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方彥蘅)9月10日,又逢教師節。走在校園裡,不時可以看到手捧鮮花的同學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學其成時念吾師,這份感動是源於內心的。在這個平凡的日子裡,南京林業大學師生們的一些特殊互動,讓這裡的教師節顯得格外溫暖。
教師節裡過「生日」
「我是一名從教30年的老教師,同時也是一名有著25年黨齡的老黨員。」頭回把這兩個重要的日子放在一起慶祝,張智光教授非常開心。
教師節前夕,南林大經濟管理學院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生日會,為學院兩位九月份入黨的教師慶祝「政治生日」。「中國人都很重視自己的生日。作為黨員,入黨這一天就是自己的政治生日,這個生日應該好好過、認真過。」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唐萍說。
活動當天,學院邀請張智光、陳乃玲兩位教師所在的黨支部全體黨員以及近三年來入職的教師等40餘人齊聚一堂。由全國樣板支部——南林大經管院管理科學與工程黨支部的老黨員張智光帶領全體黨員教師重溫入黨誓詞。面對鮮紅的黨旗,全體教師共同追尋師者初心,決心用實際行動切實擔負起教育者的責任。
在簡短而富有儀式感的政治生日會後,張智光老師為近三年來學院新進教師答疑解惑。他結合自己多年從教以及從事管理工作的經驗,對青年教師提出的如何過好「教學關」和「科研關」,課程思政如何融入專業教學等問題一一作答。他鼓勵青年教師要堅守育人本分,在立德樹人中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
南林大經管院把過好政治生日作為基層組織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個月結合不同的主題,把教育管理黨員的活動融入生活、融入日常,進一步強化黨員教師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和宗旨意識,築牢教師理想信念根基,錘鍊教師「四個服務」使命擔當。
「小老師」們的教師節
教師節前,南林大化學工程學院大二學生鄒康收到了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大包鮮核桃。包裹顯示是從四川省大涼山鹽源縣樹河鎮寄出的,包裹裡還有一張卡片:「祝鄒老師節日快樂!」
這份「沉甸甸」的禮物讓鄒康非常意外。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在南林校園裡,就活躍著一群和鄒康一樣的,奮戰在教育脫貧一線的「小老師」們,他們的名字叫「水杉支教團」。
9月9日,水杉支教團的同學們和學校新聞中心記者團的同學們來了一場特殊的「對話」,用他們親歷的故事,講述教育的力量。
張平敏是水杉支教團連續幫扶了五年的孩子。2016年暑假,水杉支教團指導老師郭輝第一次在核桃坪村見到這個調皮的小姑娘,當時她已經準備上六年級了。第一次摸底測驗,語文13分,數學不及格,英語更是幾乎沒學過。這樣的成績著實把郭輝嚇了一跳。從最簡單的字音、字形教起,逐字、逐詞的過關,郭輝和他帶領的「小老師」們耐心細緻地從基礎教起,針對出現的問題即時指導。一個月的實地支教結束後,志願者們通過電話、QQ等方式和張平敏保持聯絡,隨時幫助她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這種幫扶五年來從未中斷過,即使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在了解到張平敏所在的初三畢業班還沒有複課,郭輝非常著急,專門安排志願者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梳理知識點、查漏補缺。在今年的中考中,張平敏憑藉550多分的優異成績,成功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鹽源中學。
從2013年到2020年,從最初的7個人,到今年的95個人……8年來,近300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這裡,義務輔導山裡的孩子學習,幫他們建立鄉村圖書角,幫助當地鄉親們直播賣農貨。「我們是在校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義務鄉村教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蔡依彤說。今年研三的她,正在複習備考教師資格證,「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這段支教經歷更堅定了我的想法,我想用教育的力量去點亮更多孩子的人生。」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寄語,唯有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才能實實在在做好新時代學生成長的「生命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