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鄧氏文化研究院
院刊(第16期)
(總第十六期)
顧 問:鄧希賢、 鄧紹鵬
院 長:鄧曉明
副院長:鄧木林、 鄧世南、 鄧小雲 、鄧文正、 鄧文宗、 鄧宏斌
秘書長:鄧小雲
江西省鄧氏文化研究院作品選
一、鄧雄勇詩詞選
1、七律、初秋夜度
文/鄧雄勇
原野平疇青夾黃,
成天夢裡盼秋涼。
田頭沐火身侵汗,
屏上抗洪人築牆。
丹桂未開梨未熟,
月華才白酒才香。
雖經滄海心何系,
一片浮雲幾度茫?
2020.8.21
2、七律. 處暑感懷
(孤雁出群格)
文/鄧雄勇
休由老虎發餘威,
盼得秋來處暑時。
陌野收禾迎烈日,
林園摘果遇豐期。
南挪輻射清涼漸,
北壓回升悶熱持。
往返炎寒多起伏,
平衡心態莫疑遲!
2020.8.22
3、少年遊. 誰說七夕不相思
文/鄧雄勇
長空夜月正娥眉,
又近鵲橋時。
天媛當贊,牛郎堪嘆,
只為一年期。
痴情點點因誰系?
往事已依稀。
紅谷灘頭,滕王閣下,
夢裡幾多回?
【注】天媛…神話中指織女。明. 何景明《織女賦》有:「何天媛之淑嫮兮,鎮獨處而寡儔」之句。
2020.8.23
4、連理枝. 七夕感懷
文/鄧雄勇
昨夜因君訴,
今日無情趣。
幾度相思,千腸集結,
一杯愁緒。
憶花前月下,更江邊、
數灘頭鷗鷺。
休怪傷心語,
只憾邯鄲步。
醉意頻生,長空漸寂,
鵲飛何處?
羨牛郎織女,跨虹橋、
可年年歡聚!
2020.8.24
5、唐多令.
三清山採風因恙未赴,憾作此詞以奉
文/鄧雄勇
仙境是饒州,
又難作狎遊。
枉奇峰、壁俏松虯。
神女靚姿魂夢裡,
盼君約,再尋幽。
雙劍幾千秋,
信江萬古流。
卻由它、見證沉浮。
影過夕陽猶未覺,
重溫酒,好登樓。
2020.8.31
6、訪秋園故裡
文/鄧雄勇
黃馬相傳風水靈,
秋山獨步溢丹青。
宗師自創鱗皴法,
畫苑堪稱巨匠星。
【注】秋山…指黃秋園代表性作品《秋山幽居圖》,在京一展驚四座。
7、瞻秋園文化廣場
文/鄧雄勇
馬橋自古遠揚名,
墨韻何由虎嶺生?
逝後奇才方矚目,
青山空吊一丘塋。
【注】馬橋…黃秋園為南昌縣黃馬鄉馬家橋人。
8、登白虎嶺
文/鄧雄勇
雞足迷封故事多,
白狐白虎幾傳訛。
今登峰頂欣馳目,
萬米黃沙十裡荷。
9、瞻鶴林寺遺蹟
文/鄧雄勇
廬結鶴林因有緣,
介岡徒步覓前賢。
昔日前賢何處去?
卻留殘壁話桑田。
【注】前賢…這裡指八大山人朱耷,據傳他在介岡鶴林寺出家,並在這生活了16年之久。
10、遊白虎嶺遐想
文/鄧雄勇
遊龍九曲起山巒,
誰見螺螄頂上盤?
嫋嫋虛煙仙境裡,
企修禪寺聳雲端。
【注】遊龍九曲…是指白虎嶺相傳為九條龍所化,其中一條叫螺螄盤頂,山上名勝甚多,主峰頂上原有一虛雲禪寺,香火甚旺,後被日寇所毀,現準備重修。
11、茶香書院賞墨韻
文/鄧雄勇
茶園蒼翠溢清流,
白浪湖邊好探幽。
邀得群賢同獻藝,
銀勾鐵劃載千秋。
2020.9.5
二、鄧木林詩詞選
1、深秋,庭院雞冠花綻放有記
鄧木林
亭亭玉立出天然,
一展芳姿倍覺妍。
鬥豔眾芳爭第一,
紅冠奪得獎高懸。
2、看圖題詩
鄧木林
未得春光弄玉姿,
秋風勁爽動人思。
爭芳鬥豔黃金甲,
獻與詩家寫麗詞。
3、喜賞金桂
鄧木林
樹染千層綠,
花開萬朵黃。
芳香薰曠野,
菊羨綻籬旁。
4、看圖題詩
鄧木林
遠山近水霧朦朧,
傘下麗人眸望窮。
縴手瓊枝誰折饋,
情思愛恨不言中。
5、看圖題詩
鄧木林
一樹繁花耀老眸,
亭邊淑女放歌喉。
弄弦五指輕盈舞,
我問憂歡幾許留。
6、看圖題詩
鄧木林
落英不怨晚秋風,
閱盡滄桑有性靈。
絢麗繽紛驚世後,
回歸大地沃新生。
三、鄧世南詩詞選
故裡追思
鄧世南
潯城禁令化冥錢,
一掃塵埃萬類妍。
故裡追思循舊俗,
心存孝道力承傳。
2020.8.31睌
四、鄧炳生詩詞選
1、七律 仲秋情
文/鄧炳生
西風陣陣轉清涼,白露三更草遇霜。
老柳逢蕭才愈老,蒼楓有雨更紅蒼。
闌珊已見秋丰韻,鬱茂呈交果泛黃。
瑟瑟幽情來勢早,寒塘不見翠荷芳。
2、排律 中元祭
文/鄧炳生
七月中元祭祀宏,民音普遍孝相同。
年年不忘燒錢紙,歲歲呈情寄錠銅。
肉敬先人陰府爽,香燻大地世間蔥。
晨煙早有懷思意,暮靄時常緬想瘋。
潤雨清吟堪比泣,殘花處暑化為蓬。
長河起浪悲聲誦,樹葉飄颺憫慟膨。
此刻心潮如倒海,當前默念似悽風。
流霞總愛來安慰,弱柳偏疼送隱衷。
野苑清蒼炎熱苦,廊亭雅座寂幽逢。
山鄉處處明光布,道路條條酒氣通。
一曲哀歌難唱盡,兩行淚水競流窮。
曦微好景無神賞,傍晚輝然故態空。
北澗秋泉懷夢遠,南峰竹柏感恩紅。
詩文句句真誠賦,尚饗端平悼睦雍。
3、絕句 秋雨
鄧炳生
三更雨水送清涼,
樹葉飄忽慰綺窗。
陣陣西風身過往,
初識白露早來香。
4、七律,七夕感賦
文/鄧炳生
七夕清風上碧宵,追惜美夢過情橋。
銀河起浪歡欣舞,喜鵲吟歌熱鬧吆。
掛念時光悲切湧,相思歲月淚盈澆。
星星陪你開心笑,織女牽牛樂態遙。
5、七律 七夕吟
文/鄧炳生
七夕銀河笑語揚,吟詩接駕苦鴛鴦。
今宵夢境相歡聚,此刻懷思入洞房。
颯瑟先期來道賀,秋情趕早送馨香。
繁星竊喜牽牛悅,翠鵲偷瞧織女芳。
6、七律 初秋景色
文/雙炳生
西風慰盡孟情秋,彩色雲霞染錦疇。
遠眺天藍雲北去,近程柳綠鳥南遊。
楓林欲盼新妝飾,菊簇如期絕色修。
運筆先誇爭豔景,仙姝躲避也含羞。
7、七律 錦瑟年華
賀鄧緒鈞次子今年高考折桂
文/鄧炳生
日月含辛織錦霞,寒窗最懂好年華。
蟬嫣北嶺高聲賀,雁翰南濱美句誇。
十載相思圓夢想 ,一懷蓄念掛紅花。
書山更喜勤心子,奮勉幾秋顯陟遐。
五、鄧小雲詩詞選
1、邂逅詩侶
鄧小雲
序:謹以此詩感恩在我詩路追夢時邂逅的每一位師友!
尋夢詩林幾度秋,因緣邂逅酒為儔。
澆開濁骨重新洗,淬鍊靈魂安靜修。
橫笛從今吹雅韻,平生自此亮清喉。
初心已許關山月,月照雲程結伴遊。
2、棋 悟
鄧小雲
對弈機關皆算盡,
爭鋒整日費精神。
勞勞苦作棋中子?
何勝推枰作散人。
3、七夕吟
鄧小雲
美名千古鵲橋仙,
憾把相逢慰隔年。
不夜城中人影共,
誰將巧遇在天天?
4、採風路上偶得
鄧小雲
久慕三清奇絕景,
初秋結伴訪仙蹤。
一絲道蘊遊人悟,
幾個能窺真玉容?
5、神仙谷
鄧小雲
問尋谷主是何人,
滿目青黃農舍新。
雲伴炊煙風起處,
民歌仙樂繞昏晨。
6、魚鱗壩
鄧小雲
似見魚兒似見鱗,
胸中太極水中伸。
飛來皆是凌波步,
悟得三清一夢真。
7、空中纜車
鄧小雲
天外飛仙御劍行,
穿梭林海此身平。
險奇風景霧中遠,
一瞬心隨腳底輕。
8、三清棧道
鄧小雲
架梯九曲入雲行,
多少精工始鑿成。
一斧一釘皆是汗,
修來大道載三清。
9、東方神女
鄧小雲
守候千年何處家,
夢中白馬在天涯。
遊人皆是煙雲客,
誰與卿卿揭面紗?
10、一線天
鄧小雲
登頂從茲也似仙,
眼前風景已悠然。
回眸來處重重阻,
轉步輕揮一線天。
六、鄧思華詩詞選
1、七夕(新韻)
文/佛悟(鄧思華)
其一
天蒼也有鬧心鴻,
所向並非凡事通。
七夕一年分後淚,
長風灑與鵲河中。
其二
穹公不曉事何如,
頭等新聞遍地書。
今日猶其難鵲見,
人間病疫幾烏乎。
2、題木蘭廟
佛悟(鄧思華)
雙龍赳赳奔戎機,
代父從軍世上奇。
不是木蘭巋國土,
山河怎得共天齊。
註:花木蘭將軍,系黃陂雙龍鎮人。
3、初秋
佛悟(鄧思華)
汗水禾薌暑未消,
晚風正好入廊橋。
依然笠漢農田苦,
何日皇天奏樂謠。
4、韓琦書院三首(新韻)
文/佛悟(鄧思華)
其一
嫋寂叢林育偉才,
宋朝名宦自禪齋。
今時還我書香味,
好喚儒風入眼來。
註:宋代韓琦,年少安國寺苦讀,中進士後成一代名相。後人立有「韓琦讀書處"和「韓琦書院"。
其二
圃外風鳴竹叶音,
韓郎無視戲靈均。
泰然勿亂真君君子,
秉燭行知夜夜溫。
註:民間傳說,屈原身邊的二小精靈,靈,圴,一夜變美女戲韓郎。而韓泰然,爾後更加苦讀而成一代名相。
其三
庭有紫煙繚院長,
池荷鍾遠九蓮香。
碩鴻學問餘音久,
打造安邦治國郎。
5、山鄉喜趣(新韻)
文/佛悟(鄧思華)
勿問彩蝶去遠林,
沿途儘是影含茵。
山前可有雙飛鳳?
姊妹同時嫁一村。
七、鄧宅金詩詞選
1、七絕。開學日
文/鄧宅金
校內如期花海洋,
金風羨慕滿園香。
繁華映日山河壯,
送往迎來顯國昌。
20200901
八、鄧仁才作品選
清 明 祭
百笨生·鄧仁才
春雨濛濛春花開,清明時節掃墓來。
自古清明祭祀,緬懷仙逝祖先,寄託斯人哀思。庚子清明,全家老小,手捧鮮花,前往祖墳塋地。先祖碑前,安放鮮花,敬上祭品,肅立默哀,行昭穆祭祀之禮。一拜蒼天大地,祈禱華夏九洲,風調雨順,國富民強,祖國未來列全球之冠。再拜列祖列宗,庇佑子孫後裔,幸福安康,大展宏志,乾坤凡間做人傑。三拜各路神仙,但願鄧氏祖先,含笑九泉,極樂無窮,陰曹地府為鬼雄。
樹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祭祀先祖,必溯其源。「鄧」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登」字。據《說文解字》註解,登的初意是指登車之物登石,王稱之為乘石。相傳炎黃時期,在今湖北襄樊一帶,就出現了一支以擅長製造乘石為業的氏族部落,此地稱為登地,登地的氏族人稱為登人。
公元前二十世紀,夏朝第四位帝王仲康封其子在登地立國,因「邑」的原意是國也,從此「登」字的右旁加上「邑」部,意為登人之國,史稱夏朝姒姓鄧國。再後來「邑」部演變成掛耳旁「阝」,成為繁體字「鄧」。1958年漢字改革將繁體字「鄧」簡化成現在的「鄧」。
公元前1600年,成湯滅夏建商。至公元前十三世紀,商朝第22位商襄王高宗武丁(子姓名昭),將歷時夏商兩朝700年的姒姓鄧國滅之。並於武丁47年丁巳年(前1024年)封叔父曼在原姒姓鄧國所在地建立殷商鄧國,史稱子姓鄧國或曼姓鄧國,屬侯國,爵位侯爵。
殷商鄧國世襲二十二代候爵,於公元前678年被楚國所滅。鄧候子孫為紀念故國改姓鄧,史稱鄧姓正宗。鄧國第一任候爵曼公,被鄧姓後人公認為華夏鄧氏人文始祖。
時至東漢,南陽新野鄧禹,字仲華。輔佐光武帝劉秀恢復漢室,功勳顯赫,封高密候,列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生子十三,子孫繁枝葉茂。從此南陽郡成於鄧氏望族,號南陽堂。
據《雲林鄧氏宗譜》記載,唐天祐二年(905),清溪公榮登進士,宦居饒州鄱陽,官至樞密副使。五季末,自饒州鄱陽遷金溪上幕鎮雲林繁衍生息。從始開創了雲林鄧氏的歷史,創造了雲林鄧氏千年文化。清溪公為雲林鄧氏始祖,也是雲林鄧氏歷史上有文字記載,雲林鄧氏世系人物連續不間斷的最早的祖先。
南宋紹興年間,清溪公十二世孫(智公房)閏九公,贅饒洲安仁(今餘江)11都磐石艾家,是為餘江鄧氏始遷祖。閏九公生子七,幼子搖光公(層二十一)遷吾村上坂鄧家西房,是為上坂鄧家西房始遷祖。傳至吾祖父登祥公乃清溪公三十三世孫,父親爐林公為清溪公三十四世孫。
曼公立國,華夏鄧氏三千年,禹公中興,南陽郡望兩千載,清溪公開創雲林鄧氏越千秋。
三千多年來,為華夏添磚加瓦,為社稷鞠躬盡卒的鄧氏文官武將、英烈楷模、民族英雄、愛國志士、鄉賢達人數不勝數。
曼公創立殷商鄧國曆商周兩代六百多年,取得諸候國一席之地,使鄧氏獲得國人地位,是歷代鄧氏的驕傲。鄧國「中興之君」吾離公,「鄧師鑄劍」名聞天下。鄭國大夫鄧析名辯之學倡始人,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訴訟律師。
西漢鄧通銅山鑄錢,富可敵國,「通寶」二字延至清末。東漢雲臺首將鄧禹,輔佐劉秀光復漢室,戰功顯赫,名震關西。鄧禹後裔,人才輩出,南陽郡望,鄧氏榮耀。東漢和帝皇后鄧綏,臨朝稱制,母儀天下,恩施仁愛,治國有方。
三國名將鄧艾、鄧忠兩父子,率魏軍偷渡陰平滅蜀的故事家喻戶曉。鄧攸的「棄兒保侄」流傳千古,京劇《桑園寄子》久看不衰。東晉十六國歷史上三十一位名將,首將鄧羌有勇有謀敵萬人,《鄧羌義勇》千古流芳。
唐末江西節度使兼袁州剌史鄧璠,重農重教,修建廣濟橋造福一方,顯有「古循吏之風」。雲林鄧氏始祖、樞密副使鄧清溪,慷慨解囊周急災情疫情,使飢者以食,病者以愈的「東方善士」稱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鄧氏後人。南宋的雲林義社首領鄧雱,積極配合謝疊山抗擊元兵,保家衛國的家國情懷永載青史。
明朝抗倭將領、民族英雄鄧子龍,英勇抗擊日本倭寇,打擊緬甸侵略者,為鞏固邊疆、建設國防作出了重要貢獻。明末文學異才鄧志謨,其道教小說、爭奇小說別出心裁,獨創一格,是我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字壓天下」的書法家、狀元鄧鍾嶽,批文巧斷沈氏案被民間傳為千古佳話。大書法家鄧石如,其篆、楷、行、草「四體皆精,國朝第一」的美名,贏得一代又一代書法愛好者的羨慕。
兩廣總督、禁菸名將鄧廷楨,虎門銷煙,顯大國威嚴。甲午戰爭抗日將領鄧世昌,黃海大戰,英勇抗日,為國殉職,壯節公足壯海軍威。
尤其是為民主革命、共和國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立下漢馬功勞,做出絕出貢獻的鄧氏先烈更是歷歷在目。如:中國同盟會革命軍首領鄧子瑜,中國革命軍陸軍上將鄧鏗,雙百人物鄧中夏、鄧萍,北伐名將鄧英,民主革命先驅鄧演達,愛國志士鄧澤如,一大代表鄧恩銘,共和國上將鄧華、少將鄧龍翔,開國將軍鄧忠仁,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趑,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還有《人民日報》社長兼總編鄧拓,兩彈元勳鄧稼先,一代歌后鄧麗君。
歷朝歷代的鄧氏先祖,雖未一一相識,但從三千多年歷史記錄的長卷中,鄧氏後人看到了您們的光輝形象,聽到了那熟悉的聲音,仿佛就在眼前,就在耳邊。鄧氏英烈有些在地下長眠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您們給八百萬鄧氏子孫留下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鄧氏後人。
尤其是近代的鄧氏先烈們,一百多年來,同全國的革命志士一道,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是你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華夏大地。
又到清明,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祖先的豐功偉績,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你們的英名永垂不朽!
你們的精神萬古長青!
讓我們八百萬鄧氏子孫,踏著先人的腳步,用我們的雙手,共建美好家園。
九、畢玉琤新詩選
1、八境臺
畢玉琤
章貢合一
贛字鑄成
兩江聯姻
誰是證人
歷經千年的
八境臺唷
故事敘不完
情感言不盡
數春風
掠過幾重門
聽江水
輕拍堤岸聲
南眺梅關
驛道遠
北望鄱湖
秋月明
宗瀚築臺
東坡吟詠
先有八境
後衍八景
文浸墨染的
八境臺唷
歲月添風採
光陰抹丹青
登城樓
滄桑油然生
弔古人
曠世的才情
朝沐晨暉
品神韻
夕浴晚霞
賦虔誠
註:八境臺在江西省贛州市的城北,章江、貢江,兩江在八境臺下匯合,贛江的原點。
2、緬懷偉人毛澤東
輕吟長沙
畢玉琤
一灣清澈的江水
穿城流淌
一座翠綠的山峰
坐西東望
北眺荊楚地
南下攜兩廣
三湘之樞紐
芙蓉的心臟
馬王堆漢墓
印證了歷史悠久
嶽麓書院彰顯
文化的力量
英雄豪傑亮風採
文人墨客有嚮往
一位世紀的偉人
名揚八方
一篇浪漫的詞作
釋懷理想
橘子洲頭立
愛晚亭徜徉
中國之命運
誰敢來領航
京廣大動脈
助力騰飛的翅膀
創意城市吸引
世界的目光
中南重鎮快發展
錦繡瀟湘鑄輝煌
3、楠溪江
畢玉琤
泛粼粼清波
滋養流域的成長
映清晰倒影
囊括兩岸的風光
這是一條
仙女遺落的綢帶
光亮柔順
綿延悠長
楠溪江啊 楠溪江
真想為你 大聲歌唱
山水之間 搭舞臺
春花秋月 伴交響
揭層層輕紗
袒露驚豔的內藏
攜四季輪迴
變換不同的模樣
這是一片
清新自然的美景
到來愉悅
離去感傷
楠溪江啊 楠溪江
真想把你 仔細丈量
竹排迎浪 漂泊遠
江畔臨風 垂釣忙
4、閩江謠
畢玉琤
那是
億萬年前的故道
一路行走
滿目風景
那是
流淌不息的血脈
滋養大地
永遠清新
我吸吮
你溫潤甘甜的乳汁
我欣賞
你洶湧澎湃的激情
桃花流水春爛漫
紅葉凝露秋祥寧
那有
盪氣迴腸的故事
起伏跌宕
精彩紛呈
那有
濟世安邦的英才
文韜武略
國之忠魂
我眷戀
你源出武夷的秀美
我讚嘆
你容納百溪的胸襟
浪擊千裡追大海
長袖輕舒舞八閩
十、鄧曉明作品選
1、庚子處暑登井岡山
(古風)
鄧曉明
十八秋虎餘威存,戶外勞作汗溼襟。
老乾省局集結令,鑄就黨建新紅軍。
千裡朝覲第一山,萬頃翠竹分外親。
退位退休不褪色,晚年晚節重晚情。
註:1,接江西省老乾局通知,赴井岡山參加省(中)直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培訓班;2、第一山,為朱德總司令為井岡山題詞。
2020-8-24於井岡山江西幹部學院
2、重遊井岡山
(古風)
鄧曉明
五百井岡鬱蔥蘢,茨坪天街白雲中。
挹翠湖畔波瀲灩,松柏蒼翠刺天穹。
星火燎原耀長夜,神州遍開杜鵑紅。
千年世界蘊變局,東風浩蕩蓋西風。
註:杜鵑紅指井岡山杜鵑花
2020-8-25於井岡山挹翠湖
3、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古風)
鄧曉明
巍巍井岡放光輝,朱毛紅軍真神威。
十六方針傳捷報,遊擊戰術顯智慧。
星星之火可燎原,勇闖新路突重圍。
前僕後繼灑熱血,換來神州盡朝暉。
註:十六方針指毛澤東在井岡山鬥爭時,制定的"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困我打、敵退我追"的作戰方針。
2020-8-27於井岡山
4、瞻仰井岡山烈士陵園
(古風)
鄧曉明
瀟瀟秋雨添悲情,級級臺階步履沉。
蒼松翠柏肅穆立,五萬英烈耀星辰。
重溫入黨宣誓詞,井岡精神永繼承。
基層建設創示範,中國復興新徵程。
註:1,在三年多的井岡山鬥爭中犧牲了近五萬英烈;
2,基層建設指基層黨的建設;
2020-8-26於井岡山江西幹部學院
5、參觀井岡山農業科技園和知青紀念館
(古風)
鄧曉明
華夏農耕八千年,面朝黃土背朝天。
今日車間種與收,不靠老天靠智能。
半個世紀一揮間,上山下鄉化塵煙。
莫道知青空蹉跎,改革開放巨貢獻。
2020-8-28於井岡山拿山鎮
6、題鄧府家酒
鄧曉明
曹公一生愛瓊漿,
武松三碗不過崗。
鄧氏私釀秘玉液,
一杯一盞暖心房。
註:1,應貴州鄧氏宗親之請,為鄧府家酒題詩;曹公為曹操。
7、綠島小夜曲
(散文)鄧曉明
月色溶溶,象水銀般,瀉在窗臺上,泛起冷洌的白光。
窗前的椰樹,在夜風中搖曳著,高聳挺拔的軀幹,陶醉在的勁舞之中,發出淅淅沙沙的聲響,多象中國大媽們在盡情享受廣場舞,帶給她們的歡快與愉悅。
夜幕下,不遠處傳來了《綠島小夜曲》的歌聲,這是一位男歌者,委婉而又動情的歌聲,還帶有幾分蒼涼與悲傷。
這首歌,我太熟悉了,我和著其旋律,在心裡默默地唱著:「這綠島啊,象一隻船,在夜裡搖啊搖,姑娘喲,你也在我心裡飄也飄,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你的窗簾,讓我的忠情象那流水,不斷的向你傾訴,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你的倩影,象明媚的月光,更照亮我的心.」
這是四十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中,我們這些知識青年,最喜愛唱的一首歌曲,其悽美纏綿的歌詞、舒緩優美的旋律,是當時知青心境的真實寫照。
我至今仍清晰記得,每當夜幕降臨、夜深人靜之時,勞累了一天的知青們,會聚在一起,對著寂靜的窗外,齊聲唱起歌來,綠島小夜曲是每次都會唱起的。
我從小到大都不太愛唱歌,因為我五音不全、六音不準,只有《綠島小夜曲》是我喜歡唱又能唱全的,為數不多的幾首歌曲之一。
那時候,知青隊來了參軍、上學、招工的指標,都是根正苗紅,或有背景的知青才有份。我雖然是知青中最吃得苦,農活幹得最好,老農最滿意的知青隊長,但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加上父母都是普通工作人員,所以每次都是眼睜睜看著別人興高採烈地離開。此時,我就會一個人悄悄地,找個僻靜的地方,高聲唱起《綠島小夜曲》,以排解心中的苦悶和憂傷。值得慶幸的是,託鄧小平的福,我參加了首屆高考,命運終於眷顧了我。
從氣象院校學習畢業,分配到廬山氣象臺工作,山高路遠,回家的路遙遠而又漫長,國家規定的每年的12天的探親假,是多麼的寶貴而又短暫。思家的時候,我會徜徉在廬山月照松林下,或爬上氣象臺高高的測風塔樓,向著家鄉的方向,唱起《綠島小夜曲》,期盼早點回到親人的身旁。皇天不負苦心人,在貴人的幫助下,我終於結束了八年的夫妻分居兩地的愁苦生活,調到江西省氣象局機關工作了。
庚子新年到來之際,我來到美麗的綠島,與愛人一道,呵護小孫女避寒越冬。天有不測風雲,暴發楚漢肺疫,為防止其肆虐蔓延,明令禁止出門,這可苦了不懂事的小孫女,每天煩燥不安、哭鬧不斷,真是度日如年。漸漸地,我發現一個秘密,當她煩燥、啼哭的時候,我唱起《綠島小夜曲》,小孫女就會安靜下來,兩隻明亮的眼晴凝望著我,聚精會神聽我唱歌,不一會兒,就靠在我的懷裡睡著了,還發出微微的鼾聲哩。
夜色深深,月色溶溶,《綠島小夜曲》的優美旋律,還在夜空中迴響,願大家隨著伴奏曲,進入甜蜜的夢鄉,新冠肺炎帶給我們的痛苦和悲傷,終將離我們遠去,明天醒來,將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活力、春暖花開的嶄新世界。
2020-02-20於海南臨高琉金歲月
作者簡介:鄧曉明,男,1956年6月出生,江西新建人。南京氣象學院天氣動力專業畢業。先後在廬山氣象臺、永修縣氣象站、江西省氣象局機關工作(退休時為正處級調研員),現具體負責《江西省氣象志》編纂工作。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創作詩歌散文,先後在《江西日報》、《中國氣象報》、《南京氣象學院學報》、《南粵詩苑》等媒體發表作品300餘首(篇),2016年編出《鄧曉明文集--歲月留痕》,2018年編出奇制勝《鄧曉明詩集--歲月留痕》。
聯繫方式:手機及微信號:13607065937;QQ:948862106;
電子郵箱:Dengxiaoming56@163.com
郵政編碼:330046;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省府大院北二路109號氣象局大樓。
審稿: 鄧小雲(13970888408)
主編:鄧曉明 (13607065937)
二○二○年九月八日於南昌
聲明:本研究院所有作品,未經研究院同意嚴禁轉載和刊發,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