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
狗是人類患難與共的朋友,被認為是通人性的動物,它對人類特別忠誠,因而具有忠貞不渝的意義。「牧羊犬三千裡尋主」,「義犬救主」等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犬馬之勞」也就用來比喻事做忠心耿耿。不過狗愛仗人勢,「走狗」便含有貶義,魯迅先生描寫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象徵了那類沒有民族骨氣的無恥文人。不過,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狗還有一些其他的含義。
神格相關:
《漢書》載,帝高辛氏有狗名盤瓠,取犬戎吳將軍首級被賜以少女,「隨盤瓠升南山產子,男女十二,後繁盛也「。《搜神記》擴充說盤瓠是皇后耳朵跳出的金蟲變成。西南的苗、畲、瑤、黎、侗、壯、佤等民族,也傳說盤瓠是族群始祖。少數民族還有狗取谷種的傳說,哈尼族認為,天神女兒把五穀帶到人間,被貶成狗。
張仙射天狗
古人認為日月食是天狗所吞。寧波有諺「天狗吃月亮,地下放炮仗」,懷化人說「天狗吃月,臉盆子敲缺」,試圖以聲響嚇退天狗。天狗還導致婦女不育。婦女供奉「送子張仙」,他手執彈弓仰天瞄準,據說是射殺天狗。
狗是司風之神。甲骨文載「於帝史風二犬」;《山海經》有黑白犬祭祀風神。古人認為狗能止風,《風俗通義》載,「戌之神為風伯,故以丙戌日祭於西北」。狗還能揚風,《墨子》載 「燒黑狗皮揚灰風即起」。
狗的忠誠,傳說和現實比比皆是。《述異記》載,魏晉陸機的「黃耳」,為主人送信,勞累而亡。《搜神記》中的黑龍犬,在火中用水沾溼醉酒的主人使其倖存。
生肖狗剪紙
相關風俗:
正月十六是瑤族「盤王節」。這一天以祭奠瑤族先祖盤瓠為主:跳祭祀舞蹈盤王舞;舉行還盤王願的祭儀,宰牛祭盤王;頌唱「盤王大歌」 。至今瑤族人上衣前短後長,女子腰帶故意後墜一截,意在模仿狗尾巴。
布依族過年有「吃新節」,晚上設宴祭祖後祭犬,之後才入桌就餐。祭犬由年長者將「新糧飯」與三塊豬肉放入狗食盆,邊看狗吃食邊念祭詞,意在感恩狗為人類帶來谷種。
雷州石狗
雷州半島到處都有石狗蹲立,現存古石狗近10000隻,人稱「雷州兵馬俑」 。石狗源於秦朝漢越融合的圖騰崇拜,現今雷州人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紅白事均拜奉,祈福、祈雨、送子、懺悔等。雷州人還愛吃狗肉,俗語「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石狗食狗完美交融。
廣東地區最早把狗叫旺財,源於其叫聲「旺旺」。狗年送禮都討「口彩」,禮品都沾「旺」字。
相關成語:
白雲蒼狗、
狗尾續貂、
蠅營狗苟、
阿貓阿狗、
兔死狗烹、
雞鳴狗盜、
狗咬呂洞賓、
狗皮膏藥、
狗頭軍師、
雞飛狗跳、
狗急跳牆、
掛羊頭賣狗肉、
人模狗樣、
雞零狗碎、
狐朋狗友、
狗彘不如、
狗仗人勢、
關門打狗、
狗拿耗子、
狗血噴頭、
偷雞摸狗、
狗血淋頭
十二生肖——狗首
帶您穿越時空隧道進行一次尋根之旅,
展開一幅五千年長卷讓您盡享文化大餐!
www.qituteng.com
更多姓氏圖騰文化、齊文化內容,盡在齊圖騰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