臺上謙稱「自己對文學沒有貢獻」,他說:「五○年代作家,不少人是兩手空空從大陸來臺,卻懷著旺盛的生命力,用書寫、創作來關懷這個社會,那是個什麼都沒有,卻很溫暖的時代」,他勉勵新生代:「只要持續關懷世界、臺灣,就能產生更好的作品。」

今年歷史小說由朱和之的《斷章》與屠佳的《淡水長流》同登三獎;新設的人間禪詩獎,結合詩與禪,重視作者感悟,由於成的《寺蟻日誌》拿下首獎。

今年頒獎典禮雲集新聞、傳播、文化、教育、宗教界人士共襄盛舉,包括有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元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政大臺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上海六大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趙怡、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聯合報副社長遊美月、知名主持人蔡詩萍等人。

【第9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獲獎名單】

●傳播貢獻獎

湯馬斯.佛裡曼(Thomas L. Friedman)/《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張平宜/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

圖說: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頒獎典禮十二月十日登場,傳播貢獻獎頒予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張平宜。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社會前進獎

→「臺灣真善美感人事跡」報導

1.執行代表:王心喬(TVBS文字記者)

作品 你我老之路

2.執行代表:朱姵慈(東森電視助理記者)

作品 死裡逃生 下半輩子他開卡車放電影

3.執行代表:彭宣雅(聯合晚報文字記者)

作品 許國人一個乾淨的未來――翻轉公廁系列報導

→「兩岸與國際視野」報導

1.執行代表:楊樺(TVBS新聞部副理)

作品 生態新文明

2.執行代表:韓瑩(公視新聞部文字記者)

作品 怒吼燭光--南韓風暴系列報導

3.執行代表:劉致昕(商業周刊特約記者)

作品 網路火藥庫

●「網路原生媒體」獎

1.何培鈞創辦人(小鎮文創)

2.沈芯菱創辦人(臺灣6.0希望工程)

【第7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得獎名單】

●貢獻獎 尉天驄

圖說: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頒獎典禮十二月十日登場,貢獻獎頒予作家尉天驄。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歷史小說獎

三獎 朱和之《斷章》

三獎 屠  佳《淡水長流》

圖說:歷史小說獎由朱和之《斷章》(左一)、屠 佳《淡水長流》(右一)榮獲三獎。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報導文學獎

二獎 王幼華《死亡的思索與記述—吾鄉安息地巡禮》

二獎 沈明信《鬱郁黃花藺》

三獎 黃弈瀠《映秀母親》

圖說:報導文學獎由王幼華《死亡的思索與記述—吾鄉安息地巡禮》、沈明信《鬱郁黃花藺》榮獲二獎,黃弈瀠《映秀母親》榮獲三獎。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佛教散文獎

首獎 蔡其祥 〈只有海水的靜默抵達岸邊〉

二獎 梁評貴〈畫糖〉

三獎 莊明珊〈洗〉

佳作 賴俊儒〈回音〉

佳作 陳倚芬〈無常中的日常〉

佳作 侯向陽〈水印般若〉

佳作 呂政達〈眾生得滅度者〉

佳作 陳芸英〈勇者試煉〉

圖說:人間佛教散文頒予蔡其祥 〈只有海水的靜默抵達岸邊〉首獎(左一)、梁評貴〈畫糖〉二獎(右一)。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圖說:間佛教散文佳作由賴俊儒〈回音〉(左一)、陳倚芬〈無常中的日常〉(左二)、陳芸英〈勇者試煉〉(右一)等獲獎。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禪詩獎

首獎 於  成〈寺蟻日誌〉

二獎 房靖荃〈桑葚〉

三獎 解昆樺〈林間枯身〉

佳作 葉琮銘〈撈沙〉

佳作 陳倚芬〈一個老師〉

佳作 張耀心〈致,親愛的人身〉

佳作 孫志滔〈春光乍現〉

相關焦點

  • 傳播真善美 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頒獎典禮於臺灣舉行
    傳播真善美 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頒獎典禮於臺灣舉行
  • 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揭曉
    【人間社記者 楊安安 臺北報導】「2016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名單揭曉,本屆除了「傳播貢獻獎」、「媒體貢獻獎」,及鼓勵製作企畫性報導的
  • 作家佛裡曼 獲星雲傳播貢獻獎
    【記者曹麗蕙臺北報導】「星雲真善美傳播獎」首度出現非華人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三度普立茲獎得主湯馬斯・佛裡曼(Thomas L.
  • 第六屆科幻星雲獎揭曉:長篇金獎空缺 劉慈欣獲最高成就獎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將與新華網共同打造「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雲獎」  新華網四川頻道10月18日電(劉晴 包晶晶)10月18日晚,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不久前獲得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的著名科幻作家、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作者劉慈欣,在此次頒獎典禮上榮獲世界華人科幻協會頒發的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但今年的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重頭獎項——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空缺。
  • 歡迎來到星雲獎(附活動流程圖)
    歡迎來到星雲獎by 程婧波
  • 科幻星雲獎發起人董仁威:「原石獎」十部作品有很大希望影視化
    10月25-27日,第十屆華語科幻星雲獎超級盛典在重慶舉行。據了解,本屆大會是科幻星雲獎十周年大慶,匯集了諸多科學家、電影理論學者和著名科幻電影導演到場,一起暢聊「前沿科學與科幻」「科幻文學與科幻電影」「中國科幻在外國」等熱門話題。
  • 【2014星雲獎】11月1/2日,讓我們一起回到未來
    >活動時間:2014.10.31-11.2活動地點:中間藝術區(海澱區杏石口路65號)活動票價:主會場(開幕論壇120/頒獎典禮180)分會場(論壇免費/市集免費)【下載 2014 星雲獎 App】iPhone 和 Android 用戶注意:請在 app store 搜索並下載 grenadine event guide;輸入Code
  • 破出界,得新生——回顧第十屆星雲獎並展望第十一屆
    在第十一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倒計時一月之際,我們百感交集。過去十年,星雲獎從小到大,百轉千回,融入中國科幻澎湃大潮,助推科幻從小眾文化到大眾生活,從精神產品進入意義世界。未來十年,星雲獎將伴隨中國故事的悅音長袖善舞,踏歌前行,助推科幻融入新生活、新產業、新場景、新空間。過去已去,未來已來!
  • 江波 | 星雲獎十年
    再過不到一個月,第十一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就要召開了。
  • 《鋼煉》等作品獲得日本星雲獎
    日本科幻愛好者團體聯合會於今年7月10日發表了日本科幻文學大獎「星雲獎」第42屆的獲獎名單,漫畫《鋼之鍊金術師》等作品獲獎。  「星雲獎」是日本科幻文學界最具影響力的評獎活動,始辦於1970年。該獎項的入圍作品在每年秋天的「日本SF大會」上由讀者投票評選產生,經過為期一年的評選後,於第二年公布獲獎名單。今年的第42屆「星雲獎」共設有9個評獎部門。
  • 2020星雲獎公布,PK掉特德·姜的作品居然是它!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第55屆美國星雲獎結果公布!星雲獎(Nebula Award)首創於1965年,是美國科幻及奇幻作家協會頒發的科幻及奇幻藝術年度大獎,表彰上一年在美國出版或發表的科幻和奇幻小說,因獎品為嵌在螢光樹脂中的螺旋狀星雲而得名。與雨果獎(Hugo Award)同為科幻、奇幻界最受矚目的年度獎項。
  • 2019少兒​科幻星雲論壇和少兒科幻星雲獎創立
    聯合舉辦少兒科幻星雲獎籤約儀式(前排左起:壹天視界科幻董事長甘偉康、時光幻象董事長董仁威,後排左起:超俠、林燃、江波、石以、姚海軍、沙錦飛、何夕
  • 2014星雲獎日程大公布
    許多人愛上的不是科幻,而是愛上某種「愛上科幻」的美妙錯覺。這是一個小圈子,隱秘的圈子,半封閉的圈子,一旦被領進門來、打開天窗,窺到圈子裡光怪陸離的景象,自然就令人心生好奇,想要向內窺伺,進而陷得更深。那麼,2014的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馬上就要開始。今年,我們邀請你一起回到未來。
  • 新世紀海外華文文學:「離岸流」還是「外省書」?
    除了時、空意味,這一概念的另一個關鍵詞就是「華文文學」——用中文/漢語/華文書寫的文學。當然,「新移民」文學雖然呈全球分布態勢,作家作品眾多,但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其成就也並非等量齊觀——表現最為突出、實績最為耀眼、形態最為活躍的,當屬北美華文文學。
  • 24部榮獲星雲獎、雨果獎雙獎的科幻經典 榜單
    星雲獎的獎盃為鑲嵌在螢光樹脂中的螺旋狀星雲,該獎即以此得名。 雨果獎:「世界科幻協會」(World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所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年會(World SFConvention)上頒發,只有1954年度停辦,由科幻讀者投票產生。
  • 首獎1萬元|第二屆「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型小說大賽徵文啟事
    內容要求:有武有俠,有情有義,有人物有故事,弘揚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張揚正義、正氣、正道,揭露邪惡、兇殘、偽善,歷史的、近當代的,海內的海外的題材均可。六、主辦單位:天翼閱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作家網、央視新影集團中國微小說、微電影創作聯盟、遊讀會。
  • 2020年星雲獎 l 雷布拉德伯裡獎項居然被一部「腐劇」拿下?
    ▲《天外世界》以科幻文學大師達蒙·奈特命名的達蒙·奈特紀念大師獎,頒發給了路易絲·麥克馬斯特·比約德,表彰作者的終身貢獻,比約德曾四次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獎
  • 星雲獎 科幻大咖們是怎樣打開腦洞的?
    10月18日,科幻電影《三體》製作人孔祥照(左)和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上。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影作者:童方、姬少亭2015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上,劉慈欣、何夕、姚海軍等科幻大咖雲集。大咖們除了討論各種讓人不明覺厲的宇宙外問題,還透露了自己怎樣打開腦洞,成為科幻作家的小秘密。
  • 第七屆星雲獎揭曉 金獎作品有望變中國版星戰
    合影網易娛樂專稿9月12日報導 (文/老張陽湯)11日晚,作為2016中國科幻季系列活動之一,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在北京揭曉,頒發出最佳長篇小說、最佳原創圖書、最佳科幻社團、最佳美術作品等10餘個獎項。
  • 第45屆日本星雲獎獲獎作品名單公布
    大步先生/文 2014年7月19日,日本科幻迷聯合會議在茨城縣筑波市中召開,由第53屆日本科幻大會舉行了第45屆日本星雲獎頒獎典禮。本屆頒獎典禮分別確定了日本與海外最佳長篇以及短篇科幻小說、影視、漫畫、藝術家、非小說類以及其他等9項獎項的獲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