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自己能把周圍環境氛圍塑造好,大家歡樂相處,便真的會滿心歡喜,喜歡看著大家和和睦睦,積極向上,這種佛繫心態讓我看著溫良面善,時不時接到同性異性小表白,也從幾歲的孩子到花甲老人都說得來…
我第一次懷疑自己的情商是團體分裂中我的情緒,直到今天還隱約影響著我
我害怕不和睦的氛圍,我在的小團體分裂兩撥,我站在中間沒有做選擇,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鬧的挺大、原來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樣可以去和睦相處,深處在壞話和從頭到尾的分析中,這讓我懷疑我自己的群體認知,憂鬱了好久,我表面淡定的應和著雙方,都對我不錯,外人眼裡我依舊柔和也會聽到有些女生背後說很喜歡我,我以為那時的自己是算是高情商的表現,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段時間我壓抑到整個人從氣色到內分泌全亂了,到現在也還記得當時在樓道裡徘徊灰色的心境
現在再想起來那其實是最低情商的表現,因為你雖然讓周圍都和平了卻讓自己受了不少心理罪
高情商應該是讓自己舒服的前提下讓身邊的人感到舒適,付出真心,讓人願意靠近你,安心述說自己,可以拿你做談心的人
但如果少了真心,一味想要表現高情商而去說話做事就已經不再純粹,是帶著刻意,帶著表現自我帶著策略帶著面具,這並不是我想學到的…
我再回頭看看我不怎麼懂心理學不怎麼看謀略書籍的時候,真的很純粹,看人也多看別人的優點,不試探不揣測別人,眼裡都是光,看誰都真誠善良…
而現在懂一些小套路,別人來誇我的時候,我就覺得是不是他們也學了不少說話技巧拿我練手,看我反應彰顯成就,哈哈,這下體會到了心裡有佛萬物皆是佛,心裡有魔萬物皆是魔…
不能說情商馬上提高很多,至少有所提高,其實情商高,也就是會使用套路和語言的技巧,同樣的意思,不同的文字組合和表達,能創造出不一樣的效果,就比如祝福朋友直接說"生日快樂!",這種千篇一律的祝福,朋友也覺得只是應付,沒多大誠意,但如果使用重複法"某某祝你生日快樂!快樂!快樂!"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再比如表達感謝,直接說"謝謝",和說"謝謝你!"又不一樣,再比如想約某人聚餐,直接說"想請你吃飯"就覺得這頓飯無聊,可有可無,但換一種說法,"某某餐廳明天開始營業,一起來吃飯憋!
只有你來了才熱鬧嘛,沒你不行呀",這樣指出了你的特殊性,非你不可,我想很多人聽了都會樂意去,反正周末也沒啥事,而且"一起",突出了團隊的重要性,人是個喜歡群體活動的動物,周末吃個飯,娛樂娛樂,能培養感情,何樂而不為?……總而言之呢,本書通俗易懂,雖然是根據日本文化寫的,和中國國情有點不一樣,但大體都可通用,萬變不離其宗。
只希望勿忘初心,簡簡單單一片真心才讓人難忘…