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很多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我們都會接觸到重瞳,所謂重瞳就是天生兩個瞳孔。聽起來似乎有點詭異,不過古人卻是記載過相關的人物。
重瞳,也稱重華、雙瞳,雙瞳孔,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一說為人的一目之中具有兩個瞳仁,多見於史書或小說,然而現實世界中未見此種實例。另一說指一個眼球中出現兩個瞳孔的異常現象,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相術中,雙瞳孔(重瞳)被認為是帝王聖賢異相。
《雲笈七籤·卷六十五》:「且教有內外,故理有深淺耳。求之形體,則有鱗身四乳,重瞳彩眉之異。」
《水鏡集》卷二:「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
《照瞻經》卷下:「重瞳,卿相位,目大多貪愛。」
中國史上八大重瞳子
倉頡,史皇氏,是黃帝時期一部落首領,洛書的發現者之一。據史書記載倉頡有雙瞳四個眼睛,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舜,姚姓,名重華,有虞氏,史稱虞舜。
唐李白《遠別離》詩:「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清厲鶚《一半兒.上虞百官江口舜廟》曲:「重瞳此地有遺苗,野廟空江玉座銷。」
史籍中記載,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也是一位重瞳子,並且還是駢脅,即肋骨連成一片。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
清錢謙益《徐州雜題》詩之二:「重瞳遺蹟已冥冥,戲馬臺前鬼火青。十丈黃樓臨泗水,行人猶說霸王廳。」
清周龍藻《大牆上蒿行》:「亞父好竒策,終被重瞳誤。」
呂光,字世明,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東晉十六國中後涼的建立者。呂光本為前秦將領,淝水之戰前夕,呂光受天王苻堅之命徵討西域,降焉耆、破龜茲,威震西域,因此遠方諸國皆來歸附。
高洋,字子進,東魏權臣高歡次子,北齊開國皇帝。出生時有異兆,相貌奇特,重瞳,皮膚黝黑。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其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深沉有大度。雖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親欣賞。
魚俱羅相傳眼中有雙瞳,早年跟隨晉王楊廣(隋煬帝),從禁衛軍做到開府將軍,後來跟隨大隋元勳楊素四處平叛,戰功累累,進位柱國,位列開隋九老。
《興唐傳》中寫道: 魚老將軍在前邊拖著刀,頭也不回,留心聽後頭的鑾鈴聲音。李元霸緊催千裡趕雲煙,馬踏如飛,眼看馬頭就要頂上前邊玉面紫驊騮的馬尾了……魚俱羅推左手的刀纂,獻出金背烏龍刀的刀頭,一翻背,這刀刃正砍在李元霸後脖梗子上,喀嚓!登時人頭就飛了。李元霸屍橫馬下。魚俱羅使的這手刀叫轉馬刀,不愧是春秋刀法,無人能敵。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李煜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所謂聖人都是天生異象,重瞳不管是真是假,他代表的是中國古人對聖人、賢人的一種崇拜,他的文化意義大過於實際意義,因此不管真假,那些天生重瞳的賢才們都值得我們尊敬。
編輯:恩佐
素材來源於網絡
玉溪博物是玉溪市博物館的一個開放平臺,歡迎大家關注!如要轉載,請標明轉自微信公眾號「玉溪博物」;也歡迎您給「玉溪博物」投稿或建議,聯繫郵箱597550578@qq.com。
玉溪市博物館WiFi密碼:yxbw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