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N號房事件」這個標題,開始還以為是什麼娛樂圈新瓜。結果這瓜一吃讓我嚇了一跳。概括地說,N號房事件是發生在韓國的惡性集體性犯罪,案犯們通過威逼利誘對女性拍攝性剝削視頻,將這些性剝削視頻分享在telegram的聊天室中,如1號房、2號房……會員在聊天室N號房中付費觀看。如果需要了解具體細節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細節比較殘忍,要做好心理準備。
值得慶幸的是,截至2020年3月22日,韓國警方已對涉案的共犯13人進行立案,並拘捕了為首的「博士」趙某。但對於部分網友來說,這可能不是個令人滿意的答案,所以有網友在青瓦臺請願,請求公布所有26萬觀看者的個人信息,後續隨著眾多藝人的相繼發聲,累計請願的人數已經高達370多萬。
一個社會事件總是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在影響,也有不同的角度可以去討論,今天我從心理學的角度談一談。
民眾強烈的反感是無意識地跟陰影劃清界限
韓國總人口5000多萬,請願公開觀看者個人信息的人數高達370多萬,已經是一個挺大的比例了。抓住首腦和共犯都不足夠的,連觀看的26萬人都要公布個人信息。這樣的心情後面是極其強烈的憤怒和恐懼,我在通過新聞了解具體案情的時候,心中也會飄過一些聲音「太可怕了」「太殘忍了」「這還是人嗎?」「簡直毫無人性啊」。我猜這可能也是民眾對於這個事件的共有感覺——N號房事件的情節太過可怕了,我不希望這樣可怕的事情再發生,不希望這些可怕的人繼續存在,所以我要懲罰、毀滅他們,主犯、從犯、觀看的人統統都要受到懲罰。所以,可以想像,一旦這些觀看者的個人信息被毫無保留地公布出來,等待他們的可能是什麼。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陰影。陰影是跟光明相對的,我們往往比較容易接受自己好的一面,這些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屬於光明的一面,比如:我是善良的、文明的、慈悲的。但有些邪惡的不好的東西是我們不喜歡看到的,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如此,甚至願意賭咒發誓自己絕不如此的,就把ta放到陰影之中,比如我是殘忍的、無情的、惡毒的。N號房事件再一次在看似文明的人類社會中,讓我們見識到人類的邪惡。民眾強烈的情緒反應,其實是無意識地在跟陰影劃清界限,壓制陰影。
這種跟陰影中純粹的惡的部分劃清界限的做法,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想像一下,如果大家都對這種惡的行為非常包容,那可能這樣的惡行就不會被懲罰或淘汰,作惡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那人類社會可能就要涼涼了,或者最起碼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一個惡行被容許的方向。
意識到陰影的存在,學會與陰影共存
陰影是存在的。
我們在社會上總是能夠看到壞人,各式各樣的壞人,有的人貪財,有的人貪色,有的人偷盜,有的人搶劫,或者像這次N號房事件一樣,威脅操縱剝削。我們首先需要承認別人心裏面的陰影,我們肉眼看到的所有他人,內心都有一些陰暗的部分。這是個事實,基於這個事實,我們無法要求這個社會是純白的是完全善良的。
極端的惡出現了,社會會有法律去懲罰ta,但是依然會有人成為惡行的受害者。我們需要學會不要成為這個受害者,或者儘量減少成為受害者的可能。
這次N號房的開始,是房主godgod利用女性上傳到網上的裸露照片進行威脅,這些受害女性可能忽略了這個社會的陰影。
在知乎上有人問:如果男朋友要跟自己拍床照或者性愛視頻,應該怎麼辦?下面多數的回答是,應該保護好自己,因為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當你分手時這些床照和性愛視頻可能成為傷害當事人的武器。
我們都需要意識到陰影的存在,學會在一個有陰影的社會中生活。這不是要洗白罪犯,而是要呼籲大家適應環境,照顧好自己。
其次也要接受,自己心裏面的陰影。這個可能比接受別人心裏面有陰影要困難一些。接受自己內心的陰影不等於說我們就跟那些可怕的罪犯一樣。接受陰影是意識到全人類共享一個集體無意識——我們相同的心靈基礎。集體無意識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原型,人格面具、陰影、智慧老人……這就好比說,哪怕衣服的款式不一樣,我們大家都要穿衣服。正因為我們內心有陰影,我們也要學會與內心的陰影相處,而不是被ta捕獲。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更是那26萬觀看者需要學習的。
最後,N號房事件是一次可怕的社會事件,希望後續的發展可以讓罪犯得到懲罰,讓受害者感覺寬慰,讓旁觀者學到教訓。也呼籲大家在關注事件的時候,也關注自己,不要反應過激。畢竟,這個社會上更多的人是沒有被陰影捕獲的良好公民,他們既不是隨意上傳裸露照片的淫亂女,也不是會性剝削的可怕男子。
作者:高級心理諮詢師 梁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