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建議」萬喆:應急管理下的金融危機

2021-01-20 盤古智庫

本文大約5300字,讀完約13分鐘

兩個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擴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中國政府和全國民眾正全力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

為推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幫助政府、企業、社會妥善應對由此引發的各方面問題,盤古智庫迅速反應,組織包括學術委員、研究員等在內的智庫專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從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開始,盤古智庫陸續向有關機構提交內部建議10餘份,包括《盤古智庫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四十五條建議》等。同時,向社會公開發布疫情影響分析和建議80餘份,包括《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怎麼走和我們怎麼辦》(1月31日)、《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觀察報告》(2月6日)、《關於疫情後經濟恢復的若干建議》(2月12日)、《疫情期間各地復工案例》(3月5日)、《建議緊急召開G20組織國際特別首腦視頻會議》(3月13日)等,得到了各方的積極反饋。

本文系2月19日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撰寫的「應急管理下的金融危機」,文章來源於「澎湃新聞」。

昨夜今晨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美股暴跌。

月餘以來,終於出現了似乎比疫情更牽動人心的事情。

應急?危機或就在眼前

當地時間3月9日,周一,美國股市開盤,即狂跌。有的媒體用「跌懵」來形容。

其中,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超過2000點,標普500指數暴跌7.2%,一時觸發熔斷機制,市場交易停止15分鐘後才重新開啟。

雖然最近美股都是浮浮沉沉不讓人安心,但到了這種情勢讓世界震驚不是沒有道理的。進行一下歷史對比就很容易看出此次暴跌為什麼讓人「懵」。

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股首次暴跌熔斷。

這其實也只是美股的第二次熔斷。第一次熔斷被觸發,發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當年的10月27日道瓊指數下跌7.2%。而熔斷機制上線有三十多年了。

不僅如此,道指就這樣直落2000點,大概也是有史以來首見。

所以,這次暴跌,確實有著「歷史性」的意味。

當然,在美股跌懵以前,早盤亞洲市場已經遭遇重挫,歐洲市場接過時區接力棒接著暴跌,最後輪到美國,眼一閉心一橫,就是這樣。

這是個「黑色星期一」。而且,這不僅是個「團結」的「黑色星期一」,也是個「豐富」的「黑色星期一。

股市在不久前其實也大跌過,雖然沒這麼有「歷史意義」,也是令人咋舌的。2月底的一周,美股單周跌幅超過10%,而我們要知道,70年來,美股單周跌幅超10%只有四次。

而這周一股市大跌之前,是油價大跌。金融市場油價開盤即「閃崩」,狂瀉31%,被媒體形容為「慘烈崩盤」。

美油刷新逾四年低位至30.0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最低觸及31.02美元/桶,為2016年2月中旬以來新低。很多人都在計算,現在的油比水便宜成真了嘛。

我們或站在了世界新經濟危機邊緣。

短期——能夠幹預事件,無法幹預趨勢

短期來看,新疫情當然是觸發經濟危機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市場普遍認為,此次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是沙特與俄羅斯減產談判失敗帶來的。3月6日,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關於進一步減產的會談破裂,OPEC+聯盟面臨崩潰。隨後沙特發起價格戰,引發了國際油價的暴跌和全球金融市場的震蕩。

俄沙之所以談崩,無非是沙特需要進一步減產以維持供需平衡和相對較高的油價,但俄羅斯只想享用減產協議的好處卻不想出力。

從歷史上看,減產協議的成功本來就讓人頗為意外「驚喜」,談不成或者談成了不好好履行是常態。而沙特一言不合就打價格戰也不是新鮮事。況且,暴跌能夠幾何?不滿意的不止俄羅斯,恐怕還有美國老大哥。據說,在上世紀80年代初石油價格暴跌的時候,美國就進行了幹預。何況如今,美國自己也已經是產油大國,年產量與沙特比肩。太高的油價和太低的油價都不是美國所願意看到的。再次幹預所謂「價格戰」應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美國能夠幹預事件,無法幹預趨勢。

實際上,疫情開始以來,油價和股市早都不小地跌過。隨著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全球加快傳播,全球20個最大經濟體的財長和央行行長表示,由於供應鏈遭到破壞,全球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持續存在。

國際能源署(IEA)在2月發布報告,大幅修訂了石油需求預測,預計消費量將實際收縮43.5萬桶/日,這是十多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大幅下降。此前,該機構預計消費量將較上年同期增加80萬桶/日。

中期——保守主義讓擔心遠遠超過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疫情帶來了需求減少,也帶來了供應鏈斷裂,必然影響各國及全球經濟。

這個邏輯大家既可以理解,也不能抗拒。

天災嘛。能怎麼辦?

而且,疫情總會過去,需求總會回來的。不是嗎?

是嗎?

問題或許在這兒。

疫情發生後,人們所擔心的,或者並不完全是公共衛生領域的健康問題,世界還普遍瀰漫著對於各國產業鏈會「漸行漸遠」甚至「脫鉤」等的憂慮。

是不是需要關閉過境?是不是需要停止交通?是不是有了排外情緒?

都不是今天才產生的問題,只不過,通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變得更尖銳和嚴重了。

過去幾年裡,世界有目共睹,全球從一個「全球化」的地球,逐漸走向「逆全球化」的地球。保守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不斷興起,以經濟為名,喊叫著要「脫鉤」。英國要和歐盟脫鉤,美國要和發展中國家脫鉤,日本要和韓國脫鉤,不亦樂乎。

以把經濟的繁榮「拖」回國內為名,結果卻是,大家的經濟都面臨了「繁盛不起來」的危機。

2019年,隨著全球經濟增長的疲軟和製造業的衰退,全球貿易經歷了艱難的一年。

CPB World Trade Monitor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貿易量下降0.4%。降幅雖然不大,但卻是2009年以來的首次,而2018年增幅超過了3%。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同比下降13%,標誌全球FDI連續第三年下降。報告分析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國2017年實施的稅改。此外,部分主要外資吸收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加強了外資項目審查政策,也減少了外資流入。

在此基礎上,人們的擔心遠遠超過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導致市場的震動,進一步加劇。

這是中期原因。

長期——經濟金融化,一直是問題

市場大跌,可以「救市」呀。

美聯儲已經再次降息。

只是,美聯儲的「餘糧」也不多啊。

公共衛生事件持續發酵,恐慌指數飆升到誇張。美國聯儲採取非常手段,在未進行例會的時候突然降息50點。

只是,股市反彈了一陣子,便繼續下跌。有人戲稱,本來懷疑自己不健康,結果美聯儲來個大手筆,覺得自己肯定是得癌症了,瞬時從驚慌變成絕望。

不僅如此,國債利率創下歷史新低,顯示避險情緒大漲。

而且,或由於前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經濟復甦時過於「鴿」,沒有及時升息,現在的降息空間已經不大。

從根本上說,更必須看到,這種動不動就使用貨幣寬鬆手段解決問題的方式,或正是今日美國經濟及全球政經困境的關鍵原因。

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其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市場監管不力,經濟金融化嚴重。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為了避免進入衰退,美國開啟了新的「直升機撒錢」行動,隨著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幾輪量化寬鬆,全球流動性泛濫,資金追逐美股、美元資產,壓低風險溢價。帶來了十年的美股長牛。

由於在美國,股票在家庭資產中的配置比例約為30%-40%,消費佔美國GDP的70%左右,因此,可以說,美國股市是過去1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手。這一點,從川普總統對股市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關心上就能夠看到。

然而,一方面,長期貨幣寬鬆所帶來的「復甦」和「繁榮」根本沒有解決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經濟結構性問題,只是加以掩蓋,甚至將其拖向了更深的深淵,股市盈利水平或長期處在被高估的位置。而債務問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經濟金融化在貨幣寬鬆下亦愈演愈烈,帶來了社會中收入差距分化加劇和階層固化問題,使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政治問題越來越糾纏到一起。兩方面都使美國內部矛盾顯化,因此才會有了「黑馬」總統川普,以及對全球的保守主義和單邊主義大棒。

這才是長期原因。

應的什麼急?怎麼應急?值得深思

應急管理通常是應「急」之需。但「急」可能是單方面也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原生的也可能是次生的。

2020年1月20日以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引發全球市場恐慌情緒;2月開始,隨著封控防較為得力,蔓延形勢好轉,全球寬鬆預期升溫,各類資產重新有所普遍上漲;2月底以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成為全球突發事件,儘管美聯儲「毅然決然」「當機立斷」繼續寬鬆,但避險情緒恐怕成為趨勢。數據顯示,資金正持續從美股、高收益債流出,流入美債;從美元資產流出,回流歐洲。

許多機構預測,石油需求將迎來40年來首次衰退。自1984年以來,石油需求每年都在增長,只有三次例外: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2008年和2009年,以及美國從衰退中復甦的1993年。

而說股市被油價連累也不一定全對,因為IHS Markit的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綜合採購經理指數七年來首次下降,導致股市遭拋售,也對油價有所拖累。洛杉磯港的執行總監Gene Seroka指出,受到貨運船大量取消的影響,2月份通過洛杉磯港口的貨運量下降了約25%。美國最大貨櫃港口負責人近期則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的暴發影響了全球供應鏈,航運業將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呈現震蕩態勢。

只能說,市場正在出現廣泛的避險行動,石油和股票市場都是在追隨經濟走勢。如果要解決可能發生的危機,不僅要從短期因素下手,更需要從中長期因素上想辦法。而且,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大家意識到攜手共進是唯一面對困難的辦法,因此,G20從2008年起召開首腦級峰會以商討對策,2009-2010年每年舉行兩次峰會。現如今呢?

後記

有一種效應叫做「蝴蝶效應」。但是你仔細想想,未見得就是蝴蝶的問題。

大家各有各的問題,蝴蝶扇翅膀只是最後一根稻草,把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光鮮結構上已經不堪負荷給壓倒了,是腐朽不堪和暗流湧動最終暴髮帶來了海嘯,而不是蝴蝶。是先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還是先有產業鏈斷裂?是先有需求不振還是先有供給不足?是先有油價兜不住底還是先有股市難以為繼?是先有會傳染的病毒還是先有互相嫌棄排斥?

「急」已經迫在眉睫。怎麼「應」?得先想好這些問題。■

文章來源於「澎湃新聞」

圖文編輯:周卓瑋

責任編輯:劉菁波

相關焦點

  • 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劇場管理規範及應急處置流程
    9月,隨著新學期的到來,高校學生陸續返校,劇場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保證師生的安全、做好新學期的開學工作,同時響應國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疫鬥爭的偉大實踐,落實教育部、文旅部對高校及演出場所的防疫要求,在結合北京地區實際情況的前提下,演出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劇場管理規範。
  • 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教授萬喆:金融科技企業目前要...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12月8日,由北京品牌協會、北京商報社主辦的2020年度(第六屆)北京金融論壇在京召開。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教授萬喆在論壇上表示,金融科技在今年勢頭迅猛,又遭受了很大的困境。
  • 甘肅省政協專題協商疫情下社會應急保障機制建設
    人民政協報訊(記者 王聰)「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省的應急協調保障機制、物資儲備、參與力量等亟待加強完善,我們應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起『防、治、管』三位一體的應急模式,合理布局應急保障物資生產、儲備,建立多元化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模式,同時加快出臺甘肅志願服務條例實施細則,以便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更好發揮社會力量作用
  • 「疫情防控 藍山在行動」縣中心醫院開展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紅網藍山縣分站12月23日訊(通訊員 彭晶 李美英)隨著冬季來臨,為全力做好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12月15日上午,縣中心醫院組織開展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醫院領導班子、醫務部、護理部、科教科、院感科、傳染病管理科等參加並指導了此次演練。
  • 我市應對疫情防控的建議 - 信件查看
    8.各級應急管理局、政府、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等職能機構,應當針對疫情時期各個階段,自我反省,自我檢討,自我總結,定期向社會發布疫情防治工作報告,在疫情解除後,十五天內發布「嶽陽市xxx部門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治療的綜合工作報告」向社會公布,深刻檢討深刻反思深刻總結經驗,讓全市人民知道在疫情來臨時,我們的政府,我們的職能部門幹了什麼事,幹得怎麼樣,態度如何,對於缺點是怎麼認識的怎麼檢討的
  • 「恐懼」如何影響經濟?金融危機十年之後——《故事經濟學》
    「恐懼」如何影響經濟?金融危機十年之後——《故事經濟學》人們對引起恐懼的故事有何反應長期以來,新聞媒體和公眾討論一直將金融危機說成是人們在經濟風險控管方面過渡自滿一段時間之後,一連串的經濟失靈驟然發生所造成的恐慌。
  • 省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12月21日,我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 四川農信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組合拳」
    本網訊 面對當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四川農信提高站位,上下聯動,有效作為,迅速響應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及監管部門工作要求,引導全省農信系統各級農商銀行、農信聯社加大信貸投放,支持擴大疫情防控物資產能和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有效滿足廣大城鄉居民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切實擔當地方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全力支持全省經濟社會穩健發展。
  •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工作仍存在三類問題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89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應急管理局二級巡視員賈秋霞介紹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聞令而動,在前期開展7輪次工業企業全覆蓋監督檢查的基礎上,結合當前人員聚集和流動特徵以及冬季呼吸道傳染疾病高發的特點,開展專項檢查。
  • 重大疫情下跨境高等教育中的學生管理研究
    疫情高風險國家和疫情防控常態化國家高校跨境學生管理工作呈現多元化、本土化的實踐特徵。未來跨境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發展的四大趨勢是:在線學習與虛擬校園中的創新型學生管理、高校學生管理應急機制的完善、院校多邊教育合作學生管理模式和基於跨境學習新價值的思想教育。後疫情時代的跨境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工作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打破地緣限制,提高共同抵禦風險的能力。
  • 點滴見本色 險重有擔當 氣象應急「中樞」應急辦(值班室)疫情防控...
    中國氣象報記者 葉奕宏在疫情防控阻擊戰轟轟烈烈進行時,當復工復產熱火朝天地展開時,有一個團隊,或許不曾衝鋒在前、奮戰一線或深入田間地頭,也不曾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然而卻擔起應急管理和值班值守的職責,以務實、高效的工作態度,架起上傳下達的通道,在前與後、內與外、上與下之間,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 「工作動態」漁港疫情防控桌面推演在沙子口中心漁港舉行
    12月12日上午,嶗山區漁船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在沙子口中心漁港組織了桌面推演,按照《沙子口漁港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處置流程,工作專班成員單位派員參加。嶗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妮妮擔任疫情防控桌面推演總指揮,區衛健局、海警嶗山工作站、海岸警察沙子口派出所、區漁港管理中心、區漁政管理中心等成員單位共同參加。
  • 常麗虹主持召開全市疫情防控應急準備工作調度會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強化戰時狀態戰時擔當 紮實做好全方位應急準備1月6日,市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常麗虹主持召開全市疫情防控應急準備工作調度會。
  • 疫情防控 | 我區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口冷鏈環節)應急演練
    疫情防控 | 我區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口冷鏈環節)應急演練 2021-01-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疫情加強了應急管理機制 專業人士釋疑解惑實力圈粉
    藍皮書指出,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考驗了中國已建立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在一種新發、未知傳染病上的應對效率。應對過程中,既體現了中國現有應急體制在動員、資源調動和多部門協同上的優勢,也暴露了在快速決策上的缺陷。
  • 疫情防控來賓怎麼幹?重點來了……
    市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指揮部指揮長雷應敏在會上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部署要求,層層壓緊壓實防控責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奮戰一季度 加力開新局」工作,補齊短板漏洞,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實現疫情防控和「奮戰一季度 加力開新局」工作雙勝利。點擊視頻
  • 無論在哪裡,都是戰鬥隊——應急管理部在鄂人員參加疫情防控記事
    在這些人中,有應急管理部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員、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的教師和學員。在嚴峻的疫情面前,他們因地制宜,就地參加疫情防控,盡己所能為民服務,展現了應急人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風採。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結合各自實際,在滯留地就近以各種方式參與疫情防控,為推動當地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作出應急人應有的奉獻。今年2月底,按照中央有關要求,報經部黨組批准,部機關黨委印發通知,成立應急管理部在鄂幹部和學員臨時黨委,組織動員在鄂幹部和學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突發公共事件與危機管理 ——從律師角度提供...
    我國政府已啟動相應應急管理程序,成立專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針對突發公共事件進行應急管理。本文主要從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突發公共事件特徵以及危機管理重大風險(生命與健康風險、社會經濟發展風險、社會穩定風險、法律風險)、危機管理方案、危機管理方案執行進行分析,為此次疫情危機管理提供借鑑思路。
  • 形成管理閉環 紮緊新冠疫情防控籬笆牆
    院內的疫情防控工作預案我們還沒有完全的形成;一把手在落實應急管理和保障方面還不是非常到位,沒有形成非常好的督導機制……如今再次回憶起抗疫的至暗時刻,艾開興始終記得期間發現的不足,「大家都認為這樣大的疫情是很少發生的,多少年不遇的,所以覺著這些問題落實不到位不要緊,其實很危險。」這也是疫情發生後,在主管部門領導下艾開興帶領上海市肺科醫院不斷努力優化的工作。
  • 烏當區舉行新冠疫情防控進口冷鏈環節應急演練
    1月17日上午,貴陽市烏當區在東風鎮瀑布冷鏈市場舉行新冠疫情防控進口冷鏈環節應急演練。本次演練活動採取實戰演練加實況信息直播的方式進行。演練假設烏當區瀑布冷鏈市場一名搬運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者後,烏當區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多部門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精準防控,成功高效地控制住了本次疫情的傳播,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   「舉行本次新冠疫情防控進口冷鏈環節應急演練,目的是為了保障轄區內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同時提高對進口冷鏈食品感染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的能力。」烏當區衛生健康局局長陳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