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管理者,似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你管市場銷售,就希望銷售業績有著神速的增長;如果管研發,就希望能像谷歌一樣,有激動人心的人才體系;如果你管行政,特別希望有阿里巴巴那樣的企業文化;如果你是傳統型的企業,你又會羨慕網際網路企業高頻率的融資。所以我們就會去拼命學習這些大佬的先進經驗,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脈,實現公司的做大做強。
其實說白了,這種方式就是想用讀萬卷書的方式,代替高人指路,本質還是想走捷徑。今天我們就相互探討一下這種方式最終的代價是什麼?
我17年創業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想通過和大佬學習,聽講座,學習到他們很多先進的管理體系和經驗。最後花了一個多月,整理出了我們公司自己的一套管理體系,當時覺得很厲害,短短幾千個字,極盡很多成功的方法,還有6個人的團隊實施。
結果沒有想到的是,不到半年時間,這本管理著作就完全被我們放棄了。後來我觀察到,在網際網路的江湖,很多從阿里巴巴,騰訊出來的創始人,能很快讓自己的公司走得快,又強,這是因為大佬們獨特的企業文化,而不是技能。後來我們就在網上費了很大心力整理了一份阿里巴巴公司的文化體系,最後實施了半年,到年底,發現公司沒有一個人記得裡面的文化體系是怎樣的。
最後我們就陷入了迷茫,為什麼這些被驗證過的,第一手的,來自那些大佬的準確信息,到我們公司就是執行不起來呢?而且後面看到更多的企業,邯鄲學步,不僅沒法落地,最後還弄巧成拙,給公司造成很多新的問題。最後我們就一直在探尋這個答案,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高人指路需要遵循的兩點原則:
第一,開天眼。就是打開你的視野和格局,這個似乎可以通過讀萬卷書和聽取大佬意見能學習到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管理崗的人才在尋求提升的時候,會有隻通過看書和演講就可以提升能力這種錯覺。這就犯了兩個很大的錯,斷章取義和過度美化。我們將別人的精華全部吸收,但是根本沒法落地,這一剎那的體現,就是高人指路,是自己看誤的演化。可是點到了,不代表就悟到了,悟到了不代表你就能做到,因為高人指的路,對我們來說,限制條件太多,在我們目前的境遇下,是完全走不通的。
第二,親歷者說。想要獲得最快的學習途徑,通過學那些文章,和成功人士的視頻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親歷者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說,如果是具體問題的求解,最好能讓他給你開藥方,如果能有這個條件和機會,就有機會超越高人指路和貴人相助的階段。那貴人相助是更能幫你頓悟的。
大量的學習,可以帶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很難讓我們擁有預測的能力,真正的商業洞察力就是預測力,還是需要不間斷的學習和大量的實踐,這才是我們在通往成功之路上更應該花時間去學習和琢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