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華語樂壇為何萎靡不振?時代因素成關鍵,再難回到巔峰時期

2020-09-04 娛樂前線i

相信許多70、80後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如今的華語樂壇正處於走下坡路萎靡不振的狀態。許多人都會感嘆一句華語樂壇沒落了。

其實在八卦看來,華語樂壇的沒落不是沒有好聽的歌曲,而是沒有堪稱經典,有傳唱度的歌曲。

國語樂壇林子祥、羅大佑是開端,到了90年代的樂壇猶如百家齊鳴神仙打架一般,每年的歌單都會盛產出金曲。

再到千禧年後潘瑋柏、林俊傑、周杰倫這些後起之秀橫空出世,佔據了許多人的青春。

不過早期的前輩年已大一開始退場,周杰倫等人也少有作品,而新一代也沒有孕育出扛得起大旗的。讓華語樂壇跌落神壇的,有著許多因素,其中時代的因素成關鍵。

30年河東30年河西

在早前,還處於網絡不發達的時代,音樂人想要發行唱片,在此之前不僅需要付出大量資金成本製作專輯,還要花費時間成本宣傳,每張專輯中的每一首單曲,都是音樂人嘔心理所精心所致,所以才生產出如此之多膾炙人口的單曲。

而到現在網際網路飛速的發展,用戶之間的傳播速度也今非昔比,也正是如此,眾多不入流的音樂人出現,我們聽到了許多野路子的音樂,並且這些野路子的音樂非常「火爆」,但這些歌曲都有一個特點,音樂旋律借鑑其他的歌曲。歌詞生搬硬套,強行押韻。

再配上輕快的節奏後變成一首首「好歌」,這曾被汪峰稱之為「口水歌」。這些「口水歌」各大短視頻相傳,就比如有句歌詞:「讓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這首歌在某音樂平臺竟然有著上百萬的評論。這樣的歌曲實在太多,就不一一舉例。

為什麼現在的歌曲聽著非常相似?如今90%的流行音樂都用一種和弦套路,1645、1563251、14536251等等。不懂音樂的可能一頭霧水,但學過音樂的都知道,這個套路下的旋律都不難聽,所以導致許多歌曲的旋律無比相似。

周杰倫等國風音樂人的巔峰逝去後,國內的音樂風格猶如脫離了軌道,自打韓流進入國內市場後,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崇拜,並且如今許多年輕歌手的音樂風格也都以韓國的唱跳為主。

屬於我們自己的國風音樂得不到大力宣傳,韓國的唱跳卻受到許多綜藝的大力支持,如《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101》等等,這些節目都是以唱跳的形式。並且歌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唱歌的人有顏值就行。

音樂市場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許多歌手把自己的精力不放在創作,而熱衷於參加各類綜藝,出演電影,當節目嘉賓。雖然說歌手利用各種曝光的方式宣傳自己,這無可厚非的。不過這說明了一個現象音樂市場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如許嵩這般的不想被娛樂圈娛樂的音樂人少之又少。

雖然說,當時處於黃金期香港娛樂圈的現狀和現在相似,歌手同樣熱衷於參加綜藝節目,並且歌手發布的許多單曲都以翻唱韓國、日本歌曲為主。

但總體來說那時候比現在要強上許多,那時候偶李宗盛和羅大佑培養了許多人才濟濟的歌手。而且有著四大天王,雖然四大天王是以商業模式為主推出的,但也不缺經典名作。

而如今的樂壇也就只有薛之謙、華晨宇、李榮浩等歌手能撐得起門面,但很難再創當年的輝煌。

並且還有著這樣的現象,現在流量橫行的娛樂圈,流量明星隨意製作的歌曲都能大賣,就如「歸國四子」,他們的專輯動輒銷量百萬,隨隨便便就上榜單。

音樂榜榜單之上的歌曲幾乎都是流量明星的作品,而這些歌曲也都是粉絲刷上去的,這些粉絲不追求這些歌曲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只是單純追求這些小鮮肉的顏值。這會造成一種現象,真正有實力的歌手被埋沒,而拿不出代表作的小鮮肉卻活躍在人們視線中。

以上的種種都是華語樂壇退後的原因,對於如今娛樂圈的現象,大家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1989和2004,華語樂壇兩個巔峰時期,告訴你什麼叫真正的神仙打架
    要知道作為曾經領先整個亞洲的音樂圈,華語樂壇絕對是王者般的存在,如今卻被韓國、日本等歌壇拉開一大截,實在是令人唏噓。而今天筆者就來為大家說說華語樂壇歷史上的兩個巔峰時期,告訴你們什麼叫做真正的神仙打架。
  • 周杰倫張韶涵五月天,盤點華語樂壇巔峰時期的盛況
    04年一直是被公認的華語樂壇最巔峰的一年。那一年有無數首神曲,那一年也誕生了無數未來的歌王歌后。我是流行音樂指北,接下來,就帶大家回顧一下04年的盛況。2004年,那一年周杰倫風頭正勁。不僅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被稱作為「新亞洲音樂王」;《葉惠美》也問鼎了金曲獎的最佳專輯獎,而其中,《東風破》收錄在這張專輯裡,開啟了一陣古風浪潮,連帶著作詞人方文山也一起火了。
  • 周杰倫張韶涵五月天,盤點華語樂壇巔峰時期的盛況!
    04年一直是被公認的華語樂壇最巔峰的一年。那一年有無數首神曲,那一年也誕生了無數未來的歌王歌后。我是流行音樂指北,接下來,就帶大家回顧一下04年的盛況。2004年,那一年周杰倫風頭正勁。不僅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被稱作為「新亞洲音樂王」;《葉惠美》也問鼎了金曲獎的最佳專輯獎,而其中,《東風破》收錄在這張專輯裡,開啟了一陣古風浪潮,連帶著作詞人方文山也一起火了。同年,周杰倫推出了無數人的青春回憶《七裡香》,「秋刀魚的滋味,貓和你都想了解」,歌詞幾乎出現在每個學生的摘抄本上。而那一年,蔡依林同樣備受矚目。
  • 2001-2010年流行的十首歌曲,堪稱華語樂壇的巔峰時期,充滿回憶
    相信2001年到2010年的華語樂壇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吧,作為新世紀的開篇當時歌壇可謂是新人輩出,無數才華橫溢的歌手紛紛名聲鵲起,像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周杰倫、林俊傑、王力宏等人,他們用自己對音樂的獨到理解將華語樂壇再一次推上了巔峰時期。
  • 1989和2004,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造就了兩個難以磨滅的巔峰時代
    說起這幾年華語樂壇的發展不禁讓人心生感嘆,一個本該站在亞洲巔峰的歌壇如今卻成為了網絡神曲和口水歌的匯集地,不僅新生代缺乏有力的代表人物,就連各類音樂榜單都呈現虛假、攀比的情況,就像搖滾圈老炮鄭鈞說的一樣,人云亦云但真的一聽卻如同吃屎難以下咽。
  • 周星馳在《大話西遊》25年之後為何再難突破?這4個因素很關鍵
    在周星馳30餘年的電影生涯中,《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就像周星馳的標誌一樣,成為了周星馳在內的「無釐頭」流派無法逾越的巔峰之作。如果說其他電影人缺乏天賦和靈感,那麼周星馳為何自己卻在其後將近25年的時間裡,再難超越自己的這部早年作品。
  • 一言不合就切歌的華語樂壇小時代,周杰倫發起又一次大合唱
    ,還是周杰倫的爆紅將華語樂壇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或許二者兼而有之,也並不矛盾。更重要的是,網絡的普及帶來了更多豐富的內容,從傳統華語流行音樂到網絡音樂,從歐美流行音樂到純音樂,一下子,太多的選擇展現在每個人的眼前。注意力被分散,群體被細分。華語樂壇也漸漸從星光燦爛的大時代,步入了雖不安靜卻難起大浪的小時代。我想,站在華語流行樂壇最頂峰的周杰倫,自然是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他主觀或者略有被動地開始探索、改變。
  • 華語樂壇難回巔峰,回顧過往,哪一年才是你心中華語樂壇的巔峰?
    音樂已經巔峰不再,但華語樂壇的巔峰卻真實的存在過,在我心中,2004年就是華語樂壇的巔峰時刻,那些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聽到的歌曲,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並將永久的封存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這一年到底都有哪些歌曲橫空出世,才能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巔峰之年?相信雖然沒有旋律,但僅靠歌詞就可以將你帶回那個只屬於你和他(她)的青春歲月。
  • 處於兩華語樂壇巔峰之間的任賢齊,絕對是那個特殊時代的天王
    唐閗在之前的文章說過,華語樂壇在邁向黃金十年的過程中,曾出現過一些分量極重的歌手,他們或終結一代巨星的統治,或為樂壇注入新的力量,或在樂壇青黃不接之時獨挑大梁。總而言之,他們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華語樂壇的進程,也為後來的樂壇繁榮奠定了基礎,而在這些人中,任賢齊無疑是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 香港樂壇巔峰時期的五位殿堂級歌手,他們影響了一個時代
    香港樂壇巔峰時期的五位殿堂級歌手,他們影響了一個時代好的歌曲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遺忘,在曾經的香港樂壇中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粵語歌曲,今天我們盤點一下那些為我們帶來經典歌曲的五位香港殿級歌手。
  • 傳奇歌手孫燕姿,巔峰華語樂壇的巔峰
    離別華語樂壇已久的孫燕姿再次回歸,這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尤其是歌迷們,就攢著錢等著孫燕姿的演唱會了,孫燕姿2020演唱會上海站,預測又是一場經典個人演出經典!時間:2020-06-06/07周六、周日地點: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大河票務APP曾經的華語樂壇湧現過許多流星,但是巨星卻只有寥寥幾位,在十年前,那時候還是80後、90後們的天下,而孫燕姿則是樂壇裡的風雲人物。
  • 周王陶林:華語樂壇原創音樂人的巔峰
    這四個人已然代表了21世紀華語樂壇的最強巔峰,也是創作歌手的最佳代表。2000年出道到今天已經是20個年頭,依然沒有人能挑戰他的王座,在將R&B發揚光大,確立中國風流行歌曲,以及對於數位音樂的貢獻都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說這20年他就是華語樂壇的流行風向標。
  • 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回不去的2003年,如今的華語樂壇再無經典
    這就不禁讓人開始懷念20年前華語樂壇了,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我們還能回得去嗎?  20年前的華語樂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2000年的時候,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發展最好的時候,那麼時候迎來了黃金時代,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代表就是周杰倫。
  • 如今的華語樂壇,不可能再出現下一個周杰倫
    導讀:華語樂壇巔峰已過,如今的時代,很難再造就下一個周杰倫。周杰倫非常普通的一個名字,沒有太多的寓意,甚至聽著還有點調皮的味道。時隔一年,專輯《範特西》就和大家見面了,這張專輯讓周杰倫,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一下子躍居成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而且他的市場,已經不僅限於臺灣,唱片在整個東南亞,都成了搶手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亞洲巨星。
  • 2004年,那是華語樂壇再也回不去的巔峰,沒有之一!
    慶幸活在了2004年,經歷了華語樂壇最巔峰的時代。這一年的出了大批至今無法超越的歌手,有的曇花一現,有的依然是天王,周杰倫、林俊傑、刀郎、龐龍、張韶涵、SHE、陳奕迅、阿杜、樸樹、蔡依林、容祖兒、孫燕姿……那是華語樂壇再也回不去的巔峰。
  • 曾摔話筒拒絕領獎,「樂壇一姐」田震,為何事業巔峰時退出樂壇?
    「一切美好只是昨夜沉醉,深深感受才是今天滋味……」這首歌《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曾經與那英齊名的田震,堪稱「樂壇一姐」,唱紅了無數經典曲目。她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第一個敢和主辦方叫板的人,為何在事業巔峰時期選擇退出了樂壇?
  • 華語樂團巔峰時期
    那是華語樂壇再也回不去的巔峰。5、陳奕迅《十年》這個叫陳奕迅的年輕人註定要撼動華語樂壇,這首《十年》讓陳奕迅在內地火得一塌糊塗,從此華語樂壇因為這個年輕人而改變了一個時代!
  • 十九年來,華語樂壇為何再無周杰倫?
    3. 2000年之後,中國的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時代給了他最大的舞臺。4. 2005年之後,下沉市場喚醒,草根明星崛起,流行樂壇仍然明星不斷,但再無人可一統江湖。周杰倫橫空出世已經接近二十年,這二十年來,華語樂壇卻再也沒有歌手被冠以「天王」或「天后」的頭銜。從羅大佑李宗盛、到四大天王、王菲、周杰倫,人們都說「華語樂壇沒落了」,是這樣的嗎?其實作為商業社會的重要產物,流行音樂本質就是一種娛樂產品,那麼從周杰倫的音樂產品來看看周杰倫是如何成功的,如今為何難有後繼者。
  • 音樂 | 誰是華語樂壇黃金十年「執牛耳者」?
    二十一世紀的頭二十年來,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經歷了從當年只能用收音機收聽歌曲的年代現如今我們邁進了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或電腦就能找歌、聽歌的網絡年代。可是,二十年來,審美水平卻好似逆水行舟。真應了那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華語樂壇,尚有來路,卻難見歸途。二十一世紀,我們經歷了戀愛降級、消費降級、社交降級,終於我們可能又不幸地將被「音樂降級」裹挾而去······差異,本身就是一種美。
  • 華語樂壇十位標誌性人物,每一位都代表著一個時代
    對於華語樂壇的貢獻,除了創作的音樂本身以外,還發掘提攜了周華健、張信哲、光良、五月天、梁靜茹等知名歌手。9、周杰倫準確點說,臺灣華語樂壇分為兩個時代,羅大佑時代和周杰倫時代。周杰倫對華語樂壇的影響,除了獨特的音樂風格以外,還對華語流行樂壇發出了一聲吶喊——創作力!這點對於華語樂壇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在華語樂壇,影響和傳播最廣的是粵語歌,但了解音樂史的都清楚,很多知名的粵語歌都是翻唱的外國歌曲,尤以日語歌最多。所以,網上就流傳這麼一句話:「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香港樂壇,玉置浩二養活了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