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盆景的土石造型法

2021-01-18 網易

2020-11-25 21:04:21 來源: 愛木盆景A

舉報

  作者:馮連生

  在樹石盆景中,樹固然是第一位的,然而有樹無土,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可見樹與土是魚與水的關係。

  大自然中的樹大多是依石而生,因石而「活」,因此,土與石是樹石盆景中不可缺少的兩大因素。要走「樹石、叢林、組合多變之路」,就必須研究土與石的關係,本文就土與石在樹石盆景中的造型法略述如下:

  一、先石后土法:即賀淦蓀大師首創並推廣的「景盆法」,此法依樹布石,膠合石塊,造景為盆,然後依高低錯落迂迴彎曲的景盆填土栽樹,營造地形,其特點是能更好地表現千巖萬壑、奇山秀水之風景。以石作盆,石壁林立,也可防止土壤流失,便於澆水管理。

  

  二、先土後石法:趙慶泉大師曾多次在國內外表演、示範的水旱盆景,此法先將選好的樹木連土在盆中布局定位,並培土初步造型,留出一點水面和空間,接著用石先作坡岸,後作點石。並將石直接膠合在盆中,最後再補充填土營造地形,其特點是能更好地表現江南水鄉風光。因山地低矮、土面大,圍石不多不高,土也不易崩垮,加之苔蘚小草覆蓋,澆水也十分便利,如《小橋流水人家》

  三、土山帶石法:清初李漁在《閒情偶寄》裡,有一章談到土與石的關係,「……不論石多石少,並不必定求土石相半,土多則土山帶石」。如榮獲99』昆明世博會大獎的《古木清池》(趙慶泉作圖3),除沿水岸線幾塊坡石,水面一塊點石,三兩塊旱地點石外,幾乎全是土營造而成,作者不拘於某山某水的寫照,不失於自然氣度的空靈,好一幅滲透人生哲理而又 韻律和諧的畫卷。

  四、石山帶土法:李漁還指出「石多則石山帶土,土石二物原不相離,石山離土則草木不生」。無論盆景中的用石比重多大,即使是山石盆景,也不可無土,無土則寸草不生。如樹石盆景《幕川夕照》,整個畫面群山林立,只見石山,不見土地,然而樹木蔥蔥,小草悠悠,原來土藏於景盆與石縫之中,此為石山帶土一例。

  

  五、土包石法:汪星伯在《假山》一文中說:「所謂土包石則是將石埋在土內,露出峰頭,仿佛天然土山中露出石骨一樣」,此法多用於山地點石,也有用此法製作的盆景。如張夷創作的硯式《沈周·滿堂煙靄塵未寒》。

  六、石包土法:所謂「石包土」就是「外石內土」。此法在樹石盆景中廣泛是如此,水旱法亦如應用,「景盆法」此。如《峽江情》,左土、植樹一大一小,山石、樹木、流水都成了富於生命,充滿激情的壯觀景象。

  七、石盆填土法:即採用溶巖或其它盆石料作雲盆,直接在盆中填土植樹,即可植單株表現近景,亦可植以叢林,配以亭臺樓閣或現代建築車船小件,組合全景,天然成趣。如《疏林成趣》。

  八、土中配石法:即在樹樁盆景中為點綴、遮掩、協調、平衡及美化盆景,常採用的一種配石法。按盆樹大小、形狀特性,選用協調一致的配石埋於土中。通常有以石藏幹、以石襯樹、以樹附石等法,如《雲蒸霞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最全樹木盆景分類,輕鬆掌握各種花草樹木適合何種盆景造型!
    可是,身邊那麼多的花草樹木,你又怎知若是取它,它又適合造型成為什麼樣的盆景呢?如果,此刻臺友你想要對可以造型盆景的花草樹木做個全面的了解,停下來,花上5分鐘好好瀏覽本文。本文裡有著最全的樹木盆景分類,目的是讓你了解各種花草樹木適合哪種形式的盆景造型。首先,咱們要從樹木盆景的分類開始。
  • 世界各地的樹木——海派盆景接受法國電視臺專訪
    世界各地的樹木——海派盆景接受法國電視臺專訪 2020-11-30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樁盆景樹木吸收養分有哪些條件?
    樹樁盆景樹木吸收養分有哪些條件?樹木吸收養分是有條件的,用肥也必須根據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進行。與樹木吸收養分有關係的環境條件有光照、溫度、水分、土壤,以及有樹木自身的條件。盆景植物擺放、陳設的地點環境條件差異很大,有的在樓頂,光照強,溫度升降快。
  • 高壓繁殖技術在樹木盆景繁育中的作用和操作手法
    高壓繁殖技術在樹木盆景繁育中的作用和操作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樹木盆景盆栽也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在對於大眾審美不斷提高的要求下,樹木盆景盆栽對造型要求愈發嚴苛,從神似開始追求形是,這不僅對盆景生產造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難度。今天,花無缺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小品盆景的高壓繁殖。
  • 這幾種常見的「樹木」,適合做成盆景,樹姿優美、觀賞性強
    很多花友平時除了喜歡養一些開花類的花卉以外,也喜歡養一些樹木盆景,從外面挖取一些比較有型的樹樁,經過細緻的養護和技藝加工後,逐步打造成造型優美的樹木盆景。秋天溫度適宜,又到了栽植樹木盆景的好季節,喜歡養樹木盆景的朋友,又可以栽植一些自己喜歡的樹木製作盆景了。
  • 舍非園藝:盆中景,胸中意,家庭盆景分類及樹木推薦
    追溯盆景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據相關考據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盆景的藝術受到繪畫藝術的影響,山石疊翠、草木百態,用自然的手法體現自然的美學,盆景是園藝學,也是生活美學的崇高追求。歸納來講,盆景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石盆景。
  • 任樹木盆景造型再如何變化莫測,也翻不出這「十八式」之外!
    為盆景造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自然型造型可謂是盆景愛好者們最為喜歡最為追逐的風格造型。一是因為:容易入門換句話說,就是門檻低,盆景菜鳥也可以輕鬆嘗試。盆景新手一般都選擇自然型樹木盆景來練手提升自己對盆景造型的理解。
  • 乾貨 ▏臺灣真柏盆景造型6個妙招
    ,也是最最漂亮的盆景品種,因而在在盆景界中被視為柏中王,備受推崇。在中國大陸絕大部分地區,幾乎都適宜臺灣真柏的成長,它無疑是我國盆景界當之無愧的國民盆景樹種。臺灣真柏盆景   《虛雲如夢》   鴻江盆景園藏以上的臺灣真柏精品盆景都是老樹,一般剛入門的盆友暫無條件製作,但我們可以輕易得到臺灣真柏小苗,然後就能自己動手製作,成為一個入門級的盆景師。
  • 家庭盆景|關於盆景的作用與價值
    一,什麼是盆景把植物、水、石、土等基本材料經園藝處理加工後栽種在盆器中即為盆景。盆景是一種栽培藝術與造型藝術高度結合的產物,是一種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主要包括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樹石盆景、微型盆景、花草盆景等類型。
  • 松樹盆景造型全攻略
    尋找「觀賞面」應注意,觀賞面的要求是從根盤到主幹頂梢,其伸展姿態和發展趨勢能起決定作用。其次是左右枝條。如創作時應注意主幹要收腹,以形成前有空間,後有深度:幹梢前傾,以形成親切、和諧的意味。③加工製作:遵順系列盆景藝術表現手法,進行吊扎、修剪、雕鑿等園藝技術措施來完成具體加工製作程序。先主幹後枝條,枝條造型應由下而上,最後上盆。
  • 松樹盆景造型(一)
    2.四個階段:①創作準備:盆養素材及工具、土壤、盆等。②立意構思:由創作動機到未來完整作品的形象誕生。立意構思依據「因材制宜」原則。尋找「觀賞面」應注意,觀賞面的要求是從根盤到主幹頂梢,其伸展姿態和發展趨勢能起決定作用。其次是左右枝條。如創作時應注意主幹要收腹,以形成前有空間,後有深度;幹梢前傾,以形成親切、和諧的意味。
  • 馬眼,盆景歲月的胎記
    盆景枝幹上大小不一的洞洞就是盆景術語中所謂的「馬眼」。馬眼特別在雜木類盆景中比較常見,因為雜木相比於松柏生長較快。
  • 松樹盆景造型全攻略【收藏】
    ③加工製作:遵順系列盆景藝術表現手法,進行吊扎、修剪、雕鑿等園藝技術措施來完成具體加工製作程序。先主幹後枝條,枝條造型應由下而上,最後上盆。④養護完善:養護是樹木盆景造型的繼續,是日臻完善的階段。盆景是有生命的藝術品,是永遠也完成不了的。
  • 盆景樹樁的採挖分享之一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樁景創作大多以採挖野生樹樁為起點。野生樹樁長期經歷火燎樵砍、畜啃獸咬、蟲蛀蟻蝕,適合製作盆景。也是樁景創作的快捷隨著盆景創作隊伍的日益壯大,盆景自然資源已顯得十分寶貴。樹樁的採挖是否得法,直接關係到該樹樁的生死命運。這一關不把好,不但流失了寶貴的自然資源,也浪費了精力和時間。【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採挖樹樁要抓好時令、工具、方法等環節。
  • 明代《高子盆景說》對當代盆景美學思想的影響
    而對於文人清玩趣味之一的盆景藝術也得到發展,不僅盆景製作與欣賞之風在全國不少地區開始普及,有關盆景理論研究的風氣也正濃,逐漸進入中國盆景發展的鼎盛時期。盆景在當時儼然成為了一種時尚,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就有了關於盆景的論述。
  • 蘇富比盆景拍賣作品選
    黃槿木,約19世紀,2014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價437,500港元盆景大約一千多年前已在中國出現,於唐代幹陵墓穴中描繪盆景的壁畫是最早出現的考古證據,現普遍相信中國乃盆景藝術的發源地。羅漢松,二十世紀初,85.1 x 61 cm
  • 叢林盆景主、從、次的「三位法則」
    樹木盆景造型方式多種多樣,一棵樹木就可獨自成景,重在對樹相的創作與表達,而三、五植株,便可製作成林。
  •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
    有一些成型的樹木盆景,翻盆只是為了更換部分盆土,仍用原盆。更換的新土,應符合該種樹木對營養成分的需要。翻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換部分盆土,擴大營養面積。有時還要更換盆缽,使盆景保持生長旺勢並提高盆景的觀賞價值。有的遭到病蟲害難以用藥物治癒和除掉,也需要翻盆。
  • 新手養盆景學會這兩點就變高手,盆景教學入門技巧
    盆景的日常養護有什麼需要注意,如果你是一個養花新手,下面這些技巧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的。一、如何將盆景的葉子縮小?二、盆景的日常養護秘訣:1、花盆選擇和移栽等到植株達到自己需要的大小、形態及粗細,就可以移植到盆景的淺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