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中醫院突出中醫藥特色防控疫情

2020-12-22 每日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記者從甘肅省中醫院獲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省中醫院突出中醫藥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特色優勢,迅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通過制訂中醫藥治療方案、開展遠程防控知識培訓、制定中藥預防處方等方式,多措並舉做好中醫藥防控工作。

省中醫院迅速展開遠程培訓。

疫情發生後,醫院組織多位知名中醫專家,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總結目前各個渠道能收集到的診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經驗,遵循可操作性強、中西醫並重的原則,制訂了《甘肅省中醫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醫藥治療方案》。同時,為了更好地指導全省各級醫療機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醫院率先通過甘肅省遠程醫學信息平臺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四版)》《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等進行了培訓,全省14個市州105家醫療機構2000餘人遠程參加了培訓。

向醫護人員發放「流感1號方」。

燃艾殺菌消毒,預防病毒傳染。

此外,省中醫院組織醫院知名專家,依據本年度流行性感冒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展趨勢,制定出安全、有效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中藥處方「流感1號方」。2月3日,醫院開放普通門診首日,醫院在門診大廳設置3個飲用點,前來就診的患者及醫務工作者可免費飲用,以增強防禦力。醫院還在門診大廳、診室等通過點燃艾的方式,淨化空氣,殺菌消毒,預防病菌傳染。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特色+科技影響力 全國中醫院權威排名出爐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管理分會發布《基於中醫藥特色優勢和科技影響力的中醫醫院評價研究報告(2020年)》,並附《基於中醫藥特色優勢和科技影響力的公立地市級及以上三級中醫醫院TOP100(2020
  • 甘肅省名中醫張志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蘭州新聞網訊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甘肅省名中醫、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張志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張志明是甘肅省首屆醫師獎獲得者,甘肅省衛生系統領軍人才。
  • 名醫專欄|德醫雙馨,精於醫骨——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中醫院脊柱...
    甘肅省中醫院宣傳處製作(2019年9月)三十餘載的從醫之路,他在無影燈下日夜奮戰,完成了近萬例骨科手術。在同事眼中,他是楷模;在患者眼中,他是希望。他不僅有醫術高超的「妙手」,還有醫德高尚的「仁心」。他就是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中醫院脊柱骨一科主任樊成虎。樊成虎,脊柱骨一科主任,主任醫師,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中醫院「334」人才。先後被評為首屆「甘肅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甘肅省「優秀骨傷科醫師」,甘肅省中醫院「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
  • 聚焦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中醫藥行業女性...
    戰疫中,她們放棄與父母相伴、與兒女依偎,義無反顧衝鋒陷陣,勇敢無畏攻堅克難,為疫情防控貢獻出強大的「她力量」。全國婦聯、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此前聯合評選表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女醫務人員(集體)、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我們聚焦其中中醫藥人,勾勒一幅杏林巾幗的抗疫群像。
  • 連線國醫大師唐祖宣: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大有作為
    新華網北京4月17日電(王坤朔)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西醫結合成為了中國方案的亮點。在基層地區,中醫藥發揮了哪些作用?幾千年前的醫家經典和經方為何能在當代的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連線了身在南陽鄧州的國醫大師唐祖宣,深度解析醫聖張仲景故裡南陽鄧州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實踐與經驗。
  •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中醫藥應第一時間介入疫情防控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過程中,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中醫院特意熬製了具有扶正去邪、燥溼宣肺功效的預防性中藥代茶湯劑,派出4支黨員組成的醫療志願者小分隊,分赴全縣9個交通卡點,送給有需要的返程旅客、防疫檢測人員、交通部門職工及公安幹警等,讓他們倍「在突發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中,中醫藥有著其獨特的優勢。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連線國醫大師唐祖宣:中醫藥在疫情...
    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連線了身在南陽鄧州的國醫大師唐祖宣,深度解析醫聖張仲景故裡南陽鄧州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實踐與經驗。>  新華網: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
  • 省第一批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花落縣中醫院
    點擊下方視頻帶您走進館陶縣中醫院2008年以來,河北省館陶縣中醫院圍繞濃厚中醫藥文化氛圍主題,在中醫藥文化健康旅遊鏈景區建設上實施「144」工程。圍繞創建省級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目標,落實四項工程,打好四張牌。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丨早介入 重防控 巧用經方戰「疫」見成效
    讓我們跟隨《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第四集——《懸壺抗疫有中醫》,走近國醫大家,揭開中醫診療的奧秘。△第四集:《懸壺抗疫有中醫》面對這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中醫院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地方優勢,並且運用到新冠肺炎的治療當中。實踐證明,中醫藥對整個新冠肺炎的五期(輕、普通、重、危重和恢復期),具有顯著療效。
  • 2020甘肅省選調生考試申論範文:疫情防控工作彰顯科學方法論
    2020甘肅省選調生考試申論範文:疫情防控工作彰顯科學方法論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0年甘肅省選調生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省選調生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參考學習。
  • 三部門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國家衛健委網站3月5日消息,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授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等113個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追授徐輝等
  • 中醫院的那些事兒(20201222)
    自建會以來,衡水市中醫藥學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團結帶領中醫藥工作者,在中醫藥學研究、中醫藥學教育和中醫藥人才培養和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績。相信衡水市中醫藥學會換屆大會的成功召開必將進一步弘揚祖國傳統醫學,增強衡水市中醫藥服務能力,進一步帶動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2020-01-29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7日本草新聞關於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的通知
    關於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的通知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的通知旨在持續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通知》指出要進一步提高對疫情防控形勢的認識。把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估計得更充分,把各項部署和措施考慮得更周密,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紮實,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紮實細緻做好疫情防控中醫藥工作,堅決守住冬春季疫情防線,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等。
  • 中醫藥管理局:確保疫情發生後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田曉航)為持續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日前發布通知,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當地衛生健康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從組織管理到專家組成、技術方案等方面均應有中醫藥相關人員和內容,確保疫情發生後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
  • 谷曉紅:疫情下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思考
    今天跟各位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的題目是《疫情下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思考》,請各位批評指正。一、要審時度勢。中醫藥高等教育要立足於教育但不局限於教育。新冠疫情是百年未有之大疫,必然也帶來百年未有的變局。我們看疫情背景下有哪些新的形勢?在新冠防控救治中,中西醫協同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療效,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
  • 張志明任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
    6月29日下午,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召開幹部大會,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李應東、黨委副書記王志年出席會議,並宣布:張志明同志擔任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劉俊宏、劉建軍同志擔任黨委委員、副院長。張曉剛同志被聘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參事,他將繼續為甘肅省及醫院的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 經濟日報整版報導,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第一篇  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近段時間以來,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參與救治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中西醫密切協作、聯合攻關,推出了一批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了較好療效加上2月29日出院的6位患者,已有21人符合出院標準,其中10人經過病情評估後採用單純中醫藥治療。  在第四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廣東隊領隊、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鄒旭等的帶領下,科室團隊齊心協力,凝聚集體智慧,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為指導,融通中西醫學,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患者制定最佳的診療方案。
  • 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宗師計劃」 讓中醫藥守正創新有跡可循
    10月25日,在京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上點燃了全國中醫藥人的熱情。一時間,針對技能培訓的「師帶徒」工程、針對人才培養的「十百千」人才工程、針對醫院特色建設的「未病與慢病」管理體系、針對藥材的「炮製規範」以及針對科研的「上海智慧」等中醫藥先進發展模式成為眾家爭相臨摹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