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咖聊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
人與人的交往,溝通靠的是語言;心與心的靠近,推心置腹靠的也是語言。我們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身邊總有幾個人讓你感覺很舒服,他們說的話你愛聽,既不恭維也不貶低,聽起來有氣度、有內涵,總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那樣的界境。
與之相反的是,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很喜歡說風涼話,有時一句話得罪了一群人,自己還洋洋得意,不知道無形中為自己樹立了那麼多的敵人。
老祖宗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你的嘴,就是你的風水。
如果你覺得自己諸事不順,幸運之福從來沒有降臨到自己身上,不如反省一下自己,你的口頭禪是什麼?你的話是不是傷害過別人?是不是最親最愛的人也被你無意中中傷過?
可以說,說話是個「技術活」,懂得說話的技術與藝術,你才能交到真正把你當作朋友的朋友。要注意,說話的技術不意味著恭維、更加不意味著心口不一。
但凡有些社會閱歷的人都明白莎士比亞的那句話,「有些人對你恭維不離口,可全都不是患難朋友。」想要有真正的朋友,說話的方式是講究的,但也不要讓人覺得你的話很假。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你的人生滿是挫折還是比較順利,所有的結果都一定有其自己的原因,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問題,這樣才能進步。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或許就從少說這三句話開始。
原來,你的未來如何,一直藏在你的說話方式裡。
少說貶低別人的話
更多的時候,貶低別人的話都是因為自己的心生嫉妒,羨慕他人取得的成功、成績、成就、地位或是金錢等等。只有貶低別人,自己的內心才能得到些許平衡與安慰。其實,貶低別人的同時,你真正貶低的是你自己。
你的話讓你身邊的人真正看清了你的樣子,原來,當你的朋友、同事春風得意時,你並不會真心祝福,而是冷眼旁觀,恨不得明天他就跌落神壇。看熱鬧的人,永遠不怕事大。有貶低別人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如何才能取得一樣的成功與地位。還有一點,那些真正站在山頂的人,他們是聽不到你了什麼話的,所以,對他們一點影響都不會有。
少說雪上加霜的話
我們都有兩個耳朵,一個嘴巴,造物主之所以這樣安排,有一個很好的說法是這樣解釋的:它希望我們少說多聽。的確,我們身邊那些比較成功的人,初次見到他們時,可能會覺得他們惜字如金。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說得越多,錯的可能也越多。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說任何一句話之前最好先三思一下,看看你的話會不會影響了別人的心情,會不會在誰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明知是雪上加霜的話就不要說了,說完了可能自己痛快了,可是也給別人帶去了煩惱和憂愁。要相信,同樣的感受有一天也會回到你自己身上的。做不到錦上添花、雪中送炭,至少也不要讓你的話為他人雪人加霜,沒什麼意思。
少說尖酸刻薄的話
說話的人越是尖酸刻薄,他的內心可能越加缺少安全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強大內心。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太多了,往往人們只記住他們說過什麼,卻選擇性遺忘他們做過了什麼好事。
想讓一個人念你的好,就不要做那種打個巴掌給個甜棗的事情。語言給人帶來的傷害,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抹去。想想自己的親身經歷,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話,是不是你同樣沒有忘記過呢。或許事隔多年,當所有人都忘了那件事,認為那不過是一件小事的時候,只有你自己心裡還過不去。不是因為你小氣,只是語言帶來的傷害太過具有摧毀性了。
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說。傷人的話藏在心裡,對你自己本身也是一種福氣的積攢。因為你不說的話,永遠也傷不了別人。
說話的藝術與技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運用,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讀書。
梁文道說過,「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讀書的時候,也是一個人自我修煉的時候,書中可能沒有顏如玉,但書中一定會有黃金屋。
通過讀書掌握說話的技巧,也許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福氣已經來敲你的門了。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