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扁舟,泛泛江湖

2021-01-18 騰訊網

一葉扁舟

文 / 朱良志在中國文化中,漁父本來就是智慧的象徵。莊子也曾是一個釣叟,他在濮水上釣魚,楚王派兩個大夫去見他,許以高官,莊子拿著釣竿,頭也不回,說道:「從前楚地有個神龜,死了已經三千年了,楚王用非常昂貴的箱子將它裝起,藏在廟堂上,當作神來供奉。這個神龜是願意死了留下骨頭讓人供奉呢,還是寧可活著在泥中搖尾巴?」二大夫說:「當然願意活著在泥中搖尾巴。」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要在泥中搖尾巴。」

元 吳鎮 蘆灘釣艇圖

楚辭中有《漁父》一篇,韻味悠長。屈原被放逐之後,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到他這模樣,非常驚訝,就問他:「你不是楚國的三閭大夫嗎?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所以我被放逐。」漁父說:「世界渾濁不清,為什麼不隨其波而揚其流?眾人都醉了,為什麼你不也去大醉一場,何苦自己弄成這個樣子?」屈原說:「我的乾淨清潔的身心,怎麼能忍心為這汙濁弄髒?我寧願葬身於魚腹,也不願意苟活!」漁父微微一笑,搖著槳走了,從船那邊傳來他的歌聲:「滄浪之水清啊,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啊,可以濯吾足。」

元 吳鎮 蘆灘釣艇圖局部

我們不能責怪屈原的選擇,屈原消失了身體,留下精神的清白,日月也因為這清魂而更加明亮。表面看來,漁父選擇了不同於屈原的道路,但他的歸宿是一樣的,他不是讓身體當下消失,給肉體生命留下存在的理由,但精神卻指向同樣清明的路。漁父並不是不怕被弄髒,也不是隱忍苟活,而是任心獨往,不論江水的清濁,遠離世事的風煙,淡去塵寰的是非,像一葉小舟在江上閒蕩著,優遊著。趙子昂夫人、畫家管仲姬《漁父詞》說:「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其中反映的就是這種精神。

元 吳鎮 蘆灘釣艇圖局部

在中國藝術史上,人們著意將心靈活動的場所搬到了水上舟中。唐代詩人張志和,也是一位畫家,不計功名,浮三江,泛五湖,扁舟垂釣,而垂釣時沒有釣餌,不在得魚,樂在煙波,過著蘆中鼓 、竹裡煎茶的生活,自稱「煙波釣叟」。後人極贊其為人氣質,甚至將其和陶淵明相比,有「愛酒陶元亮,能詩張志和」的說法。有詩讚道:「好個神仙張志和,平生只是一漁蓑。和月醉,掉船歌,樂在江湖可奈何。」他的詩也有很濃的江湖氣味,朝朝詩思在煙波,詩中有煙波蕩漾的美。其《漁父歌》云:「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又道:「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讀這樣的詩,我眼中浮現出望不盡的荷花荷葉,我陶醉在那荷塘中。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 天津博物館藏

孤獨的石濤,寂寞的石濤,也對這小舟感興趣。石濤有這樣一幅作品,很傳神。一人坐於舟中,身體前傾,小舟在蘆葦蕩中行。石濤有詩道:「何處移來一葉舟,人於月下坐船頭。夜深山色不須遠,獨喜清光水面浮。」石濤在漁舟中,悟出了世界的空靈廓落,悟出了人生的自由。落葉隨風下,殘煙蕩水歸,哪個汀洲不是家,哪片白雲不是友。花葉田田水滿溝,香風時系採蓮舟。一聲歌韻一聲槳,驚起白雲幾片浮?荷風蕩走了石濤的靈魂。

唐代藥山大師有一弟子法名德誠,人稱船子和尚。此人有放蕩不羈之志,不願意過叢林生活,日日放浪於煙水之間,以成就心靈的清潔。他常常駕著一葉小舟,泛泛於華亭、吳江的水上。他也在船上隨緣而度,接引往來之人。有個禪師叫善會,去拜見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搖著小船,帶他在水中飄蕩。船子和尚忽然問道:「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釣三寸,你快說快說。」善會張口正準備說,被船子一篙撞到水中,他好不容易爬到船上,又要張口,又被船子撞到水中,善會因而大悟。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 天津博物館藏

他用漁父的格調,表達對禪的理解。道不可說,道在舟中,在水中,在煙波的深處,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他有些詩寫得清雅可觀: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

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

別人只看採芙蓉,香氣長粘繞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

揭卻雲篷進卻船,一竿雲影一潭煙。

既擲網,又拋筌,莫教倒被釣絲牽。

乾坤為舸月為篷,一屏雲山一罨風。

身放蕩,性靈空,何妨南北與西東。

詩中浸透了人生智慧,他在煙波中思索人生的意義,隨風飄蕩,一任東西,正是禪家無住哲學的精髓。他透過迷朦的雲煙看世相,悟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諦。他所詠歌的境界多麼令人神往,一竿雲影,一潭煙,拋風月,臥煙霞,空空的性靈,蕩蕩的生涯……

元 吳鎮 漁父圖

元四家之一的吳鎮,號梅花道人,是一位畢生以畫漁父而著稱的畫家,畫史上記載他的《漁父圖》有數十幅,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上海博物館,美國大都會等都收藏有他的《漁父圖》。在那個壓抑而骯髒的時代,他也將自己性靈的天地搬到了水中,在煙波中打發自己的生涯。挈一壺酒,釣一竿風,與群鷗往來,煙雲上下,舟系月望,山光入懷,銜懷自怡,鼓 為韻,這個梅花道人的梅花在水中綻開。

元 吳鎮 漁父圖局部

吳鎮有《洞庭漁隱圖》,今藏於臺北故宮,圖寫太湖岸邊景色。畫依左側構圖,右側空闊一片,起手處為數棵古松,向上畫茫茫的江面,一小舟,泛泛江上,若隱若現,遠處山巒起伏,坡勢作披麻皴,線條婉轉,與挺直的松幹形成對比。水面如琉璃,突出靜絕塵氛的氣象。上有《漁父》詞一首:「洞庭湖上晚風生,風觸湖心一葉橫。蘭 穩,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

他要做浩蕩乾坤一浮鷗,在遼闊的天際自由地翱翔。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漁父圖》中有題詩道:「目斷煙波青有無,霜凋楓葉錦模糊。千尺浪,四腮鱸,詩筒相對酒葫蘆。」圖寫一隱士在山間平溪泛舟垂釣,隱士戴著鬥笠,盤腿而坐,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突出其適意的情懷。他要表達的意思是,這裡是他的天地,是他心路最適宜展開的空間。

元 吳鎮 蘆花寒雁圖

我頗喜歡他的另外一幅作品《蘆花寒雁圖》,今藏北京故宮,此圖上也有一首《漁父詞》:「點點青山照水光,飛飛寒雁背人忙。衝小浦,轉橫塘,蘆花兩岸一朝霜。」這是秋天的景色,濛濛的江面上,蘆葦參差,隨風搖曳,一葉小舟穿行於蘆葦之中,舟中人意態悠閒,坐於船頭,仰望前方,頗有寓意。蘆葦叢上,大雁點點,再向遠方,朦朧的村落,模糊的遠山,構成一幅荒寒闃寂的畫面,傳達畫家蕭散歷落的情懷。

他有多首《漁父圖》題詞,如載於《梅花老人遺墨》中的以下二詩:

紅葉村西夕照餘,黃蘆灘畔月痕初。

輕撥 ,且歸歟,掛起漁竿不釣魚。

醉倚漁舟獨釣鰲,等閒入海即乘潮,

從浪擺,任風飄,束手懷中放卻橈。 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是隱逸之思。世海沉浮,驚濤駭浪,他獨取這寧靜的港灣。釣名者有,釣利者有,蠢蠢欲動者有,蠅營狗苟者有,他獨好一片闃寂。繁華,富麗,誘惑,他皆棄絕,他選擇的是優遊。浮利浮名,重重束縛,哪裡有人生的自由!而一葉扁舟,泛泛江湖,心也「輕」,行也「穩」,從浪擺,任風飄,弄月吟風,呼雁對酒,靈魂的自適,性靈的愉悅,意志的充滿,詩意的飄飛,在這裡都具有。放浪江湖,哪個汀洲不是家;優遊性海,何處江山不親人!君看一小舟,出沒風波裡,那裡就是他的自在乾坤。

元 佚名 寒江待渡圖

相關焦點

  • 《編舟記》一葉扁舟
    語言是海洋,而詞典就是海上的一葉扁舟如果能在年輕時就找一份自己會熱愛一生的事,那是最幸福不過的了。畢業很久以後,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感覺。沒接觸社會之前,可以盡情暢想,覺得沒有辦不到的,鄙夷那些沒成功的人。電影裡,《大渡海》詞典的編簒成功,花了15年。搜集詞彙,釋義,校對。往復而作。如果你找到喜歡的事,能堅持15年嗎?三十而立究竟又多少人做到了。問題越多越有問題!這部電影的敘述,平靜。
  • 乘風破浪的萬茜,一葉扁舟就出了海……
    這個多才多藝的萬茜,默默地行走在混沌的江湖,如一朵偏遠的荷花隨季節開放著,只有有心人才能一窺她的芬芳,直到這個夏天的某一天,她乘風破浪一葉扁舟駛入人海,掀起朵朵瑰麗的浪花和把把暗黑的小刀,讓我看到了她。哦,江湖浪大風高、江湖暗礁險惡,萬茜你竟然闖了! 如今她飄飄而來絕塵而去,留下餘音嫋嫋。攻擊她的人鼓譟半天,其實並沒有明了她為何如精靈般輕易俘獲人心。
  • 陳毅在微山湖的一葉扁舟上,寫下的高水平七絕詩,浪漫和豪情皆有
    就在這一葉扁舟上,陳帥一路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感受到了當地戰友們的熱情,和大家一起暢談著美好的未來,從軍多年的他難得輕鬆了一回。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抱著必勝的信念,以及對未來美好的嚮往,寫下了這樣一首高水平七絕,讓我們來品一品:《過微山湖》(現代.陳毅)橫越江淮七百裡,微山湖色慰徵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
  • 乘一葉扁舟,溯向江城
    武漢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她旺盛的生命力正根植於此,我們不妨乘一葉扁舟,溯向江城武漢的深處。回望歷史,我們總能獲得前行的力量。我們也謹以這篇文章,向這座英雄的城市致敬。知音相會鍾子期如約而至,靜靜地坐在伯牙身旁。伯牙開始奏琴,琴聲宛若一位高士一步一步拾級而上,忽而琴聲舒緩了下來,宛若在雲海中漫步,鍾子期說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會心一笑,手底的琴弦卻不輟。
  • 生活猶如一葉扁舟,和諧是平衡的槳,團結一致可以到達彼岸
    生活猶如一葉扁舟,遊行在水上。水亦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這個原因,我倍感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現實生活不得不說是殘酷的,多少每天經歷著悲歡喜樂。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先來,讓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我不再是年幼無知的少年,身為人母,我會努力把握手中的槳,將船上的人送達安全的彼岸。中國臺灣男歌手邰正宵的《心要讓你聽見》有句歌詞我較為喜歡:「緣分讓你我擦肩,沒有開口卻有感覺」。
  • 《編舟記》辭典是漂浮在語言這片汪洋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老編輯松本朋佑說:「語言的海洋廣闊無垠,而辭典便是漂浮在這片汪洋大海上的一葉扁舟。人們乘著名為辭典的扁舟在海上漂泊,尋找能夠確切表達自己心意的語言,那是發現獨一無二的話語的奇蹟。為那些想要渡過汪洋去與他人結下羈絆的人們獻上的辭典,那就是『大渡海』。」
  • 搖一葉扁舟行醫 守20載孤島不悔 ——記全國勞動模範餘家軍
    搖一葉扁舟行醫 守20載孤島不悔 ——記全國勞動模範餘家軍 2020-12-03 16:48:04   來源:六安新聞網
  • 回味經典劇之《笑傲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江湖紛爭恨不休,風雨飄零幾春秋」一曲《有所思》把我拉回了金庸的武俠世界。看過幾個版本的笑傲江湖,最喜歡的還是張紀中導演的笑傲江湖,這一版太經典了,畫面唯美,回味無窮。
  • 四川「最悠閒」的小鎮,居民以清代建築自豪,航拍看像一葉孤舟
    四川最「悠閒」的小鎮:居民是清代建築的驕傲,航空照片像一葉孤舟!現代年輕人最想要的願望是什麼?恐怕很多人都想悠閒地度過每一天,不管怎麼說,我生活在這樣快的社會裡,不努力的話很容易被淘汰,所以我們經常在網上聽到深夜工作的人這個詞。
  • 《編舟記》泛扁舟於粼粼大海之上
    顏好可愛型的日本女演員一般比較受市場歡迎,比如gakki(沒有黑的意思,我嘎幕前幕後的性格反差對一個幾乎每日都要上B站搜老婆新發布的視頻來吸的我,只能用勾魂攝魄來形容),宮崎葵的演技當然更勝一籌,但也和這個發展路線基本重合,憑去年的日劇《風的新生活》為觀眾所熟知的演員黑木華,在最近看過的幾部電影中都有精彩的表現,其中不乏很多不起眼的小角色,她就有點像《編舟記》中花十五年功夫潛心編字典的人,泛著一葉扁舟於粼粼大海之上
  • 看,桃花島重現江湖!衢州這裡又要火了!
    「島上鬱鬱蔥蔥,一團綠、一團紅、一團黃、一團紫,端的是繁花似錦。」入島內,豁然開朗,仿佛靖哥哥初進島中,滿是新鮮。天下之大,江湖之遠,以「桃花島」命名之處多矣!然舟山之桃花島,實為影視取景基地;蘇州金雞湖桃花島,實為市民健身公園;四川內江桃花島,實為一片原始桃花林……唯石樑之桃花島,乃金庸夢中的淨土,心裡那座唯一的「桃花島」。
  • 駕一葉扁舟,自由者
  • 樋口一葉:一個被印在鈔票上的貧困女子
    2、一葉,1872年生於東京一個小官吏家,父親經商失敗,破產後患病去世,她不足十六歲就成為戶主,擔負起一家人的生計,因為過於辛勞,24歲就在貧困交加中死去。2004年,日本起用新幣,其中5000元面額的紙幣正面用的就是一葉的肖像,現在,每個日本人打開錢包就能看見她,這於一葉,是安慰還是諷刺?
  • 樋口一葉:用生命書寫塵世的日本文壇彗星
    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明治時期也是女作家崛起的時代,她們不僅作品亮眼,在身世背景上也有著這樣那樣的傳奇和故事,而樋口一葉就是這樣一個載入了日本史冊的女子。儘管樋口一葉的人生非常短暫,24歲就因為肺結核離世,但她生前的文學作品卻獲得了極高的讚譽。不可否認,樋口一葉有著極高的寫作天賦,但她所經歷的人生未嘗不是她文學創作的助推。
  • 新資料片再爆猛料 八大門派套裝驚現江湖
    新聞公告  開啟新的江湖冒險之旅!
  • 「雙花紅棍」絕跡江湖
    在漫長的社團生涯中,很多古惑仔都必須面對受傷、療傷這樣的事。實際上,古惑仔們的江湖地位,往往就是由他們受傷的次數決定的。有些古惑仔雖然械鬥兇悍無比,卻無法挺過平靜中隱藏兇險的療傷,也就遑論有什麼江湖地位。所以說,武藝高超固然要緊,但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關鍵還是要看療傷的效果。因此,不同的社團都會有各自的療傷聖藥,比如桃花島的九花玉露丸,西域金剛門的黑玉斷續膏。少林派的小還丹由於有起死回生之效,加之數量極少,更是受到江湖人士的瘋狂追捧。
  • 毛不易新歌《劍歌行》,為你講述從「一」到「十」的江湖
    講故事的人,這次給你講了一個江湖。1.毛不易的故事提到江湖,立刻便想到了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2.從「一」到「十」的江湖所謂塵世變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就是江湖。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專題: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歌曲賞析
    後來,他《笑傲江湖》中的女主任盈盈的原型便是應樂怡,而他最想娶的女人實質上除了應樂怡還有別人——那就是《鹿鼎記》中韋小寶七位性格各異的老婆。 不得不感嘆人的多情和感情的迷亂,便對愛越發顯得模糊,對這陪伴與愛的性質竟是不知道該如何區分了。對於像我這般偏執的人,許多時候都在想,既然沒有相一而終的愛,倒還不如快意「江湖」或歸隱遁世的好。
  • 臥雲星空:為寫江湖三千事,一葉扁舟入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