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笑。
我不明白為什麼拍照的時候,總要咧嘴而笑。總覺得對著鏡頭,無緣無故地笑,是極度不自然的狀態,尤其是拍照的人,如果不能隨機捕捉表情,等了又等,本來裝得再自然的笑容也變得僵硬。
但是,指示清晰明確,一二三,笑,又很像奉命行事,憑什麼你叫我笑,我就要笑給你看。
我當然不會矯情到說不笑是因為有骨氣,不過是留個紀念而已,但我臉部肌肉的確沒受過專業訓練,做不到在「三」的一聲之後,就能準時咧開嘴而不像傻瓜。
在這方面,還真佩服那些笑得及時又準確的,拍出來,一看,像從心裡笑出來。所謂相由心生,不知道包不包括這個,能在鏡頭前瞬間淺笑甜笑,是否平日心裡一致啊,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所以真笑容能從心裡隨傳隨到。
為著我天生在鏡頭前會忽然面癱的緣故,大合照時我總是問題人物。每次好不容易照完了,一檢查,就有人大喊:要再來一次,你,你沒有笑。
好幾次,我求情,你們怎麼要強迫我笑,你們都笑了不就夠了?你們不覺得,如果不是有什麼大喜事,一班人無故笑得齊齊整整,不是有點玄幻恐怖嗎?
然後,最令他們哭笑不得的是,當我看見自己在一群人中獨自黑面時,我卻由衷地寬懷大笑了。
有時翻閱別人相簿,或是潛水到別人影集,大合照中,也不見得是清一色笑開來。有人歡笑有人抿嘴有人眼神仿佛看得很遠的樣子,各有性格氣質,忠實記錄,不正是留影最大的意義嗎?
打開名攝影師的人像寫真,如果每個人都只有笑這個表情,還有什麼趣味可言。除非以笑做主題,淺笑傻笑狂笑似笑非笑,每個人各賣各的笑,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於是,流傳下來的照片,我總是黑面多於笑,被要求笑的時候,我慣性抿嘴,以表示有點想笑。表示想笑,就像你想很努力很努力愛上一個人,結果越勉強越難愛上,不是落得黑面呆滯,就是有點兇狠相。
於是,認識不深只憑照片認人的,都以為我不苟言笑,落落寡歡,嚴肅得不近人情。
本來聽人這麼一說,還真傲笑起來,誤會就誤會,連自己的笑容都不能捍衛,要嘴角常常含春去證明我是什麼人,我寧可哭給你看。
但是,當我翻開老外鏡頭下的晚清面目,又悔不當初了。黑白照下,一個個眼神呆滯的表情,果然比得上千言萬語,也無須翻書,逐字逐句研究當時的人過得好不好了。
最恐怖是那些後宮妃嬪,讓人訝異,後宮還有何寵可爭,皇帝走避唯恐不及。或許,如果他們不是皺著眉頭,一副世人負我欠我的獨孤樣,也不至於這麼嚇人。
不過,在慈禧的照片面前,沒有人敢講嚇人,她大概以為兇神惡煞就是威儀,竟然沒有一個鏡頭是笑的,跟大紅龍蝦沒有兩樣。
嚇得我,從此一定要練習,如果chok*(香港潮語:耍帥,擺酷,放電)不起來,假假地都要笑一笑,這誤會,不能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