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藝學員班上演畢業大戲 馮遠徵:「哪個走我都心疼」

2021-01-08 央廣網

原標題:誰能留下即將揭曉 馮遠徵稱不參與最後打分:「哪個走我都心疼」

學員班的這齣畢業大戲是誕生於「非典」時期的《北街南院》。班主任嶽秀清選擇這部戲,是因為這部戲的背景與當下的疫情相似,又能讓學員有展示空間。人藝青年演員閆銳作為導演,帶領學員將這部大戲改成小劇場版本。

歷經整整一年的時間,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終於交出一份答卷。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出《北街南院》作為他們的畢業大戲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上演,到底誰能留在北京人藝也即將揭曉答案。

2019年,北京人藝宣布破格招收學員並舉辦表演學員培訓班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吸引來1000多人報名,800多人參與考試,最終15人入選。嶽秀清擔任班主任,藍天野、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徵、龔麗君、唐燁等人藝知名演員及導演都曾為他們講課。

此次,學員班的這齣畢業大戲是誕生於2003年「非典」時期的《北街南院》。嶽秀清選擇這部戲,是因為與當下的疫情有著相似的背景,又能夠讓學員都有足夠的展示空間。人藝青年演員閆銳作為導演,帶領著學員們將這部大戲改成小劇場版本。學員們都為角色加入了自己的故事與感受,進行了重新編創。他們的表演或許和多年前前輩們的詮釋無法相提並論,但也能看出他們的努力。

這一年,對這些大都已經畢業多年,有過影視劇演出經驗的年輕人來說並不容易,他們需要放下工作,放棄很多機會,重新投入到學習中去。但這一年,也是收穫巨大的一年,學員們能真切感受到提升和進步。

學員張曄子曾在熱播電視劇《新世界》中飾演大英子,非常受觀眾歡迎。《新世界》播出後,一下兒多了很多影視劇的邀約,但都被她推掉了,因為她必須全心投入到北京人藝的學習中。這一年,她演了很多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演的角色,變化最大的是心態,「以前是自己想怎麼演就怎麼演,現在我會更多地去分析、去調整自己,適應這個舞臺,適應這些規矩,這是一個從超級自負到超級失落的過程,悲觀和樂觀總是交替存在。」

馮遠徵笑著說,看過他們的排練,人藝在編的年輕演員們都感受到了壓力。在一年的相處中,老師們和學員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唐燁、龔麗君的眼裡,這些在社會上有過經歷的孩子們更珍惜今天的機會,「他們有一股子衝勁兒,眼睛都是發光的。」濮存昕前前後後為他們上了十幾天的課,從臺詞訓練到古詩詞吟誦,還有表演片斷訓練,但總覺得還是上的課太少。這是濮存昕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講授表演,對他來說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戲曲院團中演員訓練是一個機制,芭蕾、聲樂領域也是如此,但在話劇院團卻很少見。『藝無涯』不是套話,表演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我也常常在想自己還有什麼門可以推,還有什麼空間可以進入。」

嶽秀清平時和他們打成一片,但學習時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學員們有了「嶽老師,別生氣」的口頭禪。她看得到他們身上的執著和努力,要求嚴格是因為劇院為這次培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想讓他們多學習些東西。讓她欣慰的是,這一年他們的確有了提升、飛躍,塑造人物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馮遠徵和這幫學員感情最深,是他提出了招收表演學員班,又從初試開始看著他們每個人考試,看著他們一天天成長,「因為涉及選擇,這幾天我特別糾結,每個都像自己的孩子,哪個走我都心疼,所以我就不參與最後的打分了。」他說,進入學員班的每個人都有亮點,即使不能留下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好或不行,只是不適合人藝的舞臺。(記者 牛春梅 甘南)

相關焦點

  • 人藝表演學員班排演畢業大戲,馮遠徵:誰走我都心疼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2月25日晚,由北京人藝表演學員班14位青年演員出演的「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進行了彩排演出。學員班版《北街南院》劇照。攝影:李春光2019年12月16日,北京人藝表演學員班正式開班,在1043名報名者中有800餘人參加考試,最終有15名學員正式入選,除一名學員中途離開外,14名在北京人藝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與實踐。此次,由學員班班主任嶽秀清挑選的「畢業大戲」《北街南院》是2003年北京人藝委約作家王儉在北京「非典」肆虐期間創作的一部充滿濃鬱京味風格的話劇作品。
  • 北京人藝2019級學員班結業 多位表演藝術家寄語學子做好演員
    中國網1月4日訊(記者 秦金月) 今天上午,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結業儀式。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當下的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人更多期待。與此同時,北京人藝也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 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上午結業
    今天上午,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了結業儀式,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大家更多期待。一年當中,不僅有馮遠徵、嶽秀清、楊佳音、閆銳、楊明鑫等組成的教學組負責全程教學指導,更有藍天野、呂中、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龔麗君、唐燁等老師參與到授課當中,通過系統授課和開辦講座等多種方式對學員進行培養。北京人藝在師資配備和課程設置上下了很大功夫,無論是業務理論、業務實踐還是民俗、歷史等方面都有涉及,「不僅讓演員們能在業務上提升,還能夠開闊眼界,加深對人藝的了解。」
  • 人藝19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 藍天野寄語:做演員可以玩物但不要喪志
    院長任鳴、副院長馮遠徵、班主任嶽秀清,與藍天野、呂中、濮存昕、唐燁等任課藝術家一道送上寄語,而藍天野一句「做演員要多點興趣,琴棋書畫、花鳥魚蟲,可以玩物,但不要喪志」,看似隨意,實則道出了表演的真諦:生活中沒點興趣,做不好演員。學員與老師合影從力推表演學員培訓班,到為學員主持結業儀式,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將自己受益於人藝學員班的這份經歷完全回饋給了劇院。
  • 北京人藝學員班停課不停學,老師濮存昕、馮遠徵給他們點讚
    3月9日,北京人藝學員班在會議軟體上進行了一次特殊的「雲匯報」,向劇院領導和老師們展示了《正紅旗下》和《窩頭會館》兩部京味兒作品的劇本朗讀;3月10日,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濮存昕又為學員班做了一次「雲講座」,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大家都覺得還不過癮,還有許多問題想要向前輩請教……學員班會議群和微信群裡濃濃的學習氛圍
  • 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不負友誼、不負自己
    結業式簡單而隆重,北京人藝院領導班子悉數出席,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主持,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學員班班主任嶽秀清,劇院授課老師藍天野、呂中、濮存昕、唐燁等人都在現場發言寄語,一方面對於學員們順利結業表示了祝賀,對一年來學員們在課程學習上的努力給予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期望,希望學員們能夠在今後繼續發揚人藝精神,保持不斷學習的熱情與動力。
  • 馮遠徵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4個月:能當主演,也必須能跑龍套
    其實馮遠徵自己便是前輩「尊重年輕」的受益者,23歲那年,他還是學員班的一名學員,便有幸進入到《北京人》劇組,也正是那次演出之後,他才覺得自己和人藝終於「合槽了」。「我也是從那時才意識到,很多表演上的東西,尤其是人藝的表演風格,在舞臺上才是最能感受和學習的。」  去年,馮遠徵出版了自己的表演理論總結,取名為沒有任何彎彎繞的《馮遠徵的表演課》。
  • 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滿4個月 馮遠徵2020年從「能」開始
    其實馮遠徵自己便是前輩「尊重年輕」的受益者,23歲那年,他還是學員班的一名學員,便有幸進入到《北京人》劇組,也正是那次演出之後,他才覺得自己和人藝終於「合槽了」。「我也是從那時才意識到,很多表演上的東西,尤其是人藝的表演風格,在舞臺上才是最能感受和學習的。」去年,馮遠徵出版了自己的表演理論總結,取名為沒有任何彎彎繞的《馮遠徵的表演課》。
  • 看戲| 人藝學員班的畢業大戲《北街南院》
    1000多人報名、800多人參與考試、最終錄取15人,2019年12月16日,北京人藝打破體制壁壘的表演學員培訓班開班;今年12月25日,除一人離開外,14人以一臺「畢業大戲
  • 馮遠徵:希望《杜甫》成為北京人藝「別樣」的古裝大戲
    來源:中國新聞網「這一次的創作中我們確實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希望能把《杜甫》做成跟從前不一樣的古裝大戲。」在北京人藝2019年原創大戲《杜甫》中兼任導演、主演,馮遠徵在「累」之外,感受更明顯的是自己身上的重任。作為北京人藝年度首部原創大戲,話劇《杜甫》從題材選擇到舞臺呈現都一直備受矚目。
  • 馮遠徵攜人藝「雲劇場」四主創做客北青「後臺」
    可以說,人藝的鐘聲有種魔力,讓演員瞬間神聖感升騰。《八美圖》後欲排女版《譁變》話劇舞臺大男主的戲佔壓倒之勢,女主領銜的本就不多,更不用說全女班了。此次《八美圖》劇本朗讀的消息發出後,女演員報名踴躍,再加上導演韓清,劇組可謂不折不扣的全女班。馮遠徵表示,如果今後有機會搬上舞臺,舞美設計等各工種最好都是女性主創。
  • 馮遠徵 2020年從「能」開始
    其實馮遠徵自己便是前輩「尊重年輕」的受益者,23歲那年,他還是學員班的一名學員,便有幸進入到《北京人》劇組,也正是那次演出之後,他才覺得自己和人藝終於「合槽了」。「我也是從那時才意識到,很多表演上的東西,尤其是人藝的表演風格,在舞臺上才是最能感受和學習的。」去年,馮遠徵出版了自己的表演理論總結,取名為沒有任何彎彎繞的《馮遠徵的表演課》。
  • 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藍天野呂中提表演建議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2021年1月4日,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儀式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菊隱劇場舉行。本次結業儀式由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主持,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表演學員培訓班授課老師濮存昕、嶽秀清、唐燁等攜14位學員及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呂中共同出席活動。
  • 馮遠徵:誰都會表演,但不是誰都能當演員
    新京報:除演員隊之外,去年年底成立的學員班至今已有一年,這一年來對於人藝的新一代,他們在你培養下又發生了哪些改變?馮遠徵:他們不是改變而是蛻變,甚至這一年下來,我眼中的他們——「女孩都變漂亮了,男孩更加帥氣了。」我所指的漂亮,不單單是容貌,而是氣質上的變化,內在的變化進而帶動了外在的變化。
  • 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演出:93歲藍天野壓軸登臺
    本文圖片 李春光 攝6月12日,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時隔近5個月後重新拉開。老中青30位人藝人,用一次全新「排練組合」的演出陣容,演繹了人藝的16個經典劇目片段,呈現了一場特別的紀念演出。500餘萬觀眾,通過大麥、優酷等全網十餘家網絡平臺,一起觀看了這場演出。這在北京人藝68年的歷史上也是首次。
  • 北京人藝:巍子為錢離開,王姬無戲可演出走,何冰堅守了30年
    在那裡,似乎沒有老人,50出頭的何冰是小何,往70走的濮存昕是小濮,快到60的馮遠徵是小馮。一般人形容北京人藝有個形容詞,叫做人才濟濟,但其實人藝總共也只培養過8期學員。但這三十年,不是每個人都等得起。有些人一開始就放棄走人藝這條艱難的路,也有人中途才離開。江珊在畢業的時候,選擇放棄進入人藝,去籤了一家新加坡的唱片公司。
  • 馮遠徵:誰都會表演,但不是誰都能當演員丨2020娛樂年度人物
    新京報:除演員隊之外,去年年底成立的學員班至今已有一年,這一年來對於人藝的新一代,他們在你培養下又發生了哪些改變?馮遠徵:他們不是改變而是蛻變,甚至這一年下來,我眼中的他們——「女孩都變漂亮了,男孩更加帥氣了。」我所指的漂亮,不單單是容貌,而是氣質上的變化,內在的變化進而帶動了外在的變化。
  • 馮遠徵:戲比天大
    馮遠徵永遠記得那個晚上,自己坐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後臺的化妝間裡,面對鏡子,眼淚止不住往下淌。在他背後化妝的演員吳剛無意中抬頭,看見鏡中無聲哭泣的馮遠徵,「你怎麼了?」「我爸走了。」「1985年4月19日」,他脫口而出,這是他參加人藝學員班考試的日子。排練廳裡坐著許多「大腕」考官,朱琳、朱旭……都是馮遠徵的偶像,讓他「激動得腦袋發蒙」。彼時的他,曾苦練四年跳傘卻無緣進入專業隊,又錯過了高考,在北京龍潭拉鏈廠當臨時工,和幾位工友一起業餘學習表演——儘管老師勸相貌並不出眾的他「還是回去做拉鏈吧」。他先後報考北電、中戲均失利;柳暗花明,最終,人藝的大門向他打開了。
  • 馮遠徵:絕不允許綜藝標準的表演出現在人藝舞臺
    作者:張赫 劉臻來源:新京報    馮遠徵,近些年一直將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人藝演員隊與去年剛開班的「表演學員培訓班」的中青年演員的培養上。對於「表演」,他自有一套想法與見解。  成為演員需不需要門檻?在馮遠徵看來,人們從事任何領域,都有高、中、低之分,表演也一樣。
  • 68歲的北京人藝「落伍」了?馮遠徵怒斥新人,演員為多賺錢出走
    無論是後臺的演員還是劇場劇務,亦或是收發室裡發呆的大爺,只要進了人藝這個門,每個人都像搞藝術的。初進人藝那年,馮遠徵還是跑龍套的人肉背景板,一次老前輩鄭榕正在臺上演著秦始皇,臺下候場的準備演士兵的馮遠徵一時興起,與旁邊的其他龍套演員小聲攀談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