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加碼新基建!500萬臺雲伺服器夯實AI新基建版圖

2020-11-17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李水青

智東西6月19日報導,今天,百度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將超過500萬臺,同時宣布未來5年預計培養500萬AI人才。

百度近期在新基建上大動作不斷,拿下了許多項目。6月15日,國家電網與百度等合作夥伴就「新基建」籤訂項目協議,共建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等十大「數字新基建」項目,據稱項目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

在新基建的主力落地領域——交通行業,百度接連中標了重慶、合肥、山西、廣州等多地的上億元車路協同項目。在合肥建設「中國首個大型5G車路協同示範線」,在廣州成為1800億新基建項目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可謂訂單拿到手軟。

隨著2020年新基建被國家發改委明確劃分三大範圍並寫入2020政府工作報告,科技巨頭們紛紛就新基建布局投資、開展合作。百度更是亮出了「百度AI新基建版圖」。


▲百度AI新基建版圖

發力AI新基建,百度有什麼樣的底氣?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百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探索和積累。百度CTO王海峰說,對於百度而言,我們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

如果說面對新基建華為有5G和物聯網,阿里有雲,那麼百度擁抱新基建的技術護城河是什麼?智東西以百度AI新基建版圖為切入,對此做了深入研究探討。

一、十年厚積厚發,布局新基建

百度AI新基建版圖內容呈現十分直觀。一方面,百度強調百度大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百度智能雲、晶片等技術方面的優勢,布局國家發改委圈定的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百度也秀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智能辦公、智能汽車、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行業的智慧解決方案及已有實踐成果,強調其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入到傳統行業的融合基礎設施實力。

按照國家發改委在2020年4月對新基建劃分的三大範圍,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以及創新基礎設施都能看到百度的布局。百度CTO王海峰說:「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為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

二、立足百度大腦等平臺,打造硬核新技術基礎設施

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AI平臺何以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

許多人都使用過百度搜索、信息流、百度地圖語音交互導航、百度翻譯、小度智能音箱等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業務背後都是百度大腦的AI技術能力在支持。而在滿足自身業務需求的同時,百度也看到了周圍各個產業所面臨的焦慮。

人口紅利減弱、產業架構老化、運營成本高……許多企業都面臨智能升級的節點,這也成為百度布局AI基礎設施的一大出發點。讓自身的AI能力賦能給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而百度大腦、飛槳、百度智能雲等AI平臺正是百度實現這一目標的抓手。

1、百度大腦——百度AI技術多年積累和業務實踐的爆發窗口

智能外呼、語音識別、人臉檢測、NLP、OCR……百度大腦就像哆啦A夢的口袋,裝滿了各式各樣的AI算法,滿足各行各業開發者的需求。每月如期舉辦的百度大腦開放日成為許多開發者的「技術派對」,從不缺席的AI新能力禮包常讓人直呼「真香」。

2016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大腦正式發布,並宣布對外開放百度AI核心技術。2019年7月百度大腦躍升至5.0,成為打通人工智慧產業化應用落地的全部流程的「軟硬一體AI大生產平臺」 。通過支撐百度智能雲,百度大腦可以為不同 AI 技術積累和場景需求的開發者提供助力,加速產業智能化。


▲2017年1月搭載百度大腦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戰勝最強大腦名人堂選手

百度大腦集中體現了百度AI技術多年研發和落地實踐的實力。據百度官方數據顯示,百度全球AI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萬件,其中中國專利7000多件,位列中國第一,並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自動駕駛四個細分領域排名國內第一。

實際上,經過多年研發和落地實踐,百度大腦已經成為許多企業、開發者進行AI產品開發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據百度官方數據顯示,百度大腦對外開放250多項領先 AI 能力,開發者數量超過190萬,日均調用量突破1萬億次,語音、人臉、NLP、OCR 調用量中國第一。


▲百度大腦的基本架構

2020年新基建政策一方面推動大中型政企加快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另一方面也在頒布政策鼓勵中小微企業的「上雲用數賦智」。當全社會的業態開始朝智能化方向按下快進鍵,類似百度大腦這樣的更全面、綜合的AI生產平臺將會幫各行各業省去重複造輪子的成本,發揮出更明顯的作用。

2、飛槳——百度AI新基建的「封神」戰鐧

往百度大腦架構的基礎層追溯,會看到許多人熟知的飛槳。在中國做人工智慧,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飛槳(PaddlePaddle),它是2016年正式開源的中國首個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深度學習平臺。

支持千億規模參數、數百節點的高效並行訓練,飛槳一舉衝破谷歌、Facebook等國際巨頭的TensorFlow、PyTorch包圍中佔據一席之地。從百度近日披露的一組上個月公開的數據可以看到飛槳的影響力,百度飛槳累計開發者數量已超過190萬,服務企業數量達8.4萬家,發布模型數量已超過23萬個。


▲百度飛槳的相關數據

與此同時,百度飛槳也公布了最新版圖,發布了幾十項新產品和項重要升級,推出助企業零門檻開發AI的飛槳企業版,這就使得更多中小型傳統行業的玩家能夠以更低的學習、人力成本獲得AI能力,正與當下新基建賦能各行各業智能應用的趨勢相契合。此外,飛槳還推出國內首個量子機器學習開發工具「量槳」,可以說緊跟沿技術趨勢。

▲百度飛槳最新版圖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一大重點,而當下人工智慧技術幾乎約等於深度學習技術。作為深度學習最底層框架技術、「智能時代的作業系統」,飛槳「防被外國技術卡脖子」的價值不言而喻。作為創新基礎設施,飛槳是百度做新基建的一張幾乎無法替代的王牌。

3、百度智能雲——百度AI新基建賦能千萬行業的載體

百度智能雲是百度AI to B業務的重要承載者和輸出者,將百度AI能力融合行業場景,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多個行業提供具有智能能力的雲服務。

百度智能雲架構分為三層,底層是百度大腦;中間是平臺,包括

通用

的基礎雲平臺、AI中臺、知識中臺,以及針對場景的平臺和其他關鍵組件;上層的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將為各行各業賦能。


▲百度智能雲全景圖

新架構背後,百度擁有覆蓋北京、保定、香港等10多個地區的數據中心,自主研發的崑崙AI晶片、百度鴻鵠AI晶片也為AI新基建提供了可靠動力。近日,百度還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

如果把飛槳、百度大腦、數據中心、AI晶片等比作百度新基建的輪子,那麼百度智能雲就是駛向千萬行業的「戰車」。

近日,百度還升級了智能雲全新戰略,「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正是劍指新建新藍海。新基建無疑為百度多年積累AI能力提供了一個釋放的舞臺。

三、融合千百行業場景,入局智慧交通能源「扛旗」

百度能否在新基建及智能經濟新業態的舞臺上成為「最亮的星」,還要看其多年磨礪的技術「殺手鐧」能否真正與千行百業的場景融合。而百度早已聚焦了包括交通、能源、城市、金融、醫療、工業製造等行業賽道,並且有許多可以「拉出來溜溜」的案例。

在新基建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方面,百度Apollo接連中標重慶、合肥、陽泉等地車路協同新基建項目,Apollo 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也已在長沙全面開放試運營。


▲百度無人駕駛

第一季度,知名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將百度Apollo列為全球四大自動駕駛領域領導者之一。

2020年4月9日,百度Apollo正式對外發布「ACE交通引擎」,推出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經測算,該方案有望使交通效率提升15%~30%,進而使得GDP增加2.4%-4.8%。


▲百度ACE交通引擎方案

在智慧能源方面,百度智能雲企業級AI 中臺、知識中臺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頭部客戶落地應用,支持無人機巡檢、「刷臉辦電」、綜合能源等20多個業務場景,目前已經完成了4萬多輸電線路的監拍智能化。

基於百度智能雲的AI中臺,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快速搭建起屬於自己的AI中臺,實現智能應用。比如搭建輸電通道可視化平臺,實現戶外各種複雜場景下的安全巡檢;應用AI人臉識別實現了進廳識別、刷臉辦電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及電力營業廳的效益等。


▲新基建賦能傳統電網行業

百度城市大腦已經逐漸落地北京海澱、重慶、蘇州等城市和機構;智慧金融服務近200家金融客戶;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產品已經覆蓋14大行業、30多家客戶和16個合作夥伴;智慧醫療的產品已經觸達27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家醫院和超過15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累計服務人次超過2500萬。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國家政策、國際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都有望按下快進鍵,這對百度這樣在各行各業積累了多年AI落地經驗的科技企業來說,既是發展業務的機遇,也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融合行業的要求。

四、科技巨頭的新基建格局

新基建早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被提出,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把新基建提到了新的戰略高度。隨著4月新基建被國家發改委明確劃分三大範圍並在5月被寫入2020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戰略之一,在全社會引起了一股新基建熱。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

根據國家發改委劃定,以雲計算、AI、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無疑是新基建的重要底層技術。這也使得新基建成為幾大科技巨頭同臺競技的舞臺。

從近期流傳的一張巨頭「新基建」實力圖來看,「BATH」幾大巨頭在新基建依靠的底層技術方面其實都早有布局。

▲近期流傳的BATH中國「新基建」四巨頭實力格局圖

參考上圖,華為在5G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阿里的雲優勢較大,騰訊在產業網際網路方面具有優勢,而百度在人工智慧、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比較強勢。

當然,巨頭們真實的技術護城河不能用簡單的星級來比較評判,同時這一波紅利也不是哪家公司能一口全吃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從年內看,預計新基建投融資規模將會達到2萬億元至3萬億元。

蛋糕足夠大,千行百業的場景足夠多,巨頭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王牌出在最合適的場景中,共同為智能經濟新業態貢獻力量。顯然,百度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致力做中國新基建AI服務最大的提供商。

結語:新基建成經濟燃料艙,科技巨頭的新賽道

從百度的AI新基建版圖來看,百度對自身的AI基礎設施能力提供者的定位還是很自信的。從底層的百度大腦軟硬一體大生產平臺、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百度智能雲、晶片、專利技術,到上層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各行各業的解決方案,百度已經將數十年的技術積累打磨成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利刃」。

新基建是我國科技公司及科技產業的一塊試金石。過去,大家更關注你營收怎麼樣,為國家GDP貢獻了多少;在當下的時代節點上,你有沒有成為新基建中的貢獻者,能不能反哺傳統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傳統行業的跨代升級,成為新的實現價值的路徑。這是科技企業們原本就在探路的賽道,國家新基建正好適時地推了他們一把。

相關焦點

  • 一文回顧百度人工智慧2020上半年,王海峰:百度AI助力新基建提速
    百度CTO王海峰表示:「新基建將成為中國未來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是其關鍵技術支撐。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將以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和實踐經驗助力新基建提速,促進人工智慧更快落地,讓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
  • 百度智能雲:雲智一體,推動智能計算融入新基建
    我們知道,雲智融合是國內雲計算巨頭的共識,而百度智能雲所倡導的雲智一體,並不是簡單的將雲與智的能力相加,而是通過對雲原生與AI原生的重塑,使之變成一種真正的智能基礎設施,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並以此來融入新基建。
  • ZStack+阿里雲神龍伺服器,畫一條新基建上雲的彩虹?
    ZStack+神龍新裸金屬 私有雲 新基建「新基建」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作為「新基建」的「中臺」,傳統企業紛紛加快了「上雲」的腳步。如果說傳統基建核心是鋼筋和水泥,那麼新基建的原材料是算力和數據。腳步雖快、顧慮更多。
  • 騰訊雲的新基建實踐觀:以未來謀定當下
    國內數據中心行業解讀新基建的熱潮延續了一個多月仍未退去,倒是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性。不過,解讀誠可貴,實踐價更高。新基建雖然有個「新」字,但也只是相對而言,並非橫空出世,而是頗有傳承,本周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涉及範圍的發言更證明了這一點。
  • 百度集團副總裁侯震宇:AI-Native雲計算奠基AI新基建
    百度太行彈性高性能計算實例支持百度崑崙晶片,處理器主頻最高達到3.8GHZ(基頻3.3GHZ),搭配四路伺服器其算力可提升50%以上,基於X-XMAN實現GPUNVLink全互聯,100Gbps網絡帶寬,支持RDMA ,集群整體性能可提升5倍以上。
  • 新基建序幕拉開,百度智能雲就緒
    而百度研究院於1月30日開放的LinearFold算法也已為全球100多家新冠病毒研發機構提供技術助力;超過4000家企事業單位使用百度大腦AI技術或衍生應用,服務於近1000萬用戶;同時,百度智能外呼平臺(每秒可撥打1500個電話)在全國範圍內的外呼總量已超過300萬。
  • 《財經》雜誌:BATH四大科技巨頭亮出新基建家底
    以百度為例,百度的強項是AI。今年6月,百度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的AI新基建版圖。這張版圖顯示,百度正依託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晶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AI基礎設施,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目標是成為中國新基建AI服務最大提供商。
  • 「新基建」的底層邏輯:用雲+AI+5G+芯,造就智能中國
    今天的人們,乾脆賦予它一個全新的名號——新基建。3月4日,最高層會議將5G、AI、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確立為「新基建」。回顧數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要義,危機總是伴隨契機,在新舊動能轉換的一次次基建拉動中,成就了「基建狂魔」的強悍體質。
  • 百度聯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智能經濟白皮書 BATH領銜科技新基建
    今年6月,國 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設立並領導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百度共同發布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精簡版,經過近半年的調研撰寫,12月15日,白皮書的完整版正式發布。最新發布的完整版本整體篇幅近6萬字,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擔任顧問。
  • 擁抱風口,布局未來——科技獨角獸「新基建」行業觀察
    兩會上,司馬紅、丁磊、楊元慶、李彥宏等均提議應重視新基建的發展,加速新基建的多元化落地。截至目前,上海、廣東、江蘇、重慶等地已在緊鑼密鼓籌劃大型相關項目,規模超過萬億,同時拓寬扶持性的政策優惠通道。海通證券預計,2020年新基建的投資同比增速可能大於100%。賽迪智庫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亦顯示,在新基建領域的累積投資額將在2025年到達17萬億。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當下城市群建設加速的政策導向下, 為了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提前放量。2020 年基建投資的主要因素逐漸消除,基建投資將明顯加速。2020 年初項目儲 備明顯提升、新投放增加、資金面改善,疊加基建政策加碼,制約 2019 年基建投 資的主要因素均明顯改善。
  • 貴安新區:「新基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_貴安新區_城市...
    貴陽網訊 12月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上,貴安新區榮獲「2020年度中國數據中心新基建先鋒城市園區獎」。近年來,以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正迅猛發展,為貴安新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新基建,是什麼?
    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中旬已有13個省區市發布了2020 年新基建相關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 8 個省份公布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 33.83 萬億元。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三大運營商發力5G基站投入,開啟「商業元年」;華為、騰訊等在數據中心軟硬體領域傾力投入;阿里、百度、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進行大數據平臺研發……大到科研軍工,小到民用醫療,新基建都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專家認為,新基建有著「一業帶百業」、加速傳統企業快速升級的加持效果。
  • 內蒙古自治區新基建全面發力 農牧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隨著一批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的落地,內蒙古自治區新基建全面發力,今年前3季度,全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2.3%。「數據中心建設一馬當先,全區大數據建設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1.9%。」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投資處副處長張春燕表示。
  • 新華社:「新基建」在深圳率先火起來!
    深圳立足得天獨厚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將5G、AI、雲計算、大數據等廣泛應用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用超前的戰略眼光和果敢的實際行動推動「新基建」發展駛入快車道。那麼,這座創新之都如何讓「新基建」發展與疫情防控、復產復工擦出別樣火花?又是如何成為這輪「新基建」浪潮的引領者?讓我們到實地一探究竟。
  •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新基建是智能經濟的「燃料艙」
    在新基建「風口」之下,將釋放出哪些拉動經濟增長的信號,科技企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會?近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分享中表示,國家發力新基建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能有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更將為中國在未來引領智能經濟時代奠定紮實的基礎。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如果給 2020 年的科技關鍵詞做個盤點,「新基建」一詞必然入榜。自 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之後,新基建成為各大企業轉型布局的主要方向。在企業紛紛轉型的同時,聯想也在輸出著賦能千行百業的轉型智慧,覆蓋了「新基建」核心技術,並且在政府、教育、金融、製造、能源等各個細分行業與夥伴攜手,推進落地。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據統計,目前,已有 13 個省市區發布了 2020 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 8 個省份公布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 33.83 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新基建項目中,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作為近幾年最熱的技術領域,毫無疑問的成為談論最多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