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應該遵循的十項原則

2020-12-25 澎湃新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始於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正在對中國經濟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疫情防控成為最高層決策議程中的核心事項,也成為各級決策者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面對突發的疫情,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再次開啟了「政策實驗」和「政策競爭」,各種「硬核」政策、舉措和手段相繼上演。疫情防控成為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如何尋找與風險相匹配的政策手段,成為治理難題。

有些地方政府在這次大考中脫穎而出,治理能力和水平似乎可以作為疫情防控的檢驗指標。越是地方治理能力和水平比較高的地方,越是能夠根據情景採取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策略,更能夠切實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在經過慌亂的應對和政策試驗之後,除了湖北省和武漢市之外,各級政府都需要考慮下一步的防控政策選擇。在沒有找到解藥和疫苗,以及疫情可能全球擴散的情況之下,我們需要思考:一個社會如何在一種緊急狀態之下運行?這種緊急狀態的社會是一種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恢復並行不悖的情景,社會面臨著多目標和多任務的平衡。一方面,疫情防控還是最主要的任務,要將疫情降低到最低限度,通過時間換空間,為緊急狀態的社會向正常狀態的社會過渡爭取機會。另一方面,恢復生產生活也將成為最重要的任務,要在保證疫情防控安全性的前提之下,讓社會最大程度復工,為正常狀態的社會運行積累力量。

在這樣非常複雜的情勢之下,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防控措施?這是一個典型的政策分析議題,給定問題和目標,求解解決方案。作為一名公共政策研究者,可能並不能夠提供馬上切實可行的措施,但是可以針對解決方案的設計中,提出一些應該遵循的原則。這些原則既可以作為設計政策的「啟示法」和「指引」,又可以作為方案科學性的檢驗判斷。


一,反事實框架、政策幹預與設計原則

所有的疫情防控都可以看作是一種政策幹預,它是人類通過集體行動阻礙、隔離疫情傳播的手段和方法。從政策分析的理論看,人們會對政策問題有不同看法,對實現政策問題的解決方案有不同看法,政策問題空間和解決方案空間的認知差異,使得政策選擇呈現「五花八門」的特徵。

當然,人類也是理性的動物,總是希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收益。因此,不同地區疫情防控水平差異,也是政策競爭的結果。政策競爭不僅在常態社會中會發揮作用,也會在應急社會中產生影響。究其原因,只要我們給予不同決策單元自主性權力時,就存在選擇空間和可能性。

對於政策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理論模型。當前,經濟學者從事政策分析時,主要是從反事實框架(Counterfactual framework)或潛在結果模型(potential outcome framework)出發,來討論政策選擇問題,評估政策效應。

所謂反事實框架,它類似於一種思想實驗,需要估計如果沒有政策幹預會發生什麼的結果?如果採取不同類型的政策幹預,會發生什麼的結果?在政策沒有發生時,它是對政策預測的一種推斷。在政策已經發生的時候,它是對政策評估的一種推斷。嚴格的反事實框架,需要同時觀察接受幹預或不接受幹預時的社會狀態,但是現實中不可能觀察到兩種同樣的社會狀態。於是,對於經濟學者而言,進行政策分析最根本性的問題是尋找反事實。

反事實框架提供了一種思考政策選擇的方法,它成為政策分析的理論基礎。在人們觀察到足夠多的政策實踐時,人們就可以總結一些經驗來設計科學的政策。由於不同地區面臨著不同的防控情景,這使得防控政策沒有「萬能藥」,必須針對多樣性情景尋找多樣性的解決方案。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各地實踐的觀察,結合理論研究,為各地設計自身的防控政策提出一些設計原則。在此,我們提出10項設計原則,供政策選擇者參考。


二,堅持科學、依法和人性防控的原則

黨中央、國務院在研究疫情防控時,提出了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進行防控。隨後,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黨中央提出:「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根據這些要求,我們認為

疫情防控首先要遵循的三項原則是:科學化、法治化和人性化。

原則1:堅持科學化防控,強調防控要講究理性和專業主義,讓專業的人員和知識在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

疫情防控科學是由公共衛生科學、流行病科學、治理科學、心理科學等多種科學組成,要讓防控政策有科學性,就需要發揮多科學的作用。例如小區層面的消毒通道就不要建立了,應該重點把工作放在貫徹和落實本地小區管理的工作中,做好「最後一公裡」防控。各個地方可以根據實際儘快成立公共衛生決策諮詢委員會,讓防控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

原則2:堅持法治化防控,強調防控要按照法律規則和精神來進行,使得防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防控政策一定要貫徹國家法律和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以及本地的規章制度,使得整個疫情防控在法治限度來運行。上級政府也需要進行法律審查,對於一些不符合國家法律精神的措施要進行「依法審查」,如有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不允許車主下車,一些小區不允許租戶或者醫護工作者返回,這些都需要及時糾正。

原則3:堅持人性化防控,強調防控要體現對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的真正關懷,從關心人和將心比心出發,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防控既要講科學和法治,也要講情感和溫度,要在防控中體現人類的大愛,避免以鄰為壑。例如,一家三口打麻將被處理,男主人遭連扇耳光,這些既違法,又沒有體現人性關懷。疫情防控應該激發人類的利他主義,真正實現「同舟共濟」,而不是自私自利。

三,堅持信息公開、因地制宜和全場景防控的原則

任何防控政策的制定,都是基於一定的信息,在一定的情景之下,結合具體場景而展開。這使得防控政策需要考慮信息、情景和場景等因素,實現三者的有機融合。信息是防控政策的依據,情景是防控政策發揮作用的時間和空間基礎,場景是防控政策的作用對象。在這裡,場景既可以個人,也可以是單位,還可以是公共空間,沒有場景,防控政策是沒有載體和對象。為此,防控政策需要堅持信息公開、因地制宜和全場景防控的原則。

原則4:堅持信息公開,強調第一時間將權威、可靠、真實的信息傳遞給社會,調動全社會的智慧來進行防控。

只有疫情信息全面、充分、真實地向社會傳遞,才能夠讓社會更好地理解各種政策的出發點,讓個人更好地採取防護措施,減少政策遵從的交易成本。更多信息,也方便社會參與政策制定,為政策出臺更科學化的政策提供建議。越是信息公開透明,防控政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越強,因為政策本身是建立在信息基礎之下,信息成為檢驗政策的重要標準。

原則5:堅持因地制宜,強調各個地方需要根據自身疫情實際情況採取成比例的防控措施,並且需要根據情勢對防控措施進行動態調整。

因地制宜首先意味著分類管理,需要區分疫情重點防控地區和一般地區。對於重點防控地區,要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管控,實現外防輸出,內防擴散,避免疫情蔓延。如湖北省和武漢市、浙江省溫州市等地。對於一般地區,要採取嚴格防控的同時,需要做好正常生產生活保障,努力向正常社會過渡。當然,對於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也不能夠掉以輕心,要做好基礎性工作。

原則6:堅持全場景防控,強調需要根據人們生產、生活、移動等不同場景,設計全場景的有針對性防控措施。

越是接近戰時防控的措施,其場景越少,所需要的防控措施也少,但是對社會運行造成的影響越大。越是接近正常社會的防控措施,其場景越多,所需要的防控措施也越多,但是越有利於恢復社會的正常運行。無論是決策者採取哪種策略,全場景的防控原則都可以幫助減少防控的短板和漏洞,有利於防控的精細化。例如,一個大連的日本企業復工,就針對工廠的場景制定了非常詳細的防控措施。因此,場景是一個多尺度的概念。


四,堅持個人、社區和合作防控的原則

無論是在正常社會狀態,還是在應急社會狀態之下,都不可能只依靠政府來運行社會狀態。整個社會的運行,仍然需要發揮市場機制、社會機制和個人機制的作用。行政機制、市場機制、社會機制等多種機制的有效協調運行,才能夠幫助人類克服難關,重新回到正常的社會狀態。為此,我們認為,疫情防控需要堅持個人責任、社區主體和合作防控的原則。

原則7:堅持個人責任的防控,強調個人是防控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個人在防控中承擔主體責任。

個人在防控中至少可以發揮如下幾方面作用:

一是個人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做好防護就是為社會作出貢獻;

二是個人要避免給社會造成負外部性,如果存在疫情感染的風險,要及時救治,不能成為移動的傳染源;

三是個人要為社會作出正面貢獻,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四是個人要成為政府疫情防控政策的遵循者,減少政策執行的交易成本。

原則8:堅持社區防控,強調社區作為防控的最後一公裡,要避免社區感染,切斷疫情傳播的社區通道。

當一個社會的整體運行受到限制時,各種壓力和活動就會集中到基層,社區是基層治理的空間和載體。

農村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其防控相對容易,只要沒有輸入性病例的情況之下,其防控可以有效展開。而城市社會是一個陌生人社會,其社區防控難度更大。目前很多地方,都實現社區封閉管理,就是認識到社區防控的重要性。目前,社區防控的重要性受到各方重視,2020年2月16日湖北省發布的防控公告中,提出了最嚴格的社區管控措施。

原則9:堅持合作防控,強調發揮市場、社會組織、志願機制、自主治理等多樣性組織力量,實現政府與社會合作疫情防控。

我們可以看到,即便在武漢這樣疫情嚴重的地方,快遞小哥搞定金銀潭醫護難題,實現了醫護人員的接送、用餐等問題解決,快遞小哥汪勇指出,「我沒有任何資源,但一呼百應」,這背後正是市場機制、社會機制和志願機制等支撐。

政府在正常社會運行中,其職能和權力是有限的,在緊急社會或應急社會中,其職能和權力同樣是有限的。例如,有一個公務員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他本以為政府獲得口罩等醫療資源很容易,結果最後還是通過社會資本而非行政權力來獲得這些資源。當前,我們在利用市場力量和社會力量的防控中,仍然存在廣闊的空間。

五,堅持防控與復工協調的原則

一個社會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精力和資源集中到疫情防控中,只實現單任務運作。但是長期而言,不可能實現單任務運行,一定是多目標和多任務的運行。在疫情防控中,當疫情需要持續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時,我們就需要思考緊急狀態之下社會運行的新規則。而在緊密狀態之下,就需要實現防控與復工的協同發展。

原則10:堅持防控和復工協調,就是強調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兩手抓」和「兩手硬」,要在疫情不嚴重地區,逐步恢復生產和生活,實現兩者協同發展,最終戰勝疫情。

從前面的全場景防控原則看,防控和復工相協調,實際上是防控場域的擴大,從維持最低生活狀態下的防控措施,到增加恢復生產的防控措施。要實現防控和復工相協調原則,其根本還是要分別在生活場景、生產場景、以及生活場景與生產場景相連接的場景之間做好防控工作。在防控和復工協調發展中,整個社會仍然要探索「最低限度接觸」的原則,即要將交往和接觸降低到最低水平,從而將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

要恢復生產,除了做好防護之外,還需要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就涉及財稅政策、社保政策、金融政策、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組合,當前很多部門和地方開始出臺針對不同主體的政策菜單,為企業恢復生產創造條件。

(作者李文釗為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社@四川|成都律師行業出臺「十項措施「助力疫情防控
    2月14日,成都市律師行業委員會、成都市律師協會聯合印發了關於《成都市律師行業助力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十項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出臺了助力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十項措施。  措施按照成都市司法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從服務黨委政府依法防疫,助力企業依法防疫、復工復產,開展法治宣傳、協助基層防疫以及強化行業保障和服務四個方面出發,進一步發揮成都廣大律師在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要作用。  1.提供專業法律指引。
  • @寧波杭州灣新區企業,復工要做到七個「嚴格」、遵循十項導則
    各企業要全面落實復工和復工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按照相關要求,全面落實企業人員管控清單,做到員工返工前有調查、返工中有秩序、返工後有防控,落實員工接送、隔離和防控「三項措施」,企業負責人要擔負起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的相關責任。各地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做好屬地企業復工審核、復工後防疫指導與檢查等具體工作。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行業分管原則,切實擔負各行業企業復工和復工後疫情防控指導和管理工作。
  • 國鐵集團完善十項措施再次加強疫情防控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記者齊中熙)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國鐵集團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十項措施,切實加強鐵路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是全面壓實防控責任。
  • 就刑事司法而言,疫情防控期間的法治思維最重要、最核心的原則仍然...
    尤其考慮到疫情防控作為一場阻擊戰,戰疫容不得遲疑、拖延,要想充分發揮司法在疫情防控的作用,當務之急就必須從快解決司法疑難問題,有效回應司法實踐對打擊犯罪的及時性的熱切期待,注重提高司法效率。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刑事司法更應當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通過迅速有力地打擊犯罪為疫情防控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 經世言:美國疫情防控步履維艱
    不過,作為全球疫情重災區,美國的疫情形勢遠不能因此而樂觀。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美國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步履維艱。首先,一些美國政客為了政治私利而棄公眾利益於不顧的現象愈演愈烈。自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政府從未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而是把大量精力用在甩鍋推責和抹黑、攻擊其他國家和組織上。
  • 首都疫情防控怎麼做?今日北京市疫情防控發布會權威解答都在這裡
    劉曉峰表示,目前境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本市出現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引發的本地關聯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疫情防控意識一刻都不能放鬆,嚴格做好入境人員全程防控工作;建議市民朋友不要出境旅遊和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 堅持「安全、正常、全面」原則 科學精準防控疫情 平穩有序推進...
    今年秋季學期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時期。科學謀劃、部署安排秋季開學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國教育系統最重要的任務。教育部要求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安全開學」要求各地和學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本校實際,統籌做好秋季學期開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
  • 甘肅省中醫院突出中醫藥特色防控疫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記者從甘肅省中醫院獲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省中醫院突出中醫藥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特色優勢,迅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通過制訂中醫藥治療方案、開展遠程防控知識培訓、制定中藥預防處方等方式,多措並舉做好中醫藥防控工作
  • 【東幼快訊】東元幼兒園疫情防控溫馨提示
    關於實施全民參與冬春季常態化疫情防控十項措施的通告為切實維護廣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現就實施全民參與冬春季常態化疫情防控十項措施通告如下:一、所有在通人員要自覺遵守國家、省、市(屬地)出臺的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對違反規定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 專題片配音遵循的原則
    經常給專題片做配音的配音員們會發現,專題片在配音的時候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接下來,妙音配音網為大家介紹一些專題片配音需要遵循的四大原則:專題片配音遵循的原則  第一,學會為你的配音做音量曲線  很多人尤其是新手,往往偷懶,整體將音量往下拉,就覺得這是配音了。
  • 即日起杭州「白事」從簡 防控疫情!
    即日起杭州「白事」從簡 防控疫情!發布時間:2020-02-04 16:51:53 Tue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打贏這場阻擊戰,根據杭州市政府《關於實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十項措施的通告》精神,有效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傳染,保護市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杭州市民政局現將 「白事」從簡相關要求公告如下:
  • 法學家解讀疫情防控中的法律問題
    近日,《中國法律評論》組織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行政法、民法、刑法方面的專家就與防控新型肺炎疫情相關法律問題作出解讀,並提出法律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莫於川:  應對疫情的四項法治原則  從行政法治角度看,依法應對、科學應對和高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中,需要強調和認真堅持四項應急法治原則或曰工作方針,這是應急管理領域的行政法治基本原則。
  • 行政執法應當遵循職權法定什麼原則,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是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應當遵循的一般原則。那麼行政執法應當遵循職權法定什麼原則,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 行政執法應當遵循職權法定什麼原則,是怎樣的?
  • 金東開出全市首份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保單
    3月9日,人保財險金東支公司工作人員來到浙江大眾齒輪有限公司,雙方籤署相關合同後,該企業成為我市首家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綜合保險投保單位。此次籤署的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綜合保險是在充分了解企業需求的基礎上,研究推出的創新產品,也是我市針對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風險專門設計的保險產品。
  • 成華發布 | 趙春淦督導檢查疫情防控暗訪督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為全面推動疫情防控十項基礎工作「大體檢」落地落實,12月14日,區委書記趙春淦率隊督導檢查疫情防控暗訪督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區委副書記劉蓉參加。趙春淦依次督導檢查了建設南新路7號院、建新農貿市場、隔離酒店、東升醫院、舜惠茶場、三缺一茶坊、新生堂婦女兒童醫院、愛達樂蛋糕店(華油路店) 、府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財富又一城小區等地,聽取了暗訪督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及社區、人員密集場所、隔離酒店、醫院等方面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
  • 廣州市委外辦主任劉保春:疫情防控堅持無差別對待原則 對歧視性...
    央廣網廣州4月12日消息(記者官文清)在12日舉行的廣州市第7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委外辦主任劉保春表示,廣州對入境人員無論國籍、種族、性別,採取同等防控措施。目前根據風險評定等級原則,結合境外輸入病例、關聯病例信息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評估高風險國家、航班,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並及時發布多語種通知、公告等。此外,廣州成立醫療救治組,集中醫療力量救治感染患者,配備心理醫生、翻譯人員,充分尊重宗教信仰、民族習慣,加強人文關懷和身心健康服務。
  • 幼兒園設計中創設遵循的原則
    那在幼兒園的建設中,進行環創要遵循哪些原則呢?一、審美原則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最長時間的空間之一,此環境會對幼兒造成不可察覺的影響,所以,首先在做環創時,得保留最基礎的美感。在色彩、構造、擺放中符合孩子們的審美,例如,色彩方面搭配和諧,不能突兀的隨意搭配,也不能走灰暗的主色彩,會對孩子造成壓抑的心理。
  • 疫情防控,是一場絲毫不能鬆懈的持久戰
    2月1日、2日兩天,繼黃岡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自2月3日起在黃岡市範圍內實行居民出行管控……等六項措施後,根據疫情變化和防控實際,湖北省孝感、黃石、荊州、恩施等14個市、州相繼宣布: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和人員出行管控。臨時管控的城市還在增加,物理隔離的措施空前嚴厲。
  • 包頭市委書記張院忠:堅持「兩手抓、兩手硬」 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
    要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不折不扣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及時成立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防控指揮部,先後9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7次召開指揮部會議,並召開系列市委常委會會議、視頻調度會和全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等
  • 呂德文:中國農村疫情防控能力不弱,頂得住
    近日,河北地區出現新冠疫情聚集性傳播,引起人們對農村疫情防控的擔心。一些觀點認為,農村是疫情防控較為薄弱的環節,疫情一旦發現,傳播時間可能已經比較長了。春節大流動即將到來,農村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筆者觀察,作為一種警示,這種擔心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