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傳統美德 揚愛國之心」端午節主題班會及手工荷包製作活動

2020-12-24 平涼軌道運輸學校

01「育傳統美德 揚愛國之心」端午節主題班會及手工荷包製作活動

歲月匆匆,春去夏來,青山呈黛,滿眼翠綠,「端午節」飄然而至,又聞粽葉飄香時。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為了讓學生們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24日上午平涼軌道運輸學校學生科組織開展「育傳統美德 揚愛國之心」端午節主題班會及手工荷包製作活動。

1802班 王靜同學的發言介紹了端午節的起源和由來。「端午節起源,傳說多種。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即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當夏至,漢初定五月五為節日,為逐疫闢邪。別稱端午節、重陽節。據說,在公元前278年,秦國的軍隊攻破了楚國的都城,而當時楚國的愛國人士屈原看見這破碎的家國,心裡十分的難過,因此在寫下《懷沙》之後就投身汨羅江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不讓屈原在江中受餓,因此用粽葉包糯米,投給江中的屈原。

——劉鑫同學帶來關於端午的一首詩——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1804班柳文錦同學講屈原的故事: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學前教育班為提高團隊之間的協作力,開展了「硬幣接龍」的遊戲。全班共分為六組,在立硬幣的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加,相互配合,氣氛活躍,最終六位同學取得最後的勝利,贏得獎品。

由學前教育班主任引導同學們思考:「我們應該學習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

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們知道了端午節的有關風俗習慣,使學生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更知道了端午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也使同學們在尊重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受到愛祖國、愛生活的教育。我們願意把快樂分享給大家,把祝福送給每一個人,祝您端午安康!

相關焦點

  • 延長石油部分單位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端午近,粽香飄。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增強職工的凝聚力,激發工作熱情,延長石油部分單位紛紛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6月22日,榆林煉油廠女職委聯合餐飲中心舉辦「端午品粽香 味美萬家頌」端午節主題活動。
  • 彩線纏玉臂古法制香囊,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楊帆 李慶東6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高新區工委宣傳部獲悉,25日下午,煙臺高新區在藍色智谷創業1號茶空間舉辦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20多位市民報名參加。在主持人的精心指導下,參與市民學習了香囊和五彩線的製作技術,現場氣氛熱烈。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6月25日是端午節,江蘇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巧手做香囊」開封順河區宋門街道黨工委開展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平新)端午佳節,艾草飄香,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6月23日下午,開封市順河區宋門街道黨工委、宋門街道工會聯合開展了以「濃情過端午 巧手做香囊」為主題的手工製作活動。
  • 感恩母親 弘揚美德 阿克蘇地區各地廣泛開展母親節主題活動
    5月10日是母親節,新疆阿克蘇地區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主題活動,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對母愛的崇敬與讚頌,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知恩感恩,踐行『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風尚,建設好和睦的小家,努力學習和工作,為實現中國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地區婦聯黨組副書記、主席哈麗旦·如孜說。
  • 各地文明辦積極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
    又是一年端午到,棕香滿城,擂鼓震天。在這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節日裡,為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作用,各地文明辦積極組織、精心策劃「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系列活動,各地群眾積極參與,共享節日喜慶,傳承傳統美德,營造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
  • 寧波各地多彩民俗活動喜迎端午 濃濃溫情豐富節日內涵
    為進一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寧波市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氛圍。這不,25日一大早,九曲社區的美廚娘們又開始忙活起來了,洗粽葉、泡糯米、送荷包。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傳粽情 話民俗」因此特別邀請了物業的員工一起參與,在一起歡度節日的同時,也增進了共建單位的情感,以更好的服務於居民。
  • 50件青繡荷包展示傳統刺繡風採
    青羚網訊(記者 吳夢婷)6月23日,我省首屆「最美青繡荷包網上評選」活動落下帷幕,來自我省各地的50件荷包作品獲獎,繡娘們用巧手展現了土族盤繡、湟中堆繡、河湟刺繡、撒拉族刺繡、蒙古族刺繡等傳統刺繡的藝術成果。
  • 「網絡中國節」離石區鳳山街道中央公園社區:粽情端午 巧做香囊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 粽葉飄香,濃情端午——邢臺市第三幼兒園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呂淑金.喬依娜)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伴隨著歡快的童謠,端午節的腳步也悄然而至。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千年歷史,蘊涵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從小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邢臺市第三幼兒園各個班級分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 「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 同樣的端午 別樣的粽香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年一度端午節即將到來,為進一步引導廣大隊員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發揮好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載體作用,增進愛國情感,路南實小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同樣的端午節 別樣的棕香情」主題活動。
  • 西安市「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示範活動在經開區舉行
    端午佳節,西安市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人們在多姿多彩的端午節活動中品味著中華文化的遠香,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國情懷中積蓄前行的力量。6月23日下午,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經開區文明辦、西安經開第三小學承辦的西安市「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全市主題示範活動在經開三小隆重舉行。
  •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粽」情相約:吳忠秦媽手工傳統粽糕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節日之一。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每逢端午節都有包粽子的習俗。吳忠市利通區工商家屬院的秦媽製作的粽葉糕繼承了古老傳統。這種做法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吳忠城鄉比較多見,家家戶戶都延用老傳統製作粽糕。精選糯米、粽葉飄香、香甜紅棗……嚴選的食材,保證了粽糕真材實料。
  •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2020-06-22 15:10:01   來源:網絡
  • 掛香包 送粽子五彩繩……溫馨巴士打造端午節主題車廂
    此外交運溫馨巴士通達分公司特別打造了端午主題車廂,介紹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文化知識,讓乘客們在公交車廂體驗端午習俗,感受節日氣氛。為環衛工人送去香噴噴的粽子22日清晨,603路隊工作人員唐萌萌與同事將包好的粽子從鍋裡取出,送到環衛工人邵大哥夫婦等五人手中。看著他們吃著香甜的粽子,工作人員也甜到了心裡。邵大哥邊吃粽子邊開心地說,謝謝你們這麼多年一直想著我們。
  • ...民俗傳承」,柳州銀山街道銀山社區開展端午節製作手工香囊活動
    6月23日上午,柳州市銀山街道銀山社區開展國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濃情端午 民俗傳承」系列之製作手工香囊活動。此次活動邀請了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統戰人員和失獨人員參加,大家早早的來到活動現場,幫助擺放桌椅,準備活動材料。
  • 西安特殊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 體驗端午節習俗
    圖為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組織孤獨症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供圖中新網西安6月24日電 (黨田野 張麗姝)記者24日從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了解到,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該院組織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讓孩子們體驗端午節習俗,鍛鍊動手能力。「過端午,掛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 2020學校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範本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1、情境導入激情朗誦有關端午節詩歌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第一主題:話說端午1、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志願者到錦發江畔花都小區舉行包粽子比賽及學包粽子活動,群眾積極參與,現場歡聲笑語。活動還派發了創文宣傳資料及問卷調查,普及創文知識;志願者還到小區慰問困難黨員,給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 23日,梅州日報社將黨日活動與工會活動相結合,聯合皇樽食品共同舉辦了「品端午粽香,抒家國情懷」主題活動。活動中,報社幹部職工相聚黨員活動室一起動手包粽子。
  • 巧手繡出端午荷包香
    6月23—25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舉行2020年「迎端午」香包(荷包)大賽,今年的端午節舉辦的獨特又新穎,成為傳統節日裡最具節日味的特色活動。紅、黃、綠、藍各色布料被心靈手巧的繡娘們放上香草,繡成動物、人物、花草等不同的造型,再搭配上顏色鮮豔的絲線,小巧的香包爭奇鬥豔、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