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我外公養的盆景,那可是有很多年了呢,從一開始我外公胡亂的自己購買盆景再到後來自己上山挖樹樁撿漏來養殖盆景,在這期間我外公也是學會了不少養殖盆景的本事呢,我外公家裡有一棵地養了幾年的雀梅,在我外公山盆拿到集市上以後,被人幾千元給搶走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外公是怎麼養殖雀梅盆景的吧!
要說我外公養殖的破樹樁盆景為什麼還可以這麼的值錢呢,我實在是有些不太理解,於是我就問了我外公他到底是怎麼養殖盆景的,我才知道養殖盆景是沒有我們現象中的那麼的簡單,而是需要我們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可以養殖出一盆很好的盆景呢。我外公說這棵雀梅樹樁在剛剛下山的時候是已經奄奄一息了 ,我外公為了保證它的成活率,就先把它移栽了起來,沒敢直接的去上盆養殖。
隨後我外公就對這棵雀梅樹樁進行了漫長的養護過程,這棵盆景才可以慢慢的成活了起來,如果要是問起我們該怎麼去養護下山的雀梅,我外公竟然噼裡啪啦的就說起來了,簡直就是停不下來的節湊啊,我外公告訴我說在養盆景的時候水是最為重要的,第一就是不可以直接使用水管中的自來水來澆盆景,最好的水就是使用池塘水、雨水和河水這些純天然的水源,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那麼自來水就需要提前放上一晚上的時間才可以使用,要記住千萬不要使用洗衣服的水來澆盆景哦。
除了澆水和施肥,那麼決定盆景的生長好與壞的原因就是盆土的質量了,我們都知道雀梅樹樁原來是生長在野生地帶的,它的根系是比較發達的,雀梅樹樁耐旱耐澇,它一旦被人們給採挖,栽在了咫尺的淺盆當中,因為它的生長條件受到的限制,如果養護不當是非常容易造成死亡的,所以我們要特別細心的去照料。栽培的是時候我們要選擇排水比較良好的花泥,在養護的期間,盆土我們最好是放的厚一些,每隔兩年的時候換一次新土,施放一些基肥,以保證土壤的肥沃,才可以使樹樁能夠正常的生長。
在養護的時候我們該怎麼給雀梅施肥呢。施肥過多的話是非常容易使樹樁的枝葉徒長,如果是缺肥的盆景,那麼它的枝條會變得非常的細弱,葉片也是會發黃的,樹樁的抵抗能力比較弱也是會很容的就遭受病蟲的毒害。我外公告訴我說新栽種,初上盆和剛換盆以及根系受到過損傷的在一個月以內是不可以施肥的。在春夏時期是盆景長的最為旺盛的季節,需要多多的施肥。在入秋以後樹樁的生長速度會慢下來,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少施肥。在冬天的時候就不用說了,在樹樁盆景進入冬眠時期的時候就不要施肥了。在雨天或者是在盛夏的中午前後不適宜施肥,施液肥最好是在陰天或者是傍晚的時候,盆土在稍乾燥的時候要鬆土,以便利於肥水滲入土壤之中。為了可以使肥料加速的溶解,在第二天的早晨一定要淋水哦!
愛盆景的人都知道雀梅盆景在春末和秋初的這兩個季節的時候它的生長力是最為頑強的,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對盆景進行修剪是最為適宜的,在這個時候可以對徒長枝、重疊枝、輻射枝、枯枝、交叉口和病蟲害枝要隨時的剪去。在修剪完成之後為了避免傷口第二次受傷,我們需要把盆景搬到通風而且陰涼的地方讓它長到發芽的時候才可以見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