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景樹木吸收養分有哪些條件?
樹木吸收養分是有條件的,用肥也必須根據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進行。與樹木吸收養分有關係的環境條件有光照、溫度、水分、土壤,以及有樹木自身的條件。盆景植物擺放、陳設的地點環境條件差異很大,有的在樓頂,光照強,溫度升降快。有的在陽臺、窗臺,光照少,溫度變化不大。有的在室內,通風不良,光照差,溫度高。具體的擺放環境對樹樁吸收養分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光照的影響最大。栽培中人們重視肥水土而輕視光,實際上光是肥、水、土,氣、溫等諸因素的決定因素,光和溫度與肥水平衡才能達到 良好的綜合作用效果。
光照和營養條件與樹樁生長關係有以下情況:
1.光照較少和肥分較高時,會使植物體內碳水化合物減少,引起徒長,導致落花落果。在陽臺、窗臺上培植的樹樁,較少開花結果,即屬此原因。
2.增加光照或適量控制供肥,使樹體內碳水化合物和營養水平接近平衡,樹能旺盛生長,但體內碳水化合物不多,花果少,觀葉較好。
3.繼續增加光照強度或減少施肥,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保證開花結果。這是觀花,觀果樹樁所需的光照養分條件。
4.進一步增加光照和減少供肥,因養分不足,會使樹葉變黃,變小,植株易早衰。因此,應根據光照強弱控制肥料用量。即光照弱應適當少施肥;光照強,光合作用劇烈,供肥水平就可適當增加,以保持樹木體內代謝的平衡。光照強弱對各品種樹木生長影響有一定差異,落葉樹需光多於常綠樹,落葉樹、喬木樹需光多於灌木樹。
樹木對主要營養元素氮、磷、鉀的吸收明顯受到光照的影響,光照差,光合作用減弱,運送到根部的物質減少,從而會影響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光照雖然會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及養分吸收,但在光照不足時,多施鉀肥,也能促進光合作用。這是因為鉀能促進光合磷酸化作用,產生的能量增多,因而就為二氧化碳還原提供了較多的能量,從而使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量進行營養同化作用。
溫度高低影響肥料的分解,同時影響樹木對肥料的吸收。樹木在低溫時,自身活力也差。通常溫度低,肥料分解慢,樹木吸收肥料少。隨著溫度上升,肥料分解加快,容易被樹木所吸收。溫度高低不同,土壤微生物分解轉化土壤的肥料有差異。無』氮肥需轉化為硝態氮。有機肥也需一定的溫度,才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溫度較高的夏天,不宜施肥。
水在土壤中,可加速肥料的分解溶解,促進樹木對養分的吸收。水在土壤中不可過多,尤其是盆土。水分過多,使土壤透氣性含氣量變差,不利於樹木對養分的吸收,而且還會引起養分流失,降低肥效。所以雨多不能施肥。水在土中過多為潮,適量為潤,土宜溼潤而不宜潮溼。水在空氣中含量多為溼度大,溼度大有利於樹木生長。
土是盆景樹木吸收肥分的介質條件,施肥及土中固有的肥分,是通過土壤為樹木所吸收的。肥料在土壤中所起的變化及樹木對養分的吸收,均與土壤性質有關。土壤的供肥性能將自身所含的肥分供給植物吸收,盆中有一半的肥分是由盆土提供。土中養料分為潛在養料與有效養料,它們在土中能互相轉化,形成動態平衡。能被樹木吸收的有效養分盆土中含量少,所以不能滿足樹木各生育期的需要,需人工追加。土壤保肥性是土壤吸收、保持一定數量肥料物理和化學性能的結合程度,土壤一般帶負電荷,它能吸收附帶正電荷的銨、鉀,增加土壤的肥力。吸收容量大,土壤的保肥力好。土壤氧化還原能力是指土壤的通氣狀況,土壤有機質分解速度,土壤中養分形態以及樹木吸收養分的綜合指標。土壤氧化還原性質與施肥有關,土壤積水,則有機質多是厭氧分解,會產生較多的物質如硫化氫、甲烷等,對樹木的毛細根是有害的。防止積水,創造良好的土壤氧化還原反應條件,有利於樹木生長。土壤的酸鹼度直接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樹木的生長。同時還關係到土壤中各種養分的有效性,一些植物對它也有一定的選擇。大多數盆景樹木喜歡酸性,少量喜歡鹼性。酸鹼度與樹木逆反時,有時會產生樹木黃化、花色變化等現象,可加以利用。
盆景樹木生長與需肥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