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荒誕來荒誕荒誕

2021-02-08 文心雕龍

     在學習完卡夫卡的《變形記》後,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項作業:請大家嘗試用荒誕的手法寫出你感受到的異化。事後同學們交上來的作品讓我再次震撼。或許感悟荒誕的最好辦法就是用荒誕來荒誕荒誕。

    一、籠子

     他把鳥籠的門打開 讓鳥飛走

     鳥籠取得了自由 

     她死了

                  ——黎寧

     (解說:囚禁他者,也囚禁自己。生命中二律背反的悲劇一幕幕上演,但是即使我們打開了思想的籠子,等待自由的或許卻是死亡。)

 

    二、夢

在那做夢人的夢裡,做夢的人醒了。

                              ——李睿能

(一)

    鏡子裡有十二個怪物。

    他們有的長著惡魔的觸角,有的張開血盆大口,迎接對方已出鞘的劍。有吵雜的聲音從中傳來——尖銳,刺耳。

    「真奇怪。」人們說著笑著,走了。

    波瀾不驚的湖面映出十二個倒影。

  ( 解說: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怪物。陽光下他們「融融怡怡」,鏡子裡他們劍拔弩張。)

 


(二)

    「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猶大問道。

    「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猶大回答。

    (解說:有時候,追問很理性,答案很決絕。)

 


(三)

    死去的老鼠在樓梯上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孩童傷心地哭著。

    這時一隻禿鷲飛來。

    孩童見了,一把將它殺死。

    (解說:我們都是一個孩子,為了追悼死去的老鼠,殺死活的禿鷲。)

    


    三、 自由

    雪停了,山是冷的。黑色的影遮蔽著暗紅的血。

    任期已滿的總統掏出禿鷹腹中鍍金的《聖經》,將一本沒有鍍金的沾滿先輩們血手印的聖經塞了進去。他把鍍金的《聖經》塞進了自己的啤酒肚。

   總統縫上了兩張肚皮,用那任期內新發明的尼龍絲。

   總統閉上眼。鷹睜開眼。鷹於是變作了人。

   人站起身,一腳將變作禿鷹的他踢下懸崖。

   他向山下走去,去國會宣誓就職新一任總統。

   禿鷹落向黑暗的天國。

   雪紛紛揚揚落下,蓋住山頂第四十五處骯髒的血跡。

 

   (解說:禿鷹——美國國家象徵,自由的象徵

   尼龍絲——微不足道的成就,其化學本質與生命體毫無瓜葛

   聖經——神聖、光明的表象

   鍍金的聖經——光明正大的理由

   四十五——第四十五任總統就職

                         ——周敏雷)

 

 

  四、樹上的釘子

  在村口的樹幹上,有數不清的釘子。

  我很好奇,這是什麼名跡?亦或是神跡?

  於是,我坐在樹下,等著過路人,問問他們。從日上三竿,到月明星稀,路上空無一人。

  忽然,一陣腳步聲打破了寧靜。一個人影,手上帶著錘子,慢慢地,慢慢地,像老虎一樣靠近。我不禁心中一驚——土匪?!我能看見眼鏡框上的汗珠閃閃發光。

  「呼!」我長嘆一口氣,原來是一個村民。他頭戴草帽,面目黧黑,龜裂的手中握著一個錘子和一顆生鏽的釘子。他丘陵一樣的皮膚嵌著一雙凝視遠方,布滿血絲的眼睛。

  (解說:天柱高而北辰遠。——毛嘉禧)

 


    五、貪婪

    人吞下了世間最美味的聖果,於是成了一條蛇。他遊走於最純淨的人心,他發現了最富有的國度,他獲得了最驚心動魄的美麗,他掌握著最幽暗的深淵。

他將國度獻給預言師,預言師給了他美滿的祝福;他將美麗獻給愛神,要來了幸福與安康;他將人心的純淨獻給上帝,擁有了無上的權力。可他還想要將自己沉入無盡的深淵,他吐著信子,眼睛猩紅,他說:「深淵中有無盡寶藏。」

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墮落了——帶著自己最蠱惑人心的名字。

(解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條蛇,名字叫貪婪。——王紫璇)

 




附:《變形記》教學設計

 

一、導入

(課前播放無聲電影卓別林的《摩登時代》)  

方才我們看的視頻是卓別林的《摩登時代》,他反映的是工業化對人的扭曲變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變形的小說——卡夫卡的《變形記》。

 

二、循形探變

師:課文節選了小說的第一部分中的前15段,文本很長,之前已經讓同學預習,首先請同學嘗試用一句話概括全文。

(請學生概括回答)

明確:一天早上格裡高爾變成了甲殼蟲。

師: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由人變成了蟲,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麼辦?

生:各抒己見。

師:那麼我們的文本主人公格裡高爾又會有何所思?瀏覽文本,從格裡高爾變形後的所思探究他變形的原因。

生:討論研究並發表意見(教師板書)

明確:變形原因

                自我——環境

                                異化

                自我——自己

   無論是自我與自己還是自我與環境都處於一個被扭曲異化變形的狀態。


  《變形記》寫的是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異化。社會現實是一個使人異化的存在。無論是自己與社會關係、自己與親人還是自己與自己,格裡高爾都處于格格不入、成為他所不是的東西。                                      

                                  ——吳曉東

   

原本想扼住命運的喉嚨要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卻被命運扼住喉嚨為天命所制,自己連自己都控制不了。這無疑是一種荒誕和變形。

 

三、由變觀神

師:更荒誕的是變形後自己卻渾然不知。格裡高爾從人變成了蟲,但是在整個的敘事過程中他所擔憂的並不是自己為什麼變成了蟲,或者怎樣由蟲變成人。而是繼續保持自己日常的思考,想著天氣,抱怨工作,擔心遲到,並且從8到15段作者不厭其煩的寫道他是如何嘗試著起床去趕火車的。但是按照我們正常人的思維,一隻蟲怎麼能去趕火車上班?

明確:格裡高爾雖然身體變成了甲殼蟲,但是心理仍然是?——人的心理。概括起來就是蟲形——人心!

 

師:對於異化的母題,我們並不陌生。例如上學期我們學過的《祝福》:

初到魯鎮——順著眼

再到魯鎮——順著眼,帶著淚痕

講阿毛故事——直著眼

捐門檻——分外有神

不讓祝福——失神、窈陷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

這是《祝福》中祥林嫂被夫權、族權、神權層層壓迫下形體發生的漸變。

請大家小組討論分析格裡高爾和祥林嫂的變形有哪些不同?

生:小組討論分析。

 

變形不同:格裡高爾變成了蟲「蟲形人心」、祥林嫂是心裡變化但是形態還是人;

主旨不同:格裡高爾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異化,而祥林嫂卻是為封建制度變形

……

師:同樣是變形,變成蟲和仍然是人在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學生討論回答。

 

師:卡夫卡將變形推向極致,在變形後,我們更能看清什麼是本質與存在。

    存在是一種巨大的幻象……需要對藝術世界進行確確實實的再塑造。這就要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圖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愛德施米特

 

   

    我相信卡夫卡永遠屬於這樣的靈魂:它們創造性地表達了對巨大變革的預感,即使充滿了痛苦。    

                                      ——德國作家黑塞

    格裡高爾變成大甲蟲就是卡夫卡對人類的可能的一種懸想。變成成大甲蟲是人的存在的某種終極可能性的象徵,它是人人都有可能面對的最終的可能性。卡夫卡寫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宿命。

   明確:異化是一種存在本質。

 

 四、出神入化

異化不僅是一種存在本質的折射,而且是20世界現代主義的一種藝術手法。

   (展示梵谷的《星空》、蒙克的《吶喊》這是藝術家們的異化)

與傳統以人物情節環境為紐帶所維繫起來的縝密的故事合理所不同,在文本中,作品在人物、情節、環境所呈現出來的就是的整體荒誕。請同學結合文本談談效果給你們帶來的荒誕藝術刺激。


存在是一種巨大的幻象……需要對藝術世界進行確確實實的再塑造。這就要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圖象。

                  ——表現主義者愛德施米特

    明確:對傳統小說技法的顛覆,即是對新的藝術審美的開創。異化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審美。下面請大家嘗試用異化荒誕的手法寫出你感受到的異化。

學生:按要求寫作並且展示作品。


 

五、總結與作業

就作家與其所處的時代關係而論,當代能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提並論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英國詩人奧登

    異化是卡夫卡為我們傳達的時代的鐸聲,它就是當今時代的存在本質也是一種時代藝術審美。我想這大概就是卡夫卡被奉為20世紀文學的先知、時代的先知與人類的先知的原因所在吧。

推薦閱讀:吳曉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界現代文學選讀》

 

六、        板書設計

 

                              變形記

              自我——環境            存在本質

                               異化

                自我——自己           藝術審美

 







相關焦點

  • 加繆《局外人》主題解析:荒誕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荒誕習以為常
    在貧窮和災難面前,文學大師阿爾貝加繆從來沒有屈服過,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庇護的他,一直只能靠打工來接濟家用並完成了學業。生活的艱辛、現實的殘酷深深地影響了他的思想和文學創作,加繆的作品之所以會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性與哲理性,這與他對人生豐富的體驗、對苦難的認知和生命的荒誕性和體悟是分不開的。
  • 犯罪大師荒誕的人生真相 犯罪大師荒誕的人生答案解析
    crimaster犯罪大師荒誕的人生真相是什麼?犯罪大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線一些新的突發案件玩法,8月1日上線了的案件是荒誕的人生,這個案件嫌疑人為王龍(鄰居)、張淑芬(清潔工)、何良(飯店老闆)、魏明仁(無業游民)四個,相信很多的玩家不知道具體的答案,這裡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真相。
  • 《荒島餘生》荒誕人生
    人生是荒誕的,很多人很難意識到。而查克因為一次特殊的經歷讓他體驗到了這種荒誕,活著似乎是一種意外。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綜合,失去了社會關係,如何活著,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足以擊垮很多人。然而男主的強大就在於此,用力的呼吸,用力的掙扎,用力的活下去。
  • 樸贊鬱的荒誕影像
    齡和心理成熟度來劃分不同的電影等級,與此同時,為了保障電影能夠儘可能為青少年的提供良好的教育土壤。荒誕的宿命面前,阿遊束手無策,每個復仇者與被復仇者也都成為了受害者與兇手。東勁在老老實實拿錢給綁匪的時候,不曾想過女兒根本就回不來。工廠的工人在玩命的工作的時候不曾想過,這是工人人可以隨時被替代的資本時代,阿遊的女友也不曾想過,最溫馨的綁架它本身就屬於犯罪。
  • 淺談周星馳電影中的荒誕文學色彩
    本文回顧了周星馳的演藝事業發展歷程,探尋周星馳的無釐頭風格的形成過程和荒誕文學的表現形式,並從周星馳電影中的臺詞,電影情節以及電影所表達的人生境界等幾個層面來分析周星馳電影中的荒誕文學色彩。例如《少林足球》中,他說「人若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在《國產凌凌漆》中,他用「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來比喻自己的懷才不遇和遠大理想抱負,以達到另類的勵志效果;電影《鹿鼎記》中的那一句「我對你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他用誇張和比喻的雙修辭,達到荒誕的效果。
  • Edward Albee:哪家的戲劇是「荒誕派」了?
    所謂的「荒誕派」1961年,馬丁·艾斯林在《荒誕派戲劇》一書中為阿爾比貼上「荒誕派」的標籤。次年阿爾比在《紐約時報雜誌》發表題為《哪家戲劇是荒誕派?》的文章,對此進行駁斥,並指責百老匯戲劇過度商業化,審美標準「荒誕」:
  • 十個:《心房客》荒誕與孤獨
    帶著些許阿基郭利斯馬基的疏離與自嘲,片中這一個個孤單古怪的靈魂,將自己封閉在這間破舊公寓的樓上樓下,雖然僅隔著一扇門、一道牆,卻只能透過門孔互相窺視,渴望溫暖但又害怕靠近,再三玩味著人心之間的微妙距離。
  • 《鴨綠江》選讀 / 郭洪雷 / 若有荒誕 必在人間——重溫刁鬥的幾個荒誕故事(評論)
    早在20世紀40年代,國內就有荒誕文學的介紹和翻譯,但大量創作荒誕作品則是在80年代以後,王蒙、張賢亮、韓少功、林斤瀾、宗璞、劉索拉、徐星、馬原、殘雪、莫言、餘華、格非、孫甘露等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淺,都曾涉獵此類創作。然而,進入90年代,在國內對存在主義及荒誕文學有更系統的翻譯後,除殘雪等個別人,其他大多拉開與「荒誕」的距離,將其作為自己創作的構成性元素。
  • 《灰猴》:一場荒誕狂歡與自我解嘲
    《灰猴》是張璞導演以黑色幽默方式展現出的一則影像故事,其表現形式與蘊涵著對於「瘋狂追逐」的叩問之間構成一份極具張力的荒誕趣味與鋒芒反叛,揭示出人性弊病和社會現實。每個存在於影片裡的人似乎都擁有折射著極深荒誕感的「狂歡」姿態。這裡的「狂歡」不但是指縱情的自我歡樂,而且還是一種謬妄氣質、一種從出作入息裡分離而出的支離破碎感、一種弗洛伊德意義上的意識層。
  • 健忘村,荒誕,寓言
    健忘村,荒誕,寓言村莊有點世外桃源的意思,但歷來這種世外桃源都是一個時間段內的假象。作為一部寓言,諷刺、黑色、荒誕、魔幻。作為一部電影,懸疑、動作,無一不具。其實,以上說的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去看《健忘村》。你會看到我說的之外,更多的樂趣。但我不說。
  • 《驢得水》:荒誕背景與符號象徵
    《驢得水》:荒誕背景與符號象徵 荒誕背後的慘烈與絕望 而深究那所謂荒誕的劇情,便不得不說起劇中每一個人物的不同設定。
  • 《我是餘歡水》我是餘歡水,是一部荒誕的話劇
    打分的話,光看前幾集我就可以打滿分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總會讓我們感覺到生活的荒誕,這部劇從一開始就不停上演,最後一集的更是所有線索重重引爆荒誕炸彈,看著爽!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部荒誕的話劇,人物一個個登場,荒誕的表故事一幕幕上演,背後折射出的可能是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那些讓你一瞬間好像被抽離現實,感到生活荒誕的事。
  • 《一步之遙》戲劇化表達,極致的荒誕
    一般來說,在電影裡,這種與主線故事關係不大的比賽內容都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但是姜文偏不,他找來了百老匯的專業舞者來承擔片中群舞部分的演出,不光開場舞盡心盡力,還把「花國大選」中的第一第二輪完整呈現。可能單純就是姜文想回顧一下多年未回味的戲劇吧,怎麼說也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出來的高材生……姜文一直都是荒誕的,他若不荒誕就好像張藝謀丟掉了構圖和色彩,最大的優點兼長處便失去了,這股荒誕自《鬼子來了》就從未停止,但在《一步之遙》中,姜文把它做到了極致——但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 荒誕背後的諷刺——評電影《走著瞧》的主題意蘊
    荒誕背後的諷刺一評電影《走著瞧》的主題意蘊文革話題一直是電影導演們念念不忘的熱門題材,李大為的《走著瞧》又是一部拿「文革」開刀的電影,但該片卻並未一味地誇揚沉重的社會氣氛,也並未「為了荒誕而荒誕」,而是打造了一出「人驢大戰」的荒誕喜劇,暗含那一時代的荒誕特徵,進而有荒誕背後問觀眾陳示其沉重的涵容
  • 《十全八美》荒誕之間盡顯邏輯
    是多麼想不開才生八個孩子~不過這種荒誕設定並沒有像一個女孩子有八個帥哥哥守護一樣殺馬特,而是每個孩子都有故事,父母和每個孩子之間也有合理的互動,每一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是那麼日常,一點也不跳戲。其中有一集我和媽媽暗暗較量,互相知道對方的秘密,但是又都知道對方也知道自己的秘密,都不敢輕舉妄動。我想導演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較量以及家人之間的包容描寫的可笑但是值得思考。
  • 馬燾個展「荒誕的虛置」
  • 荒誕、命運、自覺與反抗——《誤會》
    加繆認為世界是荒誕的,但同時相信荒誕世界中人的自覺與人的反抗,自覺的人與荒謬世界的關係是加繆作品的一慣主題,也是理解《誤會》的核心。 簡言之,《誤會》不是一出關於命運的悲劇,也不是一出情節至上的懸疑劇——兇手與被害人一開始就已確定;它試圖挖掘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背後某種本質性的東西,即人對自己的錯誤認識,對世界的片面認知,並據此對於荒誕世界中人的處境進行展示和反思。
  • 《人間·喜劇》:誤解了喜劇,也誤解了荒誕
    演員表演時,話劇腔太重了也有人挽尊,電影或許是想製造一種荒誕色彩呢,像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那樣對現實進行反諷和批判呢?的確,《人間·喜劇》的創作意圖裡有「荒誕」這一關鍵詞,以「精子爭奪戰」鬧出的啼笑皆非的故事,反諷現代人傳宗接代理念的瘋狂,並以巴爺的悽慘結局製造一種「笑中帶淚」的效果。只可惜,主創者不僅誤解了喜劇,也誤解了荒誕。並不是故事缺乏邏輯、天馬行空、胡編亂造,然後帶上點批判的意旨,它就是一個荒誕故事了。
  • 《追兇者也》的對味兒荒誕神曲
    【導語】《追兇者也》片尾曲《不法之徒》這種荒誕的表現形式恰好與影片的調性 「對味兒
  • 愛上哥們兒 萌樂網《劍雨江湖》荒誕事件大盤點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萌樂網《劍雨江湖》每日荒誕的事件發生,而哪些會讓你目瞪口呆,哪些會讓你驚叫連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萌樂網《劍雨江湖》最荒誕之事莫過於此,在「變性」、「改名」玩法推出後,玩家們可以自由更名換姓在男女之間游離,而你在江湖上看到的情侶,他們以前極有可能是好哥們兒,甚至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